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圖」意象:跨越千年,命運相連,淺析電影《雲圖》的深刻內涵

2021-01-07 王木棍

01 小說改編電影《雲圖》

電影《雲圖》北美上映於2012年10月,國內晚了幾個月在2013年1月公映。兩個版本有很大的差異。

美國版片長172分鐘,國內版只有134分鐘。儘管刪減了不少,但這部電影的深邃內涵和獨特的敘事方式依然讓可以讓國內的觀眾嘆為觀止。

本片豆瓣評分8.0分,IMDb網站7.4分。

電影的導演是《羅拉快跑》和《香水》的湯姆·提克威與《黑客帝國》系列的沃卓斯基姐妹聯合執導。

本片的卡司陣容也十分強大,包括了湯姆·漢克斯、哈莉·貝瑞、雨果·維文、本·衛肖、休·格蘭特等實力派影星,以及韓國女星裴鬥娜和中國女星周迅。

《雲圖》一個很大的特色是這些演員在幾乎都一人分飾多角,強大的化妝技術甚至讓你不仔細看很難分辨出來,直到影片結束後的演員表出現才會讓你恍然大悟。

電影《雲圖》改編自同名小說。跟2013年另一部電影李安執導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一樣,兩部電影的原著小說都曾號稱「最難以被拍成電影的小說」。

小說改編電影遇到的最大難題是文字的影像化處理,這一點上二者面對的難度都不小。

原著小說本身深刻的內涵使得電影先天就具備了很強的思想深度,電影則依靠其特有的藝術表現力和更廣泛的受眾群體使得這些思想內涵的傳播迅速放大。

當然,原著改編電影作為二度創作,既要忠實保留原著的精髓和靈魂,又少不了導演編劇的認知感受和重新詮釋。

這對導演和編劇的功力是十足的考驗,加減法是必須要做的,如何取捨是極大難題。好在兩部電影都達到了很高的水準。

02 《雲圖》故事本身及電影與原著的差異

當年棍哥先看了原著,再一直苦等電影。電影在沒上映之前我就有一點好奇和一點擔心。好奇的是導演如何用鏡頭語言敘事,擔心的是沒看過原著的普通影迷看第一遍能否看懂。

電影和原著都講了6個故事。

1850年,南太平洋,美國公證人亞當·尤因(吉姆·斯特吉斯飾)在船上被不明寄生蟲病折磨,他用日記記錄下自己所見所聞;

1931年,蘇格蘭,落魄青年羅伯特·弗羅比舍(本·衛肖飾)為音樂大師記錄曲譜,受到半本旅行日記的啟發創作出了恢宏壯闊的《雲圖六重奏》;

1975年,美國加州,小報記者路易莎·雷(哈莉·貝瑞飾)冒著生命危險調查一樁核電站醜聞,在老唱片店她被一首不知名的樂章打動;

2012年,英國倫敦,被囚禁在養老院的出版商蒂莫西·卡文迪什(吉姆·布勞德本特飾)揣著一疊由女記者寫成的紀實文學,打算將自己的「越獄經歷」拍成電影;

烏託邦未來,首爾,餐廳服務員複製人星美-451(裴鬥娜飾)開始形成自我意識和反抗人類,她在人類圖書館看了一部飛躍老人院的電影;

文明毀滅後的未來,異星球,牧羊土著扎克裡(湯姆·漢克斯飾)對高科技文明的先知心懷敵意,他的部落唯一相信的女神叫星美……

電影用了不同於原著的敘事方式。

你可以把原著想像成一個俄羅斯套娃,然後一刀將套娃劈成兩半,只有最裡面的那個小娃保持完整,原本6個娃變成了11個部分。

作者先撿起最外面的一層的其中一半,再撿第二層的其中一半,依此類推到完整的小娃,再到倒數第二層的另一半,最後到最外面一層的另一半,將11個部分拼接成一個套一個的6個娃,也就是這6個故事。開始於太平洋,結束於太平洋。

而電影則將6個故事的發展平推,像6根絞纏在一起的線互相裹挾著前進。時空不斷轉換,聯繫愈發緊密,一起奔向高潮,有平行宇宙的感覺。開始於異星球,結束於異星球。

很難說兩種敘事方式孰優孰劣,但電影零散的片段,跳躍的剪輯,眾多的人物的確需要觀影者有較強的即時記憶拼接能力,而這也容易導致混亂的觀感,一刷難以看懂。

同時,電影與原著相比,做了大量減法。

原著中的6個故事,本身十分獨立,內容也相當豐富,而且採用了不同的文體(日記、書信、小說、訪談)。每個故事擴展開來都足以單獨拍一部電影。

電影出於片長和結構的考慮,很多細節其實並未在影片中表現,缺少了這些鋪墊也使得電影中故事的發展顯得略有突兀。

不過,電影的好處就在於視覺的體現,尤其是視覺奇觀的建立在當今電影技術的支持下基本可以實現「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

在好導演和好編劇的前提下,電影與文字這種己之長補彼之短的關係,讓電影與文學真可謂相得益彰。

電影將原著中的景象和人物一一完美呈現,與自己看文字時在腦中生成的景象加以對應,不得不佩服好萊塢這些造夢師的超凡能力。特別是未來世界的場景,確實超出我的想像。

雖然在敘事方式和故事內容含量上都有了很大的變化,但原著所要表達的核心思想都在電影中很好的繼承下來。

將故事串聯起來的材料(日記本、信件、電影、星美、胎記)除了其串聯的作用,本身對每個獨立故事的發展重要但並非關鍵(電影相對原著對其作用有所強化),而這也正是其精妙所在。

沒了這些串聯點,故事還是故事,甚至是很平常的故事,有了這些串聯點,才成為《雲圖》,才能讀解出命運、輪迴、救贖、文明、未來等這些深刻而宏大的命題。

03 「雲圖」意象

作為一部內涵豐富而深刻的電影,每個觀影者都會有不同的解讀方式和觀點。就像一枚不規則的透鏡,它可以折射出很多不同的光芒和顏色,但取決於你投射出光的角度。

就像「雲圖」名字本身,雲的生成和雲的圖景,總是似是而非,飄忽不定,變化萬千卻又必然遵循著它自己的循環軌跡。至於這朵雲像馬還是像鹿,要下雨還是只打雷,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觀點。

在我看來,除了命運的無常與有常,輪迴的現世與來世,《雲圖》的意象和它承載的深刻內涵你還可以聯想到很多。

歷史與文明

歷史是由誰創造的?少數精英還是普通民眾?歷史的發展與走勢是偶然還是必然?這是歷史學家一直以來爭論的話題。

當然對於我們這些經歷過中國式教育的人來說,歷史老師很早就告訴了我們標準答案是後者。不過,我個人一直對這樣的標準答案存疑。

我總覺得,創造歷史的關鍵是那些英雄式的精英人物,歷史的發展是偶然大於必然。

歷史老師的說法是,英雄式人物可以推動歷史發展,但不是創造歷史,歷史有其發展的必然規律。

也就是說,沒有秦始皇也可能有齊始皇,沒有希特勒也可能有幹特勒,沒有賈伯斯也可能有路布斯。這個解釋還是難以讓我信服。

舉個不是人的例子,如果沒有幾千萬年前行星撞上地球這樣的偶然事件,恐龍會滅絕嗎?恐龍沒滅絕,人類還會產生嗎?沒有人類,哪還談的上歷史。歷史老師最後說:歷史是不能假設的。

歷史說到底,是人的歷史,是人在書寫和創造。可以說沒有人,就沒有歷史。但哪種人對歷史進程和發展起的作用更為關鍵,還是要歸結到具體的人而非泛化的「人民群眾」,而且不是具體的一個人,而是具體的某些人。

秦始皇統一天下,確實有歷任秦王打下的基礎,也少不了呂不韋的戲劇化作用,但也只與這些特定的人有關。一個面朝黃土背朝天的鹹陽郊區農民使多大勁也創造推動不了歷史,千千萬萬的農民到底是在家種地還是當兵打仗也得需要秦王們的號令才能形成推動歷史的力量。

賈伯斯可以改變世界,確實少不了每一項技術革新的支持,但也只與發明和推動這些技術的精英們有關。我等普通老百姓也只有跟上並享受這些技術帶來的生活便利的命。

跑遠了,回到《雲圖》。每個故事當中的每個人,在不經意間對歷史的進程產生了重要的影響,這些人成為了創造歷史的關鍵人物。

但他們對歷史的影響程度卻不一樣,後面的人比前面的人重要性越來越強,影響越來越深遠,從亞當·尤因的日記到最後星美成為宗教偶像,整個過程呈現出幾何級的影響度擴張,這便是蝴蝶效應。

故事中的每個人都很草根,並非英雄人物,他們的所作所為也沒有明確的要改變歷史的動機,但他們是這條歷史線索中的關鍵一環,少了任何一個歷史可能都會改變。

從這個角度講,歷史由少數精英或由人民群眾創造都不準確,而是在若干個關鍵人物的有意無意的連續推動下,匯聚更多人的力量,形成一種不可阻擋的勢頭,從而形成文明和歷史的進程。

關鍵人物可以是英雄,可以是精英,可以是屌絲,但不管是誰,其自身的主觀意識和素質能力都起到關鍵作用。這裡面,偶然因素比必然因素更加重要。

因此,一個普通人在不能確定是否會成為關鍵人物時,是不能創造歷史的,而只能在歷史潮流中成為正向或逆向的粒子,或者乾脆就是毫無意義的炮灰。

但每個人都不能忽視自己在歷史長河中的作用,哪怕是微乎其微的動作都可能形成蝴蝶效應,從而成為創造歷史的關鍵人物。

就像亞當尤因最後說的:一滴水不能改變海洋,但海洋不正是由一滴滴水匯聚而成的嗎?

政治與社會

了解沃卓斯基姐妹拍過的電影的人,或許都會覺得他倆執導《雲圖》是再合適不過的人選。(另一導演提克威是德國人,執導的最有名電影是《香水》,也是一個關於反抗的故事,只是有點另類重口)。

不管是《V字仇殺隊》還是《黑客帝國》,這姐倆(之前是哥倆,後來變姐倆,二人對自己性別的反抗也是做到極致)一直都在探討一個政治命題,那就是對極權的反抗。

在《雲圖》中,這個命題也呈現出遞進式的強化。

第一個故事,是黑人對種族歧視的個體反抗;第二故事,是文藝青年對同性戀、家境、資歷歧視的個體反抗;第三個故事,是幾個老頭對監獄式養老院管理的小群體反抗;第四個故事,是女記者代表的普通民眾對為利益不擇手段的大公司的反抗;第五個故事,是星美代表複製人對人類極權制社會的群體反抗;第六個故事,是文明人類對已回歸原始的野蠻人反抗和對整個地球世界的逃離。

從個體反抗,到群體抗爭;從反對歧視,到反抗權威。幾乎每個故事中,都有人因為抗爭而死去,真可謂「不自由,毋寧死」。

電影相比原著,由於在細節上的刪減,使得政治的影射意味有所削弱,尤其是星美的故事,其對極權和壓迫制度的反映最為顯著。

看原著時,有很多環境描寫、人物設定和語言對話都很能讓人會心一笑。故事將發生地放在韓國所謂新首爾就很能說明問題,甚至在別的故事裡也有提及到朝鮮,比如女記者的父親和黑人是韓戰時的戰友。

無論原著作者還是電影導演,都對等級制、極權制以及任意剝奪人類自由的行為感到厭惡並加以批判,並認為這樣的制度會毀滅世界(否則也不會有第六個故事)。

在社會越來越多元,社會問題越來越多的當今,人與人,群體與群體之間的相處與交流在不斷加強的同時,種族、文化、宗教、習俗、社會制度、意識形態等各種原因導致的矛盾鴻溝也無處不在,甚至愈演愈烈。

作者似乎一樣感到無助和彷徨,在審視自身所處社會和制度的同時,對東方文化下的社會現狀同樣並未認同,反倒表現出某種悲觀情緒。

宗教、科學與未來

《雲圖》無疑要歸屬到科幻片的範疇。科學發展的軌跡在故事的不同時代背景下逐一展現。特別是到了未來時代的描寫,純屬科幻。

技術幻想本身並沒有什麼創意之處,無非複製人、高度信息化、外太空殖民。但其故事本身,正如前面所說,體現的是一種對科技發展可能帶來的人類世界毀滅性結果的悲觀。

其實,這樣的觀點或思想一直都是西方科幻的重要領域,反映這種思想的文學作品和影視作品也很多。只是《雲圖》還包含著科技發展對社會制度變化產生致命影響的隱憂。這方面,它有點像《銀翼殺手》。

女記者雷的故事中影射了核能,其成為了毀滅世界的一種可能。繼續聯想,西方世界毀滅後,東方文明崛起。

而因核能摧毀導致生產生活資料嚴重缺失乃至物種滅絕,少數人佔有了多數資源,統治世界,並利用克隆技術,奴役複製人並以其作為食物來源,形成一個人吃人的世界。

再後來,人類與複製人戰爭爆發,人類文明徹底毀滅,只有極少數掌握高端科技的人類留存在地球和異星基地,其餘人類則退化到蠻荒時代,建立了以星美為神像的宗教信仰。

宗教說到底與科學一樣,是人類認識世界的一種方式。這兩種方式都對人類文明的發展產生了至關重要的影響。科學與宗教的關係,也經歷著一輪又一輪的彼此博弈與妥協。

《雲圖》中,星美是科學的產物,卻成為覺醒後反抗統治的代表和象徵,直到最後成為人類的宗教偶像。科學幾乎走向沒落,宗教信仰重新指引著人類。

星美從嚴格意義上講,非我族類,乃人類創造,但最後又成為人類的精神歸屬,充滿著反諷意味。

真正拯救人類,逃離已不適合居住的地球的,最終還是要依靠科技的力量,星美的信仰卻不會消逝。科學與宗教繼續糾纏下去。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裡,派的母親說的一句話讓人印象深刻:科學與宗教,一個指導外在,一個指引內心。少了哪一個,人類文明都不完整。

到影片最後,人類移民異星(這是電影比原著增加的部分,也是我認為比原著更意味深長的地方),而文明形態幾乎回歸原始,似乎完成了一個循環。

這個循環是比個體生命輪迴更大的輪迴。讓人不禁暢想,人類文明的起始,是否也是上一個未知文明自我毀滅的終結,它毀滅的如此徹底,幾乎沒有任何文明成果傳承下來,只剩下以宗教的形式殘存於人類的精神世界,延續千年至今,警醒著人類不要重蹈覆轍。

而那些UFO,只不過是遠古殘存文明的人類後裔到地球的巡視。可我們抬頭仰望星空,卻也再不能找尋到那個古老的家園。

相關焦點

  • 看過《雲圖》電影,你知道什麼是「雲圖六重奏」嗎?
    《雲圖》的寫作風格,在大衛·米切爾一鳴驚人的長篇處女作《幽靈代筆》中已有顯現。「輪迴」是小說和電影共同的主題,每位人物看起來都有著各自的命運,或者說宿命。這種「輪迴」更多地是指精神的輪迴。作為電影的《雲圖》這幾乎是所有改編電影的共通缺點——很難做到將原著濃縮在兩三個小時長的電影中,還儘可能保持原著所有的深刻內涵。就像奧黛麗·赫本的演出再怎麼出色,也比不上前蘇聯七個小時長的《戰爭與和平》。
  • 《雲圖》有多玄? 透過雲霧為《雲圖》拼圖(圖)
    不過,雖然沃卓斯基姐弟預言中國觀眾是這部影片的「知音」,但仍有許多中國觀眾未能理解其中深刻的思想內涵,也無法將大量的信息拼合出一幅完整的「圖畫」。對此,沃卓斯基姐弟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觀眾們不要急於賦予這部影片一個答案,每個人的答案也不是相同的,「正如我們不會把自己對於這部影片的詮釋公布給你們一樣,我們作為創作者,不能剝奪觀眾思考的權利。」
  • 電影《雲圖》_娛樂頻道_鳳凰網
    導讀: 《雲圖》(Cloud Atlas)改編自大衛·米切爾的同名小說,故事從六個人在不同時空的際遇入手,時間跨越以公元1850年為始,一直延伸到後末日時期的未來,看似毫不相干卻又環環相扣,因而被譽為有史以來最能挑戰閱讀想像力的小說。
  • 《雲圖》被奧斯卡遺忘的明珠,電影史上最頂級製作!
    《雲圖》是由沃卓斯基姐弟、湯姆·提克威爾執導,湯姆·漢克斯,哈利·貝瑞,雨果·維文等主演的一部科幻電影。該影片講述了六段看似獨立的故事,但彼此之間卻存在著某種神秘的聯繫,一步步揭示著人世間的輪迴道義,最終在浩瀚的人類文明長河上空描繪出一副跨越千年的璀璨雲圖的故事。
  • 電影《雲圖》
    電影《雲圖》講述的由1849年—後末日時代,其中發生的6件事影響了歷史的發展, 這看似無關的6件事,卻又緊緊的與因果論結合在一起。
  • 史上劇情最複雜影片<雲圖>讓觀眾看暈了?
    觀影 有竊竊私語,有無奈離場  《雲圖》改編自大衛·米切爾的同名暢銷小說,該作品曾被認為不可能拍成電影,因為故事錯綜複雜,穿越千年時空,極具挑戰性。但執導《黑客帝國》、《羅拉快跑》的三位大導演沃卓斯基姐弟、湯姆·提克威硬是不信邪,首次聯手拍成了《雲圖》,還聚集了湯姆·漢克斯、哈利·貝瑞、雨果·維文、周迅等豪華演員陣容。
  • 電影篇——《雲圖》
    請在微信公帳號對話端,輸入關鍵詞「雲圖」,電影《雲圖》分享給你>影片信息片名:雲圖原名: Cloud Atlas1993年拍攝了處女作《致命的瑪麗亞》(Die Tödliche Maria),獲得德國電影評論協會的最佳電影獎,巴伐利亞電影節最佳新人導演獎。1998年拍攝的《羅拉快跑》是湯姆·提克威最為重要的作品。2000年他又再以風格類似的《飄流兩顆心》(The Princess and the Warrior),贏得持續的好評與商業成績。
  • 《雲圖》:一次超級頭腦風暴與宿命六重奏,值得觀看的科幻電影
    我很羞愧,《雲圖》在中國大陸上映的時候,我觀看到一半就放棄了。這也難怪,那時候我還沒有正式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影迷」,沒有真正認真觀看過庫布斯特、費裡尼、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的任何一部作品,對電影的理解粗淺可笑。毫無疑問,像《雲圖》這樣的一部作品,是需要帶著一顆真誠而平靜的心觀看才有意義的。 第二遍觀看《雲圖》,我可以用震驚來表達我的感受。
  • 豆瓣8.0的科幻片《雲圖》: 一部神奇的穿越劇!
    《雲圖》海報先來介紹一下此片的兩位導演!因為能拍出這種神作的導演一定不是一般人。如果說《雲圖》你也許未曾聽說過,但你一定聽過大名鼎鼎的《黑客帝國》三部曲。對了,該片的導演就是《黑客帝國》系列的導演——沃卓斯基兄弟。
  • 想看懂《雲圖》不容易
    梳理一下《雲圖》的敘事脈絡:它由六段相對獨立但又彼此關聯的故事構成,從六個人在不同時空的際遇入手,始於1840年一名美國人旅行到舊金山的日記,延伸到後末日時期的未來,跨越5個世紀。而每個故事都在一個生死關頭戛然而止,然後另起爐灶講下一個故事。最後一個故事講完後,再續上各個故事的另一半。要把這麼一個紛繁複雜且沒有主線的故事塞進兩三個小時的電影,改編難度不可謂不大。
  • 電影 | 黨同伐異:揭秘《雲圖》的今生前世
    隨著《地球最後的夜晚》刷爆朋友圈,不少人或許會回憶起當年被《雲圖》支配的恐懼。從某種角度來講,兩部電影的理解難度可謂不相上下,都充斥著非線性剪輯和大量的意象。不同的是,《雲圖》在那一年廣受好評,無論是拍攝手法或是故事,都被稱為「超前的」或是「對人類文明極有前瞻性」。儘管是根據小說改編,《雲圖》在口碑上得到了高度的讚譽,但或許其中很多名不副實。
  • 電影賞析:《雲圖》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的重逢
    當然,這樣一部糅合了六個故事的電影也同樣引發了專業人士與普通觀眾的各種關注與不同聲音…… 《雲圖》,簡單來說,影片就是六個故事被截開了打亂了;複雜來說,影片就是用六個離散的段落探討了人生與人性。然而,該片在國內上映以來,就一直流行著一種很「主流」的「神秘化」論調——該片主旨是極其晦澀難懂與深刻獨特的,是普通一般觀眾很難完全理解和接受的!!!
  • 《雲圖》:6個貫穿人類文明的故事和6個與命運抗爭的時代先驅者
    大家好,今天給幻迷們推薦一部非常經典的科幻大片《雲圖》,這部影片自2013年在中國大陸上映以來,就一直受到資深科幻影迷的追捧。它具有非常獨特的敘事方式和極富哲理的故事情節,從電影開篇就給到了觀眾,極其厚重的史詩感。隨著劇情逐漸深入,一副人類文明發展史的畫卷展現在了眼前。儘管每一個故事,都只是一個時代的縮影,但是它的背後卻蘊藏著人類與命運抗爭的精神。
  • 電影《雲圖》被刪剪近四十分鐘 仍然很重口味
    電影根據同名小說改編,原著描述了不同時空的六個不同類型的故事,每個故事也許並不新奇,但人物情節互相交織印證,輔以輪迴轉世等東方元素,結構複雜而宏大,改編成影片更是極大的挑戰。昨日《雲圖》在北京舉行媒體試映,電影本身獲得較高評價,導演手法新銳,製作精良,演員表演也絲絲入扣。
  • 雲圖史詩之作 測TCL新品E5500智能電視
    最近,中關村在線家電評測室收到了TCL送測的雲圖系列新品液晶電視L46E5500A-3D,這款雲圖系列產品和之前的雲屏、雲唱系列又有哪些不同呢?相信很多讀者和筆者一樣,對這個問題也很好奇。 《雲圖》的名字來自於最新要上映的一部新片《雲圖》(Cloud Atlas),這個影片改編自大衛·米切爾的同名小說,故事從六個人在不同時空的際遇入手,時間跨越以公元1850年為始,一直延伸到後末日時期的未來,看似毫不相干卻又環環相扣,被譽為又環環相扣,因而被譽為有史以來最能挑戰閱讀想像力的小說。
  • 看完一部《雲圖》感覺看了6部電影
    天堂電影院  有人說,這是讓智商低的人看了慚愧的電影。導演湯姆·提克威自己也說,《雲圖》不是一部能馬上消化的電影。《雲圖》真的那麼難懂嗎?   昨晚,本報天堂電影院邀請了50位讀者在奧斯卡電影大世界,驗證了這部好萊塢的科幻大片。從172分鐘的北美版刪減到134分鐘的內地版,讓原本就錯綜複雜的6個故事變得更加緊湊。有人看懂了,也有人看糊塗了。
  • 衛星雲圖電腦版
    衛星雲圖電腦版 生活工具 大小: 9.05M 版本: 1.10.5
  • 比《盜夢空間》燒腦的《雲圖》:一人分飾六角是什麼高級玩法
    《雲圖》是由華納兄弟影片公司製作,由沃卓斯基姐弟與湯姆·提克威聯合執導,湯姆·漢克斯、哈利·貝瑞、雨果·維文、裴鬥娜、周迅、朱珠等主演的劇情片。故事四  2012年,英國倫敦,被軟禁在一家養老院中的出版商,揣著一疊女記者寫下的紀實文學,打算把自己「飛越老人院」的事跡拍成電影。  故事主題是「自由、突破」。故事五  2144年,新首爾,宋記餐廳複製人服務員「星美」在圖書館看到一部飛越老人院的電影,開始意識覺醒,進而反抗締造和剝削複製人群體的社會。
  • 懸疑電影《雲圖》觀看資源及影評
    《Cloud Atlas》入圍2004年布克獎(Man Booker Prize)下面是收集網友觀看《雲圖》電影的精彩評論:電影觀看地址:關注本公眾號後留言「電影資源」,可獲得該電影資源。影評一:《雲圖》片長三小時,一共六個故事,因為是小說改編,還是單獨來看看六個故事吧。
  • 不會做詞雲圖?一分鐘教會你用手機做漂亮的詞雲圖
    那麼詞雲圖怎麼做呢?猴哥今天來告訴大家如何用手機做出各種圖案的詞雲圖。詞雲圖製作工具——詞雲圖生成器在這個詞雲圖工具首頁,我們可以看到三大功能:我的文字雲、生成詞雲圖、拼合詞雲圖,下面簡單說明下這三項的功能我的文字云:顯示已經製作好的詞雲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