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進科學城】玄同微企業總部落戶,助力科學城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

2020-12-24 澎湃新聞

【奮進科學城】玄同微企業總部落戶,助力科學城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

2020-10-13 23:19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智能硬體是未來科技世界的基礎,已經成為車聯網、物聯網、智慧機器人、智能醫療等領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近日,重慶高新區管委會與深圳市玄同微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玄同微」)籤署協議,玄同微企業總部及汽車電子智能化研究院項目將落戶高新區,助力西部(重慶)科學城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

玄同微是面向全球的汽車電子研發、製造、服務型高科技企業。公司集軟體、硬體、雲後臺技術為一體,專注於汽車電子智能化設計,為智能座艙、智能駕駛以及網聯服務提供創新、煤礦車用安全智能化產品的解決方案,與東風集團、長安汽車、吉利汽車、長城汽車、中船集團等國內外汽車製造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

根據協議,該項目總投資5億元,建設玄同微企業總部及汽車電子智能化研究院,主要包括智能駕駛輔助、智能道路交通、智能網聯遠程控制、車用5G模塊、毫米波雷達模塊、大功率電源管理模塊及醫療電子、精密醫療健康監測系統的研發和製造,並建設國家級智能網聯汽車檢測實驗室。

「在車聯網領域,玄同微致力於為車載終端信息製造商及汽車生產廠商提供硬體支持和系統軟體服務。」

玄同微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軟體應用的不斷成熟及迅猛發展,硬體基礎平臺也將成為一切智能設備的入口。

玄同微作為智能晶片設計製造商,目前整個團隊日趨成熟並不斷擴大,產品方向集中在智能汽車的硬體模組、系統軟體服務以及物聯網相關的RF晶片和模組方面。

據介紹,汽車駕駛艙正在從模擬領域快速轉變為全數字駕駛艙——通過硬體(車載中控、智能後視鏡、雲DVR、OBD)獲取汽車數據,雲後臺對大數據進行二次雲計算,提煉出更多有價值的數據,讓車與車、人與車、人與人之間形成一張真正車聯網數據網絡。

同時通過A端(手機APP)、B端(Web瀏覽器)、C端(客戶端)展示數據,反饋給用戶,服務於用戶。

「簡單說,汽車領域解決方案系統相當於一個車載的中樞神經,自動控制系統、燃油系統、發動機系統,儀表系統,底盤系統等控制系統都會集成在駕駛倉內的主機上,以完成車載應用及人機互動。」

該負責人表示,重慶汽車主機廠眾多,發展勢頭迅猛,而西部(重慶)科學城更擁有無可比擬的優勢。目前,玄同微高端製造中心設備已全部遷至金鳳園區,玄同微位於深圳的研發中心本月內也將落戶科學城。

重慶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該項目為高科技成長性項目,科技創新能力較強,計劃每年研發投入不低於銷售收入的5%用於智能汽車電子軟硬體平臺建設,未來還將申報認定高新技術企業。

隨著研發中心及科技總部的落戶,將進一步夯實西部(重慶)科學城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根基。

·推薦閱讀·

原標題:《【奮進科學城】玄同微企業總部落戶,助力科學城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科學城:總部經濟 向東崛起
    2020年6月,廣州科學城提升規劃深化設計成果公布,規劃從產業發展、公共服務、生態宜居、交通出行等多方面對科學城未來的發展作出細緻安排。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擬將科學城擴容7倍至144.65平方公裡。新黃埔區的設立,有效解決了黃埔和蘿崗各自面臨的問題。兩區合併,廣州「東進」區域連成一片,老黃埔區有了創新驅動的活力,原蘿崗區打造「東部山水新城」亦有了堅實的基礎。新黃埔未來將成為整個廣州的地理中心,成為廣州「東進」的節點。黃埔這個廣州地理中心可以跟越秀區的廣州原點、天河區的廣州新中軸線三者形成鼎足之勢」,而科學城將成為黃埔區撬動發展的支點。
  • 成都科學城黨工委書記邱旭東:發揮創新策源地的「極核」作用,助力...
    作為「兩區一城」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天府新區充分發揮成都科學城創新策源地的「極核」作用,為實現區域間協同發展提供最大動能。「成都科學城是『一核四區』的核心,也是推動城市發展的重大創新引擎,這樣的使命也賦予成都科學城『打造策源地、形成動力源』的功能。」
  • 修煉原始創新「內功」 鋪好創新中心「底色」——懷柔科學城在科博...
    「科研院所是原始創新的重要源頭,也是新成果、新技術、新產品的產生和轉化應用的重要力量。」懷柔科學城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2009年10月,中科院大學雁棲湖校區開工建設;2009年以後,中科院電子所、力學所、國家空間科學中心、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北京綜合研究中心等院所已經建設園區,國家空間科學中心和電子所實現主體遷入。
  • 重慶開啟狂攬總部企業模式
    幾屆智博會,引入多少總部企業,作為重大招商項目,備受關注。 總部經濟集聚,對一個城市影響重大。 比如引入惠普,就此帶動了重慶筆電產業的崛起,現在重慶已是全球最大筆記本電腦生產基地。而電子信息產業,也躍升為重慶最大的支柱產業。
  • 穗首個大型偏光片項目落戶科學城
    網易訊 1月17日,黃埔區、廣州開發區與株式會社LG化學籤訂投資合作協議,LG擬投資約3億美元在廣州科學城建設大型製造工廠,生產大尺寸偏光片等產品,產值或達20億元,預計2019年建成投產。這是廣州首個大型偏光片生產項目,將助力廣州打造「世界級平板顯示基地」,並輻射帶動華南地區平板顯示產業。
  • 北京應用數學研究院將落戶懷柔科學城 —新聞—科學網
    會上透露,北京市又一個新型研發機構——北京應用數學研究院將落戶懷柔科學城;中科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也將於今年整建制遷入懷柔科學城。 據懷柔科學城管委會副主任伍建民介紹,今年懷柔科學城將積極培育科技創新生態,爭取承接國家實驗室建設;支持懷柔科學城高校院所和企業積極承擔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和重點研發計劃;推動建立一些新型研發機構,為將來承接國家實驗室準備條件。
  • 懷柔科學城集聚效應顯現 全區去年新增註冊企業1.2萬戶
    中新網北京新聞1月13日電 (記者 杜燕)2020年全年,北京懷柔區新增註冊企業1.2萬戶,同比增長64.8%,其中科技類企業5308戶;全年遷入企業4060戶,同比增長217.9%
  • 松山湖科學城|科技塔尖,房價峰尖
    東莞有一座國家級的科學城——松山湖科學城。|成長的塔尖|2001年東莞謀求發展模式轉型和創新,提出開發建設松山湖科技產業園區。2006年東莞整合寮步、橫瀝六鎮匯合處土地,開發建設東莞生態產業園。|產業科技塔尖|擁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320家、新型研發機構30家、國家級孵化器14家、市級以上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89個。規上企業研發中心覆蓋率57.47%,R&D佔GDP的比例為9.46%。
  • 市發改委、光明區談光明科學城如何建設!請看發布會實錄
    同時聚焦信息、生命、材料科學與技術等《若干意見》中明確的3個重點學科方向,構建以智能產業、新材料產業、生命科學產業為主導,以特色服務產業為支撐的「3+1」現代產業體系,全面提升光明的產業引領力和競爭力。我們將全方位提升城市功能品質和服務能級。
  • 2020中關村科學城國際智能網聯汽車前沿技術創新大賽圓滿收官
    本次大賽組織高效、賽程緊密,從徵集到決賽僅僅一個月時間吸引了來自北京、上海、浙江、廣東等地以及國際創業團隊在內的200餘個國內外項目積極參與,創新項目涉及智能駕駛系統、智能感知設備、智能車輛信息安全、特種場景應用,幾乎涵蓋了智能駕駛領域車、路、雲、網、圖的全產業鏈,整體技術先進,創新性強。
  • 業界大咖齊聚中關村科學城 共襄未來智慧出行新風向
    未來,中關村科學城將繼續為創新創業打造一方沃土,為企業發展建好平臺,做好支撐,打造源頭創新,構建自動駕駛產業創新集聚區,描繪未來智慧城市出行生活的新藍圖。 本報記者 李爭粉匯聚全球智慧,放眼產業創新發展。
  • 參與嫦娥鑽月、建設衛星網際網路……中關村科學城「星谷」崛起
    在中關村科學城,衛星網際網路產業規模已達近四百億元,空天企業近百家,居全市首位。「航天人」遇上「網際網路人」「團隊超過90%的技術人員來自航天系統,就在海澱。」微納星空聯合創始人兼副總裁郇一恆道出了其選擇在中關村科學城創業的原因。
  • ...淄博科學城新材料中試區:跑出招商「加速度」 擦亮科技「新名片」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淄博科學城是我市「兩城一谷」戰略規劃的重要版塊,作為這個版塊中的核心項目--新材料中試區,做到邊建設邊招商,跑出了招商「加速度」,擦亮科技「新名片淄博科學城新材料中試區項目將重點建設25個企業中試車間和研發辦公樓、人才公寓樓、服務中心樓、配套服務樓和廢物處理站等,主要承接科學城無機非金屬材料和金屬材料中試及產業化,實現「研發--中試--產業化」的有機結合,加快平臺技術開發和轉化進程,縮短成果轉化周期。
  • 中關村科學城「星谷」崛起!發射一顆衛星「也許只要6個月」
    隨著空天信息產業不斷發展,普通人也將享受到科技帶來的暢快體驗。如今,在北清路沿線,中關村科學城北區,一個瞄準千億級產業集群目標的空天產業集聚區已初步形成。據悉,中關村科學城擁有全國一半以上的航天領域院士及專家,特別是在中關村科學城北區,以航天城為核心,集聚了航天五院等科研機構,成為孵化、吸引創新企業的「大本營」。完善的科技創新生態,引領全國的大信息產業基礎,成為吸引眾多頂尖空天產業創新創業者落地海澱的另一大原因。
  • 淄博科學城TBD360米超高層金融中心及獨角獸島規劃首次公開披露
    建設基金金融大廈、互動商務空間、資本孵化平臺等,建成後可容納百餘家金融機構入駐,集聚資本超百億元,服務企業超千家,形成「基金+科學城+產業」的「新搖籃」。明年(2021年)上半年開工。重點建設科技研發中心公共技術服務平臺、企業總部、高端人才工作站、實訓基地、人才公寓。項目總佔地約357畝,總投資約57.7億元,總建築面積約101萬平方米(地上建築面積75萬平方米,地下26萬平方米)。
  • 懷柔全力推進「百年科學城」建設
    郇慶期待的產業配套也越來越好。今年5月,懷柔區和有研科技集團公司共建有色金屬新材料科創園,作為「產業大腦」持續孵化新材料、科學儀器、傳感器領域的初創企業和成果轉化團隊,為大科學裝置和科技研發平臺提供關鍵部件、成套系統和技術支持。各類創新主體都在向懷柔聚集。
  • 走進鵬城智能體,華為在光明科學城舉辦園區智能體高峰論壇
    (華為智慧園區業務部副總裁崔海峰介紹華為園區智能體方案)華為智慧園區業務部產業園區行業總監劉振華表示,國內大部分產業園區正處於從信息化到智能化,從智能化到數位化發展的關鍵時期,應藉助新ICT技術,通過多維度的聯接融合
  • 【唱好雙城記 建好經濟圈】創新金三角來了:西部(成都)科學城+綿陽...
    在空間布局上,以成德眉資同城化為「極核」,一體化構建成渝科創「大走廊」,協同打造成德綿樂廣高新技術產業帶、沿長江上遊綠色創新發展帶、川渝毗鄰地區融合發展創新帶。  在領域布局上,堅持與重慶求同存異,把「同」做成優勢,把「異」做成特色。在電子信息、裝備製造、生物醫藥、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慧等領域形成川渝一體化發展態勢。
  • 如何積蓄髮展力量,科學城這個論壇邀你來看
    如何打造功能型平臺推動西部(重慶)科學城的發展?......9月28日,2020白市驛經濟論壇在西部(重慶)科學城開啟,專家學者、企業大咖齊聚科學城,圍繞「激發市場活力 積蓄髮展力量」這個主題展開交流。
  • 蓉評丨打造「人才樞紐」 聚力建設中國西部(成都)科學城
    人才,決定城市的未來,助力城市擁抱未來。 從科學城出發,成都與未來相約。《中國西部(成都)科學城人力資源協同創新行動計劃》的12條「乾貨」劍指人力資源協同創新,助力中國西部(成都)科學城建設。伴著這份行動計劃,一座創新之城的未來「能見度」已然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