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視角解讀,《燕雲臺》怎樣勾勒文化敘事的共時性價值?

2020-11-08 影視前哨


導讀:歷史傳奇劇如何既有文學深度又有歷史厚度?對歷史的解構與加工,對傳統文化的演繹與傳承,《燕雲臺》不斷探尋著新突破。

文 | 三木

「並不是因為我特別偏愛她,要為她著書立傳,而是因為蕭燕燕這一角色更適合作為一艘船,承載那個轉折變遷的時代最大的故事量,載著時代與故事向前走,將浩瀚的歷史長河呈現在讀者的眼前。」《燕雲臺》作者、編劇蔣勝男說。

近期正在騰訊視頻、北京衛視播出的歷史傳奇劇《燕雲臺》成為了初冬的又一股熱潮。數據顯示,該劇開播時csm59城收視率1.74%,排名第二,目前微博主話題已經突破6億。作為蔣勝男繼《羋月傳》後的又一改編劇,《燕雲臺》將鏡頭聚焦在五代十國北宋時期,統治中國北部的大遼,講述了唐嫣飾演的大遼太后蕭燕燕,由純真少女逐步成長為運籌帷幄的政治家和軍事家的故事。

兒女情長,家國大義,民族氣節,這些字眼在劇中都得到了一番認真的審視。

寫意更寫實,

在「傳奇」中打撈歷史

一直以來,蕭太后這一歷史人物的生平被投射到影視作品中就有著不同的詮釋和演繹,在《燕雲臺》中,她胸懷韜略,致力於改革大遼弊症,改善了契丹族和漢族的關係,為宋遼奠定了長達120年的和平。

《燕雲臺》不是流於淡化歷史事實的戲說劇,而是記敘個體命運與社會發展辯駁、文明衝突與融合的時代故事。劇中,蕭燕燕的政治理念萌芽於「未必女子不如男」價值訴求,隨著她遇到韓德讓(竇驍 飾)和耶律賢(經超 飾),目睹當今主上耶律璟(寧理 飾)的殘暴無道,逐漸堅定心中為大遼百姓安定,推行漢制的終生理想。彼時,大遼戰火不斷,百姓民不聊生,大遼確實需要更先進的中原文化發展自身。

以大遼前中期歷史為背景,與以往蕭太后在觀眾心中的形象形成對比,《燕雲臺》通過藝術加工,以更具文學性的表達方式,展現大遼太后蕭燕燕一生的傳奇故事。在蔣勝男看來,蕭燕燕是真正在家庭、情感、事業方面均實現圓滿的「人生贏家」,不僅與遼景宗互相扶持,將大遼帶向繁榮,情感上也直面重壓,在晚年攜手初戀,為少女時的感情畫上句號。

在處理歷史事實與藝術創作的關係上,《燕雲臺》雖為傳奇故事,卻堅持從歷史事實出發,一方面尊重歷史,突出人物特點,一方面在表達上融入更具想像性的藝術手法,在人物成長過程中找尋具有合理性和縱深度的現實勾連。

歷史上,蕭燕燕對於政治見解獨到,《續資治通鑑》記載其「明習政事,能用善謀,素嫻軍旅。澶淵戎車,指麾三軍,賞罰信明,將士用命」。體現在劇中,蕭燕燕一開始便具有「親民向善」「任人唯賢」的政治遠見,又因為兩位姐姐的出嫁,開始對權力有了理解和分析,也對自己的未來有了更深刻的思考,發出「我們的命運,到底該何去何從」的感嘆。劇集注重與史實的貼合,進而促進故事立意與歷史原態的融合,並以此凸顯歷史感。

蔣勝男在劇集開播前曾坦言,希望通過故事中的人物去展現那個恢弘的時代。在她看來,歷史長河中每一個留下來的人物,都構成了歷史的一部分。當觀眾以不同的眼光去看、去理解這個多元世界,就會跳脫出以往的局限視角,不做簡單的「正派」或「反派」的判斷。

作為蔣勝男「宋遼夏」系列歷史作品之一,《燕雲臺》打破慣常歷史傳奇劇單一的敘述角度,賦予歷史傳奇多元的視角解讀,「它們是一面很好的鏡子,可以照見彼此,也能夠透過歷史的塵埃讓生活在此刻的人整飭衣冠。這面鏡子,我希望它不止是冰涼的反射,更能擁有溫情的光澤,亦能從各個角度反射出歷史的群像。」

與傳統對話,

用細節彰顯歷史氣韻

自電視劇開播以來,#燕雲臺#相關話題的熱度始終居高不下,無論是人物內心的成長軌跡與情感變化邏輯的刻畫,還是劇集的工業製作水準,都成為觀眾的討論焦點。歷史劇的故事可以經過藝術性加工再表達,但對於文化傳統的傳承與發揚,耐看的歷史傳奇劇,總能不同程度地散發出歷史氣質與文化韻味。

《燕雲臺》在這方面下足了功夫。劇集創作期間,蔣勝男曾實地前往赤峰遼上京遺址考察、採風,搜集大遼歷史資料的同時,感受草原民族氣息,以更合理地展現遼文化歷史,以及草原文化和中原文化相交融的過程。

劇中,耶律賢在與蕭燕燕交談時,侍從隨手拿出茶壺、碾具等飲茶工具與器皿,經碾茶、烹茶等一系列動作,完整地再現了大遼備茶的全部過程。史料記載,大遼是一個茶風日盛、家家戶戶都離不開茶的國家,有著自己獨特的飲茶習俗。為了貼合歷史,《燕雲臺》在不同場合多次出現沏茶、品茶的過程。

無論是大遼百姓的愛茶習俗、男女老少佩戴的特色耳飾、遼世宗祭拜祖先儀式等獨具民族特色的日常風採,還是射柳大賽、獨特的生活與議政方式「捺缽」等具有地域風格的集體活動,《燕雲臺》選擇從細枝末節入手,傳承傳統文化,展現獨特的民族特色與民族融合的趨勢,實現故事的文化感和真實感表達,提高了劇集的藝術性和觀賞性。

值得一提的是,主創團隊在美術、服化方面頗具匠心,不僅充分收集遼代文物相關資料,進行實地調研,還邀請遼史學家作為劇集的歷史顧問。據了解,劇中大部分道具的設計素材來自於契丹墓葬出土的實物,更有不少樣本為「全國十大考古發現」,如蕭烏骨裡出嫁時身著團窠對鳳紋捻金線棉袍,腳踏藍色繡花羅棉鞋便是根據出土文物進行復刻,蕭胡輦二次成親的喜服與配飾也依照文物進行了還原。

除了服裝,不同場合的禮儀制度也經過了一番用心設計:日常雙手交叉抱胸問候禮、皇后大婚跨馬鞍禮、朝堂跪拜禮等均有考究。劇中,大遼朝堂南北民族包容,部分官員行契丹禮,部分官員行漢禮,禮儀指導陳靜需在遵循禮法的基礎上進行設計,使兩套禮制在同一個時間點結束,「這是在小細節上的一個難點」。

帶有歷史背景的影視作品是傳播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歷史劇作為主要表現形式正朝著有品位、有內容、有營養的方向發展。通過服化道、置景、禮儀等方面完成文化性的構建,《燕雲臺》邁出了連接文化脈絡的重要一步。

對於歷史劇而言,劇集創作需要探索傳統的全新表達。如何在人物設定、情感投射、服化道等環節注入新的視角以更符合當下,實現影視藝術創作的共時性價值?體現和傳承傳統文化是打造劇集質感的必要途徑。

從這一角度出發,同時進行適當的藝術解構與加工,《燕雲臺》透過歷史與傳統對話,呈現歷史傳奇劇的文化肌理,正如蔣勝男所言,「劇集在文明衝突與形態融合的呈現,對提升當下文明的品質,也有一定的啟示意義。」

相關焦點

  • 《燕雲臺》:勾勒匠心創作的精神弧光
    歷史中的女性敘事不勝枚舉,影視劇中的「大女主」關切也常談常新。近些年,有不少展現女性魅力的歷史人物創作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從契丹族信仰到遼國的世系關係,從橫帳三房之爭到民族融合,《燕雲臺》沿襲了傳統敘事的風格,不斷勾勒著遼宋時期的社會風貌。以史書記載和漫長歲月淘洗留下的文化記憶為依託,展開合理的藝術虛構與美術創作,由此形成的作品就像歷史本身的包漿,閃耀著異域色彩的民族風情。
  • 命運浮沉交織歷史迴響《燕雲臺》讓冰冷傳奇敘事有了「體溫」
    從既有的播出來看,該劇在「蕭家姐妹的個人命運」和「推行漢制的家國大業」的交織敘事中,為歷史傳奇劇的文化表達尋找到了新的突破口,將細膩的情感敘事融於富於宏大視野的歷史格局中,讓觀眾從中得以更多地審視歷史沉浮、了解傳統文化、感悟家國情懷。
  • 《燕雲臺》:拓寬民族影視新視野
    《燕雲臺》劇照    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歷史,給影視創作提供了巨大的資源寶庫。日前,以遼代前中期為歷史背景創作的劇集《燕雲臺》上線開播,該劇根據蔣勝男同名小說改編,講述遼朝鐵血紅顏蕭燕燕憑藉敢作敢為的性格、深謀遠慮的眼界,在韓德讓、耶律賢等人的幫助下,推動遼朝走上興盛之路的故事。
  • 理論探討|敘事視角下檔案文化傳播:價值、機理及路徑選擇
    檔案館作為文化事業單位,擁有豐厚的館藏資源,不僅有收集好保管好檔案責任與義務,更是肩負著文化傳承、文化傳播的重要使命,是做好檔案敘事的第一主體與責任人。因此,在網際網路環境愈加開放、社會公眾對信息需求更加多元的情況下,檔案館要主動踐行敘事理念,充分把握敘事的核心,注重對歷史事實的理解與探究,並不斷探索檔案文化價值核心,摸索檔案敘事的具體運行機理。
  • 《燕雲臺》:拓寬民族影視新視野
    《燕雲臺》劇照 。百度圖片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歷史,給影視創作提供了巨大的資源寶庫。劇集由原著作者擔綱編劇,主創開展了實地調研,花費了大量精力研讀《遼史》和相關材料,學習遼朝禮節,在充分了解人物關係的前提下,注入遼朝特有的文化習俗和禮儀制度,在具體細節上展開了合理的藝術再創作。《燕雲臺》在「蕭家姐妹的個人命運」和「推行漢制的家國大業」的交織敘事中,以「情感」和「事業」雙線並進的視角,情與理的較量,展開敘事格局,折射出家國至上的大主題。
  • 《燕雲臺》刻畫群像演繹變革之路
    近日,正在北京衛視、騰訊視頻熱播的《燕雲臺》以大遼「蕭太后」(蕭燕燕)的傳奇人生為線索,通過刻畫韓德讓、耶律賢、蕭思溫、耶律罨撒葛、蕭胡輦、耶律璟、韓匡嗣等人物群像,展現了大遼推行漢制改革的艱難險阻,以及幾代人為了改革成功付出的努力。
  • 撲得一塌糊塗,《燕雲臺》成了影視「雷區」的失敗範本
    只可惜,觀眾心心念念的期待值,並沒有換來讓大家滿意的作品:老舊的人設、俗套的敘事、浮於表面的演技,乃至隨處可見的五毛摳圖特效,《燕雲臺》已經妥妥地撲街了,截至記者發稿時,《燕雲臺》在豆瓣評分僅為作為歷史上鼎鼎有名的「蕭太后」,這個曾在我們過往以宋朝為主視角的影視作品裡,擁有強大氣場的反派大boss(沒錯,就是《楊家將》裡,讓楊家諸郎們十分頭疼的對手),這次成為了《燕雲臺》的大女主,敘事視角反轉,「我們」,變成契丹;宋朝,變成「敵人」,這原本該是一個多讓人好奇和想看創作題材,結果呢,正如網友們的評論,「看了個寂寞,一把好牌打得稀爛……」
  • 《燕雲臺》主演這樣說
    近期在螢屏熱播的電視劇《燕雲臺》終於迎來了大結局。在「蕭家姐妹的個人命運」和「推行漢制的家國大業」的交織敘事中,遼朝逐漸走上了興盛之路。蕭燕燕、韓德讓、蕭胡輦……這些從中國歷史中走來的人物,引發了觀眾對民族歷史與文化的關注。如何走進遼朝人的世界,演繹這段歷史傳奇?
  • 新聯會導師蔣勝男編劇《燕雲臺》開播啦!一起來追劇吧~
    上城區網聯會名譽會長、民革黨員南星街道新鄉賢聯誼會榮譽顧問全國人大代表蔣勝男所編劇的歷史新劇《燕雲臺她對於「三足鼎立」的時代書寫,其實也是希望打破慣常的歷史只是單一者的敘述,而賦予歷史多元的視角解讀。當讀者能夠以不同的眼光去理解那個多元世界,理解他們共存的一個狀態,就會跳脫出以往的局限視角,不做簡單的誰是正派、誰是反派的判斷。這對當下是很有意義的,也是對歷史負責任的態度。他們都是一面很好的鏡子,可以照見彼此,也能夠透過歷史的塵埃讓生活在此刻的人整飭衣冠。
  • 《燕雲臺》播出不盡人意,唐嫣的原罪?
    ,頭圖來自:《燕雲臺》劇照唐嫣新劇《燕雲臺》,沒能打響這位85花產後復出的「第一槍」。在《燕雲臺》剛開播時,根據中國視聽大數據(CVB)統計的收視情況,燕雲臺收視前8集的收視均值僅有0.467%,酷雲數據的實時收視也在0.5%左右浮動。
  • 《燕雲臺》:守護我們的燕雲十六州???
    最近熱播的《燕雲臺》大家追了沒?這部劇主要講述的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女政治家遼太后蕭燕燕的傳奇的一生。
  • 《燕雲臺》是歷史劇?它還不如《清平樂》呢
    那就是蔣家駿導演,蔣勝男編劇,唐嫣、竇驍、佘詩曼,譚凱等主演的古裝劇《燕雲臺》。說實話,《燕雲臺》最引人矚目的不是主演唐嫣,竇驍等演員。2019年的《長安十二時辰》以角色和事件交代背景,這在古裝劇敘事模式上是個大突破(但很多觀眾反映看不懂)。《燕雲臺》先介紹背景,匆匆交代一場政變。開頭交代背景的政變,你嚴格要求怎麼看怎麼兒戲。這種戲說化和戲劇化處理歷史的方式,實話說以前歷史劇也這麼拍。但歷史劇有歷史劇的拍法,言情劇有言情劇的方法。
  • 解讀《燕雲臺》:太平王真心愛胡輦,喜隱假意對烏骨裡?
    燕雲臺-罨撒葛將兵權交給胡輦太平王臨終前跑回去見胡輦,他知道自己已不久於人世。「 燕雲臺-喜隱與太平王罨撒葛太平王心中至始至終掛念的仍是皇權。燕雲臺-罨撒葛與胡輦雖然太平王一開始是單純喜歡胡輦,不為她是顯赫的後族姑娘,也不為獲得簫胡輦當父親的政治支持
  • 【鷹眼看首播】《燕雲臺》:「大女主」古裝劇尚能飯否?
    11月3日晚,由唐嫣、竇驍領銜主演的古裝大劇《燕雲臺》登陸騰訊視頻與北京衛視黃金檔。作為85四小花之一唐嫣的回歸之作,《燕雲臺》同時也是繼《錦繡未央》之後,北京衛視時隔四年再度在黃金檔排播古裝大劇。服化精良、卡司強大、劇情緊湊《燕雲臺》品相上佳《燕雲臺》以宋遼年間為背景,講述了遼國太后蕭綽傳奇的一生。
  • 《燕雲臺》熱播氧氣小花侯靈秋正式更為本名「侯佩岑」
    由上海騰訊企鵝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出品,蔣家駿執導,蔣勝男任編劇,唐嫣、竇驍、駱寧、經超、譚凱、谷瀟瀟、盧杉、侯佩岑(藝名:侯靈秋)、季晨、李鴻劍等出演的古裝傳奇愛情劇於2020年11月3日在北京衛視、騰訊視頻熱播。
  • 《燕雲臺》作者蔣勝男專訪:寫作要把自己當柴燒,燒到100度
    今年,《燕雲臺》入選了中國圖書評論學會和央視聯合發布的「2019年度中國好書」。由唐嫣、竇驍、佘詩曼等人主演,蔣勝男擔任編劇的《燕雲臺》電視劇也即將在近期播出。蔣勝男的「宋遼夏」系列三部曲包括長篇歷史小說《鳳霸九天》(宋)、《燕雲臺》(遼)和《鐵血胭脂》(夏),這一系列的歷史小說不僅僅從女性角度,也是站在歷史的多個角度描寫歷史故事。在創作這樣反映歷史群像的系列小說,蔣勝男付出了怎樣的努力,抱有怎樣的思考?百道網專訪了蔣勝男,讓她親口給予我們問題的答案。
  • 《燕雲臺》:既是古偶愛情,何必依附歷史
    由竇驍、唐嫣、佘詩曼等主演的電視劇《燕雲臺》,宣傳時以唐嫣產後復出第一部作品為最大的噱頭,但我追這部劇卻與她並無關係。這也怪不得我「毒舌」,實在是套路化嚴重的劇情影響觀感,再加上缺少性格魅力的男女主角、乏善可陳的愛情敘事,就算拋開劇中遼宋歷史的爭議,以及摳圖疑雲和色調、布景等原因導致的「粗製濫造」之嫌,《燕雲臺》也談不上那兩個字:「好看」!
  • 《燕雲臺》:既是古偶愛情,又何必依附歷史
    由竇驍、唐嫣、佘詩曼等主演的電視劇《燕雲臺》,宣傳時以唐嫣產後復出第一部作品為最大的噱頭,但我追這部劇卻與她並無關係。這也怪不得我「毒舌」,實在是套路化嚴重的劇情影響觀感,再加上缺少性格魅力的男女主角、乏善可陳的愛情敘事,就算拋開劇中遼宋歷史的爭議,以及摳圖疑雲和色調、布景等原因導致的「粗製濫造」之嫌,《燕雲臺》也談不上那兩個字:「好看」!
  • 竇驍《燕雲臺》持續熱播 反差演技勾畫熱血傳奇
    竇驍反差式演技由竇驍搭檔唐嫣聯合主演的《燕雲臺》自播出便引發熱議,在劇中竇驍飾演的韓德讓意氣風發,身著黑色鎧甲初次亮相,明媚笑容伴著清澈眸光透露著滿滿少年感。前期鮮衣怒馬翩翩少年,後期匡扶國政持穩如山,竇驍深挖角色內心,感受人物溫度,讓這樣一個有血有肉的角色被勾勒出來。反差演技 張弛表演層次表達網友對於韓德讓的人設,有太多正面評價,帥氣、沉穩、隱忍、睿智等代名詞都可以表達角色的高光點,而對於竇驍而言這個角色也是一次突破和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