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一出生就給寶寶餵奶粉,兒科醫生:別那麼著急,這樣餵養才正確

2020-12-22 騰訊網

一般情況下,孕媽們在產前都會準備一罐奶粉,以備不時之需。但是很多奶奶卻把這罐奶粉當成了必需品。

小美和剛出生的寶寶到病房後沒多久,奶奶就高興地給寶寶衝奶粉,嘴裡還念叨著:「趕緊給我孫子吃點,別餓著了。」而當奶奶準備給剛出生的孫子餵奶粉時,被正好來查房的醫生制止了。

醫生說:「這剛出生,不要急著餵奶粉,先讓孩子吃母乳。」

奶奶說:「這孩子剛出生媽媽沒有母乳呀。」

醫生耐心地告訴奶奶:「不吸就不會有,這孩子剛出生沒那麼快受餓,媽媽的母乳,多吮吸就有了。你這麼早給他餵奶粉,對孩子不好。」

一、寶寶的第一口奶吃母乳更好

近些年各種方式對母乳的大力宣傳,已經讓很多寶媽了解到了母乳對寶寶的重要性。尤其是初乳,不僅含有各種寶寶的身體所需的抗體,也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等營養物質。初乳就像是媽媽給予寶寶來到這個世界上的第一份珍貴的禮物

新生寶寶的胃腸道並未發育成熟,腸壁細胞間又有一定的縫隙,就是這些縫隙的存在易使寶寶過敏。

其實成人的腸壁細胞也有縫隙,只是這些縫隙已經被腸道的正常菌群和分泌物保護起來,所以成人才不會像寶寶那樣易過敏。

新生寶寶獲取健康菌群的方式有兩種:

第一種是在自然分娩的過程中從產道獲取。

第二種是在媽媽母乳的過程中從乳房周圍和母乳中獲取。

當寶寶獲取這些有益的菌群後,這些菌群就會在寶寶的腸道內大量繁殖,形成一層有益的保護膜。寶寶的腸道壁有了這層保護膜的守護,就會減小過敏的風險。

為何不要先餵奶粉?

首先,寶寶喝奶粉時不能從中獲得更多的健康菌群,就不能更早的為腸道建立保護膜,這種情況下奶粉中的一些顆粒,就會通過腸壁的縫隙進入血液中,給寶寶的過敏埋下隱患。正因為如此,一些寶寶在後期接觸奶粉或者牛奶時很容易出現過敏的症狀。

其次,寶寶喝奶粉時,會很輕鬆的吮吸到奶液,而吮吸母乳比較費勁。如果先讓寶寶吮吸奶嘴,會讓寶寶產生「懶惰感」,抗拒吮吸媽媽的母乳,這樣會對媽媽以後的母乳餵養增加難度。

有很多媽媽就因為寶寶只吃奶瓶,不吮吸母乳,迫使媽媽們只能每次把母乳先擠出來,然後再倒進奶瓶中餵給寶寶。

很多媽媽覺得第一天自己的奶量非常少,這麼少的母乳怎麼夠寶寶吃呢?

剛出生的寶寶身體裡會儲存一些營養,足以使寶寶維持一段時間,因此不用著急餵寶寶。

出生第一天的寶寶胃容量只有5~7ml,每次的吮吸即便只有少量母乳,但媽媽初乳的營養密度很高,因此第一天不必擔心寶寶吃的少,寶寶剛開始的吮吸是在為開奶做準備。

二、如何正確開奶

一般情況下的建議是:媽媽在產後30分鐘就可以讓寶寶吮吸自己的糧倉。但實際上媽媽和寶寶在這個時間裡還沒有回到病房,並不能及時做到。因此媽媽們可以按照自己的實際情況,在媽媽和寶寶到達病房後,就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來讓寶寶儘快的吮吸。

過早的吮吸能使媽媽的rf更早的得到刺激,有利於乳汁的分泌和增多,也能促進寶寶吮吸的能力。

產後第一天要儘量讓寶寶多吮吸,一般情況下2~3小時一次,一天8~12次,每次10~20分鐘,如果寶寶需要也可以縮短時間,剛開始需要按需餵養,不必太重視間隔時間。

三、哺乳方法正確才能保證乳汁的分泌

產後不久的媽媽,一般體力尚未恢復,身體較弱,建議採用側臥位的哺乳方式。

側臥位哺乳:媽媽側躺,然後讓寶寶面對媽媽側躺,寶寶的嘴巴一定要和媽媽的rt在一條直線上。

在寶寶吮吸的時候,媽媽要確保寶寶正確含乳,即寶寶的嘴唇向外突出,猶如小魚的嘴巴一樣。正確的含乳姿勢才能讓寶寶充分的吮吸,讓媽媽的rf得到充足的刺激,從而分泌更多的乳汁。

結語:純母乳的餵養不僅能使媽媽更快的恢復身材,也對寶寶的身體發育有更多的好處,開奶時由於母乳太少,或許媽媽會有一些猶豫,但只要媽媽放鬆心情,堅持正確的哺乳方法,大多數媽媽都可以實現純母乳餵養。

相關焦點

  • 嬰兒吃米粉還是喝粥好?兒科醫生提醒:寶寶這樣餵養,更有利發育
    豆豆爸爸說:「寶寶剛開始添加輔食,還是讓他吃專門為嬰兒設計的營養米粉吧,既營養又省事!」一個不經意的話題,引起來了全家討論大會。是的,寶寶5~6個月,能吃的東西有限,吃的東西應該既要營養,又要易於寶寶的消化吸收。那麼,到底給吃嬰兒吃米粉好還是喝粥好呢?
  • 3個月寶寶添加米粉影響發育嗎?兒科醫生:別早於這個月,身體差
    於是,她嘗試混合餵養,給寶寶添加了奶粉,但寶寶卻不愛喝,每次輕輕吸吮兩口後,發現味道不同,便開始哭。婆婆看到寶寶可憐的樣子,建議給寶寶添加米粉,或許寶寶會愛吃。小楠聽取了婆婆的意見,到超市買了嬰兒米粉回來。第一次衝調了兩勺,寶寶很喜歡吃,一下子吃完了。第二次調了小半碗,寶寶也吃完了。
  • 兒科專家教你如何科學建立母乳餵養
    母乳是嬰兒理想的天然食物,母乳餵養不僅為母親和兒童帶來很多健康益處,同時也具有重要的社會發展意義。世界衛生組織(WHO)倡議,寶寶出生後1小時內開始母乳餵養;最初6個月內純母乳餵養;嬰兒6個月後應及時添加輔食;在添加輔食的基礎上繼續母乳餵養至2歲或以上。
  • 朱丹官宣二胎分享母乳餵養經驗:正確的餵養,讓你輕鬆帶娃
    如果我們用對了方法,掌握了正確的母乳餵養知識,就可以輕鬆帶娃,減少不必要的傷害。 中國有句諺語:「金水銀水不如媽媽的奶水」。 世界衛生組織確認:母乳是嬰兒最好的營養食品。
  • 寶寶幾歲可以吃大人飯菜?兒科醫生提醒:最好別早於這個年齡
    兒科醫生提醒:孩子這樣餵養更健康寶媽娜娜,就因為寶寶準備斷奶的輔食問題,和自己的婆婆爭論了很多次。每次吃飯的時候,婆婆總是會夾肉給寶寶吃。娜娜阻止說:「媽,你這樣不好,寶寶才1歲,飯菜裡太多調料,吃多了不好。」
  • 如何正確給嬰兒拍嗝?這些小知識建議收藏
    當時看著護士和月嫂的操作似乎都輕車熟路特別簡單,可一到自己要上手的時候,真是連抱都不敢抱起來那個軟軟的小傢伙,更別說要用力在她後背拍了,生怕自己不知輕重拍傷了孩子。到底什麼時候拍嗝最好?拍嗝的正確姿勢又是怎樣的?經常拍不出嗝又該如何處理?
  • 從出生到成長,寶寶的奶量變化是怎麼樣的?
    剛出生第一天到第三天的寶寶,他的胃是非常小的,大概只有一個龍眼那麼大,只能容納5毫升左右的容量,所以會需要餵得很頻繁。但是不同體重的新生兒對奶量的要求又不一樣,第一次你可以先衝約7毫升的奶粉,如果他很快就吃完了,下次可以再加點量,吃飽後他會自己鬆開嘴巴,這樣你就能知道他一頓的奶量了,大概1.5到3個小時左右餵一次。
  • 寶寶趴著是好是壞?聽聽兒科醫生怎麼說,寶媽別錯過
    尤其是很多家長覺得面對那麼小的一個寶寶,甚至不知道如何去著手照顧,再加上剛出生的寶寶經常會哭鬧,所以有時就會出現手忙腳亂的現象。 但是寶寶雖然有自己的發育階段特點和時間,家長也要注意正確的輔助方式,來幫助寶寶更好地成長。
  • 吃完奶後,寶寶總是吐奶怎麼辦?兒科醫生說:學會這幾招,很管用
    楠楠說,現在最讓她煩躁的是寶寶吃完奶後,總是吐奶,真不知道該怎麼辦?剛好和我一起去的,有位同學是當兒科醫生的。這位兒科醫生朋友便耐心地給楠楠解說寶寶吐奶的原因和解決方法。兒科醫生說,寶寶吐奶的原因有很多,對此,媽媽首先要清楚自己寶寶吐奶的具體原因,然後再進行解決。
  • 長篇總結|從開奶到斷奶過程22個問題全解讀 讓母乳餵養之路走得更...
    所以剛開始奶水就是少的,因為寶寶胃那麼小,奶水多了才奇怪呢,千萬不要著急。我自己在孕後期,女兒出生前一個月,乳房就開始溢乳,女兒出生後就能吮吸出來乳汁。 雖然不多,可是針對剛出生寶寶的胃容積不足10毫升這個事實,應該也足夠女兒喝了。
  • 寶寶的奶粉可以經常換嗎? 奶粉餵養6大注意事項!
    粉哥導讀:寶寶剛出生的時候要特別注意奶粉餵養的一些細節,各項巨細必須要拿捏準
  • 寶寶坐飛機當場斃命 坐飛機沒那麼容易
    四位醫生跟著孩子下了飛機,機場早已安排好一切,「我們順利到達了機場急救室,一路上有人工指引,我們沒浪費一分鐘。」方琴說。醫生忠告患兒能否坐飛機 一定要諮詢醫生上飛機前也要告知乘務員 預備應對常州兒童醫院兒科醫生史偉新說:「我是兒科醫生,孩子兩個月大,本來身體就不好,在飛機上失重狀態下,孩子呼吸變得更加困難。」
  • 寶寶奶睡一定就是危害嗎?別急著給娃戒奶,2點好處寶媽要了解
    對於照顧小月齡的寶寶的家長來說,每天都要重複很多任務,比如餵奶,換紙尿褲,給寶寶洗澡,洗衣服等等,毫無疑問是非常辛苦的。尤其是喝奶粉的寶寶,剛出生的嬰兒差不多要兩三個小時喝一次奶,每次的水溫要是準備好的,即使是夜裡,家長也要頻繁地起來給寶寶衝奶,喝完奶還要拍嗝。
  • 我不會告訴你媽媽經歷的這些,只因為你叫我媽媽.這些媽媽的哺乳照和母乳餵養故事
    ‍恩茵媽媽  母乳餵養時間:目前556天「我開心的給你乾淨的肚臍裡擦碘伏,突然好難過,竟然把眼淚流下來,你從此就完完全全是個獨立的小人了吧寶貝,這個我在你身體裡唯一的印記也不見了,你那麼清晰的開始長大了,別太快了,媽媽想多陪陪你,寶貝聽話。」
  • 嬰兒吐奶並不可怕,更可怕是不知道怎麼辦!這才是正確的做法
    嬰兒令媽媽擔心的症狀之一,就是經常將剛喝下的牛奶無預兆地吐出來,雖然嬰兒沒有任何痛苦的表情,也會讓媽媽揪著不放。孩子究竟怎麼了?是否不慎吃壞了肚子?或者腸胃有什麼毛病?不要著急,讓我們一起揭開寶寶吐奶的秘密吧!
  • 寶寶突然不吃母乳,只喝奶粉?了解下「乳頭混淆」,遠離奶瓶陷阱
    據研究表明,嬰兒的體重在1歲時可達到出生時的3倍左右。在這個營養需求最大的階段,關於餵養,一些新手爸媽可能已經經歷了最初階段的艱難(姿勢、奶粉衝調、半夜餵奶等),變得得心應手起來,但挑戰往往還在後面。王欣是位90後寶媽,她聽醫生的建議,寶寶生下來後立刻開始餵奶,但哺乳過程中她沒有過漲奶的情況,寶寶吃奶要一兩個小時,常常吃完就又餓了。她怕寶寶吃不飽,不得已加上了奶粉。就這樣過了三個月既要母乳又要半夜衝調奶粉的混合餵養,即使有婆婆在旁邊幫她補身體照顧寶寶,王欣也瘦了二十斤。
  • 張歆藝為兒子拉稀自責:寶寶大便中你不知道
    雖說是醫生給的觀點,但對於這個說法也有網友質疑說:「大人吃了綠菜孩子就拉綠便?沒事看看科普吧,求別折騰孩子。」面對質疑,馬劍越也是給與了回應,馬劍越解釋說:醫生說只是有這種可能,排除了病毒性之後,還是要在家好好觀察。」同時,馬劍越也強調說自己是接了樣本出去化驗,並沒有帶著孩子,因此也就不存在什麼折騰孩子一說了。
  • ...嬰兒」,寶寶全身「油光光」像裹了一層羊皮紙,剛出生就被送進NICU
    杭州的張女士(化名)怎麼都沒想到,自己廢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生下寶寶文文,下一秒就聽見醫生說:「火棉膠嬰兒,馬上轉NICU(新生兒重症監護室)!」當時看寶寶的最後一眼,張女士驚呆了:全身都是油,像有一層羊皮紙包裹一樣……張女士想不通:為什麼寶寶會這樣?
  • 寧鄉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醫生 25年如一日守護嬰兒健康
    「寶寶,來,姨媽媽輕輕地給你打個電話。」在寧鄉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病房裡,謝小飛安撫著正躺在恆溫箱裡的一名早產寶寶,拿著聽診器準備幫他做檢查。聽到「打電話」,小寶寶好像真能聽懂似的,慢慢安靜下來。這是謝小飛每天查房說得最多的一句話,也是讓小寶寶配合診療的有效方法。
  • 寶寶出生後,是自己獨睡還是媽媽陪睡?兒科專家:做錯風險較大
    「文/暮沐媽咪(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許多寶寶出生後,父母擔心寶寶磕著摔著,會選擇和寶寶同睡,可在醫院,嬰兒護理房中的床,都是獨立擺放的,寶寶也是自己獨睡。那麼寶寶出生後,究竟是要自己獨睡,還是媽媽陪睡呢?寶媽和孩子同床睡,半夜發現孩子呼吸異常閨蜜小孫自從生完寶寶後,就是在寶寶身邊一刻也不離開,無論是吃飯睡覺還是逛街,都要和寶寶一起,生怕寶寶出現什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