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作者:林金洪|觀音山上觀山水的下聯

2021-01-08 文學與化學

絕妙對聯

東莞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有一句好上聯∶觀音山上觀山水。至今還沒有人對上好下聯。鄙人擬一句下聯並加以分析。

觀音山上觀山水

布袋館中布館聯

觀音/山上/觀/山水

布袋/館中/布/館聯

觀音山/上/觀山水

布袋館/中/布館聯

平平平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仄仄平

觀音菩薩對布袋和尚,一男一女比較合適。觀和布詞性都可名可動。上聯前觀為名後觀為動,下聯前布為名後布為動,音和袋都是名詞,故觀音對布袋十分工整。山上有水,館中有聯。觀音觀看山水,布袋布置館聯。山水對館聯也十分工整。

徵聯處故意刁難,說觀音山是森林公園中的一個景點,下聯也必須以景點相對!試問公園中有哪個景點是三個字而且每字詞性與觀音山完全相同呢?這不是強人所難嗎?有人用展覽館對觀音山,可是覽是動詞,對仗不工也!觀音是人物,展覽不是人物也不理想。

時代在發展,公園景點不斷翻新和擴建。故建議在公園中修建布袋館,這樣下聯就十分完美!老夫願意從七十萬獎金中拿出六十九萬九千九百元作為修建費!

附布袋和尚簡介∶

布袋和尚,名契此,唐末至五代後梁時期明州奉化(現浙江省寧波市奉化區)僧人,號長汀子,是五代時後梁高僧。世傳為彌勒菩薩或彌勒佛之應化身,身體胖,眉皺而腹大,出語無定,隨處寢臥。布袋和尚整日袒胸露腹、笑口常開,而且,幽默風趣、聰明智慧、與人為善、樂觀包容,深受人們尊敬和愛戴。因「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之機」,故這和尚又名「契此」。早年在奉化嶽林寺出家,最愛遊化雪竇,在雪竇寺弘法,雪竇山由此被尊為「彌勒聖地」。

在一些漢傳佛教的寺院裡,常見到的大肚彌勒(或大肚比丘)即以契此為原型塑造。此在佛教作為表法教育,表示「量大福大」,提醒世人學習包容。由於契此的形象通常為臉帶笑容,手提布袋,有和氣生財、累積財富的意味,而受民間信仰者視為財神供奉。在日本,日本人把布袋和尚作為七福神之一。「布袋和尚傳說」先後列入寧波市和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又於2010年被國家文化部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林金洪,福建莆田涵江林柄村人,1949年出生,中共黨員。當過兵,從過政。教壇拚搏三十年,榮獲福建省優秀農村人民教師光榮稱號。興趣廣泛,能歌善舞,自由撰稿人。

相關焦點

  • 觀音山上觀山水
    觀音山上觀山水,望月臺前望臺灣作者:學海岸上的縴夫hyh就在今年的年初,我就聽說了東莞觀音山徵聯一事,倒不是被七十萬賞金吸引住了,而是被這幅對聯的上聯(觀音山上觀山水),由於難度較大,而多年沒有下聯一事吸引住了。
  • 上聯:觀音山上觀山水,官方稱:對出下聯者一字10萬!
    今日小編在各個網站上看到觀音山景區主辦方花4-5年時間徵集對聯的下聯活動,至今無人對上,並且拿出70萬元懸賞,一字10萬,真是動了大手筆了!對聯上聯:觀音山上觀山水,觀音山是廣東東莞的著名景區,下聯也應該突出主辦方對景區宣傳、企業文化、企業精神、景區推廣等等相關要求,同時又不能丟失文學精髓,並且這幅對聯是要懸掛景區大門之上,弄不好要流傳萬年,重視程度可見一斑,故至今仍未有中意之作,可見每個字確實分量不輕啊。
  • 觀音山景區70萬徵聯點評揭曉,這樣的下聯已經接近景區的標準!
    觀音山景區門口觀音山景區上聯:觀音山上觀山水;觀音山景區上聯的作者是廣東省楹聯協會會長鄒繼海先生,據說是鄒先生在一次會議中即興所作。由於上聯先入為主,且佔盡地利,所以自2015年出聯到至今,仍然沒有徵集到合適的下聯。
  • 頂級破解觀音山上觀山水-個人解讀篇
    《頂級破解觀音山上觀山水》第一、個人解讀篇2019年底開始鑽研破解觀音山這個下聯的時候,本人先解讀了上聯的意思和意境,上聯是「觀音山上觀山水」,整句話的意思是在觀音山上面觀看山水。「山」就是觀音山,不僅是一座山名,現在還是一座風景秀麗的旅遊風景區,景區裡面有山有水、亭臺樓閣、花草樹木等等,充滿仙意之境。「觀」是一個動詞,是指到這個風景區來遊覽、觀賞。
  • 頂級破解觀音山上觀山水-《準備破解篇》
    在正式破解這個天下第一聯之前,我覺得不管是誰,想要對出符合要求的下聯,想要讓你的聯貼在觀音山大門口,必須要考慮並解決哪幾個重點的問題?我們是要對出頂級最好的下聯,才能貼在觀音山大門口,所以對聯的基本要求就不說了,我只說下面4個重點的問題:1、什麼樣的東西是對聯,我們對″對聯"這個概念的理解有多深?
  • 觀音山70萬懸賞下聯,1字10萬的節奏,為何5年時間無人對出?
    這在組織該次徵聯活動的官方看來,根據最終評定,如果能夠在那1.6萬幅對聯中選出一幅最佳的絕對,那麼這70萬(含稅)一定會分毫不少獎勵給獲獎者,如果經過最後評定,實在找不出最佳下聯,那麼,官方只能退而求其次,會從投稿的對聯中評選出其中堪稱優秀下聯的20句,每句給予作者2000元獎勵。而這一最終結果的公布,初步估計,我們還得等到2021年3月下旬才見分曉。
  • 廣東觀音山懸賞70萬徵下聯,堪稱一字千金,5年過去依然沒對上
    今天要介紹的是一句7字上聯,這句上聯是景區懸賞,面向所有人徵集下聯的,懸賞金額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竟足足有70萬。每字價值10萬,真堪稱「一字千金」了。出這個題目的就是廣東楹聯學會會長鄒繼海,5年前,這句以廣東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為靈感的上聯橫空出世,瞬間引發了熱議。當年觀音山景區推出這個有獎徵聯活動,還把上聯掛到了大門口。
  • 觀音70萬徵下聯,觀音山上觀山水,證法佛前證佛心,應徵
    廣東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徵聯活動即將結束,今春品鑑揭曉。出於造化機緣,本人決定附上一聯投稿,大家看對得如何。他的上聯是:觀音山上觀山水我的下聯是:證法佛前證佛心附一橫批:玄音妙法對聯的文法格式,就是字義、平仄發音等等這些是基本要求。
  • 對聯故事之二「觀音山上觀山水」對句「話柄道中話道德」
    本故事純屬虛構,因為原創,不會雷同,如能博您一笑,給我點個讚,加個關注。立品和富貴在湯粉麵館的對話,引起了麵館老闆的注意,走過來問道:「兩位吃好了沒有?味道還可以吧?談什麼呢?興致這麼高?」「我們在瞎扯白,我們坐一會,會不會影響生意?」富貴以為是老闆想趕他們走呢!
  • 東莞觀音山70萬徵聯活動倒計時 這些雷區需警惕
    自2019年11月7日「觀音山上觀山水」70萬徵聯活動推出以後,為激發對聯創作靈感,對出更好的下聯,不少市民、網友不遠千裡,從北京、上海、黑龍江、四川以及美國、澳大利亞等地,乘坐飛機、高鐵、火車等方式,來到東莞觀音山。
  • 觀音山舉行七夕鵲橋會,「再步鵲橋攻妙對」3000元大獎徵下聯
    05 「觀音山上觀山水」徵聯活動回顧 去年七夕,東莞觀音山為「觀音山上觀山水」未能徵得最佳下聯,將獎金提高到7萬元,一字萬金,後又提高到70萬,達到一字十萬金,下聯至今尚在徵集之中。
  • 廣東觀音山懸賞70萬,徵集7字下聯,5年過去了,至今沒人對上
    一、國家4A級景區觀音山在廣東的東莞有一座秀麗異常的山峰,這座山峰的名字就叫做觀音山。在人們的傳說當中,著名的佛教神仙,觀世音菩薩曾經在這座山上傳過教,所以人們才將這座山改名為觀音山,以此來紀念這位菩薩的出現。而且人們還在這裡建造了一座寺廟,用來供奉觀世音菩薩。
  • 史上最貴的下聯,廣東觀音山懸賞70萬徵下聯,5年過去仍無人能對
    由於下聯只要對7個字,堪稱1個字10萬,其也號稱我國有史以來最貴的下聯。 而這個題目是由廣東楹聯學會會長鄒繼海出的,想法出自該景區的觀音山,當時不僅推出了這個有獎徵聯的活動,還將上聯直接掛到了大門口,讓每個來到景區的人都能看到這幅對聯,增加了遊客的參與感,讓遊客切切實實的看到這個上聯,更增加了可信度。
  • 歷時近14個月 東莞觀音山70萬徵聯收稿161713句
    近日,關於「70萬徵聯截稿」的消息,再次躥上熱搜,位於東莞市樟木頭鎮的觀音山景區也再受關注。就在2020年最後一天(12月31日24時),該景區懸賞70萬元重金徵集「觀音山上觀山水」最佳下聯的活動正式截稿,對於接下來的評審工作安排,成為廣大市民網友關注的焦點,各種「神評」層出不斷。
  • 觀音山求下聯活動中,出現了很多愛心人士,事情到底是怎麼回事?
    觀音山求下聯活動中,出現了很多愛心人士,事情到底是怎麼回事?那些聲稱要做慈善的人,後來怎麼樣了?觀音山求下聯活動,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大家關注的角度不同,有關注公平正義的,有關注對聯的,有關注獎金的……總體來說,有很多文化愛好者在關注這件事情,大多數人都是令人尊敬的!
  • 原創作者:林金洪|喜奏佳音飄萬丈
    林金洪,福建莆田涵江林柄村人,1949年出生,中共黨員。當過兵,從過政。教壇拚搏三十年,榮獲福建省優秀農村人民教師光榮稱號。興趣廣泛,能歌善舞,自由撰稿人。
  • 原創作者:林金洪|賢內蒸茶來奉承
    林金洪,福建莆田涵江林柄村人,1949年出生,中共黨員。當過兵,從過政。教壇拚搏三十年,榮獲福建省優秀農村人民教師光榮稱號。興趣廣泛,能歌善舞,自由撰稿人。
  • 清明有著落,到東莞觀音山踏青別忘了徵聯大獎
    在此之前,觀音山在2019年中秋便推出了「一字萬金」「觀音山上觀山水」下聯徵集活動,首次推出便徵得有效投稿近3萬句;經過公正公平公開的評選後,在未能徵得絕佳下聯的前提下,觀音山
  • 「觀音山上觀山水」70萬徵聯,下聯投稿量高達161713句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市民家門口的福山福地,元旦假期,東莞觀音山吸引了周邊眾多市民前來登高賞景、轉福許願、療養身心。飛簷翹角,氣勢恢宏的門樓是進入觀音山景區看到的第一道靚麗風景,門樓上的「70萬徵下聯」格外引人注目,不少前來遊玩的市民朋友,還有部分網友後臺留言,紛紛向景區詢問關於徵聯的消息。
  • 一初中女生對《觀音山上觀山水》的質疑!
    各位親:昨天一個十三周歲初中女孩,用成年人才有的謹慎,跟我探討了一番"觀音山上觀山水"這幅上聯。主要提到兩個問題:一是關於這幅上聯的形式如何認定;再是園方對於入句的要求是否合理。小女孩很出色,對楹聯知識的了解和掌握到了相當專業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