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閏四月,古人講「閏四月,吃樹葉」,這其中有怎樣的深意?

2021-01-18 尋歷史真相

引言

我國的古人很早就發明了天文曆法,而他們在曆法當中將一年分為12個月。不過偶爾也有特殊的情況,那就是一年會有13個月。但實際上這個重複的月份是不被古人計算在內的,而是被單獨地稱為閏月。從今天科學的角度來看閏月年是一種十分普遍的自然現象,可是在中國古代由於生產力水平的低下對很多事情認識的不足,他們往往將閏月年與自然界的一些不祥之事互相聯繫。也因此閏月年被稱為不祥之兆。而今年2020年恰好是閏四月年,難道今年真是有災禍嗎?

閏四月,吃樹葉

實際上直到今天在我國很多偏遠地區的農村,依然流傳著一些關於閏月年的俗語。也許大家都曾聽說過這句話「閏四月,吃樹葉」這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關於「閏四月,吃樹葉」這句話究其實仔細琢磨的話,也不難發現其中的奧秘。眾所周知,四月是每年春季的開始月份,而閏四月則延緩了春季到來。然而,老百姓生產勞作可是特別講究春種秋收的。在閏四月,由於春季的延長那對農作物的生長影響勢必是有著很大的影響。再有就是閏四月時候天氣忽冷忽熱,還特別容易出現倒春寒的現象。也正是因為這些原因在閏四月那一年到了秋天很多老百姓辛苦一年的播種,很有可能最後顆粒無收。常言道民以食為天,老百姓們沒有了吃飯的口糧,那不就只能是「閏四月,吃樹葉」嗎?

古今差別

現在我們國家的生活水平越來越好了,國家對農民的補貼也越來越高。除了每年囤積下來的糧食很富裕以外,我們還可以通過進口買糧食。可是在古代,中國老百姓的負擔可以說是非常重的。自己播種的糧食除了給自家人吃以外,每年還需要上交一定數量的糧食作為賦稅。平常年份也就罷了,可是一旦遇到了閏四月這種情況,老百姓們把收穫的一點點糧食全交給官府之後,自家人便也沒有了吃飯的口糧。而為了生存下去,他們也不得不以吃樹葉來維持生命。

結語

「閏四月,吃樹葉」這話毫無疑問是古代勞動人民長期在勞動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其目的也是為了告誡後人遇到閏四月的年份一定要提前做好防範,選擇最恰當的時機去播種,否則到了秋天影響收成便也只能以淚洗面吃樹葉了。

不得不說我們今天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好了,大家基本都不會再為糧食問題而發愁了。而「閏四月,吃樹葉」這句話也徹底成為歷史了!

好了,今天的俗語知識就分享到這,感謝您的觀看。

往期精彩內容

那位外貌神似彌勒佛的小夥,被富婆看上帶回家「供養」,結局咋樣

那個滿臉自信提前20分鐘交卷,揚言題目太簡單的高考生,後來怎樣

13年前感動一座城的孟祥斌,犧牲時僅28歲,妻女如今過得如何?

1932年他23歲,1個人代表中國去參加奧運會,後來結果怎麼樣?

上聯「三斤四兩五花肉」,紀曉嵐輕鬆妙對下聯,順便曝光和珅秘密

參考資料《民諺俗語集》《中國傳統俗語叢書》《中國俗語》

文章題目:2020年閏四月,古人講「閏四月,吃樹葉」,這其中有怎樣的深意?文章作者:尋歷史真相-Rookie配圖聲明:本文所用圖片均源於網絡,侵刪盜用警告:本帳號已與「維權騎士」籤約,可實時監測全網盜用文章行為,請遵守道德底線,莫做伸手黨!

相關焦點

  • 「閏四月,吃樹葉」,雙春年遇到閏四月,田間收成會怎麼樣
    2020年,今年是閏年,閏4月,看日曆你會發現有兩個四月。在這個閏四月,農業上有一個俗語:「閏四月,吃樹葉」是民間俗語。「閏四月,吃樹葉」,這句諺語其實主要反映的是農耕時代,人們在遇到閏四月時,災荒年比較多,糧食也不夠,比如農作物受凍、病蟲災害頻發,給糧食生產造成過欠收的現象。
  • 閏四月不好嗎?為啥有農村老人說閏四月吃樹葉?
    今年是一個特殊的年份,首先是雙春年,其次是閏4月,在這樣的一個年份裡,有人就搬出了以前老人們喜歡說的俗語:閏四月吃樹葉。為什麼閏四月要吃樹葉呢?閏月本來是很平常的事情,一般情況下是三年一閏,五年兩閏,十九年七閏,但俗語中單單提出了閏四月吃樹葉,這是什麼原因呢?我們來分析分析。陽春四月是春暖花開的季節,閏四月的話就是說今年的春天比往年多了一個月的時間,按說擁有這麼長的春天是件讓人開心的事情,誰不喜歡春暖花開、滿目春色?
  • 農村人常說,「閏四月,吃樹葉」,閏四月真的不好嗎?
    眾所周知,今年2020年是雙春年,也是閏四月。而且今年的開年也是極不尋常,一場突如其來的肺炎疫情席捲全國。時間過得真是快,現在已經是農曆四月底,仿佛聽到肺炎疫情的消息還在昨天,我們已經即將迎來今年的第二個四月。
  • 農村俗語「閏四月,吃樹葉」,金鼠年碰上閏四月,老農為啥害怕?
    其實這是為了合上地球圍繞太陽運行周期即回歸年,這樣也可以讓農曆和陽曆不至於相差太遠。閏月其實是一種農民自古以來所用的農曆的中的一種現象而已,閏四月有啥不一樣的呢?農村有句老話叫做「閏四月兆年荒,閏六月不宜婚,閏八月兆兵荒」,也有句俗語說「閏四月,吃樹葉」。
  • 農村老話「閏四月兆荒年」,閏四月碰上庚子年,農民們為啥都怕?
    「閏四月兆荒年」2020年是庚子年,庚子年是個人們比較忌諱的年份,歷史上的庚子年似乎都不太平。同時,今年又是閏四月,農曆上有兩個四月,第一個是4月23日到5月22日,第二個是5月23日到6月20日,兩個四月。而且,今年也是雙春年。
  • 俗語說「閏四月,吃樹葉」,這到底是什麼意思
    「閏四月,吃樹葉」是很古老的俗語,是古代農民長期從事農業生產總結出來的警示俗語。這是針對氣候而來的,它直接關係到農作物的生長和農民的生活問題。「閏四月,吃樹葉」俗語的關鍵詞是「閏四月」。緊跟後面的「吃樹葉」是形容詞,是說明人們遇到「閏四月」,農業生產不好,減產,農民的生活自然也不會好,沒糧食吃,甚至到了吃樹葉的地步了。因此,弄明白「閏四月」的含義十分關鍵。「閏四月」是怎麼回事?知道了閏月是怎麼來的?就明白了「閏四月」是怎麼回事了。閏月是根據太陽公轉周期和月亮圍繞地球公轉周期時間差而產生的。
  • 「閏四月」來了!為啥是閏「四月」?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可以撥打045182898289,也可以在微信公眾號給我們留言或直接發送您拍攝的照片和視頻。細心的小夥伴在翻日曆時可能會發現,23日,我們並沒有迎來農曆五月,而是「閏四月」的第一天。天文教育專家、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解釋說,在陽曆中,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為一個回歸年,平年有365天,閏年有366天。而我國傳統的農曆是以月亮圓缺變化的周期為依據,12個月為354天或355天,比陽曆年少了11天。為了解決兩者之間的矛盾,古人採用設置「閏月」的方法。
  • 農曆四月後又迎來閏四月,下一次閏四月要到2058年
    關於農曆四月後又迎來閏四月,下一次閏四月要到2058年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夥伴都非常有興趣了解,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網絡上非常火熱的,那麼既然大家都想知道農曆四月後又迎來閏四月,下一次閏四月要到2058年,華圖教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小編便從網上搜集了一些與閏四月,農曆節氣相關的信息,下面分享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吧!
  • 農村老話說:「閏四兆荒年」,閏四月真的不好嗎?或許只是巧合
    經常聽農村老人說,有閏月的年份不好,在農村還有這樣一句俗語:閏四兆荒年,兩春夾一冬。意思是如果遇見閏四月的年份,很可能是荒年。荒年在古代一般是指糧食減產,莊稼遭災,人們有可能吃不上飯了,大家覺得這句話有沒有道理?
  • 2020:閏四月,雙春年,這些禁忌不能犯!
    編輯2020年太不一般了,且聽玉麒細細說來。1.公曆閏年,共366天。(不同於歌詞「一年有365個日出」)2.農曆庚子鼠年也是閏年,有個「閏四月」,全年共有384天!(四月生的朋友,可以過兩次生日了)2020.5.23——2020.6.20農曆閏四月初一——農曆閏四月廿九編輯3.2月有29天。(那些傳說中2月29日出生的朋友們,恭喜啊!時隔四年終於可以過生日了!)
  • 「閏四月」來了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天津5月23日電(記者周潤健)人們翻日曆牌數日子時會發現,5月22日是農曆四月的最後一天,轉天,即5月23日並沒有迎來農曆五月,而是「閏四月」。這是怎麼回事?天文教育專家、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解釋說,在陽曆中,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為一個回歸年,平年有365天,閏年有366天。而我國傳統的農曆是以月亮圓缺變化的周期為依據,12個月為354天或355天,比陽曆年少了11天。為了解決兩者之間的矛盾,古人採用設置「閏月」的方法。現行農曆「置閏」方法是「十九年七閏」,每隔2年到3年,就必須增加1個月,增加的這個月叫「閏月」。
  • 「閏四月」來了!還有更驚喜的……
    細心的小夥伴在翻日曆時可能會發現,23日,我們並沒有迎來農曆五月,而是「閏四月」的第一天。天文專家解釋說,農曆年出現閏月是因為中國幾千年所採取的傳統農曆實際上為陰陽合曆,既考慮到與太陽直接相關的陽曆回歸年,又考慮到與月亮位相變化的陰曆朔望月。
  • 四月,再見……哦,四月,你好!網友:究竟啥是閏四月?多發工資嗎?
    原來問題出在這裡今天,5月23日是閏四月第一天天文教育專家、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解釋說,在陽曆中,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為一個回歸年,平年有365天,閏年有366天。為了解決兩者之間的矛盾,古人採用設置「閏月」的方法。現行農曆「置閏」方法是「十九年七閏」,每隔2年到3年,就必須增加1個月,增加的這個月叫「閏月」。「置閏」的規則是依據二十四節氣來定。農曆以十二個中氣分別作為十二個月的標誌,即各個月都有一定的中氣。
  • 今年「閏四月」極為罕見 如果沒有,可能……
    據安徽商報報導,5月25日是農曆閏四月的第三天,四月結束後為何又來一個四月,而且兩個農曆四月共計59天?天文專家表示,「閏四月」較罕見,但屬正常曆法現象,一般相隔8年或11年,最長相隔38年一次。今年由於受「閏四月」影響,接下來的端午、七夕、重陽等農曆節日的陽曆對應日期比去年推遲18天。
  • 說說閏四月是怎麼回事
    今天是6月17日,農曆四月廿六。有沒有發現這是今年第二個四月了?對,今年是閏四月。那為什麼會有閏四月呢?這是怎麼回事?我來給大家說一說。先要從陽曆和陰曆說起。陽曆是以太陽兩次通過春分點的時間間隔為依據,即地球繞太陽一周,一年有365.24天。
  • 2020年是雙春年,還是閏四月,有何講究呢?
    雙春年,即是指在一年之內出現了兩個立春節氣,雙春年一般在閏月年出現,2020年將是閏四月。雙春閏四月在雙春年,有什麼講究呢?首先,寶媽們可能最關心寶寶在今年出生命運如何?民俗講「雙春」代表著「多子多福,婚姻幸福」。在傳統習俗中,長輩對良辰吉日的挑選極為重視,「雙」是大數,「逢雙見喜」,新人成婚喜愛「成雙成對」,而「春天」是萬物復甦、繁衍生息的季節,「雙春年」則成了喜上加喜、娶妻生子的大好年份。所以2020年雙春年出生的寶寶很好,而且2020年是金鼠年,這一年出生的寶寶是金鼠命。
  • 今年為什麼要閏四月下一個閏年是閏五月嗎?
    其中,冬至所在的月(仲冬之月)為子月,大寒所在的月(季冬之月)為丑月,雨水所在的月(孟春之月)為寅月,其餘類推。夏曆以寅月為正月(與今農曆正月相同)、殷歷以丑月(相當於今農曆十二月)為正月、周曆以子月(相當於今農曆十一月)為正月。我們今天沿用的傳統曆法是夏曆,也叫農曆、陰曆。
  • 閏四月!本世紀僅8次!
    閏四月!本世紀僅8次!>作為一種曆法現象,「閏四月」比較罕見,一般相隔8年或11年,最長相隔38年出現一次。就21世紀來說「閏四月」的年份一共有8次最近的一次是2012年(壬辰年)再下一次是2058年(戊寅年)01農曆年為何會出現閏月農曆年出現閏月是因為中國幾千年所採取的傳統農曆實際上為陰陽合曆,既考慮到與太陽直接相關的陽曆回歸年
  • 農村老人說「雙春年,閏四月,老農民,賣兒孫」今年年景不好嗎?
    今年天是5月16日,也是馬上就要到小滿的節氣了,進入5月以後就是立夏了,進入到夏季後天氣也是慢慢的炎熱起來了,今年是2020年,對於在農村裡有著雙春年的說法,因為2020年是有兩個立春的節氣,民間也是有雙春年的說法,在農村裡老人也是說逢雙春年的年份不多,尤其是在鼠年逢雙春年也是比較難遇到的
  • 閏四月生的孩子,命會不好嗎?
    前些日子一個朋友問我說,他女兒要在閏四月裡生孩子,聽別人說閏四月孩子命不好,他想起我對周易文化懂就趕忙問一問,好做下一步打算。我告訴他,首先你要信這個那麼我就從易學文化給你講,易講命是從八字論命,年月日時為四柱八字,八字的組合好壞決定命的好壞,但這與閏月無關。因為八字與月令節氣有關,但那是與陽曆月份關聯,閏四月無非是一年的陰曆年月份多一個月,天數多十幾天而已。與易學文化的講命根本不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