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跡》口碑與票房的撲街,早在20多年前就有電影神預言了

2021-02-09 第十放映室

郭敬明哭了。

為什麼哭?

大概是被隔壁票房和觀眾懟的太厲害,

《爵跡》上映都兩周多了,

票房還沒突破四個億。


郭敬明寶寶前幾天在《爵跡》上海的路演中表達了這種委屈,

罵我可以,為什麼要罵《爵跡》!

是不是我做什麼都是錯的?

是不是我死了你們才甘心。


嗚嗚嗚,藍瘦,香菇。

其實換我也會哭的,

《爵跡》光是特效的製作費用就高達上億,

加上宣發、廣告團隊,

在請了一眾大牌明星還沒有要天價酬勞的前提下。

保守估計至少也要5、6億才能收回成本。


而截止到目前《爵跡》的票房還不到4億,

照這個形式看下去,

郭敬明差不多自己要承擔近億的虧損。

哭的都是白花花的銀子啊!

當然了,針對小四的哭訴,

吃瓜群眾們紛紛都給出了漂亮的回擊。

劃重點!

不是因為不喜歡你所以對《爵跡》罵聲一片,

而是《爵跡》本身就沒有講好一個故事!

而且你抄!襲!

還死!不!悔!改!

不斷!賺!錢!洗!白!

呼,不好意思,小十君有些激動了。

關於小四抄襲的劣跡斑斑,

已經不知道被各路媒體拿出來「鞭屍」多少次了。


但是最神奇的是,

有一部20多年前的電影不僅早就預料到這種情況,

甚至對我們現在文化創作、電影產業等方面都做出了準確的預測。

哪部電影?

嘿嘿,小十君先在這裡賣個關子。

因為小十君覺得必須先隆重介紹一下電影的導演。

楊德昌,

他的電影被稱為「臺灣社會的手術刀」。

和侯孝賢齊名,

是公認的「臺灣新電影」的先驅之一。


作品《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一出就引起了廣泛的討論。

該片除了獲得臺灣第28屆金馬獎的最佳影片,

還摘下第4屆東京國際電影節的評委會與影評人大獎。


電影《一一》又為他贏得了第53屆坎城電影節的最佳導演獎。


這個獎項目前為止只有三個華語導演拿到過。

一個是97年拍攝《春光乍洩》的王家衛

另一個是去年拍了《刺客聶隱娘》的侯孝賢

不誇張地說,

楊德昌絕對是大師級別的導演

小十君開頭說的那部神預言也是他的作品——

《獨立時代》。

豆瓣評分8.8,

還在《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之上。


20多年前的電影,幾乎句句神預言。

簡單點,炒作的方式簡單點。



電影剛開頭就亮出態度,

批評為了票房不擇手段的「藝術家」。


成名作是抄抄小說

嗯,感覺某人又一次中槍了呢。


明目張胆抄襲,

還拒不承認。

活脫脫是小四的翻版啊。


中間還借用主持人之口,

諷刺這種故意展現黑暗面的「做作」的作品。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嘛,真是每說一句小十君就替郭敬明臉疼一下呢~


當然這個「抄襲犯」藝術家最後也沒有好下場,

像喪家之犬一樣在街頭跪地痛哭。


嘖嘖,再一次預言中了呢。

電影用穿插的敘述為我們勾勒出臺北城市的小縮影。

中性打扮的melly

像是當下發達城市獨立女性的代表。


開著一家文化產業公司,

有著穩定的訂婚男友阿King


她的閨蜜琪琪

為人端莊溫柔。


和男朋友小明感情甜蜜。


兩個閨蜜的感情好到簡直曖昧。



看著一切現世安穩、歲月靜好的模樣。

但隨著情節的開展,

平靜下暗藏著波濤洶湧。

我們發現號稱喜歡自由的獨立女性melly

一面出軌恬不知恥的藝術家小波,


一面對同事Larry這個「攪屎棍」放電,


甚至和閨蜜的男朋友小明都有了一夜情。


還有遊刃有餘的交際花小鳳

有了Larry


但又勾搭上小明的同事立人


撩著小明


又與藝術家小波曖昧。


算上melly的姐姐、姐夫,


還有小明的父親與後媽。



導演足足為我們展現了12個人錯綜複雜的情感糾葛

當然電影裡還有很多互相勾搭的配對。

小十君就不劇透了,

留著懸念讓大家自己去探索。

這麼多的人物關係,

不僅沒有被導演處理的零亂糾纏,

反而縱橫鋪展成一幅都市浮世繪。

複雜的人物個性離不開演技的支撐。

女主melly的扮演者倪淑君

短髮的她英氣逼人。


長發的她又變身軟妹子,

可御可萌。


特別是1985年與陳勳奇合作的那部《小狐仙》,

靈動活潑的表現讓她紅極一時。


古靈精怪的她可是小十君的童年女神呢~

憑藉在《獨立時代》中的出色表演,

她拿到了第31屆金馬獎最佳女主的提名。

可惜98年的時候她就已經退出影壇

之後就淡出了大家的視線。

還有一個驚喜是片中琪琪男朋友的扮演者小明


本名王維明

師承楊德昌

2014年他拍了一部青春片《不能說的夏天》,

主演是當時還不是顧裡的郭採潔


摒棄了校園青春片無病呻吟的套路,

「06年臺灣暨南大學的性騷擾案」的真實事件改編。

用小清新的外殼講述校園性侵的沉痛故事。

算是青春片題材裡少有的立意深刻的作品。


當然要展現如此龐大的人物結構,

除了演員之外,

導演還特別善於藉助臺詞的力量。

從藝術家小波的登場訴說自己的煩惱,


到求助女主melly點出她的身份職位。


再到女主姐姐提出故事的發展主線「獲取小說的授權書」。


幾分鐘的生活化臺詞在不動聲色之中,

就交待清楚人物的關係與情節走向,

信息量極大。

對比某些電影、國產劇,

要麼不好好說話,

《夜孔雀》

要麼翻來覆去說那幾句車軲轆話。


瓊瑤阿姨的作品是代表~你無情你無恥你無理取鬧!

導演的功力真的比他們高几百個段位。

多條敘述線同時開展一向是楊德昌的拿手好戲,

在電影《一一》裡,

我們看到了一個家庭各種年齡階段的故事。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更有上百個角色關係糾結圖。


能做到這麼縝密的邏輯構思,

和這麼巧妙的結構處理,

離不開導演強大的理科背景

1969年楊德昌畢業於新竹國立交通大學控制工程系

1974年在佛羅裡達大學獲電機工程碩士。

後來又前往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從事計算機微處理器與軟體設計。


所以看他的作品,

人物繁多龐雜。

男女關係就像數列一樣,

可以任意迷人地組合。

就衝這點,

就值得那些各種強拉人物關係東拼西湊「拼盤MV電影」好好學學。

沒錯,說的就是你!《從你的全世界路過》

《獨立時代》的出彩還在於富有哲學迷思的主題探討。

1994年對應的時間是臺北富裕起來,

文化產業開始興起的時代。


這個時代的華人社會呈現出什麼樣貌,

楊德昌把自己的理解放到了《獨立時代》裡。

電影的英文名說得更明白——

《 A Confucian Confusion》(夫子的困惑)。

這裡的「夫子」指的就是儒家的孔老夫子。


「夫子」在困惑什麼?

在片頭字幕中導演引用了《論語·子路》中的一段話:

「子適衛,冉有僕。子曰:庶矣哉!


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


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


這段話大意是說:

人多了怎麼辦?

讓他們富裕起來。

他們富裕起來之後怎麼辦?

字幕條隱去了孔子的回答——


「教之」。

有人不喜用字幕條的形式闡述道理,

說教的意味未免太濃。



但是在小十君看來,

這樣的擔憂並非杞人憂天。


人們富裕起來,連帶信仰也沒有了。

藝術、文學、文化,

統統都產業化了。


臺北的過去不就是北上廣的今天?

電影的主題放到個人身上,

又在討論個人存在的真實性。

電影也因此獲得了47屆坎城電影節的最佳原創劇本獎。

「裝」在這部電影裡,

是個很有意思的概念。


琪琪端莊、溫柔、善解人意,

可這樣的一個人物形象,

落在了別人的眼裡,

就變成了裝模作樣。





琪琪真的是裝的嗎?

從開始被女主誤會著急解釋,


到被女主話戳傷的黯然,


再到因為女主咄咄逼人的委屈生氣。


幾個處理讓我們看到了她真摯的情感。

人物情感的變化這麼細膩,

在於導演將細節拿捏的非常準確。

Larry坐上女主的車,

女主質疑他與小鳳的關係。

幾個遊移的眼神就足夠讓觀眾心裡有數了。


換到小鳳質疑Larry和女主的關係,

晃動不安的身體扯領帶的動作出賣了他。


還有melly小明的這場談話,

抓脖子、搓手、強行擠出的笑容,


那股尷尬的勁兒真的就要從屏幕溢出來了。

導演對片場大小事務瞭然於胸也離不開他的繪畫功底。



為《獨立時代》製作的手繪漫畫圖

楊德昌的繪畫功力優秀到有可能成為動畫大師!

「可能」是因為這部叫《追風》的作品是他的遺作

目前世面只存在9分鐘的殘缺版本。


不談技術,

那份山水畫的意境就秒殺很多國產動畫了。


動畫《追風》的視頻小十君放在下面了。

可惜沒能等到這部動畫完結,

楊德昌就因患上結腸癌,

於2007年6月29日病逝,

享年59歲。

楊德昌曾經說過:

是電影將我們的人生延長3倍。

願好電影都能溫暖你我。

在大城市努力工作、掙錢打拼的你們,

想在電影裡看到自己影子的後臺回復【獨立時代】

這裡是希望能夠多一點像楊德昌這樣優秀的電影大師的小十君,

愛你們,

麼麼扎~


相關焦點

  • 《爵跡》票房撲街,有多少人錯過了這部電影
    向來被認為才華橫溢的小四郭敬明,在小時代1234後在2016年再次獻上力作《爵跡》這部真人CG奇幻片,然而沒想到的是,這部電影,口碑與票房,都刷新了小四導演作品的新低
  • 《演員》導師郭敬明的電影《爵跡》:用了心,為何口碑還是不行?
    郭敬明拍《爵跡》明星雲集,出血般的請特效團隊。換來卻依然是口碑票房雙撲街。《爵跡》的小說和電影都有看過,所以今天要談的就是電影《爵跡》。而電影《爵跡》的觀眾,大多數也是讀者。郭敬明的口碑,隨著一次一次的電影直線下降。而《爵跡》的票房和其投資一比,不難看出這又是一次撲街。
  • 《爵跡》票房僅過3.5億:「十億票房」夢碎後,「郭敬明」IP迎來最大危機?
    而從9天票房未過5億這個目標,顯然讓對「郭敬明」商業價值抱有期待的人大失所望,從暑期檔《幻城》的口碑撲街,再到《爵跡》的票房失利,郭敬明似乎迎來了史上最大的危機:除了《小時代》系列的成功,他還能在商業上證明自己嗎?經歷過《小時代》系列風潮的人都知道,郭敬明的電影有著「在罵聲中一路高歌」的特質。
  • 《爵跡》票房滑鐵盧 郭敬明該背鍋嘛?
    2016年的最後一個假期國慶節剛剛過去,趕國慶場的幾部電影戰況如何已見分曉,相關數據顯示,今年國慶7天總票房約為15.8億,相比去年國慶檔蒸發了近
  • 《機械師2:復活》口碑撲街,樂視的「自衛反擊戰」為何總是打不贏?
    《機械師2》做到了前兩點,就目前全球票房形勢和國內集體吐槽,第三點成為了該片的要害。 參與與該片幕後投資和宣發的是樂視影業,國慶檔「押寶」的《爵跡》幾乎全線慘敗,上映26天只有3.81億的票房,口碑更是慘不忍睹。 再加上《機械師2》也未能在口碑上幫助樂視挽回顏面,狙擊博納《湄公河行動》的這場「自衛反擊戰」似乎再次宣告失敗。 莫非,這就是「小時代」的詛咒?
  • 《神奇女俠1984》口碑票房雙「撲街」 很可能不會再有第三部了
    本來被寄予厚望的《神奇女俠1984》自從上周五在除北美歐洲之外的全球上映之後,票房和口碑可以用「撲街」來形容。截至到今天下午,在大陸院線的累計票房僅有1.45億,大概約合2100萬美元。而關係到開門紅的首日票房,《神奇女俠1984》也以折合700萬美元的成績,遠低於同樣不算高的《信條》和《花木蘭》,更不用說和兩年前的第一部《神奇女俠》1100萬美元的首日票房相比了。如果說票房不好,可能是觀眾不識貨的話,那麼口碑「撲街」真的就只能是電影質量不行的「鍋」了。
  • 首日票房就衝擊1億元,但《獅子王》卻口碑撲街!
    備受觀眾期待的迪士尼真人電影《獅子王》終於在7月12日上映,早於北美一周,對中國影迷相當友好。《獅子王》首日票房將近1億元,票房十分火爆,擊敗了《掃毒2天地對決》,登上了日票房榜首的寶座。早在上映之前,《獅子王》預告片一出,24小時內點擊量高達2.2億次,而在北美開啟預售之後,也讓預售票房迅速衝高,僅次於《復聯4》的預售票房表現。在中國內地上映,票房火爆早在意料之中,可在意料之外的是,《獅子王》的口碑卻撲街了,完全出乎所料。目前,《獅子王》在豆瓣的評分為7.5分,這口碑成績並不差,但只是電影剛上映之時,後續肯定會下跌。
  • 郭敬明新片《爵跡2》遭萬人差評,卻是內地電影榜第一,票房過億
    然而郭敬明並沒有放棄自己的這個IP,因為《爵跡》第一部口碑雖差,可是票房也有3.8億元進帳,他把口碑差歸結於CG電影技術水平還達不到他的要求。 如果電影只是作為商品,郭敬明不得不說是個非常優秀的商人,他深諳觀眾的喜好,流量明星加特別的「審美」,只有有這幾個關鍵點的組合,即使劇情再差,票房也不會差。
  • 《爵跡2》片名改了,連上映也從大銀幕改成網播
    可能有觀眾要說了,電影的口碑爛啊,豆瓣評分才3.8。回到《爵跡》,同樣作為郭敬明創作的小說改編而成,《爵跡》第一部雖然口碑不佳,但票房依舊能看,這也是為什麼《爵跡2》會那麼快就宣布定檔2018年上映。如果《爵跡2》沒有撤檔,而是在當年就上映,說不定還可以收割一波票房。那些年內地影視完全步入了「流量時代」,像《小時代》《爵跡》這樣的影片,就是那個時代的典型代表作品。那時候流量至上,有流量就有票房。
  • 電影爵跡2:冷血狂宴上映,慘遭口誅筆伐因為何故?
    不久之前,郭敬明才因為演員請就位頻上熱搜,借著熱度,郭導的爵跡冷血狂宴便於12月4日緊接著就上映了,可惜口碑撲街,至今豆瓣評分3.9,僅比爵跡1的3.8高出0.1分,票房三億元,網上罵聲一片,真是不可謂不慘。
  • 獨鑰 爵跡票房撲街:這次明星也賣不動?
    截止發稿前,《爵跡》上映13天的累積票房為3.67億人民幣,這在動輒就上億的國產電影市場,一部有明星炫特技靠假期的電影而言,這成績怎麼能不慘,同期的
  • 20年後,成龍授意翻拍《古惑仔》?然而電影口碑卻「撲街」了
    ,至今有不少人依舊懷戀那個時代。,所以當時的票房也是非常高的,但是其口碑卻是直接「撲街」,被廣大網友認為其是賣情懷的爛片,要不是因為有鄭伊健,陳小春等人,基本上沒人會去觀看。所以對於《黃金兄弟》的票房成功以及口碑撲街的現象我們是可以理解的
  • 這些年號稱「票房神話」上映後卻「撲街」成笑話和「騙錢」十大電影!
    號稱「票房神話」上映後卻「撲街」成笑話的五大電影《澳門風雲3》周潤發、劉德華、張學友、張家輝、李宇春、劉嘉玲都是一等一的大咖,據說是一部底氣十足的電影,雖然達到了10個億但是口碑新年上映這部電影,其實也算喜慶,發哥因為這部電影有點「晚節不保」
  • 北美票房榜:《黑豹》被超越,《時間的皺摺》等新片接連口碑撲街
    內地最終有多少票房還很難說,在北美的票房成績方面,《黑豹》也很快超越諾蘭的《蝙蝠俠:黑暗騎士》,成為北美票房第二高的超級英雄電影。而第一名也是漫威家的,《復仇者聯盟》。《時間的皺摺》口碑撲街這已經是《黑豹》在北美上映第四周,單日票房的勢頭依然強勁,把許多新上映的大片都比了下去。唯獨比不過漫威的大爸爸迪士尼出品的《時間的皺摺》,在本周的北美周五票房屈居第二。
  • 郭敬明《爵跡2》定檔,看似良心,其實是為了更方便賺錢
    郭敬明導演的作品一直以來都比較有爭議,口碑不是很好。,很多觀眾或許會認為是一種「自降身份」的行為,是一種認慫的表現,看似良心,放棄賺票房了。看清這部電影的播出方式,再返回來看,也就自然可以大概理解該電影為什麼會放棄院線,選擇網播了。
  • TF-boys全員聚集《爵跡2》 郭敬明:先定個小目標,票房十億!
    2016年,《爵跡》選擇在國慶檔上映,票房3.8億,口碑撲街,豆瓣評分3.9分。上映之前,《爵跡》號稱是中國首部CG特效電影,光特效這塊投資就高達2億多。電影畢竟是要有群眾基礎的,如果主創人員黑點太多,票房的風險也會相應增加不少。在好萊塢,同樣如此,陷入醜聞的知名演員,戲份被刪光的例子也有很多。 作為真人CG電影,《爵跡》確實不好拍。《爵跡》陳翔的鏡頭都是CG製作,角色模型和貼圖都是通過光學三維掃描系統實現。先將演員掃描成1:1的3D數字人物,然後再加工這些數字人物,做到與真人的體型、膚質儘量一樣,一般需要精確到毛孔。
  • 《爵跡》要拍第二部?第一部遭遇滑鐵盧郭敬明為什麼還要拍第二部
    最近有消息表示,那就是《爵跡》要拍第二部了!沒錯,在第一部票房不好的情況下,郭敬明還是拍了第二部,而且《爵跡2:冷血狂宴》已經開始在院線宣傳了,這部電影計劃在暑假檔上映。只不過讓人不懂的則是,《爵跡》第一部可以說真的是慘遭滑鐵盧了,郭敬明的名頭加上眾多人氣明星的參演也沒能拯救這部電影,無論是票房還是口碑,全都非常差,甚至很多表示完全看不懂電影在講什麼。雖然票房還是有3億的,但是要知道《爵跡》本身都是ACG製作,在製作成本是真的非常高,也是因為這樣,票房3億連成本都沒有收回來。
  • 《爵跡2》來了,求生欲使我退出對預告片的觀瞻
    當年撲街撲得那麼慘,《爵跡》還要堅持上映第二部,書坑都還沒填完,真不知道這勇氣是從哪來的。第二部會不會比之前的效果更好?好奇心使我點進去觀看預告視頻,求生欲使我退了出來。因為第一部時已經完成建模工作,續集花費會少一些,所以就算續集票房不高,加起來還是能好一點。回想2016年9月,郭敬明執導的真人CG電影《爵跡》上映,製作成本高達2億,票房3.8億。一般說來,電影票房要達到製作成本的3倍才能回本,加上豆瓣的3.9評分,《爵跡》明顯口碑票房雙撲街。
  • 現在被網友力挺的《蜀山傳》,為何當年口碑和票房雙雙撲街?
    突然想到這部電影在當年上映的時候口碑和票房雙雙撲街。反倒現在很有多的聲音在力挺,那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今天我就來和大家分析一下徐克的《蜀山傳》。首先咱們要知道《蜀山傳》講的是什麼故事。  可謂空前強大要顏值有顏值要演技有演技。  特效方面更是邀請了4組好萊塢特效團隊一共打造了1400個特效鏡頭。動用了超過100臺計算機耗資達到了近—億港元。在如此誇張的數據下為何這部電影只有可憐的3000萬票房。
  • 李現的寒冬來了,新電影票房口碑雙撲街,往後可能更難發展了
    對於一些明星來說,今年這個冬天比以往都要難受很多,想必李現對此是最有體會的吧,因為他最近上映了一部電影,可這部電影的口碑票房雙雙撲街了,估計他往後的日子可能過得沒那麼好了。,這部電影的口碑首先迎來了暴擊,豆瓣評分僅僅只有5.2分,其中有將近33.9的人給了這部電影3星評價,而佔據第二多的,便是2星差評,達到了31.6%,這樣的口碑,足以看出來這部電影基本上已經撲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