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城:總部經濟 向東崛起

2020-12-27 樓主說樓市

今天說一下廣州科學城。

最近在廣州的樓市方面,老黃埔魚珠、文衝板塊霸了頭條,茅崗舊改項目及文衝舊改項目相繼開盤和準備認籌,而本來就有熱度的科學城卻被搶了風頭,但樓主今天逆風而行,為大家呈上廣州科學城板塊點評。

廣州科學城是黃埔區一個現代化科學園區。

從1992年開始,科學城面積不斷在擴大,位置也不斷在變化。要給科學城定位,就要從它歷史發展說起。廣州科學城由最早的3.7平方公裡,擴容至現在的144.65平方公裡,其面積相當於黃埔區面積的三分之一。

黃埔區政府門戶網站截圖

1992年,在廣州市計委編制的《廣州東南部地區發展規劃大綱》中,選定天河區的玉樹村附近3.7平方公裡,作為科學城起步區開發用地,當時稱為「廣州通信產業基地」。1997年,《廣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體制調整方案》提出,科學城總面積由3.7平方公裡擴展到19平方公裡,其中起步區4平方公裡。1999年,廣州市再次提出修改科學城的規劃,將其擴容至37.47平方公裡的規模。2012年,科學城控規修編工作提出了「聚核」「擴容」「轉型」和「提質」等規劃思路,進一步明確科學城範圍為20.24平方公裡。

2020年6月,廣州科學城提升規劃深化設計成果公布,規劃從產業發展、公共服務、生態宜居、交通出行等多方面對科學城未來的發展作出細緻安排。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擬將科學城擴容7倍至144.65平方公裡。

廣州科學城規劃圖

黃埔區進入全新的發展時期,從老黃埔與蘿崗合併後說起。

2014年1月25日,國務院同意撤銷廣州市黃埔區、蘿崗區,設立新的廣州市黃埔區。新黃埔區的設立,有效解決了黃埔和蘿崗各自面臨的問題。兩區合併,廣州「東進」區域連成一片,老黃埔區有了創新驅動的活力,原蘿崗區打造「東部山水新城」亦有了堅實的基礎。新黃埔未來將成為整個廣州的地理中心,成為廣州「東進」的節點。黃埔這個廣州地理中心可以跟越秀區的廣州原點、天河區的廣州新中軸線三者形成鼎足之勢」,而科學城將成為黃埔區撬動發展的支點。

廣州開發區科技企業加速器

廣州科學城由於企業總部聚集,形成總部集群效應,近年來「總部經濟」更成為廣州科學城的一大「個性標籤」。總部經濟是什麼?樓主查閱了北京科博會相關資料,指出總部經濟是一些區域由於特有的優勢資源吸引企業總部集群布局,通過極化效應和擴散效應,形成企業總部在本區域集群布局、生產加工基地安排在成本較低的周邊地區,從而形成合理的價值鏈分工的經濟活動的統稱。說簡單點就是由總部基地和總部產業構成的經濟形態。

根據黃埔區官網數據,2019年,廣州市發展改革委公布了2018年廣州市總部企業認定結果,樂金顯示(中國)有限公司等470家企業獲認定為廣州市2018年總部企業,其中黃埔區、廣州開發區99家,佔全市總部企業數量2成,排名全市第二。

大壯國際廣場

廣州科學城提升規劃深化設計成果明確,打造綜合服務中心、科技服務中心、產業服務中心「三主」和永和、長嶺居、高鐵中心「三輔」6個服務核心,劃分32個創享單元,讓居民不出10分鐘,便可用上基礎生活服務設施、共享生產服務設施和創新創業服務設施等。大力引進名校附校、國際學校,名校附小及國際小學佔比提升至32%,名校附中及國際中學佔比41%,全面提升基礎教育品質。

根據規劃,未來科學城將形成「四橫五縱」高快速路網結構,地鐵線路增加至11條,新建商業樓宇以空中連廊相連接,打造200公裡風雨連廊和「軌道+公交+慢行」三網融合的慢行系統。

蘿崗社區

從科學城人口數量上看,科學城在設立之初,人口僅有5500人,主要為當地村民。建設用地也僅有220公頃,開發強度不到10%。如今科學城片區常住人口將近10萬人,戶籍人口約2萬人。隨著科學城產業落地及總部經濟的形成,必然吸引大量人才進入,而保證住房供應也成為留住人才的主要措施之一。

黃埔區、廣州開發區自2019年推出「美玉10條」人才政策後,2020年再推出「美玉10條」2.0版本,堅持「以貢獻論英雄」「人才評定不唯出身」,其中在人才安居生活保障中,給予保證買房方面享受人才待遇。

黃埔萬達廣場

目前科學城在售樓盤主要有暹崗舊村改造項目大壯名城,蘿崗地鐵車輛段上蓋物業品秀星樾和火村舊改項目黃埔中央城。這三個盤先後於2019年和2020年開盤,並一度引爆黃埔蘿崗樓市。

2019年10月,黃埔科學城板塊大壯名城開盤,最高價格約5.7萬元/㎡,創下了黃埔洋房最貴單價。然而,一期組團A6、A7棟高層洋房產品並不好賣,目前均價為4.5萬元/㎡。預計9月加推A8棟,建面93㎡-105㎡三房,價格及開盤日期待定。

由越秀地產、廣州地鐵集團、科學城集團聯手開發的蘿崗首個地鐵車輛段上蓋物業品秀星樾,該項目於2019年12月開盤,目前在售83-124㎡三四房,均價3.7萬元/㎡。該項目離地鐵6號線香雪站約1公裡,有一定距離。

黃埔中央城是蘿崗火村舊改項目,位於黃埔區科學城開源大道邊,離香雪地鐵站約3公裡。該項目總建築面積270萬㎡,比大壯名城大70萬㎡,相當於3個品秀星樾。2020年6月中央城首次開盤,推出四棟近600套。目前在售94-130㎡三至四房,均價3.4萬元/㎡。

東薈城

在地鐵7號線水西北站還有個車輛段上蓋物業星樾·山畔,該項目尚未開盤,主推80-110㎡三至四房戶型。目前科學城已升級為改善型聚居板塊,區域內部分次新二手房售價也達到4.5萬/㎡以上。

本期板塊點評就到這裡,各熱門板塊敬請關注本公號更新。

相關焦點

  • 【奮進科學城】玄同微企業總部落戶,助力科學城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
    【奮進科學城】玄同微企業總部落戶,助力科學城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 2020-10-13 23:19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重慶開啟狂攬總部企業模式
    幾屆智博會,引入多少總部企業,作為重大招商項目,備受關注。 總部經濟集聚,對一個城市影響重大。 比如引入惠普,就此帶動了重慶筆電產業的崛起,現在重慶已是全球最大筆記本電腦生產基地。而電子信息產業,也躍升為重慶最大的支柱產業。
  • 溫州總部經濟崛起 歸潮湧動
    溫商總部回歸,是推進溫州人經濟與溫州經濟融合發展的戰略工程,也是在外溫州人與溫州家鄉「一線牽」的情感工程。去年,我市完成總部回歸稅收53.99億元、完成率119.9%。新引進總部回歸項目55個、完成率137.5%。鎖定「超億」項目 共享經濟有效招引創新是正泰可持續競爭力的源泉。
  • 參與嫦娥鑽月、建設衛星網際網路……中關村科學城「星谷」崛起
    依託一顆顆衛星共同組成的衛星星座,衛星網際網路可以把網絡搬上太空,再將電波傳向全球,能夠突破地表地貌限制,真正做到全球無死角的網絡覆蓋,解決海洋、沙漠、極地以及偏遠地區的上網難題。「由於在軌衛星數量有限,在目前可以實現8分鐘通話時長,隨著未來在軌衛星越來越密集,將逐漸實現更長時段、更廣闊區域的通信。」
  • 中關村科學城「星谷」崛起!發射一顆衛星「也許只要6個月」
    依託一顆顆衛星共同組成的衛星星座,衛星網際網路可以把網絡搬上太空,再將電波發向全球,能夠突破地表地貌限制,真正做到全球無死角的網絡覆蓋,解決海洋、沙漠、極地以及偏遠地區等地區上網難題。「現在手機已經不僅僅是一部電話,而是掌上移動電腦,哈勃望遠鏡也不過是飄浮在太空、利用太陽能發電的大型計算機。」
  • 成都科學城黨工委書記邱旭東:發揮創新策源地的「極核」作用,助力...
    剛剛結束的市委十三屆八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上,「兩區一城」成為被眾多參會者熱議的關鍵詞之一。作為「兩區一城」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天府新區充分發揮成都科學城創新策源地的「極核」作用,為實現區域間協同發展提供最大動能。
  • 淄博科學城TBD360米超高層金融中心及獨角獸島規劃首次公開披露
    2020年12月21日上午,淄博市經濟社會發展現場觀摩點評來到高新區與會人員觀摩了淄博科學城東區科創中心項目,高度360米的淄博科學城金融中心首次公開披露。重點建設科技研發中心公共技術服務平臺、企業總部、高端人才工作站、實訓基地、人才公寓。項目總佔地約357畝,總投資約57.7億元,總建築面積約101萬平方米(地上建築面積75萬平方米,地下26萬平方米)。
  • 以科技創新推動園區經濟高質量發展,劉光躍赴衡山科學城調研
    掌上衡陽客戶端4月8日訊(記者向吟吟) 4月8日上午,市政協主席劉光躍赴衡山科學城調研。他強調,科學城定位好、發展好,工業文化氛圍濃厚,要繼續發揚工業強市精神,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重點培育孵化行業領軍企業,推動園區經濟高質量發展。
  • 靈湖向東,與朗成一起見證臨海生長的力量!
    城東板塊格局示意圖上述板塊並不存在明顯的同質化,彼此可形成互補;板塊之間又有巧妙聯繫,如洛河總部商務區的建設會一直往南延續到匯港湖畔,更有雙林路、柏葉路等豐富路網讓城東幾個特色板塊相互串聯。靈湖東,匯港湖區塊,有著打造文旅IP的先天優勢。
  • 修煉原始創新「內功」 鋪好創新中心「底色」——懷柔科學城在科博...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懷柔科學城正在建設一批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科技研發平臺,吸引了一批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創新創業團隊,集聚了一批科研院所、新型研發機構和研究院,在原始創新領域正在結出累累碩果。今年,懷柔科學城帶著這些「果實」,在科博會上亮相,彰顯著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底氣與決心。
  • 濟南向東,三芯一路,扛鼎城市未來
    2003年,濟南城市空間發展戰略確定「東拓、西進、南控、北跨、中疏」十字方針。此後,城市發力,濟南向東。如今,「東拓」16年,濟南城市格局已然發生重大變化,新藍圖凸顯,而新泉城的未來也在東城孕育而生。「三芯一路」重塑城市格局2003年,濟南確定城市發展十字方針,從此,濟南開始大刀闊斧「東拓」,城市配套升級。2009年,第十一屆全運會在濟南召開,東城交通、商業得以升級。全運會後,濟南市各職能部門陸續搬入龍奧大廈,濟南市政府東遷,濟南東城全速發展。此後,高新區、漢峪、唐冶、孫村等片區如雨後春筍般在濟南東城遍地開花。
  • 懷柔全力推進「百年科學城」建設
    各類創新主體都在向懷柔聚集。創業黑馬創始人牛文文的朋友圈,過去企業家多,現在科學家越來越多。今年5月,創業黑馬在懷柔建立了科創加速總部基地。「國家真正的未來、創業真正的未來,在科創,創業黑馬正在從雙創服務向科創服務轉型。」
  • 搶食綠能大餅:高雄搶20億專區 臺南分到百億科學城
    華夏經緯網3月21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規模近兆元的「前瞻基礎建設」,尚未公布就引發綠營「執政」縣市資源搶奪,20日公布的綠能建設部分,除了臺南市分到百億元(新臺幣,下同)綠能科學城計劃外,高雄市也在市長陳菊出馬下,爭取閒置多時的興達港轉型為離岸風電水下基座生產基地,讓高雄爭取20億元海洋科技產業創新專區終於有了著落。
  • ...世界一流科學城、創新創業生態氛圍、更好的生活品質,全都要!
    提質擴區張江正朝著國際一流科學城成長科技創新是浦東一張響亮的名片。此次調研一共有4194人參與,數據顯示,浦東作為上海科技創新中心核心承載區,青年非常關注,有48.4%的青年對浦東的第一印象是「創新集聚的科學城」,足以見得青年人已經普遍認可浦東是一個創新策源地。
  • 如何積蓄髮展力量,科學城這個論壇邀你來看
    如何把握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戰略推動經濟發展?如何打造功能型平臺推動西部(重慶)科學城的發展?......9月28日,2020白市驛經濟論壇在西部(重慶)科學城開啟,專家學者、企業大咖齊聚科學城,圍繞「激發市場活力 積蓄髮展力量」這個主題展開交流。
  • 啟豐食品科技總部基地項目落戶光明
    1月21日下午,光明區人民政府與啟豐食品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在市民中心舉行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籤約儀式,啟豐食品科技總部基地項目成功落戶光明區。副市長艾學峰出席活動並見證籤約。此次擬在光明區建設的科技總部基地項目,集傳統產品推廣、新型食品研發、自有品牌營銷等為一體,對帶動光明相關產業發展,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
  • 沙坪垻:現代服務業強勢崛起!成為拉動經濟增長新動力源
    沙坪垻:現代服務業強勢崛起!成為拉動經濟增長新動力源 2020-12-22 18: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天府總部商務區黨工委書記李昂:加快形成總部經濟新極核,推動城市...
    「『十三五』期間,天府總部商務區以產業生態圈理念為導向,持續推動產業發展提質、城市功能提升、科創空間提速、協同發展提效,成功入選2020年四川省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實現從『規劃建設』向『全面起勢』重大跨越。」
  • 安彩華攜手特斯聯落地西部(重慶)科學城
    引言2020年12月15日,由西部(重慶)科學城、光大控股、特斯聯科技集團聯合舉辦的重慶城市智能科技研討會隆重舉行。安彩華受邀參與此次研討會並參與籤約儀式。城市智能科技大會圍繞城市智能科技(UrbanTech)主題,探討科技賦能城市所帶來的「新經濟·新生態·新機遇」,匯聚了來自政、企、學、研、資各界資深人士200餘人。
  • 中國在西部打造經濟「新動力源」
    ↑7月28日拍攝的成都科學城(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劉坤 攝  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東部沿海地區形成長三角、粵港澳、京津冀三大經濟圈,成為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主要動力源。如今,中國正在西部地區打造經濟「新動力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