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 胡雨
上周A股主要指數震蕩上行。2020年只剩下最後9個交易日,後市還有哪些上車機會?2021年春季行情能否如約到來?
在券商看來,A股跨年輪動慢漲行情仍將延續,看好春季躁動疊加跨年配置帶來的投資機會。2021年A股需重點關注階段性及結構性機會。配置方面,順周期仍是最為看好的主線,此外可選消費、新能源等細分領域機會也值得關注。
跨年輪動慢漲行情延續
中信證券策略秦培景團隊指出,經濟復甦和流動性寬鬆支持下,A股跨年的輪動慢漲行情仍將繼續。首先,預計明年國內政策整體保持連續性和穩定性;其次,國內經濟復甦持續,內外流動性寬鬆;再次,跨年後的機構博弈將迅速緩和,迎來集中換倉期,屆時市場風格將更重基本面驅動。
國泰君安策略陳顯順團隊指出,維持滬指3100-3500點震蕩格局的判斷,布局良機階段兌現。復甦仍是下一階段市場的核心主線,11月製造業投資同比增長8.7%,彰顯國內經濟強勁動能。看好春季躁動疊加跨年配置帶來的投資機會。
海通證券策略荀玉根團隊指出,根據歷史經驗,每年春季行情時間雖有早有晚,但都不會缺席。2021年將是「股」舞人心的一年,牛市的格局沒變,中短期春季行情或已在路上。2020年12月上旬市場回撤源於投資者擔憂2021年宏觀政策明顯收緊,目前看無需過度擔憂。
中金公司策略王漢鋒團隊指出,2021年A股市場面臨的是「經濟繼續復甦、政策逐步退出」的環境。近期的政治局會議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的定調,基本符合上述預期。2021年A股重點關注階段性及結構性的機會。需注意目前市場預期較為一致,且投資者倉位普遍不低,市場可能會提前從趨勢性機會過渡到結構性機會的階段。
國盛證券策略張啟堯團隊指出,隨著疫情衝擊平復,2021年無論是經濟基本面還是市場流動性,均將回歸到宏觀向微觀下沉的趨勢。機構優勢持續凸顯,市場將繼續呈現行業、個股分化加劇局面。此外,宏觀流動性不會大放大收,機構憑藉對行業、個股的深度研究,以及市場增量資金上的主導地位,將有望持續保持超額收益。
開源證券策略牟一凌團隊指出,經濟動能、物價情況、宏觀政策方面在過去一周都出現了明顯向好的信號。其中,政策層面,政策退出是緩慢的,沒有預期的那麼緊,信用仍然是寬鬆的。跨年行情仍存,周期行情在途。
看好順周期、可選消費、新能源等板塊
中信證券策略秦培景團隊表示,順周期板塊依然是行情主線,包括工業板塊中的有色金屬和基礎化工,以及可選消費中的家電、汽車、白酒、家居、酒店、景區等。跨年後的品種建議加強配置:同時受益於弱美元和全球補庫存而漲價的銅、鋁和鋰;估值相對較低的家電藍籌;受益於跨年的中期景氣拐點兌現,以及市場風險偏好修復的軍工板塊;科技板塊中前期調整較多,景氣依然向上的消費電子及半導體。
國泰君安策略陳顯順團隊推薦關注三條主線:一是從基建地產周期轉向全球原材料周期,推薦石化(煉化/油服)、基化(MDI、鈦白粉)、銅、鋁板塊。二是可選消費,推薦家電、汽車、酒店、旅遊、家具、紡服等細分板塊。三是新能源產業鏈相關投資機會。
海通證券策略荀玉根團隊表示,中短期繼續關注後周期的金融股補漲機會,中長期主線仍是「科技+消費」。科技領域,計算機(雲計算、人工智慧)、傳媒(遊戲等)、新能源產業鏈等產業發展空間更大;消費領域,預計乳製品、餐飲、超市等大眾消費需求將大增,專科醫院、高端醫療器械、醫療美容、養生保健等醫療服務領域需求也有望提升。
中金公司策略王漢鋒團隊建議關注三條主線:一是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繼續關注中上遊高景氣領域,科技及產業自主領域關注科技硬體的逢低吸納機會;二是消費,包括家電、汽車及零部件、家居、酒店、其他可選消費及食品飲料等領域;三是周期性行業中,關注後續景氣程度可能繼續改善、估值較低的原油產業鏈。
國盛證券策略張啟堯團隊建議關注三條主線:一是光伏、風電、新能源汽車、機械、醫藥、白酒、電子等景氣向上的行業板塊。二是「十四五」規劃元年,關注「科技強國」、「新型消費」、「平安中國」等主線相關投資機會。三是把握周期核心資產重估的阿爾法機會。
開源證券策略牟一凌團隊推薦關注三條主線:一是商品價格上漲帶來業績彈性的品種,如銅、鋁、油(煉化、油服)、焦煤、鋼鐵(板材);二是海外需求與製造業復甦,如集運,鈦白粉,照明板塊;三是資產端質量改善的銀行以及在經濟復甦中資產負債端均改善的保險以及房地產板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