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風」董事長獲取內幕消息
對於個人投資者而言,參與上市公司調研的機會少之又少。而作為昔日著名「莊家」,陽雪初獲取內幕消息的方式令普通投資者望塵莫及。
根據決定書,2013年3月,陽雪初與新華基金的兩名基金經理一同前往中青寶調研,並跟公司董事長李某傑一起吃飯。
在調研中,陽雪初得知,掌趣科技的併購案例給了中青寶及李某傑一個優秀的示範和啟發。當時中青寶帳上有4個多億的現金,完全具備收購的能力。
而在2013年2月,李某傑與董秘、手遊部門負責人與華泰聯合證券相關負責人在深圳會面,洽談推進收購事宜,實現迅速擴大規模、佔領市場的戰略目標。2013年3月26日,中青寶與華泰聯合證券籤署《保密協議》。
據李某傑稱,在第一次接觸後,其與陽雪初在深圳多次見面,陽雪初在給李某傑的簡訊中,建議中青寶可以借鑑華誼兄弟收購藍港在線的經驗,通過「吹風」的方式刺激李某傑進行併購。李某傑也通過簡訊明確回覆:收購會加快速度進行。
中青寶轉變投資策略的情況是否內幕信息?證監會指出,中青寶轉變投資策略,明確要收購業務成熟、有一定利潤規模的優質遊戲公司的決定,屬於《證券法》規定「公司的重大投資行為和重大的購置財產的決定」的重大事件。
不過,對於內幕消息的形成和獲取,陽雪初並不認同。陽雪初及其代理人在聽證及陳述申辯中認為,涉案內幕消息屬於通過公開渠道可獲取的信息,中青寶已在2011年、2012年年報和多個公開場合公開披露收購意圖。
此外,陽雪初參加2013年3月6日調研及與李某傑的後續聯繫是投資者正常舉動,不涉及內幕信息。
對此,證監會表示,中青寶的收購行為在公開前屬於《證券法》規定的內幕信息,具有未公開性,並非通過公開渠道可獲取的信息,與中青寶在2011年、2012年年報中披露收購意圖有著本質的區別。
而對於陽雪初認為自身行為系「投資者正常舉動」的看法,證監會更是予以駁斥:法律禁止任何人非法竊取、騙取、套取、竊聽、利誘、刺探或者私下交易等手段獲取內幕信息,本案中陽雪初與中青寶董事長、內幕信息知情人李瑞傑頻繁聯絡、接觸,已經超出了一般投資者了解上市公司的舉動。是否涉及內幕信息,應當結合其交易行為的異常性來判斷。
資金槓桿率奇高
就在陽雪初不斷「吹風」的過程中,其操縱的帳戶組已開始悄然「進貨」。
根據決定書,陽雪初共操縱「歐陽某梅」等14個證券帳戶,自2013年3月起陸續買入中青寶1257.01萬股,買入金額多達3.20億元,實際獲利1.97億元。
從股價情況來看,陽雪初操縱帳戶最早買入中青寶是在2013年4月23日,彼時中青寶股價僅為6元左右。
此後,中青寶股價一路拉升,至2013年9月,股價已飈至50元,漲幅超過7倍。期間,中青寶股價曾數次出現交易異常波動情況,公司曾於2013年9月發布一般風險提示性公告,對2013年4月底股價漲幅較大的情況發布風險提示。
對此,李某傑在筆錄中表示,「後來深交所給我們公司發異動帳戶自查名單,我發現有大量的湖南帳戶買入中青寶股票,我很生氣,就再也沒跟他聯繫過。」
而在陽雪初於2013年6月25日給李某傑的親筆信中稱:「以我的判斷,市場正在進行一次血腥的下跌。基於以上判斷,我已決定從明天起出局,退出。好在我涉此不深,成本不高,現在出局,還不致虧錢。」「說實在的,在前一階段中青寶的市值增長過程中,我還是起了一點作用的。」其洋洋得意之情溢於言表。
先後斥資3.2億元買入中青寶,陽雪初資金從何而來?據監管調查顯示,其資金來源槓桿率極高。
經查,陽雪初買入「中青寶」的資金,一部分為以900萬元資金作為本金,按照1:1的比例從財富證券配資1000萬元,合計2000萬元(其900萬元本金來自於妹妹歐陽某梅和歐陽某兩棟房子抵押貸款800多萬元和個人籌款);
從萬某軍處借款400萬元;從段某溶以配資名義借款3000萬元;以段某溶的部分借款作為本金按照1:2的比例從文某濤配資4000萬元,以上合計9400萬元。
證監會表示,陽雪初在內幕信息公開前,與內幕信息知情人李某傑頻繁溝通聯絡,控制多個帳戶,通過槓桿融資、抵押房屋貸款、融券等多種手段籌集大量資金巨量買入「中青寶」並獲利賣出,交易明顯異常,且無正當理由或者正當信息來源,其行為構成《證券法》第二百零二條所述的內幕交易行為。
基於此,證監會對陽雪初採取「沒一罰一」的行政處罰,對其違法所得1.97億元予以沒收,並處於同樣金額的罰款,合計罰沒金額近4億元。
調查至處罰耗時許久
與其他內幕交易案相比,此次陽雪初涉案不光是資金量巨大,更是歷時彌久。
早在2014年8月,市場即有消息稱,歐陽雪初涉嫌中青寶內幕交易遭立案調查。
彼時,據知情人透露,證監會稽查局已於2013年11月底正式立案,並由稽查大隊聯合交易所及當地大隊及當地證監局(湖南、深圳)調查,調查範圍包括但不限於其本人、其控制的中青寶帳戶、天晴投資、以及分布於深圳、長沙的諸多助手、以及中青寶併購標的公司等。
據前期湖南證監局及交易所稽查大隊的調查情況來看,歐陽雪初操作中青寶股價一事比較難取證,可能不屬於傳統意義上的坐莊方式,但內幕交易一事可能無法躲過去,需看屆時證據搜集情況而定。
而在此次處罰決定書中也可看出,陽雪初此次涉案同時經歷了司法程序。
陽雪初在申辯意見中認為,檢察機關認為陽雪初內幕交易的基礎事實無法認定,作出不起訴決定。
如果行政機關再認定陽雪初有內幕交易行為並給予行政處罰,將導致刑事和行政程序對同一事實的評價產生衝突。陽雪初經歷刑事、行政反覆追究,處理不公。
對此,證監會指出,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有著不同的證明標準,刑事程序和行政程序對同一事實的評價標準也不相同。
本案中陽雪初交易「中青寶」的行為已構成內幕交易,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符合行政處罰標準,即使檢察機關作出不起訴決定,證監會仍然可以進行行政處罰,符合一貫的執法原則和執法標準。
不過,根據決定書,此次內幕消息的知情人、中青寶董事長李某傑或許並未遭遇處罰。
陽雪初及其代理人在申辯中稱,陽雪初知悉內幕信息的唯一來源是李某傑,但未追究李某傑洩露內幕信息的責任,以此希望證明陽雪初並非內幕消息知情人。
證監會則表示,結合證據來看,可以推斷出李某傑未有洩漏內幕信息的主觀故意。
昔日「資本湘軍」今凋零
雖然證監會行政處罰決定書中所使用名字為「陽雪初」,但結合市場公開信息來看,仍可看出,此次涉案被罰的「陽雪初」即為當年風雲一時的「湖南第一莊」歐陽雪初。
回溯上世紀90年代末,「資本湘軍」一度成為資本市場兇悍霸氣的代名詞。
彼時,鴻儀系、成功系、新華聯繫、湧金系、華天系等多家公司通過強悍的資本運作及個人風格,一時間風頭無兩。歐陽雪初也曾獲得「湖南第一莊」、「三湘第一莊家」等多個頗具匪氣的稱號。
市場公開信息顯示,歐陽雪初1983年畢業於湖南財經學院,在90年代初感受到資本市場的風起雲湧後,歐陽雪初放棄湖南日報記者一職,來到深圳,掘得人生第一桶金。
早在2000年,歐陽雪初曾因坐莊秦嶺水泥而名聞於世,據外界估計,其最高身家約達20個億。
此後,歐陽雪初曾多次「操作」天一科技、華天酒店、銀河動力等個股。
此後,歐陽雪初再次聞名系因2010年的國美「黃陳之爭」,歐陽雪初一反此前的低調,公開宣布其聯合另外兩位投資人,「狂掃」一億股國美股票。
彼時,歐陽雪初稱,黃光裕的勝出符合投資者的利益訴求,「一旦國外資本成功掌控國美,將會把中國家電產業玩弄於股掌之中。」
在華天系掌門人朱金武倒臺、黃光裕入獄後,歐陽雪初在市場上的聲音逐漸減少。自涉嫌內幕交易中青寶而被監管「盯上」後,歐陽雪初更是杳無音訊。
就市場消息來看,僅某短視頻APP在宣傳稿中表示,2018年6月獲得歐陽雪初個人3000萬天使輪融資,證明其仍在投資圈內有所行動。
*本文系湘股策(ID:xiangguce)轉載自券商中國(ID:quanshangcn),如需轉載請自行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