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已過去,未來的還沒來,送給現在的你!

2021-03-03 金剛菩提放生會

曾國藩有一句座右銘:「物來順應,未來不迎,當時不雜,既過不戀。」短短四句話、16個字,卻包含了為人處世的智慧哲理。

漫漫人生路,風雨幾度秋。每個人難免要經歷波折坎坷,喜怒哀樂,悲歡離合。過好當下,從眼前開始,人生不是定數,人生是未知數!

對過去,學會釋懷;對將來,坦然接受;對現在,不遺餘力。

人生不是止水,總會出現許多意料之外的事。同樣的,人生總有低谷,不執著於眼下一時的困境,「物來順應」,保持一份樂觀心態,至關重要。

孔子一生都在追求統治者施行的仁政,但是在當時的亂世,所有的統治者只會讚賞,卻不能真正地實施仁政。

所以孔子選擇了順其自然,退而講學著書。最終收穫了桃李滿天下,很多弟子都為國家盡了力,還留下了照耀千古的中華經典《論語》。

蘇東坡一生起起落落,不停遭到貶謫,深陷貧窮與壓抑,晚年最遠貶到海南,過日子沒錢,生了病沒藥,幾乎就是流放,卻始終曠達樂觀。

一日蘇東坡外出,在沙湖道上趕上了下雨,拿著雨具的僕人先前離開了,同行的人都覺得很狼狽,只有他不這麼覺得,這就有了著名的《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一個人有了「一蓑煙雨任平生」的灑脫,有了捨棄名利的覺悟,此生無論是怎樣的境遇都不那麼重要了。

《菜根譚》中有云: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窗外雲捲雲舒。

面對紛繁蕪雜的生活,你應該做的,是不斷調試自己內心的指針,找到自己的節奏感,努力地工作、生活。

物來順應,就能做一個不困惑的智者、一個不憂慮的仁者。

有一位老婆婆,每天都在為未來擔心。她擔心有一天會失去所有的東西,擔心自己會生病、擔心錢袋會被小偷偷去……於是,她每天都是憂心忡忡,害怕所有擔心都會變成現實。

有一次她去上街,非常擔心自己的錢袋會被小偷偷去,一路上心中都在不停地警告自己要看好周圍的人,看誰會真的將自己的錢袋偷走。就在倉促與不安中,她的錢包果真丟了。

未來的還未到來,而你過於擔心,只會讓自己丟失當下更珍貴的東西,這是得不償失的。

曾國藩一生功成名就,但他並非一考成名,也算不上年少得志。他曾這樣評價自己:「生平短於才」「自問僅一愚人」。

特別是在第六次考秀才時,他沒有考上,學臺大人給了他四個字的評語:「文理太淺」,這使曾國藩十分焦慮,甚至把這件事當成人生中的奇恥大辱。

儘管如此,曾國藩並沒有氣餒,反而激起發奮讀書的鬥志。他定下並踐行每日作文一篇、寫詩一首,讀書二十頁的提升計劃,終於在第七次考試時考上秀才。

泰戈爾說,「如果你因錯過太陽而流淚,那麼你也將錯過星星了。

未來是個未知數,沒有哪一個人能夠準確地預測到明天會發生什麼,但是我們卻可以不畏未來,努力做更好的自己。

不為模糊不清的未來擔憂,只為清清楚楚的現在努力。

當明天來臨時,我們可以坦然地笑著說出:我已準備好!

打仗生死攸關,曾國藩將戰場的險惡形容為:「後有毒蛇,前有猛虎」。

戰場上焦慮之時,曾國藩常會靜坐,讓心靜下來,再做決策。他說:「凡遇事須安祥和緩以處之,若一慌忙,便恐有錯,蓋天下何事不從忙中錯了?故從容安祥,為處事第一法。」

在不安的世界裡,只有放下執念,拋開焦慮和煩惱,才能讓內心回歸平和,活出人生的最好時節。

有好幾個月的時間,畢卡索每天都會在百忙之中抽時間畫同一幅畫,背景是陽臺的鐵欄杆,近景是一張桌子,一瓶葡萄酒,一把吉它。

當時,他的好友,音樂家魯賓斯經常來畫室拜訪他。有一次,終於忍不住好奇,問他:「每一天都描繪同樣的靜物,難道你不厭倦嗎?」

「因為每一個鐘頭都有新的光線,能讓我看到不一樣的酒瓶,不一樣的桌子,不一樣的世界。」這是畢卡索給出的回答。

很顯然,畢卡索絕不僅僅是在畫一幅畫,更是在修煉自己的定力,是在專注於當下的每一刻中,找到掌控全局的力量。

當我們完全陶醉於正在做的事情當中時,內心會感到純淨與寧靜,感覺自己超越了日常現實,超越了時間與自身,忘記了時間的流逝,也會逐漸忘記曾經難以擺脫的痛苦和不堪。

在熱鬧的世界裡,只有心有所定,專注做事,才能成為最終達到理想的少數人。

一個賣瓷碗的老人挑著扁擔在路上走著,突然一個瓷碗掉到地上摔碎了,但是老人頭也不回繼續向前走。

路人看到很奇怪,便問:「為什麼你的碗摔碎了你卻不看一下呢?」老人答道:「我再怎麼回頭看,碗都是碎的。」

失去的東西就要學著去接受,學著放下,畢竟很多事並不會因為你的悲傷就會回來,結果就會被改變。

南唐後主李煜在國破家亡被擄至京師後,無法順應著去面對,常常填些懷念故國家園的詞。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宋文宗趙光義看他總還是這麼不安於現狀,賜了一杯毒酒給他,讓他魂歸了故國家園。

人生之路是不可逆的,任何人都不可能重新來過、重新選擇。不管你多麼虔誠地沉浸在對失去事物的惋惜與痛苦之中,也於事無補了。

與其沉湎於過去,不如活好當下。物來順應,未來不迎,當時不雜,既過不戀。

專心做好手裡的事,其他的交給時間,心境不受其擾,才能既活得自在,又能有一番成就。

此文只代表個人學佛修學體會,涉及法義問題應依佛陀法音為準應證。修學《極聖解脫大手印》,《藉心經說真諦》,《學佛》和《什麼叫修行》,是學佛最正確快捷的成就之道。

本公共帳號發布的文字及圖片除部分原創外,其餘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其版權歸原作者及網站所有,有任何問題敬請及時告之,我們將妥善處理。

保護動物、珍愛生命、素食健康、環保資訊、因果故事...

歡迎您的投稿,與大家一同分享您的感動!

投稿郵箱:3255620009@qq.com

微信公眾號系統已經改版, 好多朋友說和我們公眾號失聯了。如果大家還想第一時間看到我們的文章,歡迎置頂「金剛菩提放生會」,我們每天在這裡等著你哦!

相關焦點

  • 過去 現在 未來
    有四句話,如果你善加「品嘗」並「吸收」,將有助於你稀釋或解除你的痛苦。過去,已經不存在、我們一生大半痛苦和「過去」有關,如果沒有「過去」,將沒有痛苦。沒有可供回憶或參照的過去——現在及未來——有什麼問題?從某種意義上說,「過去」猶如一棵毒樹的根,我們「現在」以及「未來」的痛苦,都是從它發出的。無意識中,我們在把「過去」當作真的,然後產生了現在或未來的痛苦。
  • 過去已去,未來將來—送給自己的話
    情況一直持續到災難來臨,設計工作室關門,房貸壓得我喘不過氣來。信用卡,網絡借貸逾期的消息接踵而來。不記得自己在多少個深夜裡輾轉不能入眠,我突然感覺到,未來就這樣站到我的面前。問我:「接下來有什麼打算?」
  • 過去已去 未來已來
    和之前的同事聊天時,他覺得我之前沒做什麼事,工作很輕鬆。如果真的有那麼輕鬆的話,我也就不會選擇辭職了。上一份工作做了兩年,有過辛苦的日子,也有過輕鬆的日子,但是其實自己也經歷了很多。現在的工作,是自己的興趣所在,每天安安靜靜寫文就好了,很符合自己的心境。不過也要繼續加油羅,畢竟過去已去,未來已來。
  • 晚聽英語 | 過去已過去,未來還未來
    嘿小耳朵,你還好嗎2018.07.4 GOODNIGHT主播© / 陳杰瑞
  • 過去、現在、未來的你,能夠同時存在?
    、現在與未來,不過是根深蒂固的幻覺而已。擺在前沿物理學家眼前的是,過去、現在、未來竟然都是同時存在的!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這種不分過去、現在、未來的時間理論叫做【永恆論】,也叫時間B理論(B-theory of time)。
  • 「尊重過去,珍惜現在,嚮往未來」
    我們都如何定義時間,過去便是昨天,現在就是今天。 享受當下這是我們必然要做的事情,不論是在做自己喜歡的還是不喜歡的事情,都該如此。否則時間一旦流逝就是過去,我們是無法回到過去的,到頭來後悔也沒辦法。哪有人會不間斷的經歷有趣的事,那些不抱怨現在的人,都是能用積極的眼光去發現平凡生活中精彩瞬間的人。 若是每次在面對這些必經的事情的時候都會覺得煎熬,那等你回想過去之時,豈不是感覺過往的人生沒有一絲快樂。可當你覺得自己的生活經歷不值得的時候,現在便又會鬱悶。這是一個死循環!何必折磨自己,人人都該擁有快樂。
  • 你好:過去,現在,未來
    文/Shelly用最少的悔恨面對過去;用最少的浪費面對現在;用最多的夢面對未來。「離開現在的平臺和單位,你還剩點什麼,有屬於自己的事業嗎?」一個如雷貫耳的話題結束了我們18天的寫作課程。這個結業文章,久久不能下筆。看了很多同學的作業作為參考,現在才開始寫。「沒有,但以後會有」這基本上是大多數同學的回答,也是我的。
  • 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我們一直都知道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為什麼說緣起假名的心皆為非心呢?是因為於三世中求心,了不可得。如果你說心在過去,過去它已經過去了,就已經滅掉了沒有了,哪裡還有心可得呢?如果你說心在現在,而現在又是念念遷流不住的,哪裡有心可得呢?並且現在不離於過去未來,過去未來都不可得,那又從哪裡來安立現在呢?
  • 淨空法師:過去、現在、未來,同時存在
    近代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講過,他說:「過去、現在、未來,同時存在。」能說出這句話不簡單,他知道同時存在,他沒有辦法回到過去,也沒有辦法走入未來,他沒有法子。理論上知道,用什麼方法能夠把時光隧道突破,現在還想不出辦法。在佛法裡面早就突破了,所以他能夠回到過去,也能夠進入未來,才能夠「遍遊一切佛土」。
  • 人活著,要看淡過去,珍惜現在,相信未來
    人生,如果按時間來劃分,我認為,可以分為過去,現在,還有未來。過去已經發生,現在正在發生,未來即將發生,無數的現在,變成了過去,無數的未來,變成了現在。過去越來越多,未來越來越少,而現在,就卡在過去和未來之間。
  • 說唱會館的過去、現在及未來
    在他們身上,你能看到說唱會館的過去、現在、未來。
  • 「現在改變過去,過去影響未來」的蝴蝶效應模式電影7部
    原標題:「現在改變過去,過去影響未來」的蝴蝶效應模式電影7部  電話 (2020)  這部韓國版的《黑洞頻率》太勁爆了,天堂地獄一線牽,這部始於成全,不經意間變成精心策劃的謀殺案,並試圖篡改過去扭轉現在,故事情節就如魔方轉動,時時刻刻都在反轉,殺機逐漸開始四伏,還涉獵了靈異色彩和驅魔禁錮,本來是雙女主的靈魂救贖
  • 修行人如何面對過去、現在和未來
    點擊上方音頻播放除斷五根眼耳鼻舌身意貪執的外境外,還應該斷除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分別念不對過去的經歷浮想聯翩,不對現在的事情以貪嗔痴擾亂自相續,不對未來的事情妄想不斷。對於未來的百般籌劃打算,就像在旱地撒網想撲魚一樣,是不現實的黃粱美夢。藏地有句俗話說:「希望的周圍,總環繞的絕望。」 非要憶念未來,則應思維死期不定,進而精進的積資淨障,不會隨便散亂放逸。而「暫時」的現在,也不能太執著,要把它看作如夢如幻、現而無實、任自己如何精勤,也不會有多大意義,從而應當捨棄一切貪執,否則就會產生煩惱。
  • 《回到未來》成了過去
    荷蘭皇家航空公司在座位上放置「回到未來」的時間穿越裝置。 剛剛過去的2015年10月21日——平凡的一天。但你沒有注意到的是,這天實際上也是科幻電影《回到未來II》中主角馬蒂和布朗博士從1985年穿越之後來到的「未來的那一天」。終於,「回到未來」的這一天到來了!《回到未來》三部曲是上世紀80年代最重要的科幻電影之一,影響了之後很多的科幻作品,也是那一代人心目中不可磨滅的記憶。
  • 《在劫難逃》大結局:過去就是未來,未來即是現在
    《在劫難逃》大結局,相比很多客官們還沒看過結局,小編在此就不劇透了。就好比張偉劇透胡一菲的漫畫,李佳航卻被兄弟劇透柯南的海報心情崩潰。小編引用官微一句話:過去就是未來,未來即是現在。沒錯,這就是大結局,大家仔細品,細細品。
  • 過去的已然過去,最好的總在未來等著你.
    年初,心懷的憧憬與期盼,仿佛如在昨日一般,但忙碌著,奔波著,竟已至寒氣料峭的歲末。過往的日子被甩在身後,眨眼之間,時光將人與物變了模樣。我們期望了一年,我們糾結了一年,我們煩悶了一年,我們辛苦了一年,我們一直騰不出時間愛自己,我們一直騰不出雙手擁抱自己,請騰出時間,好好愛自己,好好擁抱自己。
  • 電影《喜瑪拉雅星》——沉湎過去?迷夢未來?把握現在
    每個人對書籍、電影的感悟都不同,可能有時候在你上廁所的時候,一幅不堪入目的廣告貼畫都能給你很大的啟發,而其他人卻嗤之以鼻。今天看了一部2005年上映的一部很老的香港無釐頭搞笑喜劇片——《喜瑪拉雅星》,這個電影的豆瓣評分並不高,只有5分,但是它卻點燃了我對生活態度思索的火苗。
  • 《未來天王》完結——來自過去的,也歸於過去!
    《未來天王》完結——來自過去的,也歸於過去!大家好,我是冬日暖陽,最近看著一個個大神級作家完結,心中也很是不舍呀!作為拖更三人組「陳詞濫調、意遲遲、辰東」,讀者們好像都已經習慣了他(她)們的拖更,就算是他(她)們親口說完結,那也表示不相信。
  • 煙波茶館|香帥十年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對你有用
    為您沏上一壺茶細細品嘗,聽我慢慢為您道來。今日的雨水雖然未曾連續的下,可已然勾起了對過往的追憶,想起了過去的山山水水,想起了過去的故事履歷,同時也想起了過去的身邊的人…… 昨天還在學唱一首新歌,居然一天就給學會了。
  • 南懷瑾談「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金剛經》前面這一節的結論,是佛自己提出來心的問題,由眼見到心。他的結論一切都不是心,眾生一切的心都在變化中,像時間一樣,像物理世界一樣,永遠不會停留,永遠把握不住,永遠是過去的;所以「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