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智商犯罪!80後清華博士後「內幕交易」 操縱7個帳戶 狂買9000多萬!

2020-12-20 金融界

來源:中國基金報

作者:王建薔

一名博士後,曾從事上市公司併購研究,卻因上市公司內幕交易,獲刑。

裁判文書網顯示,這位當事人操縱多達7個帳戶炒股,且不惜「割肉」買入,短短十天內交易金額接近億元,「淨賺」800餘萬元。法院最終判決其有期徒5年半,並罰款1000萬元。

日前,裁判文書網公布了這起內幕交易案件。而從既往公布的同類案件來看,這可能是起史上當事人學歷最高的內幕交易案之一。

內幕消息緣起上市公司股權收購

2017年6月中旬,廈門弘信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某與廈門弘漢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弘漢光電)總經理李奎協商,初步達成收購弘漢光電股權意向。

2017年8月8日、9日,弘信電子分別與弘漢光電、明高科技籤訂《弘信電子關於收購弘漢光電49%股權之意向性協議》《弘信電子關於收購明高科技100%股權之意向性協議》,並於9日當日發布停牌公告,稱擬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弘漢光電49%的股權及明高科技100%的股權,自次日開市起停牌。

2017年9月27日,弘信電子第二屆董事會第九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現金收購控股子公司弘漢光電49%股權的議案》,並於當日發布復牌公告,稱終止關於明高科技股權的交易,擬以自有資金2億元繼續收購弘漢光電49%的股權,實現對弘漢光電100%控股。

次日,弘信電子股票復牌,股價連續兩日漲停。

經證監會認定,弘信電子收購弘漢光電股權事項屬於內幕消息,該內幕消息敏感期為2017年6月13日至2017年8月10日,李某系該內幕信息知情人。

"80後"洪某青曾作為跟清華大學合作的博士後,在中證金屬研究院從事上市公司併購重組研究工作。

在內幕信息敏感期內,李某多次與洪某青通話,2017年6月25日,被告人洪某青到北京市朝陽區四季酒店與李某見面,李某向其諮詢弘信電子收購弘漢光電及贛州明高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明高科技)股權相關事宜。

操縱7個帳戶

不惜「割肉」買入

獲知內幕消息後,洪某青便開始操縱多個帳戶進行內幕交易。

一審法院認為,2017年6月26日至2017年7月5日期間,洪某青操縱7個證券帳戶,突擊買入弘信電子股票207.97萬股,成交金額高達9,088.91萬元。

法院認為,從洪某青操作的股票帳戶看,其自2017年6月26日起陸續將帳戶中原有的大量股票全部「割肉」賣出,並在短時間內籌集資金大量加倉」買購買了弘信電子的股票,其交易行為明顯異常,且與其獲悉內幕信息的時間一致。

其與黃炳龍2017年7月4日的微信記錄中稱「還沒到價,我去調研過,和李某也聊過」,亦可佐證其從李某處獲悉內幕信息並大量購進股票的事實。

通過這波操作,洪某青獲利頗豐,賣出部分股票並扣除交易費用後,合計盈利805.50萬元。

2018年5月8日,當事人因本案被刑事拘留,同日被指定居所監視居住,同年8月20日,被刑事拘留,同年9月25日被逮捕。

經瀋陽市人民檢察院指控,法院經公開開庭審理,對本案涉案證據進行了庭審質證。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八十條第一款、第三款、第五十二條、第五十三條、《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內幕交易、洩露內幕信息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條、第三條、第五條、第七條、第十條之規定,認定被告人洪某青犯內幕交易罪,判處有期徒刑五年六個月,並處罰金一千萬元。

辯護人將手機記步數作為證據

被法院駁斥

一審宣判後,洪某青提出上訴,主要理由包括四點,一是證人李某的證言前後矛盾,不應採信;二是沒有證據證明和李某此前有過聯繫,李某證言6月25日下午與其見面,但此前李某已經飛離北京;三是在2017年6月20日已經買入弘信電子,此時尚未獲得內幕信息;四是原口供存在篡改、倒籤,不是本人的真實意思表示。

辯護律師也提交了證據兩份證據材料:

一是洪某青在2020年6月25日的手機步數記錄,欲證實洪某青行跡很短,無前往四季酒店與李某見面的可能。

二是2019年李某的談話錄音,意欲證實李某完全沒有見面記憶且其描述同之前證言存在較大出入,二人無見面可能性。

然而,上述證據均被法院一一駁斥。

關於辯護人所提交的洪某青手機步數記錄的證據材料。經查,辯護人所提交的系手機記載內容照片,形式不符合證據規格要求。即使其提供的情況屬實,也不具有排他性,不能充分證實洪某青6月25日行動的真實情況,故對該份材料本院不予採信。

關於洪某青違法所得認定問題。經查,一審判決對於上訴人洪某青6月20日購買的弘信電子股票交易並未計入犯罪數額。

對於洪某青操縱曹某2等人的6帳戶所購買的股票,雖賣出股票的行為系帳戶所有人所為,但因洪某青違反相關從業規定與帳戶所有人「合作」非法進行股票交易在先,其就有承擔法律後果的義務和責任。故對辯護人所提僅將沈某帳戶交易所得利潤認定為洪某青違法所得的辯護意見本院不予採納。

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認為,上訴人洪某青在內幕信息敏感期內,非法獲取內幕信息,在對證券交易價格有重大影響的信息尚未公開前,大量買入該證券,情節特別嚴重,其行為已構成內幕交易罪。

二審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相關焦點

  • 高智商犯罪!80後清華博士後「內幕交易」,10天「淨賺」800餘萬元
    原標題;高智商犯罪!80後清華博士後"內幕交易",操縱7個帳戶,狂買9000多萬!來源:證券時報旗下 中國基金報記者 王建薔一名博士後,曾從事上市公司併購研究,卻因上市公司內幕交易,獲刑。裁判文書網顯示,這位當事人操縱多達7個帳戶炒股,且不惜「割肉」買入,短短十天內交易金額接近億元,「淨賺」800餘萬元。
  • 「財經下午茶」高智商犯罪!80後清華博士後內幕交易被罰1000萬
    查看詳情>高智商犯罪!80後清華博士後「內幕交易」,操縱7個帳戶一名博士後,曾從事上市公司併購研究,卻因上市公司內幕交易獲刑。裁判文書網顯示,這位當事人操縱多達7個帳戶炒股,且不惜「割肉」買入,短短十天內交易金額接近億元,「淨賺」800餘萬元。法院最終判決其有期徒5年半,並罰款1000萬元。
  • 證監會科研站博士後內幕交易案曝光,800萬獲利換來5年半刑期...
    來源:券商中國作者:雲中隼 內幕交易不僅是資本市場絕對禁止的行為,更是寫入刑法的嚴肅刑名。然而,總有人妄圖以身試法。日前,中國裁判文書網公布的一則刑事裁定書,透露了一位80後博士後大肆內幕交易的情狀。在獲知內幕信息後,這位博士後不惜將帳戶中原有的大量股票全部「割肉」賣出,並在短時間內大量購買了內幕信息所涉股票;買入股票多達207.97萬股,扣除交易費用後合計盈利805.5萬元。基於此,在一審中,瀋陽市中院以內幕交易罪判處洪某青有期徒刑5年6個月,並處罰金1000萬元。隨後,洪某青提起上訴,但被遼寧省高院予以駁回,維持一審原判。
  • 最高法發布7件證券、期貨犯罪典型案例
    來源:金融界網站最高人民法院消息,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刑三庭組織各地法院集中開庭審理、宣判了一批證券、期貨犯罪案件,並收集整理了7件2017年以來人民法院審結的證券、期貨犯罪典型案例,現予公布。其中:1件欺詐發行股票、違規披露重要信息案,2件操縱證券、期貨市場案,3件內幕交易、洩露內幕信息案,1件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案。
  • ...內幕交易、操縱市場等危害證券期貨市場秩序犯罪的懲治力度,為...
    【最高檢:持續加大對財務造假等危害證券期貨市場秩序犯罪的懲治力度】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委員鄭新儉表示,下一步,檢察機關將認真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深刻認識「穩金融」在「六穩」「六保」中的重要支撐和促進作用,進一步密切與證券期貨監管等有關部門的協作配合,更好地發揮檢察職能作用,持續加大對財務造假、內幕交易、操縱市場等危害證券期貨市場秩序犯罪的懲治力度
  • 最高檢、證監會聯合發布12起證券違法犯罪典型案例
    案例三:唐某博等人操縱證券市場案  一、基本案情  2012年5月至2013年1月間,唐某博夥同唐某子、唐某琦使用本人及其控制的數十個他人證券帳戶,不以成交為目的,採取頻繁申報後撤單或者大額申報後撤單的方式,誘導其他證券投資者進行與虛假申報方向相同的交易,從而影響三隻股票的交易價格和交易量,隨後進行與申報相反的交易獲利,
  • 大豪科技被質疑內幕交易 國聯、國金「前車之鑑...
    披露重組公告前股價率先漲停 大豪科技被質疑內幕交易   今日,大豪科技復牌後股價全天一字漲停,收盤封單手數高達136.4萬手,成交金額為1346萬元。而資金瘋狂搶籌的原因或是與公司近期披露的一則重組公告有關。
  • 起底恆康醫療內幕交易案:3人非法獲利超3500萬
    證監會起底恆康醫療內幕交易案:3人用9個帳戶非法獲利超3500萬證監會日前公布了對恆康醫療股票內幕交易案的處罰決定,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以罰款,罰沒款項總額超1.4億。本案是近年來證監會罰沒金額最高的內幕交易案之一。
  • 設立七個證券期貨犯罪辦案基地,加大對...
    但不容忽視的是,一些財務造假、內幕交易、操縱市場等違法犯罪活動嚴重破壞資本市場秩序,損害廣大投資者利益,危害資本市場改革發展進程,必須予以嚴厲打擊。為加強執法司法協作、加大證券期貨違法犯罪懲治力度。六大證券犯罪典型案例公布6個證券犯罪典型案例中,有欺詐發行股票、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案,有欺詐發行債券、出具證明文件重大失實、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案,有操縱證券市場案,有內幕交易、洩露內幕信息案,有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案,還有編造並傳播證券交易虛假信息案。
  • 三自然人內幕交易恆康醫療被查處 罰沒款總計約1.42億元
    ⊙記者 馬婧妤 ○編輯 劍鳴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常德鵬在昨日召開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對近期證監會對一宗內幕交易案作出行政處罰的情況進行了介紹。這宗內幕交易案中,劉嶽均、王國祥、薛兵元等人利用所獲知的併購內幕信息交易恆康醫療股票,被處「沒一罰三」的行政處罰,罰沒款總計約1.42億元。
  • 「湖南第一莊」收4億罰單:93倍槓桿炒內幕,4個月狂賺2億
    資金槓桿率奇高就在陽雪初不斷「吹風」的過程中,其操縱的帳戶組已開始悄然「進貨」。根據決定書,陽雪初共操縱「歐陽某梅」等14個證券帳戶,自2013年3月起陸續買入中青寶1257.01萬股,買入金額多達3.20億元,實際獲利1.97億元。
  • 擬募集18億元併購基金 ST新海內幕交易人虧137萬
    其中,操作其本人帳戶於2018年1月16日至2018年1月26日期間單向買入「新海宜」65.17萬股,買入金額359.36萬元;操作其母馬某妹證券帳戶在空置近7年後,2018年1月19日至1月22日,集中買入「新海宜」94萬股,買入金額504.28萬元;操作其父馬某發證券帳戶2018年1月16日至2018年1月26日,買入「新海宜」55.81萬股,買入金額307.63萬元。
  • 東方國信內幕交易內鬼遭罰 東華信通秦宏偉等2人罰沒近520萬
    姜豔傑在內幕交易敏感期間與秦宏偉通訊次數明顯增加,並且交易「東方國信」股票與內幕信息高度吻合,交易行為也明顯異常。  據北京證監局通告,秦宏偉利用「秦宏偉」、「虞某悅」帳戶共計買入「東方國信」股票202,200股,買入金額6,987,812.80元,獲利1,999,102.28元。
  • ST新海內幕交易人虧137萬 潤興投資董事長徐聲波洩密
    馬川良利用其本人及父母證券帳戶,於內幕信息敏感期內合計買入「新海宜」214.98萬股,買入金額1171.27萬元,內幕信息公開後賣出,經交易所計算,合計虧損137.32萬元。其中,操作其本人帳戶於2018年1月16日至2018年1月26日期間單向買入「新海宜」65.17萬股,買入金額359.36萬元;操作其母馬某妹證券帳戶在空置近7年後,2018年1月19日至1月22日,集中買入「新海宜」94萬股,買入金額504.28萬元;操作其父馬某發證券帳戶2018年1月16日至2018年1月26日,買入「新海宜」55.81萬股,買入金額307.63萬元。
  • 銀行80後女客戶經理為廳官父親「洗黑錢」6400多萬,曾用3...
    銀行80後女客戶經理為廳官父親「洗黑錢」6400多萬,曾用3個行李箱帶走1000萬現金,驚人細節曝光 每日經濟新聞 2020-10-08 18:03:02
  • 湖南投資昔日董事長再陷3000萬內幕交易案 操盤人曾行賄股權
    湖南投資進行股權分置改革的信息,在公開披露前屬於內幕信息,該內幕信息敏感期起點不晚於2006年6月5日,止於2006年7月3日。上訴內幕消息是否似曾相識?2019年底裁判文書網披露過一則涉及湖南谷垣投資顧問有限公司的董事長谷某某的內幕交易案中,同樣涉及到上述內幕信息。
  • ...信披違規和內幕交易仍是「重災區」,專家建議築牢三大「防火牆」
    從處罰類型來看,在268張罰單中,涉及信披違規的共103張,涉及內幕交易的有89張,信披違規和內幕交易罰單合計192張,佔比為71.64%,超過七成。蘇寧金融研究院特約研究員何南野表示,今年證監系統罰單數量增多體現出監管部門在嚴格落實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工作,提升稽查執法效能,加強投資者保護。
  • 國聯國金存內幕交易?
    一時間,關於兩公司股票是否涉嫌內幕交易的質疑聲四起。目前,國聯證券與國金證券均已停牌,並公告稱,因本次收購與本次合併尚處於籌劃階段,存在不確定性,為保證公平信息披露,維護投資者利益,避免造成公司股價異常波動,經公司向上海證券交易所申請,公司A股股票自2020年9月21日起停牌,預計停牌時間不超過10個交易日。兩家公司的併購被業內認為是「蛇吞象」式併購重組。
  • 證監會新年1號罰單劍指操縱市場
    專家表示今年仍將集中資源打擊重大違法行為本報記者 吳曉璐近日,證監會公布了2021年1號行政處罰決定書和1號市場禁入決定書,熊某昌、吳某榮控制196個證券帳戶,操縱華平股份虧損3.24億元,分別被證監會處罰205萬元、185萬元,合計罰款39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