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歷史上的一大壯舉」(外媒看中國)

2020-11-20 央視網

  2020年是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

  2016年3月發布的「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雖然新冠肺炎疫情帶來新的挑戰,但中國率先控制住疫情,全面推進復工復產,脫貧攻堅工作穩步推進。多家外國媒體高度關注中國「十三五」期間在脫貧攻堅、改善民生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績,看好中國發展前景,認為中國減貧經驗為全球減貧事業貢獻了智慧和力量。

  「農民的生活越來越紅火」

  彭博新聞社網站日前報導了中國四川農民羅巴一家的故事。文章說,26歲的羅巴有兩個孩子,過去住在山裡,下雨天就要為老舊的房子提心弔膽。現在,全家搬進了嶄新住宅區,丈夫到河北省工作,每天淨賺150元。該社區容納了來自38個彝族村落的6000多人。地方政府提供住房補貼,還為他們開展職業培訓,破除陳舊陋習。報導說,自2016年以來,大約有1000萬人安置到政府修建的住房中,這是中國到今年年底實現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承諾的一部分。官方數據顯示,中國農村貧困人口從2015年的近5600萬下降到2019年的551萬。

  埃及《民生報》刊髮長文,報導了中國貴州遵義的脫貧工作。文章說,長期以來,受交通不便等因素制約,遵義脫貧攻堅任務很重。中共十八大召開後,遵義吹響了消除貧困的集結號。當地政府鼓勵農民種植蔬菜、食用菌等,發展特色農業,全力做好產業扶貧、特色扶貧,「農民的生活越來越紅火」。

  西班牙埃菲社駐華記者最近走訪了中國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發表了《中國的減貧奇蹟》一文。文章說,搬遷安置區居民告訴記者,他們家裡有了嶄新的廚房和廁所,社區裡有學校、醫療點和老年人活動中心,這在幾年前都是難以想像的。村民介紹說,政府還採取改善基礎設施、促進生態旅遊等措施幫助他們脫貧。

  「中國的經濟發展與提升民眾福祉緊密相連」

  約旦《憲章報》撰文說,今年中國將實現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這是關乎最基層廣大農民切身利益的重大民生工程,格外引人矚目。今年以來,雖然新冠肺炎疫情帶來挑戰,中國脫貧攻堅的步伐繼續推進。到年底,中國將基本消除絕對貧困現象,這不但是中國自己取得的巨大成就,也是中國對人類、對國際社會作出的卓越貢獻。

  俄羅斯《俄羅斯報》近日發表文章《一個戰勝貧困的國家》。文章援引俄羅斯駐華大使安德烈·傑尼索夫的評論說:「中國已成功使8億多人擺脫貧困,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數字。」文章分析說,這得益於中國政府長期堅持的改革開放政策。過去幾十年,中國政府一直有計劃、有組織、大規模地幫助貧困人群脫貧。

  烏克蘭《2000報》日前刊登評論員文章《中華人民共和國71年:在實現夢想之路上》。文章說,「中國的經濟發展與提升民眾福祉緊密相連」,對中國而言,2020年將是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年,中國將實現脫貧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中國,國家幫助每個人實現自己的夢想,並將每個人的追求和諧地融為一體,匯聚成「中國夢」。

  「榜樣力量是驚人的」

  歐盟觀察網報導說,中國擁有偉大的文明,正在不斷崛起。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增長速度尤其令人驚嘆。中國不僅使8億多人擺脫貧困,而且已經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俄羅斯報》文章稱,中國消除貧困的經驗正推廣到其他國家。中國參與了多個幫助發展中國家減貧的項目,通過組織各種培訓、在寮國和柬埔寨等發展中國家建設減貧示範合作技術援助項目等,在實踐中交流減貧經驗。文章引用俄羅斯漢學家尤裡·塔夫羅夫斯基的話:「到2020年底,中國將宣布其在消除貧困方面取得的勝利。這將是世界上第一次,其他國家應該借鑑中國經驗。」

  瓜地馬拉《時報》發表墨西哥普埃布拉功勳自治大學教授卡洛斯·菲格羅亞的評論文章《中國,正值消除貧困之年》。文章說,中國將在2020年率先實現脫貧,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減貧目標,並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將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大壯舉」。目前,世界經濟受疫情影響嚴重,中國控制住疫情,經濟實現企穩回升,「毫無疑問,中國的榜樣力量是驚人的。」

  馬來西亞《星報》網站發表題為《中國承諾助力全球減貧》的文章。文章引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傑弗裡·薩克斯的話說,「中國與貧困的鬥爭一直是人類歷史上最傑出的鬥爭之一,並且對世界其他地區提供了借鑑。」

  (人民日報北京、開羅、馬德裡、莫斯科、基輔、布魯塞爾、墨西哥城、曼谷9月28日電 記者曲頌、王莉、黃培昭、姜波、殷新宇、譚武軍、方瑩馨、劉旭霞、丁子)

相關焦點

  • 青年大學習: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壯舉(附上期排名)
    青年大學習「青年大學習」網上主題團課第十季第十期來咯~本周的主題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壯舉今天我們就來到了「世界高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縣,跟隨理塘縣濯桑鄉下汝村駐村第一書記任敏,一起去看看這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壯舉。
  • 國產AV第一高清在線觀看:外媒評「十三五」脫貧攻堅成就:人類歷史...
    國產AV第一高清在線觀看:外媒評「十三五」脫貧攻堅成就:人類歷史上的一大壯舉 2021年01月08日 來源:國產AV第一高清在線觀看
  • 「青年大學習」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壯舉(附公眾號影響力排行榜)
    最新一期「青年大學習」網上主題團課來咯準備好開始學習2020年12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聽取脫貧攻堅總結評估匯報時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把脫貧攻堅擺在治國理政突出位置,充分發揮黨的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政治優勢,採取了許多具有原創性、獨特性的重大舉措,組織實施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
  • 中國「人造月亮」提上日程,美國專家:又是一個科學壯舉
    中國科學家模擬太陽內部的核聚變,研發出了一種利用可控核聚變,僅僅付出極少的燃料,就能釋放出最大能量的機器,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人造太陽」,前段時間中國的人造太陽正式放電成功,成為了世界首例。
  • 青年大學習: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壯舉(附上期學習情況排名)
    2021-01-11 19:10:28 來源: 看中國要聞 舉報
  • 中國實現一偉大壯舉,引起全球熱議,外媒直言沒有國家能夠做到
    在這取得決定性勝利的時刻,引來諸多外媒點讚。《華爾街日報》稱,中國對全球減貧脫貧的貢獻率超過70%;日本CNN新聞表示,這是中國實現的又一偉大壯舉;更值得一提的是,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還稱讚道,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像中國一樣,讓這麼多人實現脫貧。
  • 新華時評:所謂壯舉,皆因奮鬥!
    新華社記者王琳琳28日,海南三亞南山港碼頭,悠遠而嘹亮的汽笛聲中,成功實現10909米坐底記錄的「奮鬥者」號隨船凱旋,豎起了我國深海科技探索道路上的重要裡程碑。萬米海溝,幾近人類已知海底最深處。完全黑暗、地質運動莫測、水壓高、溫度低,實現自主載人深潛,談何容易!
  • 12月17日凌晨1時,中國完成一項歷史壯舉!各國紛紛向中方示好
    北京時間12月17日凌晨1時59分,中國完成了一項歷史壯舉——成功實現月球採樣返回!據新華社12月17日報導,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探月工程嫦娥五號圓滿成功。據悉,此次探月任務的成功也讓中國成為了全球第三個成功實現月球採樣返回的國家。
  • 人類太空史上最偉大的壯舉,終於被拍成了一部盪氣迴腸的電影
    真實太空救援奇蹟俄羅斯能把太空片拍好,與他們徵服宇宙的歷史密不可分。因為在上個世紀,我們應當稱之為前蘇聯的俄羅斯,在太空中實現了很多個第一。比如開啟人類航天時代的第一顆人造衛星,第一個載人進入太空,第一位女性太空人,第一次太空行走等等…… 俄羅斯人就是這個世界上第一批「凝視星空」的人。他們是毫無疑問的太空先驅。 而《太空救援》,就是以俄羅斯歷史上的重大事件「拯救禮炮七號空間站」為藍本拍攝。
  • 川航機長迫降壯舉引爆外媒!看完這幾部電影,你會更懂他的偉大!
    除了國內媒體的關注外,事故發生後,外媒也第一時間報導了這件事一一每日郵報則直呼機長為「英雄」!不得不說,即便不是事件當事人,但這次史詩級的迫降壯舉也確實讓每一個人都為之揪心,為之驚心動魄。而小編想說的就是,看完下面這幾部電影,你就會更懂川航機長的偉大!
  • 下潛了一萬米,中國徵服馬裡亞納海溝到底是什麼樣的壯舉?
    下潛了一萬米,中國徵服馬裡亞納海溝到底是什麼樣的壯舉?這次採用的是半球式的焊接方式,極大地減少了焊接面積,在結構上就更加有優勢。除此之外,還有通信、鋰電池、供氧、照明等各種問題需要解決。那都已經這麼艱難了,國家為啥還要費盡心血來實現突破呢?用排除法判斷一下,肯定不是為了去成立黨支部的。
  • 外媒盤點:歷史上瘟疫改變世界的啟示
    參考消息網10月26日報導 外媒稱,新冠病毒疫情暴發以來,除了生活、醫療衛生和經濟上的困境,病毒還帶來了令人意想不到的變化——至少在中期內加速了社會習慣的改變。遠程醫療、遠程工作、社交距離、避免身體接觸、網上購物、數字銀行等諸多方面都體現出生活方式的改變。
  • 潘多拉——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電影
    2017年2月6日晚上,我觀看了韓國電影《潘多拉》,看到一半的時候,我就向朋友們轉發推薦:這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電影。「人類歷史上最偉大」,這話不能隨便說的,張藝謀、馮小剛、周星馳、詹姆斯·卡梅隆、查理·卓別林,每一位都是大師級的存在,韓國年輕導演樸正宇的作品《潘多拉》,能超越所有這些大師,成為「整個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電影」嗎?
  • 全新版人類歷史上最偉大人物排名
    ——探索貓 人類歷史上最偉大人物重新排名 人類歷史上的文明,如果比喻成一顆大樹,主要的兩個大的枝幹,除了基礎的早期古國文明如蘇美爾文明古埃及文明,以及除了一些不大不小的分枝如古羅馬文明,影響人類整體走向的脈絡大枝幹可以分成兩個:一個是秦始皇用武力加上後來漢武帝推行的儒學形成的共識階段,造成了中國古代
  • 中國人壯舉!人類首次依靠滑雪徒行抵達南極大陸
    2020年1月25日19點18分,億萬中國人民正沉浸在農曆鼠年的歡樂之中。而此時,遠在南極大陸的難抵極傳來了一位中國女性的聲音:「遠徵已完成,祖國是我的驕傲。」這位悍將就是來自北京冬奧組委滑雪戰隊的馮靜,她完成了人類第一次依靠雙腳到達此地的壯舉。
  • 中國又一「世界第一」,兩個項目申遺成功,外媒:怎麼又是中國?
    現如今,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進行,國家的經濟得到提升,我國在許多領域上都有著顯著的進步與突破。例如我國的科技領域、勘探領域、貿易領域、製造業領域、基建領域等,都讓許多國家為之刮目相看,可見中國發展速度之快了。
  • 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大瘟疫,醫學之父用生命守衛人類文明的火種
    人類歷史的另一大源頭雅典,也曾經因為一場瘟疫而遭受滅頂之災,幸好在全城都處在恐懼之中的時候,開創了人類醫學偉大事業的希波克拉底醫生逆流而上,來到了雅典城,用他那血肉之軀來一己之力挽救這個城市。(1)瘟疫的大背景對於人類歷史上遭受的重大瘟疫而言,有一種哲學的說法是,對於地球而言人類其實也是一種病毒,正是人類無休止的擴張導致了自然環境的破壞,人口無限制的增長擠壓了其他生物的空間,所以從根本上說,人類的無止境的擴張是很多疾病突發的根本性原因。
  • 《人類群星閃耀時》:14個影響人類文明的瞬間,歷史需要被銘記
    《人類群星閃耀時》是「歷史上最好的傳記作家」——奧地利著名作家史蒂芬·茨威格的傳世名作。全書中寫到了14位歷史人物,並且沒有拘泥於記述歷史偉人生平的敘述。作者截取他們生命中的關鍵時刻,民族之存亡乃至人類命運走向的關鍵時刻。
  • 外媒關注中國國產電影崛起 中國故事更能贏得中國市場
    (資料圖片)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等多家外媒報導,看主旋律電影成為許多中國人度過今年國慶假期的方式,「最紅國慶檔」引發觀影熱潮。著眼普通人物的故事,深挖民族文化傳統和內涵——在各大外媒的閃光燈下,中國國產電影正展示出更加自信的形象。
  • 外媒文章:中國崛起是歷史的回歸
    新華社北京10月30日電 《彭博商業周刊》日前刊登美國知名媒體人士麥可·舒曼的署名文章《中國崛起勢不可擋 這是歷史的回歸》。文章呼籲美國等西方國家糾正對華認知偏差,正確看待中國發展的歷史潮流,而不要對中國處處設障。  舒曼在文章中指出,西方基於自身而非中國的歷史經驗來理解中國發展,這實在是「誤解」了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