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裡的秘密(二):武俠片《劍雨》憑什麼打動了那麼多文藝青年的心?

2021-02-22 太空竹子的光影時間

《劍雨》是繼《臥虎藏龍》以後,另一部用盡心思又情懷滿滿的武俠片。

可惜,它上映時非常不討巧,媒體一直在宣傳大S和王學圻的奇葩老少配,導致去看的人沒看懂,能看懂的人沒去看。


這種錯位導致片子的票房一般,與後來如潮的好評率非常不般配。

好評來自於兩方面,一方面是圈內影評人,還有一部分就是大量的文藝青年,他們為該片寫了很多讓人怦然心動的文字。

為什麼這部武俠片能打動那麼多傲嬌的文藝青年?


首先,按慣例,先看導演。

《劍雨》雖然是吳宇森監製,但導演是蘇照彬。

蘇是一位學院派氣質很濃厚的臺灣導演,工科專業出身,研究生在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應該算是竹子的校友了),後又到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工作室研究未來互動影像。

而他入行以後卻不是去做電影的技術人員,而是一開始就是做編劇,而且非常成功,幾次獲得編劇方面的獎項和提名。

除了成名作《運轉手之戀》是愛情片以外,作品還包括驚悚片(《雙瞳》)、科幻(劇本《穿隧》)、喜劇片(《愛情靈藥》)等,跳躍度很大。

與他合作既有陳可辛這樣的名導,也有成英姝這樣的知名作家,更得到了吳宇森的提攜(人生偶像啊!)


電影《詭絲》坎城首映時的紅毯照,竹子的男神張震也在其中哦

從他的個人經歷來看,應該是對文藝的愛好與執著遠遠超過了自己所學的工科專業,因此才棄理從文,一步步通過讀研、出國深造、進入電影圈做編劇、編而優則導,一步步實現自己的電影夢。

《劍雨》就是這位鬼才自編自導的首部武俠片。

導演自己就是文藝青年,所以當然懂文藝青年的心。


那麼文藝青年喜歡什麼?

首先氛圍要足夠精緻,第二眼界要足夠寬廣,第三意蘊要足夠深厚,第四境界要足夠高遠。


故事又不能太本地化,那樣他們會嫌土,最好有點西方的元素,就像村上春樹的小說裡總愛提到歐美音樂一樣。


這些,《劍雨》都扎紮實實的做到了。

(工作照,中間紅衣者是著名的服裝設計師和田惠美女士)


它在精心打磨、人見人愛的武俠片外殼下,講述了一個有關諒解與寬容的愛的故事。

整體來看,它既繼承了《臥虎藏龍》的文人氣質和雋永風度,又借鑑了好萊塢大片《變臉》和《史密斯夫婦》的影子,還用「愛和救贖」這一主題為全片鋪上了一層宗教和宿命的底色。

這樣的片子,招人喜愛是必然的。

尤其是它的畫面看起來就像一幅幅平靜悠然的江南畫卷,可是每個人物使用的殺器和招數卻都是量身定做、精雕細琢,傳遞出了每個人物內心的溫度。


所以,這部片子打鬥只是表面,每個人物都有豐富的內心世界,更有暗藏的秘密屬性。

大S演的是個「蕩婦」殺手


那麼,《劍雨》費了這麼多周章,到底說的是怎樣一個故事呢?

竹子覺得導演拍電影基本是兩種思路,一種是表現人的困境,展現人性,卻不判定對錯,也不給任何答案;另一種卻是通過電影裡的故事,跟你講一個深思熟慮的道理。


《臥虎藏龍》是前者,《劍雨》是後者。

《劍雨》裡,一位經歷過大生大死,大情大愛的暗殺組織一號女殺手,為了過上平凡的退隱生活,她改頭換面,藏身市井,找了一個再普通不過的男人,過著「你耕田來我織布」的小日子。

可是,過去能那麼輕易放過她嗎?她的枕邊人又真的是個平凡人嗎?

劍,划過皮膚;雨,落進心裡。

沒有真正的了結,就無法全新的開始。


《劍雨》裡,刀光劍影如雨絲般密布,如幽靈般鬼魅,不僅隱藏在官府、在深宮、也在江湖,在市井平民低矮的屋簷之下,在每個人的內心深處。


影片開頭,手染鮮血的女殺手與一位佛法、武功當世第一的世外高僧在過招較量的過程中,相愛了。最終,他用生命點化她,讓她放下屠刀,重新開始。

愛讓她重生,可是這份愛卻無法在俗世相守。

於是她將這份刻骨銘心埋葬,告別黑暗暴虐的過去,只想過上世俗的小日子。

她和一個再普通不過的男人結婚,覺得平平淡淡才是真。

可是,她背負的隱秘因為保護身邊這個男人暴露了,更招致了以往組織的追殺。

她以為自己的秘密藏得最深,卻不知道原來枕邊人比她更會隱藏。

原來,她老實木訥的老公,其實跟她有殺父之仇。

她隸屬的暗殺組織的首領,其實根本不是個真正的男人。

因為她,組織裡的殺手們個個從平凡生活裡抽身,只為找到她、殺了她。

因為她破壞了規則,想重新開始。她能化解這些危局,重新開始嗎?

《劍雨》給這樣一個故事提供了一份答案: 

你所抱怨的平淡正是江湖兒女夢寐以求的奢侈。

江湖名號只是浮雲,最基本的人生需要才值得以命相爭。

愛情中的寬容與諒解是最好的救贖。

最好的愛情不是精神上的轟轟烈烈、刻骨銘心,而是生活中的與子偕老、相知相守。


一粥一飯的幸福


看完《劍雨》後,每次經過樓下一個小理髮店,我都會對它投向不一樣的目光。因為它的經營者是一對氣度不凡、合作默契的青年夫妻,在心裡,我深深地覺得,他們就是《劍雨》裡那種經歷過大風大浪,「隱藏在民間「的高手。

 

追尋愛的過程中,誰不曾有過故事?誰又不曾有所悟,有所得?

而對大多數文藝青年來說,最難的就是「好好過日子」。


太空竹子:不會寫影評的編導不是好作家

 

相關焦點

  • 2010年上映的《劍雨》,一部被低估的香港武俠片
    第一次看《劍雨》,不是在它上映的時候,是幾年前偶爾看豆瓣,發現評論裡一片惋惜「這麼好看的片子,票房那麼低,真是被低估了!」。於是,我點開了影片........然後感受就如我寫的標題一樣:《劍雨》,一部被低估的香港武俠片。
  • 武俠片解讀之《劍雨》導演:蘇照彬;主演:楊紫瓊、王學圻
    整部電影充滿了都市男女之間的細碎和溫馨,充滿了各種琳琅滿目的細節和幽默,負責把它們穿起來的兩條線索,一是「細雨」和張人鳳之間的感情,二是轉輪王妄圖「玉莖重生」的「男人補完計劃」。 前一條線索其實是個好玩好看的愛情輕喜劇,即使後半部認真凝重了起來,格局也無非是個《史密斯夫婦》之類的家庭糾葛,屬於「自絕於江湖與武林」的小敘事。
  • 《劍雨》導演蘇照彬:拍一部講邏輯的武俠片
    這個理工科畢業、當過工程師、沒有受過任何正規電影訓練的年輕人,在臺灣接連寫出《運轉手之戀》、《臺北朝九晚五》、《三更之回家》、《雙瞳》等叫好、叫座的  電影劇本。今年,他又執導了自己的第三部自編自導的作品《劍雨》。電影由吳宇森擔任監製,楊紫瓊、林熙蕾、餘文樂、大S等明星主演。  國內影評人對該片評價頗高,贊其為「繼《臥虎藏龍》之後最好的華語武俠片」。
  • 經典推薦:經得起時間沉澱和考驗的好電影《劍雨》,最後的武俠片
    佛祖問阿難:你有多喜歡這女子? 阿難說:我願化身石橋,受那五百年風吹,五百年日曬,五百年雨淋,只求她從橋上經過。誰還記得這段經典對話?是的,這段經典臺詞出自武俠和愛情元素兼顧的影片《劍雨》。《劍雨》就是一部曾被我低估的好電影,影片的故事很簡單,一具神秘屍體的重現,引發了江湖上新一輪的腥風血雨。靠著紮實的劇本和精良的製作,《劍雨》把簡單的故事拍得異常精彩,懸念和高潮迭起,人物動人而複雜,情感飽滿,主題深刻,為劇中角色賦予了足夠的複雜性和深度。
  • 《電影鋒雲》:電影《劍雨》導演是吳宇森or蘇照彬?
    作為吳宇森(在線看影視作品)的首部武俠劇作,古裝武俠劇作《劍雨》,這部電影自然備受關注。此外,此部電影不僅有超強的製作班底,同時還聚集了12位國際巨星。對於這部9月28日上映的電影到底看點如何?影評人又是如何看待《劍雨》的?
  • 《劍雨》中的禪與隱,你真正的看懂了嗎
    如果你是一個熱愛武俠電影的人,那麼你一定要看《劍雨》。當香港影人紛紛撤退出武俠片世界,個別臺灣影人在近十年還在斷續經營,李安《臥虎藏龍》非常成功,中國內地的張藝謀見狀就將規模擴大,但深度全無,現在蘇照彬《劍雨》登場,侯孝賢的《聶隱娘》慢工出細活,臺灣人似乎更關注武俠的前途,希望從胡金銓的電影裡翻出一點遺產——竹林、太監、俠女——似曾相識,也搬出新意
  • 《劍雨》主創曝光七大武器 打造電影極致之作
    》劇組中吳宇森、張家振、蘇照彬、董瑋、和田惠美、黃永恆六大主創,這是內地電影空前的創舉,幕後主創來到臺前,六位有著國際身價的大師同為《劍雨》聯手,電影《劍雨》的聲勢可謂浩大。  如果古龍筆下的七種武器真的是武林絕學,那麼《劍雨》六位主創的組合恰恰給了這七種武器一個新的喻義。吳宇森、張家振 霸王槍,長生劍  吳宇森、張家振聯手搞武俠,還是第一次。這對合作多年的老搭檔的默契自不必多說,在近40年的合作中,他們已經交出了《諜中諜2》、《變臉》、《赤壁》等風格迥異的經典大片。
  • 《劍雨》:愛欲之中的女人江湖,映照眾生之歸路
    一、不太武俠的武俠片《劍雨》講述了退隱江湖的女殺手「曾靜」希望與小鎮送信青年「江阿生」過平凡生活,卻因為擁有江湖聖物再次捲入腥風血雨的故事。它跟以往的武俠片不太相同,「武」雖然明亮出彩,但卻不怎麼「俠」,至少不是固有印象裡那種「為天下、為蒼生」的捨生大義,也不是「路見不平一聲吼」的仗義。儘管影片裡的江湖還是一樣波詭雲譎腥風血雨,但整體卻讓人生出一種游離感,有一種「身在江湖,而心不在」的去江湖化的氛圍,讓人更嚮往的是「平凡」的生活。
  • 《劍雨》| 近十年最好的武俠電影
    但江湖恩怨卻不曾了斷,黑石重新出現的同時,一個個驚天秘密也從此揭曉……片名「劍雨」一詞,便源於片中女主角「細雨」的四十二路闢水劍法。據影片設定,女主所持的闢水劍,劍身剛中帶柔,延展性極佳,可在打鬥中順著劍勢使劍鋒彎成各種角度。而這闢水劍法,招式靈動飄逸,迅疾而犀利。劍法一出,中劍之人身上皆若被細密而鋒利的雨水所削,故有「劍雨」之稱。
  • 10年前被罵慘的武俠片,如今卻成了絕唱!
    ——《劍雨》2010年9月28日,《劍雨》上映。這部由蘇照彬編劇兼導演的影片,為了票房考慮,甚至在片尾加上了「吳宇森作品」的字樣(吳宇森擔任監製)。可儘管如此,電影風評較差,大多數觀眾看完都表示這根本不是武俠片。
  • 評《劍雨》,10年前被低估的「反武俠」電影,90%的觀眾罵錯了
    ,縱觀國產武俠片的歷程,我們會發現,對於武俠片,我們才是最認真的,也許只有我們才能拍出真正意義上的武俠片,從《少林寺》、《醉拳》系列,再到徐克的《黃飛鴻》系列,最後到甄子丹的實戰武俠系列,國產武俠片一步一步,循序漸進,在每一個時段,都在進步,都在使用不同的方式方法以及特殊效果令觀眾們接受,而《劍雨》這部作品卻顯得那麼格格不入,在《劍雨》的影片介紹中,毫無疑問,這是一部武俠片,但是在我看來,這部影片和
  • 《劍雨》近年來最被低估的武俠片(含劇透)
    《劍雨》是由吳宇森監製並與蘇照彬聯合執導,楊紫瓊、鄭雨盛、王學圻、徐熙媛等聯袂主演的古裝武俠片。影片講述了退隱江湖的女殺手「曾靜」希望與小鎮送信青年「江阿生」過平凡生活,卻因為擁有江湖聖物而捲入腥風血雨的故事。該片於2010年9月28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 每日影評:《劍雨》
    很多爛片喜歡用特效或宏大的場景來忽悠人,還沒開始講故事,先來一個大特寫,告訴我們場景有多大,特效有多好,炫富之心路人皆知。布景的最高境界,其實應《劍雨》這般,和鏡頭一樣,與劇情完美切合,並推動著故事的發展。
  • 劍雨:繼「臥虎藏龍」之後最好的武俠片,吳宇森曾想借其逆風翻盤
    一直以來,《劍雨》的署名權是影迷們熱議的話題。當年影片首映之際,恰逢吳宇森獲得威尼斯終身成就獎。出品方為了票房著想,利用吳宇森的市場號召力,打著「吳宇森執導的首部古裝武俠片」的噱頭,對電影大肆宣傳,而海報上卻沒有導演蘇照彬的名字。後來,經過多次協商才有了「吳宇森作品,蘇照彬電影」。
  • 《劍雨》:刀光劍影,未了江湖
    影片原名為《劍雨江湖》,關於改名,吳宇森解釋,因為楊紫瓊在片中飾演的角色名字跟「雨」有關。而她在片中的耍劍招式也猶如雨點,靈動飄逸,迅疾而犀利。而且這部電影不僅僅講江湖上的打打殺殺,也包含感情戲,所以去掉「江湖」兩字,《劍雨》這個片名更合適一點。
  • 被低估的《劍雨》,一根j8引發的血案
    (ID:beitao666)作者:判官 最近重新刷了一部舊電影——《劍雨》。         7.3分,僅僅好過69%的武俠片,縱觀這十年的武俠電影,這部是被埋沒的璞玉,可以說是《臥虎藏龍》以來最好的華語武俠片(如果你覺得不是,那麼請不要槓,槓就是你對)。
  • 說它是十年來最好的武俠片,也不為過!
    壹姐我向來是喜歡武俠片的。尤其是寫稿累了的時刻,點開一部老舊的經典武俠,在腥風血雨的刀劍江湖裡晃蕩上百分鐘,滿身的疲累就全消了,至於那些憤世嫉俗的小情緒,也在觀影過程中全部消泯。正如當初我看《劍雨》時,實在是被驚豔了好大一陣兒,不僅疲累全消,還萬分期待第二部,結果就一直沒等到。
  • 口業·看電影 《劍雨》:瑕不掩瑜的過貶武俠新電影
    這幾日高燒不退,反倒有時間溫習幾部個人記憶中比較好的武俠/動作/古裝/劇情類的電影,比如《一代宗師》、《箭士柳白猿》、《師父》、《武俠》、《臥虎藏龍》、《繡春刀》。拿《劍雨》和前面三部電影比較是比較過分的行為,王家衛和徐浩峰在這幾部電影中描繪的是比較大格局的武林與武行面貌,而且嚴格意義上來講也不算是商業片;所以《劍雨》本身更接近於《臥虎藏龍》與《繡春刀》這類商業武俠片。
  • 楊紫瓊贊導演蘇照彬 談《劍雨》的女性視角
    楊紫瓊在發布會現場  9月26日,由吳宇森監製,蘇照彬執導的電影《劍雨》在京舉行了首映發布會。因為《劍雨》這次很多武戲非常富有挑戰,大家的默契一定要好準才可以。  談角色:曾靜是頓悟 俞秀蓮負擔重  鳳凰網娛樂:《劍雨》裡的曾靜和《臥虎藏龍》裡的俞秀蓮最大區別在哪裡?  楊紫瓊:俞秀蓮好像一個母親,她常要保護人家,每一個人從家人、玉嬌龍都是她保護的,負擔會很大。
  • 那些年我們一起看的電影-《劍雨》
    大家好,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電影叫《劍雨》,豆瓣評分7.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