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探索》片子和太空一樣悶

2020-10-12 會輕功的蚊子

我不想誇《星際探索》,因為我是觀眾,不是影評人。導演詹姆斯·格雷是國際影展提名專業戶,處女作《小奧德薩》獲得威尼斯銀獅之後,之後的四部電影均止步於坎城金棕櫚提名,而最新的這部《星際探索》仍是威尼斯金獅提名。陪跑久了,就越想拔得頭籌,於是在創作中就不乏迎合影展評審的趣味。所以格雷在業內有個名號,叫「專門為影評人拍片的導演」,其作品專業評分和大眾評分差距不少。《星際探索》自然也是這樣,在爛番茄上,媒體83%的新鮮度,觀眾45%的新鮮度,豆瓣上1分和4分也涇渭分明。那《星際探索》到底好不好看呢?從商業片的角度看(畢竟過億的大成本),這是一部披著科幻片外衣的文藝片,講述的是皮特扮演的羅伊孤獨內心的救贖之旅,只是這旅行放到了太空,橫跨地球、月球、火星和海王星,可謂史上路途最漫長的旅行了。但如此漫長的旅行並不像一般太空科幻片一樣精彩,雖然也有月球車遭遇槍戰、太空艙遭遇變種猩猩襲擊、最後一秒偷登火箭等刺激性的情節,但均被格雷輕描淡寫匆匆帶過。要知道,格雷是文藝片導演,最擅長的是反高潮,他關注的可不是普通觀眾的多巴胺,而是高潮後的PTSD(創傷後應激障礙),所以你會覺得這部電影的調性很喪,沉悶而無聊,加上模仿特蕾西在《火星生活》中的旁白,使整個故事具有暗黑的克蘇魯風格。現實生活已如此無趣而消極,除了追求思想深度的影評人,普通觀眾誰會去電影院看這種表現孤獨的大悶片?大悶片與大爽片並沒有絕對的優劣,我們在某種情緒下會想看藝術電影,消解、沉思、與自己和解,而在大多數時候會想看爽片,在光影世界裡脫離現實,輕鬆、快樂,哪怕一刻。當然,如果爽片有深度、悶片有創新更好,下裡巴人和陽春白雪並非絕對對立。只是這部皮特領銜的《星際探索》先入為主讓觀眾期待星辰大海的遠徵,卻格局仍囿於內心,不免產生失衡感。何況這部科幻片也不硬,且不說太空中流淚是藝術破格,被核彈爆炸的餘波推動飛船返航也太天馬行空了吧。

相關焦點

  • 2019年度太空電影?《星際探索》可以有
    2016年和2017年《太空旅客》、《異星覺醒》頂上;好萊塢幾乎每年都會出爐一部話題性十足的太空題材電影,輪到2019年,隆重登場的將是《星際探索》。《星際探索》劇情有關於人類的一個尋找外星智慧生物的秘密項目。湯米·李·瓊斯飾演的Clifford McBride20年前前往海王星進行探索,只可惜任務失敗,一去不回。
  • 《星際探索》我們需要什麼樣的太空電影?
    「《2001太空漫遊》」 他不假思索道。「剛上映的《星際探索》呢?」「它太沮喪(sad)了,像它和《地心引力》這類的太空片,它們都太沮喪了,太空是很激勵人心的!」我問完了我想問的問題,得到了出乎意料的答案,心滿意足地收工。
  • 《星際探索》布拉德·皮特「臨危受命」勇闖太空
    網易娛樂11月29日報導 由布拉德·皮特領銜主演、入圍威尼斯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好萊塢科幻災難冒險巨製《星際探索》12月6日全國上映,影片現已全面開啟預售,今日曝光「臨危受命」版預告。電影中皮特飾演的天才太空人羅伊,為解決地球上頻繁出現的潮湧危機,被派往太空揭開謎團拯救人類,發現了關於自己父親的驚天秘密!
  • 《星際探索》:一首來自詹姆斯·格雷的太空詩歌
    我本應該對像他這樣有獨創性的電影製作人的判斷和傾向更有信心,尤其是對一個電影藝術的想法和他無休止的自我質疑是分不開的電影製作人。在周五上映的《星際探索》中,格雷折射出自己內心深處的觸動,展現出一種深刻的主觀性。在某些本質上,格雷在世俗所熟悉的現實主義的局限中,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走得更遠。在一部太空電影中,電影人需要克服的一個基本問題是對所要展示東西的需求。
  • 《星際探索》:一首來自詹姆斯·格雷的太空詩歌
    在周五上映的《星際探索》中,格雷折射出自己內心深處的觸動,展現出一種深刻的主觀性。然而,事實證明,《星際探索》將世界建立在了這些基礎上,利用巧妙的手法讓陌生的東西變得熟悉和明顯起來,然後用心理上的混亂打破了那些瞬間出現的常規。
  • 《星際探索》好萊塢男神穿越太空,終極真相一觸即發
    探討這個話題的好萊塢口碑佳作《星際探索》由布拉德·皮特、湯米·李·瓊斯、唐納德·薩瑟蘭、麗芙·泰勒、魯絲·內伽等出演。爆!男神皮特要徵服星辰?黑科技+星際之美奪人心魄 《星際探索》宏大的宇宙觀,竟然呈現人類正在構想的太空電梯、未來時代的月球基地、穿越光年的太空飛船等宇宙黑科技,於科幻造夢之間又不失科技真實,足以令科幻迷大飽眼福。
  • 布拉德·皮特的《星際探索》讓我們掉入怎樣的太空「兔子洞」
    ,作為有太空背景的科幻作品,《星際探索》還可以給我們帶來什麼不一樣的新鮮感受和思考?單看劇情介紹,《星際探索》是一個相當吸引人的故事:故事發生在不遠的未來,人類已經徵服月球和火星,建立了自己的根據地。16年前,湯米·李·瓊斯扮演的父親執行代號利馬Lima的任務,飛往海王星探索外星智慧,從此音信渺無。如今,地球受到太空電磁衝擊波威脅生存,可能和這一失敗的任務有關。
  • 《星際探索》曝「迷失太空」版預告及制式海報
    由布拉德·皮特領銜主演的好萊塢科幻災難冒險巨製《星際探索》今日曝光「迷失太空」版預告,同期曝光的還有CINITY、IMAX、中國巨幕、杜比影院等制式海報,盡顯全新星際史詩的視聽震撼。預告中一場足以摧毀整個太陽系的神秘計劃初現端倪,皮特飾演的太空人羅伊將肩負揭秘真相拯救地球的重任,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或許還能找回多年來消失於廣袤太空的父親……浩瀚星海,孤身赴險,12月6日走進影院,跟隨男神皮特一起穿越太空解鎖終極真相!地球存亡在此一戰 硬核尋父驚心動魄電影《星際探索》全新曝光的「迷失太空」版預告,震撼揭秘片中至關重要的神秘「利馬計劃」。
  • 《星際探索》:我們在逃避還是在追求孤獨?
    「能去電影院看的片子,就別在電腦上看。」這句話對我來說是個原則,特別像《星際探索》( Ad Astra )這樣的片子更是如此:倘若不是在靜謐的影院中觀看,我也許會看不進去……本片在評論界受到普遍好評,觀眾們卻不太買帳——看完影片後我算知道怎麼回事了,這是部披著商業科幻片外衣的文藝片,它其實真的不「商業」。
  • 本周送票丨2019年度太空電影?《星際探索》可以有
    2016年和2017年《太空旅客》、《異星覺醒》頂上;好萊塢幾乎每年都會出爐一部話題性十足的太空題材電影,輪到2019年,隆重登場的將是《星際探索》。由布拉德·皮特領銜主演、入圍第76屆威尼斯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好萊塢科幻災難冒險巨製《星際探索》12月5日國內提檔上映。
  • 《星際探索》到底和《2001:太空漫遊》有何關聯?
    來源 | 《Filmmaker》譯者 | Issac《星際探索因此,令人驚喜的是,導演詹姆斯·格雷邀請布魯克林的學者兼策展人裡奧·戈德史密斯和喬治亞理工學院電影傳媒系的教授格雷戈裡·津曼擔任其新片《星際探索》的顧問。《星際探索》是一部感情豐沛、有關存在主義的科幻電影,它給格雷帶來了某些挑戰,在導演看來,探索先鋒媒體的世界或許可以解決這些問題。所以,他找到了該領域的兩位專家。
  • 耀 .免費 |科幻冒險大片《星際探索》震撼來襲,快和皮特一起來太空探險!
    由布拉德·皮特領銜主演的好萊塢科幻災難冒險巨製《星際探索》今日曝光「迷失太空」版預告,同期曝光的還有CINITY、IMAX、中國巨幕
  • 《星際探索》其實是太空版《現代啟示錄》(文末IMAX福利
    未及正片,作者先用頗為掉書袋的片名開始了其後兩個多小時的障眼法——「太空片」的類型和海報上皮特那張英俊的臉只是《星際探索》炫麗而賣座的外殼,而它的內含甚至精神本質,則另有天地。大段沉緩的背景音樂、畫外音獨白、類似電流底噪的嗡鳴、淺焦、緩慢的推鏡頭、第一人稱視角的使用——這些都是帶有鮮明當代人物傳記電影之特徵的視聽手法。
  • 太空科幻電影發展簡史:從《月球旅行記》到《星際探索》
    《2001:太空漫遊》首次將以假亂真的特效與意蘊深刻的內核相結合,影響了一系列探索人性、思考人類起源等本質問題的電影。1972年,蘇聯電影《飛向太空》上映,這部電影與《2001:太空漫遊》一樣節奏緩慢、主旨晦澀,被認為是冷戰背景下蘇聯的回應。
  • 「旅行者」飛船姊妹攜手,穿越星際空間,探索太空深處的奧秘
    圖解:太陽系的規模和旅行者2號。圖源:NASA當時,沒有辦法知道宇宙飛船是否可以穿越星際空間,或者它是否能夠在太空深處進行如此漫長的旅程。但截至去年,旅行者2號和它的姊妹飛船「旅行者1號」都已進入星際空間。它們穿越的差異給了科學家們一個獨特的機會來比較旅行者1號和2號收集的數據。
  • 太空版「我的爸爸去哪兒了」,科幻電影《星際探索》(下)
    儘管在登月工程結束之後世界各國在航天事業上就再也沒有重大突破,但是人類對茫茫宇宙的探索卻從未停止過。2019年剛剛上映的科幻電影《星際探索》就為我們展現了地球人對宇宙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以及讓人激動不已的前景。
  • 《星際探索》,關於科幻片,我們在講些什麼?
    但《星際探索》不同,表面上看起來它像是一部類似《2001太空漫遊》那樣,對未來有著巧妙的沉思和探索,但實際上呢,他只是在風格上與後者相似,在故事編排和情感設計上,都加入了一些自己的東西。當一個個體被扔在了這種大環境下,存在於角色內部的關係沒了,人的意義和價值也隨之消失的,它所展現的只是一種狀態,《星際探索》中也是如此,當父親和兒子一同飛到浩瀚的太空中時,父子間的情感被強化,因為除此之外的一切在這種真空環境下都毫無意義,唯有眼前的情感是真切存在,這種情感,就是生存的狀態。
  • 霍金談探索太空:已計劃讓星際旅行變成現實
    作者 | 楊陽11月5日,在騰訊WE大會上,霍金做了關於地球和人類所扮演的角色的演講,一方面思考人類的未來,另一方面研究探索太空、尋求其他潛在宜居星球的選擇。霍金認為,到2600年,世界將擁擠得 「摩肩擦踵」,電力消耗將讓地球變成「熾熱」的火球,這是岌岌可危的,而最好的方法就是移民到太空,探索人類在其他星球上生活的可能。霍金相信,生命在地球上是自然而生的,在其他條件適宜的星球上,生命的存在也必定是可能的。在太陽系中,月球和火星是太空移民地最顯而易見的選擇,木星和土星的一些衛星也存在可能。
  • 《星際探索》科幻
    著唯美的太空科幻場景,但它又不像主流科幻片一樣,有著讓人看著熱血沸騰的勁爽,甚至還有些意識流的,也就是所謂的文藝範。比如在《星際探索》前半段故事的背景架構,劇情的鋪墊和探索冒險都非常的宏大,讓人產生無限的遐想,而結局卻落到了父子親情這樣的小格局。這部電影主打太空懸疑驚悚風,但是這三個標籤的完成度都不高。影片的劇情線索略顯模糊,整體風格太過壓抑,對普通觀眾來說自然很難接受。
  • 電影《星際探索》中的無聊和沮喪
    《星際探索》是由詹姆斯·格雷執導,布拉德·皮特、湯米·李·瓊斯、麗芙·泰勒、唐納德·薩瑟蘭、魯絲·內伽、約翰·奧提茲聯袂主演的科幻電影,影片展現了星際探索和救援過程中的無聊和沮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