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多久才能讓身體發生變化呢?這個問題其實不太好回答,因為變數太多,說不準啊。
只能說快則兩個禮拜,慢則一年半載。
用我自己來舉例,前段時間大家都在家宅著,我也不例外,日常跑步被迫中斷,然後我那該死的廚藝還特別的好,每天都給自己做好吃的。
每天趴著有不能動,飯量還大得很,喜聞樂見,我兩個月胖了十斤。
四月份下旬的時候,新聞病毒基本控制住了,於是乎我就立馬恢復了跑步習慣,選了個沒什麼人的地方,在一個沒什麼人的時間,恢復了跑步。
請注意,跑步對我來說,是一種享受,是一件很輕鬆的事情,因此跑步的根本原因不是我胖了想瘦回去才跑的,而是我真的很想去跑步。
剛恢復跑步的那三四天,跑量直線下降,畢竟身體增加了十斤負重,但很快我就恢復了原有的跑步強度,現在是第三周,我的體重也快恢復到原來的水平了。也就是說,這十幾天的時間裡,我就掉了八九斤的體重,好不容易長出來的小肚腩又給收回去了。
由此可見,對我來說,跑步出效果的時間是很快的,因為我有跑步基礎,以前鍛鍊下來的肌肉沒有因為宅在家幾個月退化太多,我的跑步強度比沒有基礎的人強挺多的,所以我瘦得快。
而對於絕大多數想減肥的人來說,都是沒有跑步基礎的,跑步強度提不上去,這時候討論跑步的效果,就有點言之過早。
但是偏偏,對於剛開始跑步的人來說,即時的鼓勵是很重要的。太多人因為堅持跑一兩個月,體重卻沒多少變化,而放棄跑步了。
這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跑不動、效果不明顯、更跑不動、效果更不明顯、放棄跑步。
理論上來說,這個惡性循環幾乎是無解的,只能依靠自己的毅力堅持,直到你進步到跑步強度足夠,能有比較好的效果反饋時,才有可能打破這個惡性循環。
一般要堅持兩個月到半年的時間。
但是,有毅力堅持這麼久的人畢竟是少數。所以我替大家想了一個辦法,可以幫助你度過跑步前期那段沒什麼效果又很痛苦的日子。
那就是,把關注點從體重上挪開。
體重對於胖瘦程度的反饋其實挺不準確的。喝杯水重半斤,上個廁所輕一斤,吃個飯又重幾斤,換個衣服也重幾斤,這樣的數據,怎麼能讓你從中感受到跑步帶給你的好處呢?
我建議,買一個體脂卡尺,就是一個像小夾子的東西,它能夾住你的皮下脂肪,根據脂肪的厚度,直觀的反饋你脂肪消耗了多少。
用這個方法測量的話,堅持跑步一周就能有看得見的效果。有效果,就有堅持下去的動力。
當然別忘了,提升跑步能力,才是讓效果最大化的基礎,以後跑得更遠更快了,天天都想去跑步了,到那時候,還需要擔心跑步沒有效果嗎。
到時候,可能你也會像我一樣,三天不跑就難受,胖了十斤也不用在意,因為隨時都能瘦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