有人說,它是繼《臥虎藏龍》之後最好的武俠片,是這樣嗎?

2020-09-23 影視地平線

前有《精武風雲》和《盜夢空間》的夾擊,後有《狄仁傑之通天帝國》的圍堵,2010年9月28日上映的《劍雨》顯得很是被動,畢竟,要想從大片雲集的檔期能脫穎而出,是需要很大的實力的,不僅僅是故事,更重要的是如何能夠給觀眾提供足夠的吸引力?

為了能夠有個很好的宣傳效果,本應該屬於蘇照彬執導的電影,卻在海報上硬生生的打上了吳宇森作品的字眼,刺眼也頗具諷刺。雖然,作為監製的吳宇森的確對於這部作品幫助很大,但明顯具有欺詐性的宣傳手段,依舊還是沒有換來多少的成效。

很顯然,這部電影的出品方把宣傳的方向給弄錯了,於是,在題材上與《狄仁傑之通天帝國》相近的情況下,《劍雨》失去了展示自己故事核心的機會。

說實話,《劍雨》是當下拍攝的武俠片中我看過最純粹的一部。

我這裡說的純粹,是因為它的故事內容並不涉及政治陰謀和師門背叛,而只是簡單的江湖恩怨。所以,即便後來又出現類似《繡春刀》這樣的新派武俠電影,卻因為政治色彩濃厚而失去了江湖本應擁有的肆意和隨性。

自此,在2010年《劍雨》之後,武俠電影失去了它的小,同時也失去了它的大,小指的是溫馨情感,大指的是快意恩仇。

《劍雨》並沒有像一般武俠電影那樣,在專注動作設計和陰謀伏筆的時候,將人物完全淪為陪襯而變得扁平化和刻板化,相反,整部電影裡,每個人物都有立體化的形象和飽滿的情感。當然,除了徐熙媛飾演的葉綻青從頭到尾的動機不明和行為怪異之外,其他人物都是擁有各自的生活方式和雙重的身份設定。

黑石組織成員裡,雷彬一直有個開麵館的願望且已經娶妻生子;彩戲師疾病纏身並以賣藝餬口;轉輪王雖為黑石頭目,卻不得不委身宮內做一個小小的太監;而細雨則改頭換面變成曾靜以賣布為生,並和同樣改頭換面並改名為江阿生的張人鳳生活在一起。

「黑石」作為一個神秘組織,並沒有過多條框的約束,除了終身得為組織效力之外,沒有任務的情況下,成員基本都有自己的生活要過。於是,武藝高強的刺客和柴米油鹽的普通人的雙重身份,為這部武俠電影增添了許多可以與觀眾產生共鳴的人情味。而借用羅摩遺體的爭奪為出發點,串聯起了江湖人的身不由己和逼不得已。

電影裡,人物的情感是飽滿的,而故事發展的動機也是明確的,雖然人物關係比較複雜,卻總有清晰的脈絡作為主幹,不至於讓整體的故事走向垮塌。尤其是對於每個人物內心世界的刻畫,雖為江湖人卻也有跳出江湖的憧憬,打打殺殺的手也能賣布煮麵條,這是以往武俠片所經常忽略的地方。

《劍雨》正好讓動作和情感形成完美的配合,最終營造出了一個有血有肉的江湖世界。

影片其實可以分為兩條線,一條就是曾靜和江阿生,也就是之前的細雨和張人風之間的情感糾葛;一條就是轉輪王千方百計想要得到完整的羅摩遺體,以便讓自己成為完整的男人。

兩條線是並行推進的,前者在呈現時,幽默中夾雜著柴米油鹽的平淡生活,而後者在呈現時,肅穆中夾雜著大開殺戒的江湖生活。最終,我們能夠剝開江湖的皮看到它的裡,而這個裡恰恰指的就是江湖中的這些人。

江湖恩怨不斷發生的時候,卻也道盡了江湖人的無奈和辛酸,即便是電影裡最大反派轉輪王,也會在不經意間冒出想要隱退江湖的念頭。

從整體意境上來說,《劍雨》其實和《臥虎藏龍》非常相似,身處江湖漩渦中的個體,多多少少都在流露著隱退之意,只是,一朝踏入江湖就終身都是江湖人。

所以,黑石組織中的每個成員,要麼像細雨那樣反抗,要麼像彩戲師那樣叛變,要麼像雷彬那樣忠誠。只不過,當你有了普通人的情感時,這個江湖就已經不再適合你,而等待你的恐怕也就只有死亡,這是江湖的規矩,畢竟,你手上沾染了太多人的血,洗不乾淨的。

《劍雨》在故事內容的設計上,很大程度地融合了吳宇森執導的好萊塢作品《變臉》,只是,即便從仇人到親人的身份轉變,卻在張人風到江阿生的過渡中,前後性格的不一甚至的脫節,多少顯得突兀了些。試想一下,即便因為復仇而改變了樣貌,可人的某些氣質卻是難以抹去的,但江阿生和張人風卻絲毫沒有相同之處,這是我很難接受的一點。

江阿生的人物塑造是不如曾靜的,不過,憑藉緊湊的劇情以及強烈的戲劇衝突,倒是彌補了人物刻畫上稍稍的不足,尤其是關於每個人物命運的走向,是能夠緊緊吸引住觀眾目光的。

當然,《劍雨》的動作設計也是值得稱讚的。它摒棄對於威亞的過分依賴,充分利用不同兵器的特點展開了幾乎是近身肉搏的打鬥。雖然,沒有徐克在武器設計上的那般天馬行空,但卻能夠讓兵器和人物性格形成完美搭配。曾靜的四十二路闢水劍法,輕盈卻深不可測,尤其是劍身能夠彎曲的設計,正好符合曾靜細膩且隱晦的情感,而雷彬以針作為暗器,與他居家男人的形象正好貼切。

只可惜,《劍雨》的出現有點生不逢時,因為觀眾對於武俠片的印象,依舊還沉浸在東廠和錦衣衛的包圍中無法自拔,且總是能夠把江湖與朝廷聯繫在一起,似乎離開了朝廷的江湖就沒有故事可以發展。

1992年《新龍門客棧》的出現,把新武俠電影推到了觀眾面前,2000年的《臥虎藏龍》,讓江湖變得更加寫意,並且把中國的江湖推向了世界,不服氣的張藝謀和馮小剛,在2001年和2006年又先後弄出了聲勢浩大的《英雄》和《夜宴》。

如果2005年的《無極》也可以勉強歸類到武俠片的行列,那陳凱歌算是把武俠賣給了奇幻,再也沒有了現實的意義。

近幾年裡,徐浩峰算是依舊堅守武俠片的後起之秀,只是,他的武俠片更多地把目光放在了民國,寫實大於寫意,打鬥更具有實戰效果,威亞的出現微乎其微,江湖立起了規矩,就再也沒有了快意恩仇,有的只是開宗立派和武學傳承。

而面對特效泛濫的玄幻,武俠似乎已然失去了存在的意義,人們更愛看帥哥和美女,至於故事爛成什麼樣,就不是關心的了。

很多時候我就在想,武俠片的分水嶺是不是應該從2010年算起呢?或許,這個時間可以更早一些。

不管是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還是愛恨情仇個人恩怨,江湖已經慢慢的成為了傳說,現在的人們眼裡只剩下了婆婆媽媽和娘娘腔腔,悲嘆!

相關焦點

  • 劍雨:繼「臥虎藏龍」之後最好的武俠片,吳宇森曾想借其逆風翻盤
    出品方為了票房著想,利用吳宇森的市場號召力,打著「吳宇森執導的首部古裝武俠片」的噱頭,對電影大肆宣傳,而海報上卻沒有導演蘇照彬的名字。後來,經過多次協商才有了「吳宇森作品,蘇照彬電影」。影片一上映,就被群嘲劇情雷人,楊紫瓊扮相老,甚至有人將《劍雨》
  • 楊紫瓊主演,上映時罵聲一片,卻是繼《臥虎藏龍》後最好的武俠片
    提起武俠片,你會想到什麼?是執劍走江湖的快意恩仇,還是纏綿悱惻的愛恨糾纏。從金庸、古龍書中的江湖到李安、徐克電影中的江湖,從《少林寺》、《黃飛鴻》、《新龍門客棧》再到《 臥虎藏龍 》。票房不高僅6000多萬,口碑也不行,上映時觀眾罵聲一片,說它又雷又爛。
  • 《臥虎藏龍》公映20周年,依舊有人罵它是爛片
    前天是《臥虎藏龍》公映20周年的日子。有人在朋友圈說起這部電影。​作為一名影評人,我對電影很有表達欲。看到有人這樣吐槽《臥虎藏龍》,我有話說。對此,俞秀蓮也很委屈,對不滿包辦婚姻選擇逃婚的玉嬌龍說,自己承受的道德和禮教並不比官宦小姐少。
  • 它才是近年來最被低估的武俠片
    我問你,這樣符號化的武俠電影你會看嗎?不,你肯定會說,這太俗了,沒有新意。我再問你,這樣不拘一格的武俠電影你會看嗎?可能吧,你定會說,有時間我就去看。我又問你,這樣精緻深度的武俠電影你會看嗎?會,你一定會說,它算不上好片但一定不會是爛片。的確,導演是吳宇森,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他對影片的氣氛渲染以及群戲的把握非常精準。主演有楊紫瓊,這是武俠電影打女中的一代傳奇。有這二人在,這電影怎麼都不會淪為爛片。可是,在上映期間,卻被幾部來勢洶洶的所謂大片碾壓成了炮灰。
  • 【武】俠,《臥虎藏龍:青冥寶劍》最好
    闊別《臥虎藏龍》16年之後,《臥虎藏龍:青冥寶劍》以鴻篇巨製的方式,講述江湖傳奇的影片將再度襲來,與觀眾再敘江湖之道。
  • 近五年,豆瓣評分僅次於《臥虎藏龍》的武俠片,別說你沒看過
    這部電影雖然是2015年上映的,但是時隔五年,它在豆瓣上的評分依然高達8.1分,不要覺得這個分數不高,問鼎奧斯卡的《臥虎藏龍》評分也不過8.3分。在此之後,《師父》的評分力壓《一代宗師》,很多影迷眼裡,最好的武俠片就是它了。高分武俠片有很多,比如《新龍門客棧》、《笑傲江湖》、《東邪西毒》等等,但是近五年間,能上8分的武俠片,應該只有這一部。
  • 臥虎藏龍2:紐西蘭取景,老外編劇,英文口型,還是東方武俠片嗎?
    這是一部全程在紐西蘭取景拍攝,由老外做編劇,角色在片中都是講英文的「東方武俠片」。單憑這一點,《臥虎藏龍2:青冥寶劍》就沒臉說是《臥虎藏龍》的續集。如果非要有什麼交集,那大概是劇中的青冥寶劍和角色俞秀蓮,但也僅限於信物和人物角色。我在想,是誰給了袁和平導演這樣的勇氣,憑這點關聯就敢稱續集?
  • 《臥虎藏龍》二十年:為什麼說它依然是最好的東方武俠電影
    電影《臥虎藏龍》最終的成績也十分亮眼:獲得了來年的奧斯卡十項提名,並獲得了最佳外語片等四大獎項;在豆瓣上也拿下了8.2的高分,高於96%的武俠片和81%的劇情片。在本文中,將會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臥虎藏龍》的經典之處以及給人帶來的強烈震撼。
  • 說它是十年來最好的武俠片,也不為過!
    壹姐我向來是喜歡武俠片的。尤其是寫稿累了的時刻,點開一部老舊的經典武俠,在腥風血雨的刀劍江湖裡晃蕩上百分鐘,滿身的疲累就全消了,至於那些憤世嫉俗的小情緒,也在觀影過程中全部消泯。正如當初我看《劍雨》時,實在是被驚豔了好大一陣兒,不僅疲累全消,還萬分期待第二部,結果就一直沒等到。
  • 西方人最喜歡的武俠片,李安用《臥虎藏龍》,抓住了西方人的眼球
    西方人最喜歡的武俠片,李安用《臥虎藏龍》,抓住了西方人的眼球要說武俠片,我們絕對不陌生,這是我們整個中國特有的一部電影,因為太有中國特色了,很多武俠片,西方人也許並不買帳。不過也有例外,之前張藝謀的《英雄》就在西方大賣。
  • 《臥虎藏龍》是中國武俠電影唯一的遮羞布
    說起來武俠電影在中國的濫觴也很久遠,在頂峰時期,也出了不少膾炙人口的作品,為什麼要說《臥虎藏龍》是中國武俠電影的則遮羞布呢?次之,則到了8.6分的《新龍門客棧》,它才是正兒八經的武俠電影。8.6分比起9.2分,水準上就差了大半截。在中國影迷的心中,《新龍門客棧》才是最好的武俠電影,誠然,這是一部優秀的電影,但我要說的是,《新龍門客棧》是香港電影高峰期快餐形式下製作出的無法複製的神作,同樣充滿了不少缺點。
  • 拿過奧斯卡,被罵爛片,《臥虎藏龍》不該這樣被吐槽
    前天是《臥虎藏龍》公映20周年的日子。有人在朋友圈說起這部電影。作為一名影評人,我對電影很有表達欲。看到有人這樣吐槽《臥虎藏龍》,我有話說。或許有人認為,我這是受九年義務教育影響太深,認為因為《臥虎藏龍》是李安的作品,拿過大獎就一味叫好。真不是。用書法來暗示人物性格,是李安的有意為之。
  • 《劍雨》導演蘇照彬:拍一部講邏輯的武俠片
    9月上映的國產片中,《劍雨》是口碑最好的一部。但很多人直到看完電影後都不知道,這部電影的導演是臺灣導演蘇照彬。  蘇照彬,臺灣鬼才編劇、導演,人稱「蘇大目」。  國內影評人對該片評價頗高,贊其為「繼《臥虎藏龍》之後最好的華語武俠片」。蘇照彬這個陌生的名字也開始被內地觀眾熟知。  蘇照彬自稱喜歡看金庸的小說,受其影響最大。而幾乎所有人都認為,《劍雨》更像古龍的風格。  反武俠俗套的武俠片  武俠片在內地已經開始泛濫成災。「劍雨」的江湖多少有些不同,它是一個有人間煙火氣的江湖。
  • 《劍雨》:《臥虎藏龍》後最好的武俠 | 桎梏人性的囚籠
    2010年的武俠片《劍雨》,被喻為繼《臥虎藏龍》後最好的武俠片。該片由蘇照彬執導,也是蘇導的首部武俠題材動作片,由楊紫瓊、鄭文盛、王學圻等主演。本片雖然是一本武俠片,但是更多的展示了武俠世界裡,離開江湖之後,這些江湖人士的理想追求,不過是一室一所,一茶一飯,身體健康的平靜、安寧的普通生活;不過是下雨天,她收攤子,他能識眼色地一句「我來幫你」。
  • 電影裡的秘密(二):武俠片《劍雨》憑什麼打動了那麼多文藝青年的心?
    《劍雨》是繼《臥虎藏龍》以後,另一部用盡心思又情懷滿滿的武俠片。
  • 《臥虎藏龍》之後,最好看的武俠電影
    話題結束的時候,夥計預告說這期推送一部除了《臥虎藏龍》以外夥計傾心的武俠電影。今日夥計給各位客官推薦的武俠電影是《劍雨》先說故事簡介:《劍雨》是由吳宇森監製並與蘇照彬聯合執導,楊紫瓊、鄭雨盛、王學圻、徐熙媛等聯袂主演的古裝武俠片。
  • 繼《臥虎藏龍》之後最好的武俠片,戲說《劍雨》值得每個國人細品
    故事開始之前  先給大家科普一下動畫的歷史背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明世宗朱厚熜  年號嘉靖統治後期崇信道教  迷信方士嘉靖二十一年更移居西苑  一心修玄  日求長生  不問朝政而隔一海之遙的日本  正處於四分五裂的戰國時代硝煙四起  民不聊生  繼而催生出大量的武士浪人我們的故事  便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緩緩鋪開
  • 我看過最好的武俠片,是發生在農村裡的一場械鬥
    過去武俠片裡的江湖意境、俠義精神你在別的影片裡無法看到,給人很大的衝擊及共鳴,你看看2000年的《臥虎藏龍》看得老外眼睛都發直了,直接拿了奧斯卡的最佳外語片。武俠片在上世紀90年代也成了香餑餑,當年李連杰和成龍領銜的武打明星有多風光,可惜那一代人老了之後
  • 能與《臥虎藏龍》媲美的也只有它了
    →選「設為星標」武俠片曾一度撐起國產電影的半壁江山。《少林寺》、《東邪西毒》、《臥虎藏龍》、《新龍門客棧》.現在卻一年到頭也見不到幾部,為什麼?一個字:難!今天堂主想聊的不是那些為人熟知的經典,而是一部被嚴重低估的「爛片」,它或許是十年來最好看的、也是唯一能與《臥虎藏龍》媲美的武俠片——《劍雨》一座普通的農舍,一個劍客匆匆路過。迎面跑來一個小孩,劍客眼神一斂,一劍封喉,原來這小孩身藏暗器。
  •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十部具有中國特色的武俠片
    如果問中國電影讓世界印象最深的是什麼地方,恐怕大多數外國人都會說「功夫」。確實中國功夫作為打入世界電影圈的敲門磚,這個題材類型的片子也是最容易讓人接受的。當然也並不是所有的功夫片武俠片都是好作品,下面就為大家送上十部中國武俠好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