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2月和1月是「心梗爆發期」!8個意想不到的前兆,知道能救命

2020-12-22 澎湃新聞

倫敦衛生和熱帶醫學學院的研究證實,氣溫與心血管病死亡率呈U型關係,當寒冷地區氣溫每降低1℃時,心梗風險就會增加2%。

所以,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平時活蹦亂跳的一個人,突然就心梗了。

每年12月、1月是心梗的「高發期」

如果把人比作成汽車,那心臟相當於汽車的發動機,它負責把氧氣和營養物質,通過血液流向身體各個部位,維持細胞的正常代謝。

然而心臟的健康與環境因素密切相關。專家提醒,七成的心肌梗死發作於換季之時,尤其是在北方地區寒冷的12月~1月份,其中主要和這3點原因有關:

①生理機能反應遲緩

冬季氣候乾燥,氣溫很低,生理機能反應比較遲緩,時常處於應激狀態,從而增加心臟負荷。

②室內外溫差很大

血管受到冷空氣的刺激,容易突然收縮,血流速度減緩,造成血液供應不足,心臟缺血引起心肌梗死。

③戶外運動減少

冬天溫度下降,人吃得多,運動得少,身體新陳代謝變慢,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液循環減慢,容易形成血栓,導致心梗發生。

心梗出現前,有這8個前兆

1、4個地方的疼痛

經常出現胸痛,要警惕冠心病。很多人以為胸痛是胸口痛,事實上,胸痛是指頸部以下,肚臍以上的疼痛,還包括了後背疼痛,向肩膀鎖骨放射疼痛。

不少人以為是肚子疼、類風溼疼而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機。

2、頭暈腦脹

頭暈腦脹可能是心臟功能受損引起。因為體內供血不足,導致腦部出現缺氧缺血,人便會感到頭暈腦脹。

3、左上肢無力

左上肢無力,經常使不上力氣,並伴有酸麻脹痛的感覺,活動按摩沒有任何效果,那可能是心肌缺血,需要通過藥物或者手術改善。

4、雙耳突然下降

出現聽力下降,雙耳嗡嗡響,或者雙耳聽不見了,很有可能是心臟的冠脈堵塞,一定要及時去醫院就醫。

5、左腿酸麻脹疼

左腿酸脹除了和長期久坐或者久站引起的末梢血液循環不良有關,還有可能是心肌缺血,同時還伴隨著心悸、胸悶、身體乏力等現象。

6、嘴唇發紫

嘴唇上分布著大量的毛細血管,一旦血液循環不順暢或者有心臟問題,都會出現發紫等現象。

7、牙痛

牙痛作為口腔疾病,經常被誤診或漏診。

有心臟病家族史、肥胖、三高等高危人群出現牙痛,首先要排除心肌缺血的問題,尤其是牙痛的部位在口腔科查過多次都沒問題的,都要重新檢查下心臟。

8、眼睛突然睜不開

雖然目前無法考證心臟缺血和眼睛之間的關係,但如果眼睛突然看不清了,甚至睜不開了,也要關注一下心臟。

6個好習慣降低心臟病

《美國心臟病學會》雜誌上的研究顯示,如能堅持6個好習慣,可使心臟病風險降低約75%。

★ 每周運動150分鐘

美國新澤西州立大學研究發現,每天運動10分鐘就能有效改善心臟健康。

而鍾南山院士也曾經說過,運動應該像吃飯睡覺那樣成為生活中必需的一個成分。

建議每周至少堅持運動5天,每天至少30分鐘,對心臟功能有很大的改善。

★ 避免久坐不動

研究發現,看電視1小時,可使心臟病死亡風險上升7%;每天看電視超過4小時的人,心臟病風險高達28%。

看電視、長時間使用電腦,都會讓人久坐不動,從而導致下肢血液循環減慢,心臟工作量減少。久而久之,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這些疾病就會找上門來。

★ 戒菸

香菸中含有大量的有毒物質,會跟隨血液流動到全身各個部位,到達心臟時會減弱心肌收縮能力,提前讓心臟老化。

★ 不要酗酒

過量飲酒會導致心臟肌肉力量虛弱,致使血液不規律流動。

酒精是國際公認的一類致癌物,有喝酒習慣的人最好從每天一小杯慢慢開始戒掉,沒有怎么喝酒的人,建議不要碰酒,做到滴酒不沾。

★ 每人每天8份蔬果

蔬果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和纖維,可以給心臟補充營養,減輕負擔,利於心臟的修復。

調查發現,高纖維飲食的人群患冠狀動脈心臟病的機率大大降低,這和吃蔬果有極大的關係。

每人每天堅持8份蔬果,一份蔬菜大約半碗熟菜,一份水果大約是一個拳頭大小

★ 體重指數控制在18~35

與60歲才發胖的人相比,20多歲就開始超重的人,老後心臟體積約增大7%,心臟血管壁的厚度也會隨之增加。

肥胖可以引起多種心血管疾病,比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它們都會導致血管壁增厚,增加心臟負擔,損害心臟功能。

從現在起,將體重指數(BMI)控制在18~25,有利於心臟健康。

突發心臟病怎麼辦

救命神器AED是自動體外除顫器,對公共場合突發心臟病患者進行搶救,可以增加救活率。一般在地鐵站或者火車站都會有所配置。

AED(自動體外心臟除顫器)急救過程:

第一步:打開電源。

第二步:將傷者上衣脫掉,以便貼片。其中一片貼片貼在右胸,另一邊貼在左下腹部。

第三步:除顫,AED會自動分析患者是否需要除顫,根據語音提示,直接按下除顫的按鈕。

註:AED分析與除顫過程中,施救者要離開患者身體,避免接觸患者。

第四步:胸外按壓,按壓頻率是100~120次/分鐘,深度為5~6釐米,最後人工呼吸,捏住患者鼻子,用嘴包住患者的嘴,快速將氣體吹入2次。

以上就是AED的使用步驟,在微信或者手機地圖輸入「AED」搜索,便能找到附近的AED進行急救。要知道,心臟驟停發生後的黃金救治只有4分鐘。

時間就是生命,只要AED操作正確,即使是普通人,也能挽救一條鮮活的生命。

來源:健康圈

原標題:《每年12月和1月是「心梗爆發期」!8個意想不到的前兆,知道能救命》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每年12月和1月是「心梗爆發期」!這個前兆,知道能救命
    倫敦衛生和熱帶醫學學院的研究證實,氣溫與心血管病死亡率呈U型關係, 當寒冷地區氣溫每降低1℃時,心梗風險就會增加2%。所以,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平時活蹦亂跳的一個人,突然就心梗了。每年12月、1月是心梗的「高發期」如果把人比作成汽車,那心臟相當於汽車的發動機,它負責把氧氣和營養物質,通過血液流向身體各個部位,維持細胞的正常代謝。然而心臟的健康與環境因素密切相關。
  • 8個意想不到的前兆,知道能救命!
    倫敦衛生和熱帶醫學學院的研究證實,氣溫與心血管病死亡率呈U型關係,當寒冷地區氣溫每降低1℃時,心梗風險就會增加2%。所以,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平時活蹦亂跳的一個人,突然就心梗了。每年12月、1月是心梗的「高發期」如果把人比作成汽車,那心臟相當於汽車的發動機,它負責把氧氣和營養物質,通過血液流向身體各個部位,維持細胞的正常代謝。然而心臟的健康與環境因素密切相關。
  • 心梗有3次報警,12個意想不到的預兆!知道能救命!
    在每5個成年人中,就有1人罹患心血管疾病。每13個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就有1人是心梗。 關於心梗 心梗,一般指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狀動脈急性、持續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壞死。
  • 每年12月和1月是「心梗爆發期」,8件事讓心臟不堪一擊
    我國每年僅死於心腦血管病的人數達300萬,心梗每年直接導致54萬人死亡,相當於一個中等城市的總人口。《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採訪專家,教你避開心臟脆弱的8個黑暗時刻,讓心臟安然過冬。
  • 心梗有3次報警,12個意想不到的預兆!知道能救命…
    心梗有三次報警,發現任何一次都能救命!心梗可以說是疾病中非常重的一種,「心血管王醫生」提醒,心梗其實有三次報警,就看大家有沒有聽到「報警聲」。第一次報警:無聲的報警如果生活不夠健康,就容易離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越來越近,離冠心病越來越近。
  • 心梗有3次報警,12個意想不到的預兆!知道能救命…
    心梗有三次報警,發現任何一次都能救命!心梗可以說是疾病中非常重的一種,「心血管王醫生」提醒,心梗其實有三次報警,就看大家有沒有聽到「報警聲」。第一次報警:無聲的報警如果生活不夠健康,就容易離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越來越近,離冠心病越來越近。
  • 冬季是心梗高發季節,出現這5個前兆,可能是心梗來臨
    現在越多越來的人患有心腦血管疾病,嚴重的威脅的生命安全,尤其是心肌梗死進入金金耿的死亡名單上,已經沒有了年齡和職業之分,很多因為心梗突發倒下的年輕人歷歷在目,中老年人死亡率更高,根據有關報導,我國青島血管疾病患者高達3億左右死亡率穩居走位,今天就跟大家來講解一下心梗疾病發作前會出現哪些表現
  • 已到「心梗爆發期」,身體的8個信號,警惕心梗發生!
    研究證實,天氣寒冷的時候,氣溫每下降1℃時,發生心梗的風險就會增加2%。尤其是在寒冷的12月份、1月份,更是被認為是「心梗爆發期」。一、為什麼現在的天氣更容易發生心梗?其實主要是和3個因素有關係。1、室內外溫差較大冬季外界天氣寒冷,而室內因為暖氣的存在又比較溫暖,所以人體外出之後,可能會因為血管受到冷空氣的突然刺激,引發收縮,進而出現血流速減慢,也就出現了心臟供血不足,最終導致心肌梗死的發生。
  • 疾病預防丨心梗有3次報警,12個意想不到的預兆!
    心梗有三次報警,發現任何一次都能救命!心梗可以說是疾病中非常重的一種,「心血管王醫生」提醒,心梗其實有三次報警,就看大家有沒有聽到「報警聲」。第一次報警:無聲的報警如果生活不夠健康,就容易離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越來越近,離冠心病越來越近。
  • 25歲女演員疑因心梗去世!心梗有3次報警,發現任何一次都能救命
    1月2日,剛剛進入2021年,大家就聽到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巴啦啦小魔仙》的女主凌美琪的扮演者孫僑潞去世,年僅25歲!孫僑潞(別名 孫圳),1995年6月12日出生於廣東省深圳市,中國內地女演員。2008年2月,她主演的《巴啦啦小魔仙》在全國各地熱播。網友們紛紛評論,大多表示不敢置信,也有人稱多希望這是假的,說「僑潞小妹妹去魔仙堡了!」
  • 心梗有前兆!心臟發出的警報你在意了嗎?
    心梗有前兆!心臟發出的警報你在意了嗎?出現了怎樣的胸痛可能是心梗? 胸痛的原因多種多樣,大體分為致命性和非致命性兩大類,今天我們主要就來說說致命性胸痛中的心絞痛。什麼樣的症狀和感覺才能判斷是心絞痛發作了?
  • 哈欠連連是中風前兆?床頭一杯溫開水能防血栓救命?專家一一解釋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爸媽隨手轉發朋友圈的善意提醒:什麼打呵欠是中風前兆;床頭一杯溫杯水防血栓;防治中風,阿司匹林比安宮更管用……到底這些說法是否可信? 被時代周刊批判為最糟糕的2020年,隨著日曆翻到12月份,宣告進入尾聲。許多人尤其是那些身體不大康健的人群心裡祈禱:希望最後一個月不要發生什麼意外,平安跨年。
  • 女演員疑因心梗去世,才25歲!心梗有3次報警,發現任何一次都能...
    1月2日,剛剛進入2021年  大家就聽到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  《巴啦啦小魔仙》的女主凌美琪的扮演者  孫僑潞去世,年僅25歲!  (孫僑潞和媽媽合影)    (視頻來源:紅星新聞)  孫僑潞(別名 孫圳),1995年6月12日出生於廣東省深圳市
  • 女演員疑因心梗去世,才25歲!心梗有3次報警,發現任何一次都能救命
    1月2日,剛剛進入2021年大家就聽到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巴啦啦小魔仙》的女主凌美琪的扮演者孫僑潞去世,年僅25歲!1月2日下午,《巴啦啦小魔仙》凌美琪扮演者@deer孫僑潞 的媽媽發文證實女兒去世的消息。
  • 25歲女演員在跨年夜因心梗去世!心梗有3次報警,發現任何一次...
    (視頻來源:紅星新聞)  孫僑潞(別名 孫圳),1995年6月12日出生於廣東省深圳市,中國內地女演員。2008年2月,她主演的《巴啦啦小魔仙》在全國各地熱播。  心梗有三次報警,  發現任何一次都能救命  心梗可以說是疾病中非常重的一種,「心血管王醫生」(三甲醫院心內科醫生)提醒
  • 25歲女明星突發心梗去世,這些心梗前兆你一定要知道!
    1月2日,有網友發帖透露孫僑潞已於跨年夜去世,同時表示自己也希望這只是謠言,希望本人能趕緊出來澄清。 遺憾的是,最終沒能等來本人的回應,卻等來了孫僑路母親確認女兒死訊的消息,並透露死因是心梗猝死。
  • 心梗前的12個徵兆,要記牢!
    北京胸科醫院心臟中心主任張健在臨床工作20多年,做過8000多例心梗手術,他總結出了12個心梗容易被忽視的徵兆: 心梗預兆一:胸口被膠帶纏繞 胸口感覺被膠帶纏繞,或有一種被束縛感,要當心是心梗的預兆。
  • 危及生命的3次報警和12個預兆,出現一個你就要小心了!
    心梗有三次報警,發現任何一次都能救命! 心梗可以說是疾病中非常重的一種,「心血管王醫生」提醒,心梗其實有三次報警,就看大家有沒有聽到「報警聲」。 第一次報警:無聲的報警 如果生活不夠健康,就容易離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越來越近,離冠心病越來越近。
  • 冬季心梗進入高發期 醫生提醒:這些部位疼痛也趕緊排查
    近日,一代傳奇球星馬拉度納因心梗去世,引起了全世界球迷的哀悼與惋惜。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走訪重慶市內多家三甲醫院,發現因為冬季的到來,天氣寒冷潮溼,心梗也進入了高發期,多家醫院的心梗患者就診率都有所上升。
  • 25歲女演員心梗離世…此病冬季高發,有這12個徵兆萬萬警惕...
    2020年12月25日,曾被稱為「最美機長」的59歲南航機長賀中平,因突發心肌梗塞不幸離世。 就在昨天,又一個令人震驚的噩耗傳來:《巴啦啦小魔仙》中女主凌美琪的扮演者孫僑潞過世,年僅25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