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一個特殊的年份,首先是雙春年,其次是閏4月,在這樣的一個年份裡,有人就搬出了以前老人們喜歡說的俗語:閏四月吃樹葉。
為什麼閏四月要吃樹葉呢?閏月本來是很平常的事情,一般情況下是三年一閏,五年兩閏,十九年七閏,但俗語中單單提出了閏四月吃樹葉,這是什麼原因呢?我們來分析分析。
陽春四月是春暖花開的季節,閏四月的話就是說今年的春天比往年多了一個月的時間,按說擁有這麼長的春天是件讓人開心的事情,誰不喜歡春暖花開、滿目春色?但農村老人們還真就不喜歡,因為閏四月不僅僅代表春脖長,還預示著春種期間會氣候反覆無常,有可能出現倒春寒現象。
擔心出現倒春寒,是閏四月的年份裡農村老人們最在意的一個事,一場嚴重的倒春寒會把種子凍壞了,會把已經復甦的農作物凍死,會毀了農民們一年的希望。因此閏四月有可能會出現糧食生長不好的情況,啃樹葉只是用來強調年分若是不好的話,大家沒有糧食吃。
還有一個說法,估計年輕人不懂,但我們七零後卻是記得並知道的事情:我們小時候家裡的糧食總是不夠吃,用紅薯,土豆,加上玉米和小麥勉強能維持著基本生活。每年都是吃著、等著、挨著,春天是挨著等小麥收穫,秋天時等玉米收穫。
大家想一想,本來準備的是一年12個月的糧食,遇到閏月時,糧食豈不是不夠?而特意強調閏四月,那是因為以前五月份時是收小麥時,農民們在四月正好把家裡儲存的糧食吃完了,等著吃小麥來維持生計,可閏四月就是小麥要晚熟一個月,這讓很多沒有計劃的農民在這個季節只好藉助樹葉來度過了。
俗語起著強調作用,它是提醒人們在閏四月的年份,大家要做好準備,切不可像往年那樣吃法,需要計算著把閏月的糧食給節省出來,不然的話四月就得吃樹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