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雯麗、魯迅死於此病,遠古傳染病讓人恐懼,直到一種藥問世

2020-09-03 神經科王醫生


費雯麗

這位可愛的美國精靈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她就是美國著名影星費雯麗,不管是《亂世佳人》中的郝思嘉,還是《欲望號街車》中的布蘭奇,費雯麗都靠她美麗的臉龐以及精湛的演技博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評。

若我問你這位美國精靈和我國的大文學家魯迅先生以及波蘭作曲家蕭邦有什麼聯繫的話,你會想到什麼呢?也許你萬萬不會想到這些名人的死因都是一樣的,他們都死於一種古老的傳染病——肺結核。

木乃伊上曾發現過結核分枝桿菌

肺結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 PTB),它是由結核分枝桿菌引發的肺部感染性疾病。肺結核是一種嚴重威脅人類生活健康的疾病。肺結核是一種古老的疾病,早在5000年前的埃及法老木乃伊上就發現過結核分枝桿菌,很有可能自從有了人類活動就有肺結核的存在。

結核分枝桿菌的傳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結核患者,通過呼吸道傳播。健康人感染結核菌並不一定發病,只有在機體免疫力下降時才發病。但事實上在古代不僅普通老百姓容易的肺結核,很多名人,甚至達官貴人也有很多得肺結核的。

蕭邦

肺結核在西方被稱為「白色瘟疫」,它奪走了很多名人的生命。我們熟悉的波蘭作曲家蕭邦、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契訶夫、捷克作家卡夫卡、德國哲學家、歷史學家和劇作家席勒、英國抒情詩人雪萊、英國浪漫派詩人濟慈、英國作家勞倫斯、奧威爾等都是死於肺結核。包括我們熟悉的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文學家魯迅先生也是死於肺結核。

我們之前說的影星費雯麗也是死於這種可怕的傳染病。結核分枝桿菌的發現者、德國科學家羅伯特·科赫(Robert Koch)曾經說過:「結核病對人類的危害,即使那些最可怕的傳染病如鼠疫、霍亂也應列於其後!」。可見肺結核的危害有多大。

魯迅先生筆下《藥》中華小栓得的就是肺結核,魯迅先生也死於肺結核

在世界各國的文學作品中也能看到大量的肺結核的描述:例如魯迅先生作品《藥》中的華小栓得的就是肺結核,人血饅頭當然治不好華小栓得病,魯迅先生最後也死於了肺結核。曹雪芹筆下的林黛玉生的傾城傾國容貌,兼有曠世詩才,但是也是死於「癆病」,也就是肺結核。法國作家小仲馬創作的《茶花女》中,主人公瑪格麗特也是死於「肺結核」。

看來在以前肺結核是個讓人聞風喪膽的疾病,但現在人們好像很少聽說這類疾病了,這一改觀是有一個明顯分水嶺的。事實上,從某種意義上說,人類的歷史也是一部疾病抗爭史,這話一點不假。1882年3月24日,在柏林生理學會的宣講會上,羅伯特·科赫宣布發現了結核桿菌(1995年,世界衛生組織將每年的3月24日規定為「世界防治結核病日」,以紀念這位科學家)。

1943年美國科學家瓦克斯曼從鏈黴菌中析離得到鏈黴素(streptomycin),是繼青黴素後第二個生產並用於臨床的抗生素,鏈黴素的發現開創了結核病治療的新紀元!1945年,特效藥鏈黴素的問世使得肺結核不再是不治之症!從那以後隨著治療肺結核的藥物不斷問世,從此,肆虐人類生命幾千年的結核病終於得到有效控制和終結。

肺結核的傳播

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表明,目前全世界每年仍發生結核病800~1000萬,每年約有300萬人死於結核病,是造成死亡人數最多的單一傳染病。1993年WHO宣布「全球結核病緊急狀態」, 認為結核病已成為全世界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我國曾經是世界上結核疫情最嚴重的國家之一,但是由於我國在結核防治方面做出的貢獻,我國的結核疫情已經大大改善。目前結核防治的關鍵是印度,這與印度公共衛生條件差,人口密度大有很大的關係。

所以說關於肺結核的防治,我們可以說:成績是有的,但任務還很艱巨,距離消滅肺結核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是我們走的越來越堅定,越來越自信。

關注神經科王醫生,醫學科普路上不迷路。

相關焦點

  • 多年前魯迅深夜咳血病亡,獨子周海嬰:日本人暗害的嫌疑很大
    市民為魯迅送行魯迅的死很蹊蹺,他一直有慢性疾病,在10月17日時他還有寫過文章《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兩事》,並於當天晚上訪問了朋友,但僅過了兩天他就突然宣布病亡,在當時也有眾多人懷疑魯迅先生的死因。他魯迅的一件遺物——他的胸部X片在1984年2月,魯迅的家人請了專家來研究魯迅的X片,而醫生得出結論是:魯迅先生並非死於肺結核,而是自發性氣胸,這更加證實了魯迅被須藤給害死的說法。
  • 已有眾多明星名人死於此病!
    除了劉宇,很多我們熟知的明星也死於心肌梗死,比如著名相聲演員侯耀文,馬季,著名小品演員高秀敏,毛澤東的扮演者古月,著名導演謝晉。死於這個病的名人更是很多。比如春雨掌上醫生創始人張銳,突發心梗離世,年僅44歲。陳毅元帥之子陳小魯也是死於突發心梗。
  • 跨越百年的希望與恐懼:以傳染病為主題的好萊塢電影
    從傳染病和大流行的角度來看,電影則像是一種能夠引起人們共鳴的文化記錄,不僅歷史性地描述了疾病的爆發起始過程,更反映出人們在疫情期間的真實心理狀態。撰文 | 何柱威製版 | 趙利「全球大流行」的新冠疫情席捲全球,至今遠未結束。疫情期間,許多公共娛樂場所不得不關門大吉,「宅文化」成為了當下的主旋律——宅在家看電視看電影,是許多人的不二選擇。
  • 從古至今,人類是如何抵抗傳染病的
    還有其他厲害的傳染病嗎?有。比如霍亂,它也是對人類危害極大的傳染病,可以使整個村莊的人死去。它主要是通過水源感染,然後一直腹瀉,直到死亡。這種病目前在世界上很多地區還有,包括非洲、東南亞。  大家可能聽說過麻風病。麻風病致病是因為受到了一種叫麻風桿菌的細菌的感染,你甚至只要和麻風病人握個手,就會感染。所以,這是一種傳染性非常高的疾病。
  • 鮮為人知的世紀疑案:魯迅之死,有沒可能是死於日本人的謀殺?
    當時,對外公布的魯迅死因,是病死,是肺病,是自發性氣胸導致猝死。在公眾層面,這個解釋多年來似乎一直沒啥疑問。可是,另一方面,在專業研究內部,魯迅之死,到底是死於正常疾病,還是為日本人所處心積慮謀害,意見從來並非一致。
  • 史上最可怕的十大傳染病事件
    史上最可怕的十大傳染病事件許多人看過美劇《行屍走肉》的恐怖畫面,看完後都心有餘悸,心裡默默念到:「這只是電視劇。」事實真的如此嗎? Too young too simple!瘟疫雅典大瘟疫這場瘟疫是人類歷史上記載較詳盡的最早的一次重大疾病,直接導致了近1/4的居民死亡。」
  • 魯迅真是死於日本醫生謀殺嗎?為何周海嬰和許廣平的說法不同?
    故此,魯迅之死因,也成為流傳已久之話題,各種傳言和論點都有,其中最廣泛最傳奇的說法是魯迅死於日本醫生的謀殺,那麼魯迅真是死於日本醫生謀殺嗎?為何魯迅其子周海嬰和其妻許廣平的說法不同?今日,就此問題,筆者深入史料再作剖析。我們主要從四個方面來看:第一方面是日本醫生須藤謀殺說。
  • 想你,是一種病,無藥可治
    想你,是一種病,無藥可治文/談情說李01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風起的時候,我想你。在晨風中感受陽光一絲一縷的照射,在夕陽下回憶和你在一起的時光。想我們第一次相見時的眼神碰撞,想你說過的每一句話,想你的每一個眼神,想你的氣息。
  • 科學考證魯迅的真實死因
    長期以來無論是官方媒體,還是民間傳說,一直都認為魯迅最後死於肺結核病。其實早在1949年10月紀念魯迅逝世13周年之際,周建人先生在《魯迅的病疑被須藤所耽誤》一文中即對魯迅的死因提出疑問。然而,這並沒有引起人們的重視。2001年,魯迅之子周海嬰先生在《收穫》雜誌上發表《關於父親之死》一文,重提魯迅之死因,點名指責當年給魯迅看病的日本醫生須藤,在國內外媒體廣為傳播,引起國人普遍關注。
  • 一名醫生考證的魯迅死因真相!
    長期以來無論是官方媒體,還是民間傳說一直都認為魯迅最後死於肺結核病。其實早在1949年10月周建人先生就對魯迅的死因提出質疑。1949年10月19日他在紀念魯迅逝世13周年撰寫的「魯迅的病疑被須藤所耽誤」一文(1)中即對魯迅的死因提出疑問。然而,這並沒有引起人們的重視。
  • 盤點歷史上出現過的三大最嚴重傳染病,最後一種最為恐怖
    其名字的由來並不是因為此流感從西班牙爆發;而是因為當時西班牙有約8百萬人感染了此病,甚至連西班牙國王也感染了此病,所以被稱為西班牙型流行性感冒。至於在西班牙則稱此為法國型流行性感冒。黑死病黑死病是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瘟疫,此病是因為鼠疫桿菌,死亡率極高,目前為止死亡總數高達2億人,肆虐地球至少300年。
  • ​格鬥數千年,人類才「消滅」了一種傳染病
    ​格鬥數千年,人類才「消滅」了一種傳染病:天花覆滅啟示錄|草地·專欄 人類的歷史,就是一部與疾病抗爭的歷史
  • 《亂世佳人》郝思嘉和作者米切爾演員費雯麗,三人悲劇命運太相似
    同樣並不完美卻受人喜愛的還有這個角色背後的演員費雯麗和作家米切爾。集美貌和才華於一身的作家米切爾和演員費雯麗,她們惺惺相惜。同樣很有主見,有點任性,經歷過婚姻風浪。出生優渥又備受父母寵愛的她,曾經活潑又刁蠻,任性又霸道,直到戰爭來臨一切都發生了變化。看看把郝思嘉和費雯麗聯繫起來的《亂世佳人》原作者瑪格麗特米切爾的家庭吧。米切爾出生美國亞特蘭大一個律師之家,父親是亞特蘭大歷史學會主席。米切爾和自己筆下的郝思嘉生活在一個城市,同樣有優渥的莊園生活。小時候生活在宴會和舞會的環抱中。
  • 《亂世佳人》郝思嘉和作者米切爾演員費雯麗,三人悲劇命運太相似
    可她並不是一個完美的人。 她美麗自信卻也刁蠻任性公主病。 她活潑開朗總喜歡成為大家的中心尤其是男人的焦點。 她堅強勇敢能擔當卻不太容易善解人意替他人著想。 同樣並不完美卻受人喜愛的還有這個角色背後的演員費雯麗和作家米切爾。
  • 魯迅是被日本人謀害致死的嗎?
    魯迅與青年木刻家。此照拍攝於1936年10月8日,而十多天後的10月19日,魯迅先生去世。八月七日,魯迅致曹白:「我還沒有走,地點和日期仍未定,定了也不告訴人,因為每人至少總有一個好朋友,什麼都對他說,那麼,給一個人知道,數天後就有幾十人知道,在我目前的景況上,頗不方便。信件也不轉寄。一者那時當停止服藥,所以也得更減少看和寫;二者所住的地方,總不是熱鬧處所,郵件一多,容易引人注意。」同日致趙家璧:「我的病又好一點,醫師囑我夏間最好離開上海,所以我不久要走也說不定。」
  • 魯迅是被日本醫生須藤害死的
    魯迅身體並不好,但還不至於到早死的地步。對於魯迅早逝,其親友均深感意外。當時中日即將爆發全面戰爭,而魯迅最後一任主治醫又是日本人須藤五百三,故「魯迅被日本醫生暗殺」一說不脛而走。1949年後,周建人、周海嬰(魯迅的獨子)均曾撰文提出疑點。
  • 魯迅牙事考
    1934年12月17日「病後大瘦,義齒已與齒齦不合,因赴高橋醫師寓,請其修正之。」直到1936年,魯迅日記中再也沒有治牙的記錄了。由這個日記記錄下來的魯迅牙病史可以看出,魯迅的牙病幾乎困擾了他的一生。光找這藥引,讓魯迅費了很大的功夫。還有一種叫「敗鼓皮丸」,是用打破的舊鼓皮做的,魯迅的父親當時全身水腫,又名鼓脹,用那藥的道理就是用打破的鼓皮自然可以克服鼓脹。吃了一百多天的「敗鼓皮丸」,魯迅的父親終於未能康復,卻在「名醫」手下去逝了。這件事對魯迅刺激很大,從此就再不相信中醫了,因為他確實經歷過中醫給他心靈帶來的傷害。這是他後來去日本學醫的重要原因。
  • 布魯氏菌病,一種常見的動物源性傳染病,牧區為主要流行地區
    導語:布魯氏菌病是一種常見的動物型傳染病,在牧區是高發的疾病,常見的傳染源有很多,例如帶菌或者是發病的牛和羊等等,患者患病後經常表現出乏力,大汗,高熱和關節痛的情況,一般情況下預後是比較良好,及時的規範治療是可以治癒的,但是也會存在一定的死亡率,而死亡率小於2%,主要的致死原因是因為心內膜炎和嚴重的神經系統併發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