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親:昨天一個十三周歲初中女孩,用成年人才有的謹慎,跟我探討了一番"觀音山上觀山水"這幅上聯。主要提到兩個問題:一是關於這幅上聯的形式如何認定;再是園方對於入句的要求是否合理。
小女孩很出色,對楹聯知識的了解和掌握到了相當專業的高度。到底是老樹藍還是勁草青,我這裡不作主觀臆斷,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真與偽一目了然。下面我就把她的觀點和認知,簡明扼要地呈送給大家評議。
(小女孩語)我認為「觀音山上觀山水」的徵聯要求與對聯知識有些矛盾。先看看徵聯要求:
1,聯句要符合《聯律通則》,以平水韻入句。
2,對仗工整,具有韻味,且詞性相當。
3,要注意出句「技巧」,重字及專有名詞的運用。
4,對句要以觀音山的景點應對,且具有詩意。
一,先說說馬蹄韻吧。馬蹄韻是指韻律像馬行走一樣(平平仄仄平平仄仄或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關於七字聯的馬蹄韻:
正格:
1, 出句:平平仄仄平平仄
對句:仄仄平平仄仄平
2,出句:仄仄平平仄平仄
對句:平平仄仄平仄平
變格:
1, 出句:仄平仄仄平平仄
對句:平仄平平仄仄平
2,出句:仄平平仄仄平仄
對句:平仄仄平平仄平
3,出句:平仄仄平平仄仄
對句:仄平平仄仄平平
4,出句:平仄平平平仄仄
對句:仄平仄仄仄平平
5,出句:平仄仄仄平平仄
對句:仄平平平仄仄平
6,出句:平平平仄仄平仄
對句:仄仄仄平平仄平
關於馬蹄韻的正格和變格基本就這麼多。也就是說不管是正格還是變格必須兩組(平平仄仄或仄仄平平)或兩組以上(平平仄仄平平或仄仄平平仄仄)在句式中連續出現。(平平或仄仄算一組)。
先舉一列工整的馬蹄韻對聯: 天增歲月人增壽
正格:平平仄仄平平仄
春滿乾坤福滿門
變格 :平仄仄平平仄平
用變格(體)的馬蹄韻對上正格的馬蹄韻,非常工整。在這春節之際,我也用這副對聯送給廣大的聯友,朋友們。
再來看「觀音山上觀山水」
平平平仄平平仄
1 2 3 4 5 6 7
我怎麼也找不出兩組(平平仄仄或仄仄平平)在句式中連續出現。所以,這「平平平仄平平仄」並不是「馬蹄韻」。一定要往「馬蹄韻」上扯,對聯知識中有種說法叫「殘缺的馬蹄韻」。緊跟著又說「殘缺的馬蹄韻」就不是「馬蹄韻」。
因此「觀音山上觀山水」「平平平仄平平仄」非「正韻」,只能是「切韻」。當然,出句不是馬蹄韻就不能用《聯律通則》來評判對句了?非也,我只是指出景區為了拿《聯律通則》來評判,硬要往「馬蹄韻」上扯。能不能用《聯律通則》來評判,就要看出句能不能講平仄,看對聯講不講平仄,就要從創作手法談起。如果是自撰聯符合《聯律通則》的評判標準,如果是集句聯,則不講究平仄,不能用《聯律通則》去評判,只能用《中國對聯藝術》去評判。所以,下面談創作手法。
二,創作手法。對聯出句的創作手法分兩種:1,自撰聯。2,集句聯。我們來看「觀音山上觀山水」是自撰聯呢還是集句聯:
觀音山上觀山水
1 2 3 4 5 6 7
先看前三字「觀音山」,「觀音」屬於人物(神)的專有名詞,在後面加個「山」變成了地名(觀音山)的專有名詞,這種手法也叫轉品,比如集句聯「碧野田間牛得草」,「碧野」「田間」指人物,用到句式中變成了(碧野起修飾限制作用)「田間」地名。再看第4字「上」,「上」方位詞,在語法上屬於後置「介詞」。關於「介詞」在對聯中的運用和講究是隨創作手法的變化而變化,即方位詞的運用不影響創作手法,也無法拿它來評判創作手法。
第三,看5,6字「觀山」這兩字是從「觀音山」這三字掉下來的(所以,這對聯也可稱為「掉字聯」),並且掉到格5的「觀」詞性發生了變化,作動詞,這種手法也是集句聯中常用的。還是拿「碧野田間牛得草」來說,「牛得草」乃人名也,轉品就是「牛得到草」其中「得」的詞性發生變化。第四,看第七字「水」放在第6字後面組成「山水」詞語,關於「山水」有三種意思:1,山上流下的水,偏正結構。2,山和水,泛指山、江、河、湖、海,並列結構。3,山水畫的簡稱,指以風景為題材的中國畫,轉品用的。並且「山水」一詞常出現於古詩詞中(也是轉品用的意義)。「觀山水」這詞也屬於一句大白話。
終上所述,「觀音山上觀山水」的創作手法屬於集句聯。因為在任何資料上查不到「觀音山上觀山水」是屬於自撰聯還是集句聯,我也只有根據一些集句聯的特徵來分析它是否符合集句聯。我作為一個後進生,在網上看到一些對句只憑一時興起瞎整個,也不用對聯的專業知識去分析怎麼對,更沒人去發現出的題目是否本身有問題!問題出在哪些地方!更可氣的是一些不良自媒體整天拿著「70萬徵聯5年無人對」的喙頭瞎嗓嗓。
因此,我通過用對聯知識的分析,集句聯在對偶句中不講究平仄。但集句聯在詞性
和轉品上必須對句和出句要保持一致,並且在名詞中的要求非常嚴格,比如:「月照紗窗,個個孔明諸葛亮」在後半句(「孔明諸葛亮」)這裡對句必須是一個人的「字」加上其姓名,而後諧音轉品。我對於〈觀音山上觀山水〉作為集句聯的理解是:「觀音」這個人物的專有名詞是取自「觀音大士或觀音菩薩」有四個字的人物名稱,並且只取前兩字「觀音」也能代表其人。那麼在對句中要找到含四個字的人物名稱有:西天佛主,玉皇大帝,黎山老母,諸葛孔明等等,舉例這四位大神只有「玉皇大帝」,「諸葛孔明」取前兩字「玉皇」「諸葛」能代表其人,當然「玉皇大帝」取「玉帝」也能代表其人,但「觀音」是取的「觀音菩薩」前面二字,所以取「玉帝」二字代表「玉皇大帝」不太合適,只有取「玉皇」二字代表「玉皇大帝」更合適。說點題外話:「諸葛」能指「諸葛孔明」有詩為證(諸葛一生為謹慎,呂端大事不糊塗)。
因此,我用〈玉皇觀前玉觀樓〉作為對句能對上〈觀音山上觀山水〉嗎?答案是不僅能對上而且還是絕對,就算唐寅在世也不能出我右!在這裡我就用對聯知識幫聯友們來品一品:觀音在神界沒有幾位大神是排在她前面的(在人民心中),玉皇肯定是排在她前面的。觀音山是地名,玉皇觀(四聲)也是地名,當然玉帝觀(在泰山之顛)也是地名,[誰用「玉帝觀前玉觀樓」投稿,我將追究其法律責任],「玉觀樓」對「觀山水」「玉」在這裡是被動詞(介詞)對「觀」(看),「玉」作被動詞使用在古詩詞中是常事《長恨歌》中就有好幾處。〈觀樓〉也是古詩詞常用詞也有三種意思:1,觀上之樓,偏正結構。2,觀和樓,並列結構。3,指有神有人的地方,人文氣息,轉品用。
還有徵聯方的第4個要求:對句要以觀音山的景點應對,這也是不符合集句聯要求的,請問在觀音山的所有景點名稱取前二字能比觀音大的有嗎?我看了一個視頻說徵聯是宏揚對聯知識文化,這樣在對聯知識中吹捧某一地或黑某地都不叫宏揚中國對聯藝術文化,要用過硬的對聯知識去品鑑,去解答,去教會別人才叫宏揚中國對聯文化。
所以我幫你改一改徵聯要求:
1,聯句要符合《中國對聯藝術》的評判標準。
2,對仗工整,具有韻味,且詞性相當。3,要注意出句「技巧」,重字及專有名詞的運用。
4,對句要與出句聯動,且具有詩意。
小女孩是(玉皇觀中玉觀樓)的作者,她跟(狀元紅中狀紅塵)的創作者荔枝姐不是同一個人。
請問包括鄒繼海先生在內的各位大神,看了小女孩的論述後,作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