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七旬老人只抱了一下孫子,結果住進了重症監護室

2020-12-24 瀟湘晨報

長沙71歲的何爹爹是個有9年病史的慢阻肺患者,長期堅持使用慢阻肺的吸入製劑.最近病情比較平穩,這天下午心情好,稍微活動了一下,抱了一下孫子,突然覺得氣促比平時加重,伴有胸悶、心慌。

何爹爹以為是老毛病慢阻肺發作了,馬上坐下休息,可是呼吸困難不緩解,而且不能平臥了,得坐著呼吸才稍微舒服,一整晚沒躺下睡覺,第二天實在是熬不住了,一早進了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急診科。

急診科醫生馬上安排抽血、做檢查,肺部CT平掃提示1.左側氣胸,肺組織壓縮約40%。2.慢性支氣管疾患並肺氣腫,肺大皰形成,雙肺上葉慢性炎症及纖維灶。同時查動脈血氣分析提示二氧化碳分壓高達66.5mmHg(正常人二氧化碳分壓一般在40mmHg左右),提示嚴重二氧化碳瀦留,II型呼吸衰竭。

急診科醫生馬上聯繫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科主任曾祥伯副主任醫師會診,曾主任看過病人後馬上跟家屬交代病情,告知患者家屬患者慢阻肺合併繼發性氣胸、II型呼吸衰竭,生命體徵不平穩,隨時有生命危險。取得患者家屬理解與配合後,當日上午就將何爹爹安排住進了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重症監護病房。

轉入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重症監護病房時,何爹爹心率140次/分,血氧飽和度75%,呼吸39次/分,生命體徵極不平穩,有猝死可能。

曾祥伯副主任醫師考慮與慢阻肺合併繼發性氣胸、肺組織被壓縮有關,立即安排行床旁左側胸腔閉式引流術。隨著引流管快速順利置入左側胸腔內,水封瓶內見多量水泡冒出,患者瞬間覺得呼吸困難明顯改善,心率緩慢下降到100次/分,血氧飽和度上升至92%以上,呼吸逐漸平穩,也能逐步平臥休息了。何爹爹經過及時有效的處理,現病情相對平穩,已由重症監護室轉入到普通病房繼續治療。

那麼,此次導致何爹爹住進重症監護室的是個什麼疾病呢?這個病是怎麼發生的呢?

曾祥伯副主任醫師介紹:何爹爹是個典型的慢阻肺患者,慢阻肺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簡稱,在我國40歲以上人群中發病率高達13.7%,80%發生於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病人,這類病人一旦出現肺功能下降到一定程度即可診斷為慢阻肺。

隨著慢阻肺病情發展,患者呼吸功能會逐步變差,日常活動因呼吸困難日漸加重受到嚴重影響,且容易並發慢性呼吸衰竭、自發性氣胸、慢性肺源性心臟病。何爹爹此次出現呼吸困難明顯加重,與感染導致的慢阻肺急性加重關係不大,與慢阻肺的併發症自發性氣胸有關。此次導致何爹爹住進重症監護室的就是這個討厭的併發症----自發性氣胸。

什麼是自發性氣胸呢?正常情況下我們人體胸膜腔沒有氣體,自發性氣胸就是氣體進入胸膜腔,造成胸膜腔積氣狀態,胸膜腔內氣體積存到一定量或壓力過大即會對肺組織造成壓迫,出現呼吸困難,嚴重者可能影響心臟血液回流造成心臟停博。

臨床上分為兩種情況,第一種為原發性自發性氣胸,常見於無明確基礎肺部疾病的人群,瘦高體型的年輕人更常見,發病機制不太明確。原發性自發性氣胸患者往往基礎肺功能好,即使單側肺組織被壓迫90%,患者也可能無明顯氣促症狀。

第二種為繼發性自發性氣胸,常見於有肺部基礎疾病如慢阻肺、肺結核、肺纖維化的病人,何爹爹就屬於第二種情況——繼發性自發性氣胸。它是由於細支氣管不完全阻塞形成肺大皰破裂,何爹爹的肺部CT就可見多個肺大皰形成,此次發生氣胸就是因為患者抱了一下孫子,用了一下力,使原有的肺大皰破裂,氣體從胸膜破口進入了胸膜腔發生氣胸。由於患者基礎肺功能不好,發生氣胸後肺組織被進一步壓迫,通氣血流比例失調,且合併了嚴重的呼吸衰竭,短時間內呼吸困難顯著加重。

專家強調,繼發性氣胸患者由於基礎肺功能差,即使氣胸量很小,對肺組織的壓迫不大,也可能造成危及生命的呼吸困難。

曾主任繼續介紹道,繼發性氣胸不像原發性氣胸,原發性氣胸氣體量少時還可以考慮保守治療,即吸氧和臨床觀察。繼發性氣胸一旦確診一般需要立即行胸腔閉式引流術,因為很少量的氣胸也可能對患者造成致命性的呼吸困難甚至心臟停博。

胸腔閉式引流術簡單講就是在胸壁上切個小切口,鈍性分離皮下組織直至胸膜腔,從小切口處放置一根胸腔引流管,引流管接水封瓶,從而將氣體引流到體外。

繼發性氣胸患者採取胸腔閉式引流術後,若存在胸膜破口不閉合、水封瓶持續有氣體引流出的情況,就需要根據患者的基礎疾病及基礎狀態考慮是否採取胸膜粘連、介入手術、外科手術幹預治療措施了。

繼發性氣胸預後怎樣呢?需要怎樣預防呢?曾祥伯副主任醫師解釋,第一,繼發性氣胸患者平時要注意休息,避免劇烈用力、屏氣、提重物、用力咳嗽,也不要輕易做擴胸、抬臂動作等,這些都易引起氣胸復發。

第二,氣胸患者如果沒有採取手術治療,在出院後3-6個月不要做牽拉動作、擴胸動作,同時也應避免劇烈運動,避免潛水、坐飛機,以免誘發氣胸復發。

第三,平時要注意預防上呼吸道感染、加強營養、適當呼吸肌鍛鍊,以提高身體免疫力。

第四,氣胸容易復發,尤其慢阻肺患者繼發氣胸,一旦出現氣胸復發,應及時就診,以防病情加重而造成嚴重後果。

瀟湘晨報記者張樹波 通訊員田佳 石榮

【來源:瀟湘晨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老人中暑進了重症監護室,醫生提醒:中暑高發季須做好防範
    三湘都市報7月28日訊(記者 李琪 通訊員 徐術根 朱文青)長沙近日連續高溫。7月25日,家住天心區的王爺爺(化名),在家中突然出現意識障礙伴高熱,送往南華大學附屬長沙市中心醫院急診科救治,被診斷為「熱射病」。
  • 重症監護室ICU,多少人頭皮發麻的地方
    重症監護室的可怕,無外乎兩個點:命懸一線和超高費用。無論哪一個,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都是承擔不起的,因一提到重症監護室ICU,每個人都心驚膽戰。因為進ICU的患者都是生命垂危的嚴重患者,包括器官衰竭患者,嚴重感染患者,嚴重併發症患者等,可能是20出頭的年輕人,也可能是7、80歲的老人,都說不準。那麼,ICU的開銷到底有多可怕呢?
  • 老人一口吞下家人遞來的藥片,卻進了重症監護室
    老大爺的老伴告訴記者,當時她的女兒在準備藥的時候,把還沒有拆鋁箔的藥片交到了大爺的手上,老大爺拿著盒子一倒就倒進嘴巴,喝了一口水後把藥全部吞了。最後發現有一顆藥片卡在老人喉嚨裡咽不下,也吐不出。直到晚上十二點多,老人越來越感覺不舒服,家人才撥打了120將老人送進了急診室。
  • 一聲巨響煤氣發生爆炸 祖孫倆都燒傷進了重症監護室
    1廚房煤氣爆炸,老人孩子重傷項女士的妹妹:「我兒子睡著了,我就抱到後面那個房間去睡覺了,過了沒多久,我姐姐的兒子,受傷的那個小孩子,他來跟我說,阿姨煤氣明明關掉了,怎麼好像跟開著一樣,我就說那外婆呢,他就去找我媽媽了,過了沒多久,我就聽到爆炸的聲音了。
  • 武漢市紅十字會醫院重症監護室護士長楊莉:患者盼著和家人重聚,是...
    楚天都市報記者劉迅 通訊員邱瓊 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 王永勝48歲的楊莉,是武漢市紅十字會醫院重症監護室的護士長。認識楊莉的人,都知道她對人總是一臉笑,做事卻十分幹練。曾是湖北省優秀護士的她,在ICU一幹就是12年。疫情之下,她帶著團隊衝在一線中的一線,每天睡眠不足2小時,堅持守護著重症監護室的每一位病危患者。
  • 重症監護室是人間煉獄?你真的了解ICU嗎?
    剛入職時,身邊的同學聽說我去了重症工作,都以為我堅持不了多久,就會辭職。我也是這麼以為來著,但想著多學多看,這一待就是兩年。兩年時間,心態,看待事物的方式,我確實變化很多。好,也不好,一個人直面過死亡,總會改變很多。
  • 痛心……美國重症監護室護士三天失去兩位親人
    莉桑·詹寧斯是美國俄克拉何馬城一家醫院重症監護室的護士,然而她也沒能救回自己的家人。11月,詹寧斯的母親和丈夫因新冠肺炎接連去世,詹寧斯和家人深受打擊。莉桑·詹寧斯的丈夫丹尼斯感染新冠肺炎後於11月23日在醫院去世,而在此前3天,詹寧斯母親琳達也因新冠肺炎剛剛去世。三天裡兩位至親接連去世讓她痛心不已。
  • 記者走進重症監護室 感受生死線上「驚心動魄」
    【體驗1】小夥突然「癱瘓」搶救室中恢復健康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急診科的搶救室和急診重症監護室,感受生命邊緣的「驚心動魄」。  25歲的小方,早上醒來,突然發現四肢無力,連床都起不了,遂被送到河科大一附院急診科。經醫護人員檢查,小方患上了缺鉀症,給予輸液治療。不到中午,小方就自己走著出了醫院。
  • 戰疫風採|孫燕蕾:重症監護室的生命保衛戰
    深夜,急診重症監護室休息區,昏暗的燈光下,火箭軍特色醫學中心護士孫燕蕾剛結束一天的工作。她脫下厚重的防護服,摘下眼鏡和口罩,靠在更衣櫃前吃著盒飯,額頭上深深的印痕清晰可見,頭髮也十分凌亂,兩側鬢角還有一滴滴汗珠在閃爍。記憶如月色縈繞在孫燕蕾的心頭。
  • 省立醫院東院發現一棄嬰,目前正在重症監護室搶救
    目前,嬰兒已被送入新生兒重症監護室,詳細情況還在調查當中。12日上午10點多,記者來到了省立醫院東院區兒科門急診。一名醫護人員告訴記者,他們這裡確實發現一棄嬰,是昨晚夜班工作人員發現的,目前孩子在新生兒重症監護室,「據說是男孩」。隨後,記者來到新生兒重症監護室,不過無法進入。工作人員表示,確實有一名棄嬰送來,但不方便接受採訪。
  • 小兒神經重症監護室:生酮飲食治療超難治性癲癇持續狀態
    生酮飲食在重症監護室中運用儘管生酮飲食主要運用於治療慢性難治性癲癇,最近研究報導表明,生酮飲食可有效急性治療成人和兒童患者的難治性或超難治性癲癇持續狀態。生酮飲食在小兒重症監護室(PICU)和新生兒重症監護室(NICU)中的運用具有挑戰性,這是由於患者處於危重狀態,經常昏迷。
  • 袁惟仁腦溢血2年後,如今又跌倒陷入昏迷住進重症監護室,至今未脫離...
    袁惟仁在兩年前摔倒住院後,如今又因跌倒昏迷而住進了重症監護室,情況不容樂觀。10月26日是袁惟仁住進重症監護室中七天觀察期的最後一天,然而病情仍未好轉,尚未脫離險境。
  • 民警化身「白衣天使」進重症監護室為患者辦證
    24日上午,芙蓉公安分局人口與出入境管理大隊民警周汭到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重症監護室為患者羅爹爹送上新辦的身份證。羅爹爹84歲的老伴接過身份證,向周汭遞上一封感謝信,站起來向民警致謝。周汭忙上前扶住老人說:「老人家,這是我們該做的。」  羅女士介紹,她86歲的父親於前不久突發肺氣腫,家人在緊急送醫途中,因慌亂不慎將身份證、醫保卡等重要證件遺失,家人多方尋找一直沒有找到。
  • 申敏兒出演新劇《我是護士,我也是人》扮演重症監護室護士
    9日,某電視劇局相關人士對韓媒表示:「申敏兒將在SBS即將播出的電視劇《我是護士,我也是人》中扮演重症監護室擁有15年經歷的護士角色。」韓劇《我是護士,我也是人》真實地反映從1996年開始,在外科重症監護室擔任護士21年零2個月期間所經歷的醫療現實。圍繞著「護士並非白衣天使,也是人。」
  • 浙江七旬老人命懸一線,還好……
    來源:浙江之聲記者王嫻,通訊員掛王蕊、江晨 、馮海婷最近,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之江院區的重症監護室和呼吸內科病房又雙叒收到了一面大紅色錦旗69歲的仙居人老樊(化名)精神抖擻、腳下生風追著專家感謝救命幾個月前,他騎三輪摩託翻車上半身多處骨折在當地醫院養傷時
  • 長沙雅禮16歲高二女生突發重症恐偏癱,曾直升雅禮進入理科實驗班
    懷化16歲女孩孫瑜婕,目前在長沙雅禮中學讀高二。1月11日,孫瑜婕在校內突發重症之後,被緊急送往醫院救治,至今仍躺在重症監護室昏迷未醒。1月14日,孫瑜婕的母親楊女士聯繫上了政法頻道,希望通過媒體向社會發起求助。
  • 金像獎男配角沈威病危 入住重症監護室病情不容樂觀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金像獎男配角沈威病危 入住重症監護室病情不容樂觀 金像獎男配角沈威病危,周星馳爆紅前在他執導的電影中演配角 據媒體報導,現年68歲的香港老戲骨沈威病危,目前正ICU搶救,而其圈內好友曾前往探望,見他已經插喉無法說話,看起來病情不容樂觀。
  • 首相病情惡化轉入重症監護室,川普這次麻煩大了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當地時間4月6日,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因新冠肺炎病情惡化,在其醫療小組的建議下,被轉移到醫院的重症監護室接受治療,當天早些時候,詹森還表示自己感覺「精神狀態良好」並堅持在病床上主持工作,然而在當天下午,他的病情開始惡化,據了解,詹森目前已經出現呼吸困難並接受了吸氧治療
  • 申敏兒出演新劇《我是護士,我也是人》 扮演重症監護室護士展演技...
    9日,某電視劇局相關人士對韓媒表示:「申敏兒將在SBS即將播出的電視劇《我是護士,我也是人》中扮演重症監護室擁有15年經歷的護士角色。」韓劇《我是護士,我也是人》真實地反映從1996年開始,在外科重症監護室擔任護士21年零2個月期間所經歷的醫療現實。圍繞著「護士並非白衣天使,也是人。」
  • 七旬老人感染「吃人」細菌,肺部險爛掉,醫生如何打敗「超級細菌」?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通訊員 江晨 馮海婷最近,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之江院區的重症監護室和呼吸內科病房收到了一面大紅色錦旗,是69歲的仙居人老樊(化名)送的。幾個月前,他騎三輪摩託翻車,上半身多處骨折。在當地醫院養傷時,又被「銅綠假單胞菌」纏上了,這種菌,專門分解動植物屍體,極其容易在醫院裡滋生,對多種抗生素具有極強的耐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