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幾歲可以吃大人飯菜?兒科醫生提醒:最好別早於這個年齡

2020-12-24 精英爸媽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寶寶1歲左右,基本就可以為斷奶做準備了。而斷奶之前,寶寶的輔食又成了父母要面對的一個問題。很多父母嫌麻煩,或者是一些養娃比較糙的老人,會直接讓寶寶吃大人的飯菜做輔食。類似於這樣的做法,其實對寶寶來說不是好事。

01

寶寶幾歲可以吃大人飯菜?兒科醫生提醒:孩子這樣餵養更健康

寶媽娜娜,就因為寶寶準備斷奶的輔食問題,和自己的婆婆爭論了很多次。每次吃飯的時候,婆婆總是會夾肉給寶寶吃。娜娜阻止說:「媽,你這樣不好,寶寶才1歲,飯菜裡太多調料,吃多了不好。」

但是婆婆卻不以為然:「你看你們年輕人就是嬌氣,我們那個時候養孩子,都沒那麼多講究,斷奶就直接吃飯菜,不還是把娃養得健健康康。」固執的婆婆,聽不進自己的話,娜娜也很是無奈。相信這樣的情況,當了爸爸媽媽的人,大多都遇到過。

那麼寶寶幾歲可以吃大人的飯菜呢?

我國著名的兒科醫生崔玉濤曾提醒過:「寶寶一歲以後,就可以逐漸嘗試大人的飯菜了,但讓寶寶跟著大人一起吃飯,最好別早於2歲這個年齡。」

值得注意的是,崔玉濤醫生說的是,逐漸嘗試。也就是說,1歲左右的寶寶可以嘗試吃一點大人的飯菜,而不是直接跟著吃。畢竟重油重鹽的菜,對寶寶的消化系統是一個很大的挑戰,甚至會影響到寶寶的肝腎,對其造成損傷。

1歲左右的寶寶,基本都長了幾顆要吃,讓他們嘗試吃大人的飯菜,可以鍛鍊咀嚼能力。而想要讓寶寶嘗試吃大人的飯菜,父母一定要注意飲食的清淡。尤其是一些調料比較多,或者是比較甜的飯菜,不要給孩子吃。

02

另外,關於寶寶的輔食問題,兒科醫生還提醒,孩子這樣餵養更健康:

①塊狀食物大小要注意

雖然一歲的寶寶已經具備咀嚼能力,一些塊狀的食物他們也能吃得下去,但是父母還得注意塊狀食物的大小。因為過於大塊的食物,可能會讓孩子噎住,或者是囫圇咀嚼一下就吞下去了,給腸胃帶來負擔。最好就是,父母將塊狀食物切成適合的大小,一般為1釐米左右的厚度,大小剛好能讓寶寶握在手裡。

②口味要清淡

前面已經提到過,重油重鹽,或者是其他口味比較重、調料比較多的食物,對寶寶的消化系統有影響。因此,父母給寶寶的輔食,口味一定要清淡。儘量少放鹽、醬油和糖。而且,過多調料不僅會增加寶寶的消化負擔,還會使得他們養成重口味的習慣,對身體健康不好。

③輔食的量要控制好

一般情況下,給寶寶吃輔食的次數為一天兩次,一次120克到180克左右,大概就是一個嬰兒碗的量。父母一定要提前了解好,避免給寶寶吃太多輔食,導致他們營養過剩,進而出現肥胖的情況。

小貼士

如果有的父母覺得記太多東西麻煩,這裡有一個小口訣,方便各位父母對寶寶的輔食進行選擇。這個口訣是「單一、少量、再增加;軟稀、清淡、易消化」。意思就是,寶寶的輔食儘量不要太多花樣,量要控制好,等寶寶長大了,在慢慢增加輔食的量。後面就更好理解了。

今日互動話題:你家寶寶是什麼時候開始吃大人的飯菜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3個月寶寶添加米粉影響發育嗎?兒科醫生:別早於這個月,身體差
    雖然寶寶很愛吃米粉,但小楠還是有些擔心,寶寶才3個月就添加了米粉,會不會對他以後的胃腸的發育有不好的影響呢?小楠把她的憂慮告訴我,希望我能給她找到答案。帶個這個問題,我諮詢了做兒科醫生的朋友,他告訴我,3個月添加輔食會使孩子的胃腸負擔過重,給寶寶添加輔食,別早於4個月,影響發育,身體差。那麼,類似小楠的這種情況,母乳不足無法滿足寶寶的需求,如何解決呢?
  • 寶寶多大能吃成人飯?醫生:超過這個年齡最好,許多家長都錯了
    什麼叫「大人飯」呢,就是正常我們成年人吃的飯和菜,因為小寶寶他們的胃以及他們的消化系統是和大人不一樣的,在他們的消化系統沒有「健全」的時候,是不可以吃大人飯的。
  • 寶寶可以天天吃米粉嗎?兒科醫生提醒:輔食這樣吃,娃聰明又健康
    兒科醫生提醒:輔食這樣吃,娃聰明又健康康康已經一周歲了,因為父母工作忙碌,不到6個月就斷了母乳來到奶奶身邊。聽說米粉是最適合孩子的輔食,奶奶準備了不少,從康康添加輔食開始,幾乎天天吃,即使到了七八個月,已經可以添加別的失誤了,但是為了方便快捷,也為了讓孩子吃的放心,奶奶還是天天給康康吃米粉。
  • 幾歲的孩子適合上特長班?班主任表示:最好別早於這個年齡
    甚至有些剛滿四歲的孩子就已經報了好幾個特長班,他們的家長表示,不是都說孩子要從小抓起,不管學什麼都要趁早,這樣才有效果。那麼小的孩子在假期就開始奔波於各種特長班之間,沒有玩樂的時間,就覺得他們真是辛苦。其實,孩子太早上特長班並不是件好事,會讓他失去童年的快樂,對他的成長並沒有好處。那麼,幾歲的孩子適合上特長班?班主任表示:最好別早於這個年齡。
  • 3個月寶寶不愛喝奶,添加米粉會影響發育?聽聽兒科醫生怎麼說
    同事歡歡最近特別苦惱,她家寶寶三個月了,可是歡歡奶量卻越來越少,她怕孩子吃不飽於是就給寶寶添加了配方奶粉,但寶寶卻不愛吃,閉著嘴巴就是不肯吸。沒辦法,歡歡就給寶寶買了強化鐵米粉,讓寶寶嘗了嘗,沒想到小傢伙特別喜歡吃,不一會功夫就吃下了一大碗。但是花花還有一個擔心,那就是寶寶的月齡太小,剛剛滿三個月,這麼早吃米粉會不會影響發育呢?
  • 寶寶多大說話算正常?兒科醫生:這個年齡前開口都算正常
    一、孩子多大開口說話比較正常呢一些媽媽很自豪的說我家的寶寶是天才寶寶,7個月左右就可以開口說話了!一些家長表示我家寶寶8個月才開口說話,有的寶寶1歲的時候才開始說話,一些寶寶甚至1歲半後才開口講話。看著別人家的寶寶用著稚嫩的口音叫著爸爸媽媽的時候,自己的孩子還停留在「咿咿呀呀」的階段,家長的心中有說不出的焦慮情緒,畢竟家長們都不希望自己的寶寶比其他的寶寶落後,所以對於開口說話的寶寶,家長們認為一定是智力發育遲緩的表現!家長們先別擔心,快來看看權威兒科專家如何界定孩子開口說話的年齡階段。
  • 吃完奶後,寶寶總是吐奶怎麼辦?兒科醫生說:學會這幾招,很管用
    楠楠說,現在最讓她煩躁的是寶寶吃完奶後,總是吐奶,真不知道該怎麼辦?剛好和我一起去的,有位同學是當兒科醫生的。這位兒科醫生朋友便耐心地給楠楠解說寶寶吐奶的原因和解決方法。兒科醫生說,寶寶吐奶的原因有很多,對此,媽媽首先要清楚自己寶寶吐奶的具體原因,然後再進行解決。
  • 寶寶啥時可吃大人飯?不僅是時間問題,還有4點細節經常被忽略
    剛10個月,就和我們一起吃大人飯了,吃的老香了。寶寶啥時吃大人飯有講究:不僅是時間問題,有四點細節寶媽別大意大人飯實際上就是成人經常吃的,日常所吃的飲食,這種食物的種類重口味和孩子吃的其實是有所差別的。但是孩子看見大人,對碗裡的飯菜總是特別感興趣,所以很多父母在自己吃飯的時候也給寶寶餵上幾口。
  • 兒科醫生提醒:新生兒這些生理現象不是生病,父母別白浪費錢
    兒科醫生安慰著這位年輕媽媽。這時,這位媽媽稍微穩定了一下情緒,傷心地說:「我家寶寶剛出生的幾天還好好的,能吃能睡。但今天我給她換尿布的時候,發現了尿布上有血絲。」這位媽媽邊說邊打開寶寶的紙尿褲,給醫生檢查。醫生細細地觀察了寶寶的紙尿褲,又詳細地檢查了寶寶的身體後,然後笑著說:「寶寶長得很好,別擔心!
  • 嬰兒吃米粉還是喝粥好?兒科醫生提醒:寶寶這樣餵養,更有利發育
    媽媽趕緊把豆豆的手拉住,說:「寶寶,你手怎麼這麼快,萬一燙到怎麼辦?」豆豆爸在旁邊看著,笑著說:「我們豆豆長大了,需要給他添加輔食了。」豆豆奶奶說:「寶寶這麼小,能吃的食物有限,就給他吃點水果泥,補充維生素吧!」豆豆媽媽說:「還是給寶寶煮點稀粥吧,加點蛋黃,軟爛軟爛的,容易消化!」
  • 8歲孩子腸癌晚期,兒科醫生:3種早飯害人不淺,大人小孩都別吃
    前段時間,軒軒媽媽出差,讓孩子他爸照顧一下軒軒,結果沒想到,軒軒爸爸啥也不管,給孩子早餐錢讓孩子自己買點路邊吃的,這一吃,就吃出了問題。 上周末軒軒媽回來,正趕上軒軒肚子疼,孩子他爸也不在家,孩子在家裡衛生間一直待著,疼的只想著打滾哭鬧。 軒軒媽馬上帶著孩子去了醫院,這一檢查才知道,孩子患了腸癌。
  • 吃幾口相當於吃5個塑料杯,家長還在傻乎乎的餵,兒科醫生:胡來
    雖然升升成績不錯,可是對比於成績父母更擔心他的身高問題,因為升升6歲的身高和4歲的時候相差無幾,比同齡的孩子要矮出一個頭,升升雖然裝作不在意的樣子,可是背地裡是很自卑的。而且這段時間升升老是反覆生病,經常咳嗽發燒,漸漸的也沒有胃口吃飯了,真是把姥姥姥爺折騰壞了。左鄰右舍都建議升升的家長趕快帶孩子去醫院檢查。
  • 學步車對寶寶走路更有益?兒科醫生:這才是孩子學走路的正常方法
    誰知,奶奶的這個想法,馬上被兒媳婦拒絕了。兒媳婦認為,寶寶使用學步車,不利於控制平衡能力和學習走路,還可能影響智力發育。因此寶寶最好不用或少用學步車。寶寶從10個月到1歲半會獨立行走都是正常的,但多數寶寶會在1歲多時能夠獨立行走。兒科醫生提醒,這才是孩子學走路的正確方法,父母需要知道。
  • 養育健康寶寶的秘籍是啥?兒科醫生:不吃二飯不睡三覺是最好保護
    文/孕媽咪(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處於嬰幼兒時期的寶寶身體發育是非常快速的,可以說是一天一個樣,不過此時小寶寶的免疫系統還尚未發展完全,不科學的餵養方式很有可能會妨礙到孩子的正常身體發育健康。一些生活中看似常見的生活習慣,對於寶寶而言卻並非是最適宜的。寶媽你應對此予以重視,僅僅憑藉著經驗餵養是不全面的。吃貨寶寶吃飯太著急,一口米飯下去疼得嗷嗷大哭,父母趕忙送去就醫寶媽麗麗是一個急脾氣,平時生活中的狀態就是風風火火火急火燎的。
  • 寶寶一咳嗽,就餵止咳藥?兒科專家提醒:其實可以這樣做
    家長對此憂心忡忡:我家孩子最近老咳嗽,咳得整晚睡不著,怎麼寶寶吃了止咳糖藥沒有效果?家裡有很多止咳藥,也不知道能不能給孩子用? 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新生兒科主任董曉斐介紹:其實寶寶咳嗽時寶爸寶媽們不必過於緊張。 不管是因為什麼原因引起的咳嗽,寶寶開始咳嗽,其實是正在清理呼吸道裡的刺激物,屬於人體的一種保護性機制。
  • 寶寶咳嗽快吃止咳藥?別急,聽聽兒科醫生怎麼說!
    要說寶寶日常患的疾病種類中,最讓寶爸寶媽們糟心的恐怕就是咳嗽了。它幾乎可以被當作是做所有事情的背景音樂了,寶寶在家裡哪個角落玩你不一定知道,但是聽咳嗽聲就一定能知道,很多時候嚴重起來感覺寶寶的肺都要被嗑出來了。「寶寶咳嗽老不好,這可咋整?」
  • 教寶寶如廁最佳時機是多大?兒科醫生:孩子發出這些信號,最合適
    如廁訓練是一個順其自然的過程,大部分孩子控制大小便的神經肌肉的能力,要到18~24個月時才會成熟,因此,一般國外兒科醫生會建議至少等寶寶18個月以後再進行如廁訓練。認為較晚開始接受大小便訓練,比早接受訓練的寶寶學得更快。而我們國內兒科醫生認為,不同孩子的能力發育可能會表現出較大的差異,有的孩子可能要到30個月,才具備自己控制排尿排便的能力。
  • 1歲後不要偷懶給寶寶吃大人飯啦!5款營養輔食菜,寶寶超喜歡!
    1歲以後寶寶的飲食需求寶寶到1歲時,主要食物的種類和製作方式逐漸向成人過渡,這個時期很多父母或者老一輩的爺爺奶奶認為寶寶可以吃大人飯了,甚至給寶寶用大人的餐具,其實這是不對的,2歲後可以少量嘗試鮮奶、純牛奶或奶酪,以滿足乳製品多樣化。
  • 3個月以內寶寶什麼睡覺姿勢比較好?兒科醫生為您權威解讀支招!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很多新手媽媽認為一些老人的話屬於老觀點老思想,不願意聽,正在這裡還是奉勸各位新手媽媽們,對於教養孩子來說,3歲以內,安全教育絕對比性格教育要重要很多很多,並且要求爸爸媽媽們也要從自身做起有安全意識。那麼3個月以內的寶寶,睡覺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 現實版「了不起的兒科醫生」開播啦! 真正的兒科醫護告訴你他們...
    近日,電視劇《了不起的兒科醫生》正在熱播。這是一部聚焦醫療題材中相對冷門的兒科醫生這一特殊崗位的勵志行業劇,講述了一群兒科醫生,為了守護兒童的生命防線竭盡所能,全心全意地救治、服務兒童的故事。觀眾可以在劇中看到鮮活而真實的兒科醫生,看到他們在成為「了不起」的兒科醫生的路上竭盡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