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探索》:一首來自詹姆斯·格雷的太空詩歌

2020-09-21 放映員波洛斯


本文原載於著名美國著名雜誌《紐約客》,翻譯工作由幾個電影愛好者執行,難免會存在疏漏,還請讀者見諒、指正。本文僅供參考、學習,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作者 | Richard Brody

翻譯 | 胖大偉

編輯 | 聶小夾


幾年前,當我聽說導演詹姆斯·格雷正在拍攝一部以外太空為背景的電影時,擔心湧上了我的心間。


格雷是一位優秀的電影製作人,他的作品總是向觀眾傳達出一種強烈的地域歸屬感。而對他來說,在黑暗的虛空或封閉的太空艙裡拍攝,往好了說是一個障礙,往壞了說是一場災難。



我本應該對像他這樣有獨創性的電影製作人的判斷和傾向更有信心,尤其是對一個電影藝術的想法和他無休止的自我質疑是分不開的電影製作人


在周五上映的《星際探索》中,格雷折射出自己內心深處的觸動,展現出一種深刻的主觀性。在某些本質上,格雷在世俗所熟悉的現實主義的局限中,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走得更遠。



在一部太空電影中,電影人需要克服的一個基本問題是對所要展示東西的需求。一部關於虛構未來中的假想生活的電影所要求的世界構建似乎與格雷的慣常方法背道而馳。格雷的慣常方法是從一開始就把可識別的事物融入其中,並賦予其獨特的個性。然而,事實證明,《星際探索》將世界建立在了這些基礎上,利用巧妙的手法讓陌生的東西變得熟悉和明顯起來,然後用心理上的混亂打破了那些瞬間出現的常規。



格雷與伊森·格羅斯共同編劇的《星際探索》以21世紀末為背景,當時去月球和火星旅行是司空見慣的事。一位技術嫻熟且受人尊敬的太空人羅伊少校,被任命為一項關鍵而又不尋常的任務:一系列「電湧」正威脅著地球上生命的安全,NASA認為它們來自海王星附近。而這一切都與25年前一個的「利馬計劃」有著密切的聯繫。


利馬計劃是25年前的一個秘密任務,由羅伊的父親克利福德領導進行。克利福德是一位最受讚譽的太空人,是木星和土星上的先驅者。但長期以來,他卻在執行計劃中失蹤而下落不明,16年來音訊全無。現在,NASA相信「利馬」號飛船倖存了下來,克利福德還活著,而且他是引發爆炸的反物質釋放的幕後推手——所以他們招募羅伊去聯繫克利福德,希望能讓他停止行動。為了發送信息,羅伊被派往火星表面下的一個基地,這是最後一個能夠向海王星發送信號的完好無損的基地。當所有的努力都失敗後,羅伊決定自己動手行動......



如果要說到太空科幻電影,那不可避免就會談到庫布裡克的《2001:太空漫遊》。格雷的電影從一開始就明確地體現了這一點。在《星際探索》的開頭,格雷提供了一個延長的極端特寫鏡頭,描述羅伊在執行太空任務時的緊張不安。在他頭盔的玻璃面罩上有純粹的怪異光線,但沒有幻覺的視覺。


電影立刻把觀眾帶入了太空旅行的身體壓力和精神需求,它對人類體驗本質——內在體驗的擴展和集中



在詹姆斯·格雷所導演的所有作品中,《星際探索》是一個關於世代衝突的故事。


主人公羅伊在職業上的掙扎不斷重演,這個故事將個人的背景提煉成一種活生生的神話。羅伊因父親的缺席自童年就留下了情感上的創傷,在他一次所尋求絕望的過程中,這些創傷變得更加明顯可見。


羅伊決心的殘酷在於他想以犧牲情感和生活為代價,去尋找關於父親的真相,為此而付出了超出尋常的努力。但他的表現出的冷靜超乎尋常,其本質可以說是一種超出常人的品質,與其說是一種意志冰冷,不如說是一種緊張壓抑的爆發,一種從內心深處驅走的火焰,成為一種力量的來源。



羅伊的聲音在他自己的腦海中迴蕩,他的心理活動從頭到尾在獨白中呈現地淋漓盡致。他的聲音充滿戲劇性和詩意,充滿信息和表現力,收集觀察和回憶的碎片,將無法緩解的緊張推向前,並將經歷的種種變成一場精神上的危機。格雷電影的連續性首先體現在情緒和色調上;從某種意義上說,他的主題就是虛構的性格與表象的統一。我一直認為他是一位傑出的實用主義描繪家,但同時又是一位偽現實主義者,他的描繪在其所包含的情感世界的壓力下幾乎崩潰——情感世界像一股強大的暗流在他的形象通常靜止的表面下飄動。


布拉德·皮特在這部電影裡的表演是一致熒幕獨舞,集中在他那狂暴而平靜的臉上,以及那凝固的激情和壓力下的深度



格雷用宏大而富有想像力的手法來描繪未來,讓未來與今天眼花繚亂地聯繫在一起,同時又傳達出它令人疏遠的陌生感


當去月球和火星旅行變得司空見慣時,人們已經被火車站和機場的瑣碎壓迫所感染。月亮已經成了一個政治戰場,文字戰區和未定義的邊界,威脅性的掠奪者,國際衝突,使得一個官描述它的野生西方翻轉術語暗示一種致命的戰鬥,羅伊將不得不面對為了追求他的使命。


格雷大膽地描繪了伴隨著政治動蕩的空間物理環境。月球暗面之旅以一種直觀的畫面震撼著觀眾的眼球。影片中出現了難以被磨滅的場面,其中有一個場景是我近年來看到的最美妙的場景之一:羅伊在海王星的光環附近,握著緩慢轉動的天線的長葉片,在失重狀態下漂浮著。《星際探索》的一大成就在於影片的宏偉質感。格雷與攝影師霍伊特·范·霍伊特馬合作,後者曾在《星際穿越》中進入太空,隨後又在《敦克爾克》中三線飛行。



在《星際探索》中,詹姆斯·格雷較少使用數字CG,更多地使用實體拍攝,包括皮特親自完成的特技。雖然沒有明顯的方法來確認影片的拍攝方法,但在影片的基調和精神上,它苛刻的簡樸體現在了最終的作品中:外層空間在它的廣度上似乎是無限的,但其中人類行為的可能性是來之不易的,也是有限的。


這使得電影裡所展現的奇觀被夯實,壓製得很少,強調簡單的觀察和人類的負擔(無論是身體上,情感上還是道德上)結合在一起的驚人之處。


(文章配圖來源於網絡)



-The End-


歡迎關注:)

微信公眾號 | 【 放映員波洛斯 】

頭條新聞 | 【 放映員波洛斯 】

百家號 |【 放映員波洛斯 】

知乎 | 【膠片放映員Poros】

網易新聞 | 【 放映員波洛斯 】

相關焦點

  • 《星際探索》:一首來自詹姆斯·格雷的太空詩歌
    在周五上映的《星際探索》中,格雷折射出自己內心深處的觸動,展現出一種深刻的主觀性。在某些本質上,格雷在世俗所熟悉的現實主義的局限中,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走得更遠。在一部太空電影中,電影人需要克服的一個基本問題是對所要展示東西的需求。一部關於虛構未來中的假想生活的電影所要求的世界構建似乎與格雷的慣常方法背道而馳。
  • 2019年度太空電影?《星際探索》可以有
    好萊塢幾乎每年都會出爐一部話題性十足的太空題材電影,輪到2019年,隆重登場的將是《星際探索》。布拉德·皮特此番親自上陣,誓要幫助詹姆斯·格雷在好萊塢證明實力。從宣傳物料上看,皮特是全片的絕對主角,雖然是太空電影,但故事主打的是親情,加上他飾演的是一位患有自閉症的太空人,表演上應有不少的發揮空間。
  • 《星際探索》布拉德·皮特「臨危受命」勇闖太空
    網易娛樂11月29日報導 由布拉德·皮特領銜主演、入圍威尼斯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好萊塢科幻災難冒險巨製《星際探索》12月6日全國上映,影片現已全面開啟預售,今日曝光「臨危受命」版預告。電影中皮特飾演的天才太空人羅伊,為解決地球上頻繁出現的潮湧危機,被派往太空揭開謎團拯救人類,發現了關於自己父親的驚天秘密!
  • 布拉德·皮特的《星際探索》讓我們掉入怎樣的太空「兔子洞」
    ,作為有太空背景的科幻作品,《星際探索》還可以給我們帶來什麼不一樣的新鮮感受和思考?故事靈感來自約瑟夫·康拉德的著名小說《黑暗之心》,影片《2001太空漫遊》《大都市》《銀翼殺手》和《現代啟示錄》是導演的電影參照,野心可見一斑。2017年布拉德·皮特宣布出演主角,其他參演人員也陸續就位。
  • 《星際探索》片子和太空一樣悶
    我不想誇《星際探索》,因為我是觀眾,不是影評人。導演詹姆斯·格雷是國際影展提名專業戶,處女作《小奧德薩》獲得威尼斯銀獅之後,之後的四部電影均止步於坎城金棕櫚提名,而最新的這部《星際探索》仍是威尼斯金獅提名。陪跑久了,就越想拔得頭籌,於是在創作中就不乏迎合影展評審的趣味。所以格雷在業內有個名號,叫「專門為影評人拍片的導演」,其作品專業評分和大眾評分差距不少。
  • 《星際探索》曝「迷失太空」版預告及制式海報
    由布拉德·皮特領銜主演的好萊塢科幻災難冒險巨製《星際探索》今日曝光「迷失太空」版預告,同期曝光的還有CINITY、IMAX、中國巨幕、杜比影院等制式海報,盡顯全新星際史詩的視聽震撼。預告中一場足以摧毀整個太陽系的神秘計劃初現端倪,皮特飾演的太空人羅伊將肩負揭秘真相拯救地球的重任,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或許還能找回多年來消失於廣袤太空的父親……浩瀚星海,孤身赴險,12月6日走進影院,跟隨男神皮特一起穿越太空解鎖終極真相!地球存亡在此一戰 硬核尋父驚心動魄電影《星際探索》全新曝光的「迷失太空」版預告,震撼揭秘片中至關重要的神秘「利馬計劃」。
  • 《星際探索》全國熱映,布拉德·皮特無畏前行,帶你開啟神秘太空之門!
    《星際探索》由美國新攝政影片公司出品,中國電影集團公司進口,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發行,該片由詹姆斯·格雷執導,布拉德·皮特、湯米·李·瓊斯、麗芙·泰勒、唐納德·薩瑟蘭、魯絲》講述一段跨越星際時空的尋父旅程。
  • 開啟《星際探索》這場太空之旅前,這四部作品將帶你提前體驗在失重環境下的那份孤獨
    《星際探索》由《迷失Z城》導演詹姆斯·格雷執導、著名影星布拉德·皮特主演的電影《星際探索》已經於今晚正式登陸內地院線。在前期製作時更是邀請到了來自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美國噴氣推進實驗室(JPL)以及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太空人和專家為本片提供專業支持。其中包括曾兩度飛往國際空間站的退休太空人加勒特·賴斯曼、參與太空項目長達30年時間的 NASA 工程師羅伯特·約厄爾。
  • 布拉德·皮特科幻新片《星際探索》定檔2019.1.11
    布拉德·皮特科幻新片《星際探索》定檔2019.1.11 時間:2017.09.18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良小涼 分享到:
  • 耀 .免費 |科幻冒險大片《星際探索》震撼來襲,快和皮特一起來太空探險!
    由布拉德·皮特領銜主演的好萊塢科幻災難冒險巨製《星際探索》今日曝光「迷失太空」版預告,同期曝光的還有CINITY、IMAX、中國巨幕
  • 《星際探索》到底和《2001:太空漫遊》有何關聯?
    來源 | 《Filmmaker》譯者 | Issac《星際探索因此,令人驚喜的是,導演詹姆斯·格雷邀請布魯克林的學者兼策展人裡奧·戈德史密斯和喬治亞理工學院電影傳媒系的教授格雷戈裡·津曼擔任其新片《星際探索》的顧問。《星際探索》是一部感情豐沛、有關存在主義的科幻電影,它給格雷帶來了某些挑戰,在導演看來,探索先鋒媒體的世界或許可以解決這些問題。所以,他找到了該領域的兩位專家。
  • 《星際探索》其實是太空版《現代啟示錄》(文末IMAX福利
    未及正片,作者先用頗為掉書袋的片名開始了其後兩個多小時的障眼法——「太空片」的類型和海報上皮特那張英俊的臉只是《星際探索》炫麗而賣座的外殼,而它的內含甚至精神本質,則另有天地。大段沉緩的背景音樂、畫外音獨白、類似電流底噪的嗡鳴、淺焦、緩慢的推鏡頭、第一人稱視角的使用——這些都是帶有鮮明當代人物傳記電影之特徵的視聽手法。
  • 《星際探索》:爸爸,讓我們一起點燃海王星!
    那麼用一句話概括由布拉德·皮特主演的太空科幻片《星際探索》,那則是:爸爸,讓我們一起點燃海王星!當同檔期的某部國產電影一路大V吹噓、一路評分狂跌的時候,布拉德·皮特主演的《星際探索》卻逆勢上漲,豆瓣評分從6.7分漲至了7.1分?!而在北美老家,這部電影的評分同樣兩極分化。
  • 是時候為《星際探索》說句公道話了
    不過在影院坐上兩個小時,或許你會從詹姆斯·格雷導演的這部《星際探索》中,獲得前所未有的震撼與感觸。年過半百的詹姆斯·格雷有一道坎,一道橫亙在普通觀眾與狂熱影迷間的坎。克里斯多福·諾蘭的《星際穿越》,就用「黑洞理論」,詮釋出「父母是孩子的幽靈」這一情感內核。不同於諾蘭所呈現的群體焦慮,《星際探索》則集中展示單個人物身上的情感困惑,並通過大師級的鏡頭語言,將個體的孤寂詩意雋永地呈現在銀幕之上。詹姆斯·格雷風格化的影像,首先體現在場景美工方面。
  • 電影《星際探索》中的無聊和沮喪
    《星際探索》是由詹姆斯·格雷執導,布拉德·皮特、湯米·李·瓊斯、麗芙·泰勒、唐納德·薩瑟蘭、魯絲·內伽、約翰·奧提茲聯袂主演的科幻電影,影片展現了星際探索和救援過程中的無聊和沮喪。
  • 【12月5日影訊】《星際探索》男神帶你飛上天!
    最後最佳影片金獅獎一共發了兩個銀獅獎發了三個另外還外加一個評審團大獎那一年,詹姆斯·格雷年僅25歲眼光敏銳的布拉德·皮特沒有錯過這位導演於是,《星際探索》來了湯米·李·瓊斯在喜劇《夕陽特工》後時隔兩年重回大銀幕他飾演布拉德·皮特角色的父親前往海王星探索地外文明的太空先驅者
  • 《星際探索》曝「榮耀天際」預告 終極真相引思考
    網易娛樂11月22日報導 由布拉德·皮特領銜主演的好萊塢科幻災難冒險巨製《星際探索》今日曝光「榮耀天際」版預告,全面釋出海外權威媒體的口碑。目前該片爛番茄新鮮度84%,在一向評分嚴苛的MetaCritic上也達到均分80,獲贊「一部驚心動魄的星際史詩」,片中男神皮特的表現同樣備受稱讚。該片12月6日登陸中國銀幕。
  • 《星際探索》披著科幻外衣的心靈探戈
    最近難得的一部科幻,雖然評分低是很正常的,觀感其實不錯,時常補充一下這些太空美學,體驗尚佳,但問題也很明顯,節奏有些拖沓,而且太多東西表達得不清楚,比如三十年前的「電泳」現象為什麼到現在還是懸在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它到底是什麼原理,不清楚。
  • 《星際探索》裡絲毫沒有商業的濁氣,而是一部關於文藝、家庭、倫理甚至是哲學的好電影.
    但如果看過這部電影,你會發現《星際探索》是何其令人驚豔!在今年初的各種預測中,《星際探索》都被視為今年最受期待的科幻大片,尤其是入圍威尼斯主競賽單元,更引起了媒體的盛讚,爛番茄新鮮度一度達84%,苛刻的MTC評分居然高達80分!包括2020年奧斯卡視覺效果獎初選名單,第一個就是《星際探索》。
  • 《星際探索》拍攝幕後:穿越星空,探索生命!
    由霍伊特·范·霍特瑪擔任攝影指導,詹姆斯·格雷擔任導演的《星際探索》講述了由布拉德·皮特(BradPitt)飾演的太空人Roy為了尋找20年前啟程外太空尋找外星智慧生物,失蹤在茫茫宇宙的父親(Tommy Lee Jones扮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