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出品的首部抗「疫」題材電視系列劇《最美逆行者》採用散點透視的手法,選取不同的人物,以他們獨特的身份和視角,為我們重現「新冠疫情」背景下,社會各個層面聯動的典型圖景,在劇中,導演讓各種自我情感、人際關係、生命意義發生碰撞,從而展現平凡中的偉大、逆行中的勇氣、自我超越中的喜悅,發掘在危機中綻放出的人性之美、和諧之美和家國之美。
《最美逆行者》第三個單元劇《婆媳戰疫》並沒有選擇此前很多影視劇慣用的「宏大敘事」,而是選擇了一個普通家庭作為切入點,重現戰「疫」時期的生活圖景,以「普通」彰顯「普適」,給予很多像他們一樣普通的家庭一面明亮的鏡子,重新照見自己,促進家庭的和睦與幸福。
一、情感的藩籬:婆媳之間的「戰役」
中國自古以來就十分注重家庭文化的構建與傳承。家庭是社會最小的細胞單元,國家的文明、和諧、穩定、繁榮,離不開家庭的和睦,家和萬事興。疫情期間,國家號召以家庭為單位居家隔離。這段時間,有可能是一段難得的親子共處、其樂融融時光,也可能是關係破裂、矛盾爆發的時期。
本單元劇展現的是一個武漢普通家庭在「新冠疫情」期間的故事,婆媳矛盾隨著「新冠」登場開始逐漸升級。「如何向長輩解釋病毒的危險性」在疫情期間是一大難題,能否讓婆婆出門唱戲成為重要的矛盾焦點。薩日娜飾演的婆婆王來娣即使已經發燒了,她還沒有認識到「新冠」的危險性,繼而兒媳發燒,她依然在推卸責任。
婆媳關係是亙古難題,此單元劇由婆媳的戰爭開始,抓住了一場家庭倫理敘事的命脈,並將其置於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背景之中,驟然加高了家庭情感的「藩籬」,使這場有關婆媳關係的家庭敘事平添了令人窒息的懸念感與緊張感。
二、來之不易的自律:執迷與覺醒
關於「新冠」的這場戰「疫」,軍隊、醫護人員、志願者等都衝鋒陷陣在最前線,打贏這場戰「疫」的另一個關鍵點是居家隔離。
點讚演員薩日娜把婆婆演活了。劇中的婆婆王來娣盡心盡力幹著家務、帶著孩子,是家裡的「功臣」,所以她理所當然地搶佔家庭權力中心,處處耍個性。這一系列的任性行為直接導致了自己發燒、兒媳發燒、孫子發燒、讓家庭陷入疫情危機。
此後,情勢所逼,尤其是兒媳婦的勸導、鼓勵以及變著法的爭取之下,婆婆也一步一步地變得自律起來,反思此前自己的種種不是,逐漸覺醒,加入到堅定的家庭抗「疫」隊伍之中。
在所有的家庭關係中,婆媳關係往往是重災區。本劇抓住萬千家庭的「普適」問題,讓觀眾產生共鳴,同時也反思如何更好地處理自己的家庭關係。
三、愛的成長:從婆媳戰役到家庭戰「疫」
疫情是一場危機,國家、各行各業、家庭都面臨著巨大的考驗。智者選擇「逆行」、選擇「成長」。對於「英雄」的一個重要定義就是:戰勝自我!所謂:勝他者弱,勝己者強。《婆媳戰疫》中最美的展現就是關於人物的成長。
從對抗到比肩、從衝突到和諧是《婆媳戰疫》中最感人的地方。婆媳從最初的對抗「戰役」走向聯合的戰「疫」。雖然因為個人情緒與婆媳關係的「慣性」,合作中仍然會有衝突的反覆,但是最終走向了相互的支持、理解與升華。在生與死的洗禮中,婆婆發出深情的呼喚:「老天要是選一個,希望兒媳婦替我好好活著!」消除了婆婆和兒媳婦之間的藩籬,真正成了生死與共、血脈相連、至親至愛的一家人。
《最美逆行者》第三單元劇《婆媳戰疫》告訴我們,健康的核心是「和諧」,健康不僅包括身體健康,還包括心理健康、道德健康,最終才有家庭關係的健康。在健康的家庭樂曲之中,我們才能把小我融入大我,喚醒內在的真愛、大愛,進而去建設和諧社會,也就是家國同構的原因所在。
電視系列劇《最美逆行者》播出以來,獲得了熱度很高的各種回應,有很多人被深深感動。此片最打動人的地方是「真」:真實故事、真情實感。某種程度上說,現實永遠比戲劇更精彩,電視劇創作相比新聞報導和紀錄片來說,一個最大的優勢就是「典型化」,電視劇可以選擇典型人物、典型事件做戲劇化處理,但很難做到完全、完整、完美,所以「濃縮和再現」已經是《最美逆行者》電視系列劇的一大成果了。此劇在繼續播出中,會有更多的共鳴,也會有更多的爭鳴,同時也會啟發更多的好作品湧現。
「真、善、美」是永恆的主題,也是國泰家和中最有力量的主旋律。
評論員:張文娟
內容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央視劇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