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廣場上穿著喇叭褲跳霹靂舞的年輕人越來越多,去理髮店燙髮永遠都要排隊。從《一個美國飛行員》到《高山下的花環》,電影院裡的電影一部比一部好看。陳佩斯和朱時茂第一次在春晚的舞臺上亮相,表演了《吃麵條》,讓四個小時一口氣看下來都不帶打瞌睡的。
1984年的文藝演出
1984年,《中國婦女》雜誌刊登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則徵婚廣告,解放軍文藝學院文學系的學生莫言用三天寫出了他的成名作《透明的紅蘿蔔》,26歲的王朔在《當代》雜誌發表了他的成名作《空中小姐》。這一年,北京個體戶協會登記在冊的二級廚子王朔和大院鄰居葉京合夥在沙窩開了個川菜館叫天府酒樓,跟六個女朋友都分了手,最後分的那個,就是給了他靈感寫出小說《空中小姐》的皮膚黑黑的那位空姐。
王朔
這一年,王朔認識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沈旭佳。
這一年的夏天,聽聞北京舞蹈學院有交誼舞會,在馬未都,王中軍等一幫損友的慫恿下,王朔混進去跟女大學生跳舞,籍口尋找創作靈感。在跳舞的過程中,王朔邂逅了即將畢業的舞蹈學院中國舞系大專班的沈旭佳。萍水相逢,兩人並沒有一見鍾情,只是很禮貌的相互留了個電話號碼,客套的相約以後再聯繫。
沒過幾天,擔心畢業留不了北京的沈旭佳實在是呆著沒勁,就給王朔打了個電話,約著一起做點有勁的事情打發無聊的空虛寂寞。閒著沒事幹的王朔將沈旭佳帶到了玉淵潭公園遊泳。兩人將雙手枕在腦後,躺在公園的草地上,天南海北的一通胡聊,從美國總統裡根訪華到棄醫從文的餘華在《北京文學》上發表的小說。兩人從互誇互損到互倒苦水,不知不覺中將兩人的距離越拉越近。還沒遊上幾次泳,王朔和沈旭佳成了無話不說的知己。
沈旭佳
大學畢業後,沈旭佳被分配到了東方歌舞團,成為了一名舞蹈演員,參與了舞劇《屈原》的排練。正式演出時,沈旭佳專門給馬未都和王朔送了演出票。王朔溜溜達達地騎著自行車到了天橋劇場,他和馬未都倚在劇場門口的欄杆上叼著煙不錯眼珠子地看著急急忙忙進場的漂亮姑娘,可能從心裡也沒有想到,他的人生在這晚將發生重大的改變。
演出開始了,沈旭佳一出場,格外光彩照人的形象就像給王朔注入了一針強心劑,他的心裡如小鹿般亂撞,各種想法此起彼伏:以前怎麼就沒看出來她這麼漂亮呢?這個妞娶回家做老婆應該還是挺不錯的……整個演出過程中,王朔從頭到尾都不錯眼珠子地盯著舞臺,沈旭佳的每一個動作他都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劇中有一個沈旭佳和其他演員的親暱動作,王朔看見後,歪著頭酸不拉幾地對坐在身邊的馬未都說:「估計丫親了個嘴」。
王朔與馬未都
那晚以後,王朔瘋狂地愛上了沈旭佳,他像一塊狗皮膏藥一樣黏上了沈旭佳,跟《浮出水面》小說裡描述的一樣,他經常賴在沈旭佳的宿舍裡不忍歸去。有時候都晚上十點了,女生們都洗漱完畢了,王朔還賴著不走,已婚的馬未都把王朔拽都拽不走,他總是底盤下沉穩穩地坐在椅子上,慢條斯理地說:不著急,再坐會兒,再坐會兒。
王朔與沈旭佳
俗話說:男怕纏女怕磨,一來二去的,王朔憑藉自己利索的嘴皮子和是不是展現的高逼格,將沈旭佳身邊的其他追求者都磨得沒了脾氣,脫離了世俗的兩人沒有互道一聲「我愛你」,就順理成章的斷了和其他人的約會,心有默契地在一起了。
那時的王朔窮困潦倒,發表的第一部小說《空中小姐》稿酬是每一千個字20塊錢,沈旭佳在歌舞團跳舞,眺一場收入5塊錢。兩人每天過著節衣縮食的生活,偶爾下館子改善一下生活,來點大魚大肉的,總是小心翼翼地反覆掂量兜裡的錢和點的菜,生怕一不小心就給點冒了。那時候王朔最大的心願就是,以後發達了,天天吃龍蝦,一點點兩隻,吃一隻,看一隻。
那時候是王朔和沈旭佳感情最好的時候,積極向上的王朔整天把自己關在屋裡寫小說,為了節省開支,一天只吃一頓飯。偶爾掙點稿費,都會毫不吝嗇地拿出來給沈旭佳置辦行頭。沈旭佳是個心大的姑娘,經常丟三落四的,有一次北京展覽館演出後在洗完澡出來,皮鞋和手錶、包都被人給順走了。那時候他們家就一塊手錶,每次出門想知道幾點了,兩人都在大街上歪著脖子跟著人家手腕晃動的頻率看別人的表,沒少招人的白眼。
王朔 沈旭佳和朋友
長相普通還一貧如洗的王朔居然能讓歌舞團身材相貌俱佳的女演員對他死心塌地,不少有意撬沈旭佳牆角被懟、自我感覺很好的人衝冠一怒為紅顏,將王朔告到了東方歌舞團領導的面前,稱他道德品質敗壞、玩弄女性、是個騙子加流氓。這位仁兄病急亂投醫,忘了王朔不是團裡的員工,思想道德方面的事情說破大天歌舞團也管不了他。不過出於革命的人道主義精神,團裡負責的領導專門找沈旭佳談了一次心,向她歷數種種利弊,勸她懸崖勒馬,回頭是岸,遠離是非。沈旭佳對領導了口中王朔的種種是非一笑釋然,對領導的關心表示感謝,對自己和王朔的感情絕不放手。
沈旭佳可以說是王朔的貴人,也就是傳說中很旺夫的女人。1985年,在愛情滋潤下的王朔以自己和沈旭佳真實的戀愛故事為藍本,寫出了小說《浮出海面》,發表在《當代》雜誌第六期上面,小說發表時,王朔署的是他和沈旭佳兩個人的名字。之後的王朔又發表了影響巨大的小說《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王朔成了名人,收入也水漲船高。
王朔手稿
沈旭佳記著老輩人說的一句話:許多夫妻只能共患難不能共富貴,王朔的聲名鵲起讓沈旭佳開始有種不踏實的感覺,她非誠真誠地對王朔說:「我真不想你出名,我真希望咱們老像現在這樣。」正在事業金光大道上狂奔的王朔將沈旭佳的話當成了一種撒嬌。這一年,他一鼓作氣,還寫出了小說《橡皮人》,發表在了《青年文學》雜誌上,當時馬未都正是《青年文學》的編輯,他熱心快腸地順帶手把小說大樣寄給了中國作協唯一的刊物《小說選刊》,很快被確定轉載,王朔的文壇地位就此確立。
王朔與馮小剛
那年夏天,經鄭曉龍介紹,王朔認識了馮小剛,開啟了一段長達幾十年的糾葛之旅,王朔的人生也滑向了另一個軌道。
1987年,王朔發表了小說《頑主》,沈旭佳越來越害怕失去王朔,為了讓她安心,王朔和沈旭佳結婚了。第二年,他們迎來了女兒王咪。此後的沈旭佳安心在家相夫教子,鮮有露面。1992年底,英達找王朔商量一起弄個情景喜劇,兩人商量好了故事框架和名字後,英達就再也找不到王朔了,他躲到海南閉關去了。王朔推薦梁左做情景喜劇《我愛我家》的編劇,後來在《我愛我家》第十三集獎券的誘惑中,梁左還給王朔埋了顆彩蛋:賈志新說,小凡她們同宿舍那同學叫沈旭佳,花三十塊錢買一獎券得一熱得快,在學校沒使兩天讓人給沒收了,倒罰二十。
王朔與梁左
1994年,馮小剛執導了他的首部電影《永失我愛》,這是根據王朔的小說《永失我愛》和《空中小姐》改編的;趙寶剛執導了王朔小說改編的電視劇《過把癮》;姜文執導了根據王朔的小說《動物兇猛》改編的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一時間讓王朔恍惚中國的影視圈就是他家的後花園,可以橫著趟。這一年,王朔認識了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大二的學生徐靜蕾,只是在人群中多看了一眼,徐靜蕾就成了王朔生命中的劫。
20歲的徐靜蕾表面看淡然若菊,骨子裡卻偏愛搖滾,渾身洋溢的青春氣息撲面而來,讓36歲的王朔難以自持,而王朔背後影視圈巨大的資源也讓徐靜蕾很難拒絕。兩人一拍即合,王朔迅速幫助徐靜蕾出演了《同桌的你》,兩人也順理成章的出雙入對,雙宿雙飛了。
徐靜蕾
對此有所察覺的沈旭佳選擇了沉默面對,她幻想著王朔偶爾放縱自己後能迷途知返。沒成想,還沒等到王朔回家,先等來了徐靜蕾。這一年,年輕氣盛的徐靜蕾登堂入室,與沈旭佳拔劍相向,徐靜蕾說:「」我跟他已然這樣了,你就把他讓給我吧!」沈旭佳看著眼前的不速之客,很平靜地說:「小姑娘,你取代不了我,我是他媽」。一句話讓徐靜蕾不戰而退。
徐靜蕾
徐靜蕾的登門正好給了王朔一個很好的解放自己的藉口,他對沈旭佳說了一番話,就如小說《浮出海面》中男主人公石邕對於晶說的:「我這個人總是把擁有的東西散出去,再一一找回」。王朔搬出了他五年前傾其所有給沈旭佳和孩子買的三居室的房子,裡面花一萬兩千塊錢買的義大利的真皮沙發還完好如初。
兩年後的1996年,沈旭佳徹底對王朔死了心,她與王朔辦理了離婚手續,漂洋過海去了美國。王朔最終也沒能跟徐靜蕾結婚,只是住上了徐靜蕾給他買的大別墅。後來的王朔,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寫了大半輩子戲,卻把自己人生這部戲給演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