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山海關,有事找本山」
這是娛樂圈流傳的一句話,充分說明了趙本山在東北的影響力。
也從側面反映了趙本山是一個非常喜歡交朋的人。
趙本山作為一個小品演員,和圈裡的好多人都是朋友,唯有一個人是例外,他就是黃宏。
兩人都是家喻戶曉的演員出身釘子戶,而且更重要是他們都是東北人。
為什麼會有矛盾呢?
難道是應了那句同行是冤家嗎?
其實都不是,而是因為一個女人。
春晚在3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湧現出了不少優秀的小品演員。
趙本山就是其中最具代表的一位。
趙本山成名很早,文化不高,從小就在二叔趙德明的培養下學習藝術。
長大後進入了公社文藝隊,此後趙本山的人生軌跡再也沒有離開過藝術。
80年代的時候,趙本山在東北已經是家喻戶曉的演員了。
由此著名相聲演員到瀋陽表演。
但是得姜昆已經多次登上春晚舞臺,是全國知名笑星。
沒想到在瀋陽的表演遭遇了滑鐵盧,觀眾們和不買帳,有的觀眾說,名氣是不小,本事不算大,還不如我們這裡趙本山演的好呢。
作為全國之知名的笑星,姜昆有點不服氣,想看看趙本山這個人真的有那麼神嗎?
於是就花錢買了一張趙本山的演出門票。
一場演出下來笑聲不斷,掌聲不停,姜昆也是和觀眾打成了一片。
不由得鼓掌叫好,表演結束姜昆也是走到了後臺見上了趙本山。
戀人相談甚歡,姜昆也毫不吝嗇讚美之詞。
回到北京之後,姜昆就把趙本山推薦給了春晚的節目組。
於是在1990年,在春晚的舞臺上人們看到了趙本山的身影。
此時的趙本山和趙本山還沒有交集,因為黃宏還沒有的登上出完的舞臺,只是在元宵晚會上演了一個小品。
但這個小品的風頭卻蓋過了趙本山的小品。
這個小品就是《超生遊擊隊》當時火遍全國。
和黃宏搭檔的就是小品女王宋丹丹。
當時的宋丹丹可謂是本色出演,真的懷有身孕,就是後來的兒子巴圖。
在元宵晚會一炮而紅的黃宏次年就回歸了春晚的舞臺,和宋丹丹聯創作了不少的經典作品。
《手拉手》《秧歌情》就是他們的代表作。
本來黃宏可以和趙本山成為非常好的朋友,然而在1999年趙本山挖了黃宏牆角。
宋丹丹其實趙本山早就看上了,只是被黃宏搶先了一步。
在1999年,趙本山創作了小品《昨天、今天、明天》,邀請宋丹丹來合作。
宋丹丹看過劇本之後,覺得非常的好,就同意了和趙本山合作,因為不想錯過這個好劇本。
黃宏得知後,也是非常的生氣,但是木已成舟,只能接受。
結語:黃宏在1999年之後,再也沒有和宋丹丹合作過。
不過並沒有影響黃宏的事業發展,連續24年登上出完男的舞臺。
人氣也絲毫不比趙本山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