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安徽商報報導,5月25日是農曆閏四月的第三天,四月結束後為何又來一個四月,而且兩個農曆四月共計59天?天文專家表示,「閏四月」較罕見,但屬正常曆法現象,一般相隔8年或11年,最長相隔38年一次。今年由於受「閏四月」影響,接下來的端午、七夕、重陽等農曆節日的陽曆對應日期比去年推遲18天。假如農曆沒有閏月會怎樣?專家表示,如果沒有閏月,春節可能跑到了夏天。加一個閏月之後,公曆和農曆就可以同在一個跑線。
今年「閏四月」極為罕見 下個「閏四月」要到2058年
這兩天,家住合肥市經開區的葛奶奶一直在商場選購嬰兒鞋,25日,老人終於買到一雙心儀的鞋子。「我們老家有閏月鞋的習俗,寓意孩子平安、健康。」當被問及是否知道閏四月的起源時,葛奶奶告訴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她也是效仿長輩送閏月鞋,傳承了舊習俗但不知道習俗的原由。採訪中,記者注意到,很多人都感到好奇,農曆年為何會出現閏月?合肥市科技館科普輔導員楊科介紹說,農曆閏月主要採取傳統的農曆曆法,既考慮到與太陽直接相關的陽曆回歸年,又考慮到與月亮位相變化的陰曆朔望月。
「陽曆是根據地球繞著太陽公轉一周是365天,農曆是根據月相變化來定。」楊科解釋說,因為月球繞地球一周並不是完整的30天,大概是29.5天,所以農曆和陽曆每年的天數不同。」楊科表示,農曆一年12個月比陽曆差大概11天,3年累計已超過一個月。如此看來,「閏四月」比較罕見。作為一種曆法現象,「閏四月」一般相隔8年或11年,最長相隔38年出現一次。據悉,21世紀「閏四月」的年份一共有8次,最近的一次是2012年(壬辰年),再下一次是2058年(戊寅年)。
「閏四月」為了與陽曆保持同步調 端午節因此比去年推遲18天
假如沒有閏月,我們的生活會發生哪些變化?楊科表示,如果沒有閏月來調節,三年下來,農曆比公曆少了一個月左右,如果繼續這樣下去,可能今年冬天正好是春節過年,而過了十幾年之後,春節可能會在夏天。「為了解決農曆和陽曆之間的矛盾,古人就採用設置「閏月」的方法。農曆每隔兩三年,增加一個月份,這樣就可以保持四季的一致。」
楊科舉例說,冬至所在的十一月也叫做「冬月」,從一個冬至到下一個冬至的時間長度是地球繞太陽轉一圈,即365.2422天,比農曆的12月略長一些。因此,人們把多出來的月叫做閏月。鼠年的「閏四月」從陽曆5月23日開始至陽曆6月20日結束,受其影響,端午、七夕、重陽等農曆節日的陽曆對應日期比去年推遲18天。
【來源:中安在線】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