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截至2月18日0時,春節檔電影實時總票房已突破80億元,遠超往年同檔期票房,同時刷新了全球單一市場單日票房、全球單一市場周末票房等多項世界紀錄。其中,2月12日,農曆正月初一,全國3400多萬觀眾走進電影院,全天產生票房超17億元,刷新了中國影史的單日總人次和單日票房的紀錄。
今年元旦檔,全國電影票房達12.99億元,打破了2018年創造的12.71億元檔期票房歷史紀錄;一個多月後,春節檔再創紀錄。這背後,是觀眾加速釋放的觀影熱情,是影業持續復甦的可喜氣象,更是中國電影創作水平的穩步提升。
7部影片票房均破億,IP改編是主流
今年春節檔,《唐人街探案3》《你好,李煥英》《刺殺小說家》《侍神令》《人潮洶湧》《新神榜:哪吒重生》《熊出沒·狂野大陸》7部影片登上大銀幕,目前票房均已過億。
7部影片涵蓋喜劇、懸疑、奇幻、動畫等豐富類型。「整體上,今年春節檔影片供給比較充分,內容比較多,很多電影都集中到這個檔期,給觀眾提供了豐富的觀影選擇。」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尹鴻說。
IP改編和開發,是今年春節檔電影的一大特點。《刺殺小說家》改編自同名小說,《侍神令》根據手遊《陰陽師》改編,《人潮洶湧》改編自日本電影《盜鑰匙的方法》,國漫作品《新神榜:哪吒重生》是對哪吒這一電影IP的再演繹,《熊出沒·狂野大陸》則是「老品牌」動畫的代表。
佳片雲集
「唐探」領跑,「李煥英」口碑逆襲
當然,亮眼成績的背後一定要有優質影片的支撐。
今年的春節檔雖然沒有以往群雄逐鹿的場面,但《唐人街探案3》《你好,李煥英》《刺殺小說家》《人潮洶湧》《新神榜:哪吒重生》《侍神令》《熊出沒:狂野大陸》七部不同類型的電影同日上映,依然精彩紛呈。
其中,《唐人街探案3》從預售階段就遙遙領先於其他六部影片,目前更是以37.7億的成績穩居春節檔票房榜首。
不僅如此,該片還先後創下了中國影史首日人次紀錄、首日票房紀錄、春節檔影片首日場次紀錄、單日票房紀錄、國產片單日票房紀錄、中國影史春節檔票房紀錄、中國影史春節檔人次紀錄等12項影史紀錄,可以說是牛年春節檔的最大贏家。
儘管在上映第四天時,影片熱度有所下降,但另一匹黑馬也悄然奔來。
由賈玲執導的喜劇電影《你好,李煥英》,憑藉著溫情滿滿的母女故事,成功延伸了幕前觀眾與影片人物情感上的關聯,收穫了不錯口碑。記者在多個售票平臺看到,自2月15日起,《你好,李煥英》的排片佔比已追平《唐人街探案3》,並且最高上座率超過60%。
目前,該片的票房已達到32.7億元,單日票房多次突破5億元,成為繼《唐探3》之後國產影片的第二個突破。
觀影一票難求,流動減少等因素讓剛需更「剛」
從大年初一到大年初六,影院幾乎場場滿座。社交平臺上,不少網友都「吐槽」今年電影票難買,價格也是「水漲船高」。
進影院看電影,正在成為與吃年夜飯、逛廟會等傳統習俗比肩的新年俗。在尹鴻看來,今年春節檔電影市場火爆是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除影片類型豐富且集中在春節檔發力外,「看電影是親戚朋友同學假期娛樂消費的剛需,而在疫情防控背景下,旅遊流動減少,使剛需更『剛』。」
票量整體供應減少,是導致今年春節檔電影票被火爆搶購的原因之一。2月12日,正月初一,全國院線排片49萬場,比2019年的同日少了3萬場。「今年春節檔大部分影片整體時長要略長一些,對於影院來說,可能會投入更多的人力包括物力去支持防疫措施,場間休息可能會有一些增加。」北京首都電影院副總經理於超說。
從賀歲檔到春節檔,國產片漸成主力軍
對觀眾來說,春節檔是光影中的合家歡,而對中國電影來說,春節檔是全年檔期的重中之重。其實,春節檔的出現,在中國電影史中不算悠久,且經歷了從時間跨度到名稱的變遷。
彼時,春節期間的票房成績並不理想。中國人還沒有進電影院的習慣,各製片方選擇上映時間時也會刻意避開春節。數據顯示,2008年春節7天的票房僅為1.1億元,佔全年總票房的2.6%,而在今天,這一比重已接近10%。
除2020年春節檔因疫情缺席外,近幾年,春節檔年年都在刷新票房紀錄。根據貓眼專業版《2021年春節檔前瞻》數據,2018年春節檔7天產生票房57.71億元,佔全年票房的比重為9.5%;2019年春節檔7天產生票房59.03億元,佔比9.2%。對半數以上的影院而言,春節檔票房能夠佔據全年票房收入比例的10%以上。
與票房「節節高」相伴的,是越來越多優質國產電影「顯山露水」。從2018年的《紅海行動》、2019年的《流浪地球》到今年7部國產影片各放異彩,春節檔的變遷史,也是中國電影行業的變遷史;從香港賀歲片、好萊塢大片到內地商業片,從單一喜劇類型走向多元,國產電影正成為春節檔名副其實的主力軍。
質量「在線」、口碑向好,是春節檔超強續航能力的保證
也為今後中國電影創作提供諸多啟示
「好電影是硬道理,好口碑是硬道理。」中國電影製片人協會理事長明振江表示,電影口碑決定了最終票房的走勢,從目前看,2021年春節檔為疫情狀態下的「就地過年」做出了電影行業的貢獻。
有網友對比發現,今年7部國產影片在網絡上的評分是歷年春節檔最佳,沒有評分超低的「爛片」,每部都有可圈可點之處。
觀眾對電影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影片質量「在線」、口碑向好,才是春節檔超強續航能力的保證,這也為今後中國電影創作提供諸多啟示。
中國電影市場2021年度總票房(含預售)已突破100億元,總觀影人次超2.29億;2020年,中國首次成為全球最大票倉,票房收入最高的10部影片首次全部是國產片……中國電影市場正逐步擴大成熟,影片質量進步也有目共睹。
春節檔電影強勢歸來,顯現了中國電影市場的蓬勃生命力。去年下半年以來,隨著各地推進復工復產,中國電影行業保持了有力而穩健的復甦節奏。貓眼專業版數據分析師劉振飛說,今年春節檔極大提振了電影行業從業者和全國電影觀眾的信心。「只要你有好的內容,只要社交需求存在、電影仍然能夠為大家提供休閒娛樂,觀眾就會走進電影院,從而推動整個市場繼續全面復甦。」
據《2021年院線電影前瞻報告》顯示,2021年中國預計有262部新片登上銀幕,其中國產片242部,前景可期。「今年春節檔電影成績亮眼,陪伴觀眾度過了一個喜慶祥和的春節,顯示出了中國電影具有強大的應變能力和內生動力。」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饒曙光表示,「耀眼的成績離不開中國電影人的努力。未來,中國電影人需要以更多智慧和更高境界,推動中國電影高質量繁榮發展。」
點擊 "閱讀原文" 馬上購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