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末,正在忙著打總統選舉官司的川普將前往喬治亞州,親自為黨內同僚競選參議員助威。這個本不起眼的東南部州,這場本不起眼的選舉正在受到全美,甚至全球關注。
由於在此前大選中沒有出現贏家,喬治亞州將於明年1月5日舉行第二輪選舉,決定參議院兩個席位歸屬。戲劇性的是,這兩個席位將決定第117屆國會內的兩黨權力對比,進而影響當選總統拜登的執政前景。
分析認為,鑑於民主黨已經保住眾議院多數黨地位,若能「攻下」參院,那麼拜登接下來的任期將會比較順利,甚至抹去川普的執政遺產。但若共和黨「守擂」成功,拜登施政將會受到掣肘。鑑於這場選舉的重要性,兩黨正在全力以赴,志在必得。
投票率將是關鍵
美國參議院共有100個席位,參議員一般任期為六年,每隔兩年改選其中約三分之一席位。此前,共和黨以53:47的優勢佔據多數黨地位。而在本次大選中,參院共有35個席位改選。
目前,已有33席歸屬明確,加上雙方此前掌控的席位,共和黨暫時以50:48領先。餘下2席均來自喬治亞州,這一微妙的數字組合意味著,如果民主黨拿下全部2席,就將佔據參院「半壁江山」。
而喬治亞州的選舉結果遲遲沒有出爐,是因為根據當地法律,候選人得票數必須過半才能當選參議員。在今年首輪選舉中,該州沒有一位候選人達到這一標準,選舉自動進入第二輪,定於明年1月5日舉行。
目前,當地「選戰」聚焦現任共和黨參議員大衛·珀杜(David Perdue)和民主黨候選人喬恩·奧索夫(Jon Ossoff)。珀杜在此前選舉中獲得49.8%的選票,而奧索夫獲得47.9%,落後大約8.7萬張選票。
另一席位角逐則在民主黨挑戰者拉斐爾·沃爾納克(Raphael Warnock)和共和黨參議員凱利·洛夫勒(Kelly Loeffler)之間展開。沃爾納克此前獲得32.9%的選票,而洛夫勒獲得26%。
「決選很少能引起選民的極大興趣,但喬治亞似乎是一個例外,」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寫道。隨著競爭日益激烈,籌款和造勢活動正如「洪水般」湧入喬治亞州。據福克斯新聞報導,這場選舉的廣告支出達到2.5億美元,而到1月5日,廣告總支出可能高達5億美元。
同時,兩黨都在該州尋找新的選民,儘管CBS出口民調顯示,兩黨在自己的基礎之外都沒有多少發展空間。
喬治亞大學政治學教授特雷·胡德(Trey Hood)指出,兩黨吸引新的選民加盟,並在明年1月保持活力,這一點至關重要。但他們首先要確保,上個月投了票的那些選民會再次投票。
英國《金融時報》也指出,選民投票率將是決定這場選舉結果的一個關鍵因素。從以往經驗來看,中期選舉和特別選舉比總統選舉吸引的選民要少。在喬治亞州,這種情況經常導致共和黨候選人戰勝民主黨挑戰者。
兩黨各有考量
民主黨的目標是阻止拜登淪為「跛腳總統」。
鑑於參院的重要地位,民主黨拿下這場「決戰」的必要性十分明顯。作為國會的一部分,參院和眾院一樣,擁有自己的重大權力,包括確認總統提名的政府官員和法官,監督聯邦政府運作等。如果民主黨「攻下」參院,那麼未來兩年,拜登的大部分立法議程將會更容易,並在提名人選方面擁有自由度。
在拜登贏得總統選舉後,民主黨正打算乘勝追擊。「現在,我們要拿下喬治亞州,然後改變美國。」參院民主黨領袖舒默說。
但若共和黨「守擂」成功,那麼拜登施政將受掣肘。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刁大明分析,除非民主黨拿下全部2席,否則拜登將成為「跛腳總統」。
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教授韋宗友說,屆時民主黨在醫改、移民和稅收等領域的政策議程很可能受到牽制,其外交議程也可能受阻。這是因為,如果共和黨人與拜登政府的外交願景不同,該黨參議員可以對其內閣成員任命加以阻撓。
共和黨則希望能守住最後一道防線。
對於共和黨來說,拿下這場選舉的必要性也是顯而易見。「我們要守住底線。我們就是防火牆。」洛夫勒對人群說。
《華爾街日報》援引知情人士的話說,「失敗不是一種選擇」已經成為共和黨的口號。
根據已經出爐的選舉結果,民主黨在眾院席位雖然減少,但保住了多數黨地位。在眾院和白宮都被對手掌控的局面下,拿下參院將是共和黨能夠制衡民主黨、避免成為絕對少數黨的唯一途徑。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目前的國會政治中,議員大多傾向於根據自己所屬黨派來投票,如果出現50:50的席位對比,不免造成在某些議案的投票上出現僵持局面。
而當這類僵局產生時,根據規定,在任副總統兼參院議長可以用自己的一票打破這一局面。目前看來,這關鍵一票將掌握在民主黨人哈裡斯手中,這也意味著民主黨獲得50席就能控制參院,而共和黨需要贏得51席才能保住權力。
鑑於「選戰」難度不小,共和黨也打出了「川普牌」。本周末,川普將親自前往喬治亞州,為同僚助選,這將是其上月輸掉總統選舉後首次參加競選活動。但美媒也懷疑,這究竟是不是一副「好牌」。
美聯社指出,共和黨一方面明白,川普是其最大的投票驅動力,包括在喬治亞州。拜登在該州約500萬張選票中以不到1.3萬張的優勢獲勝,這意味著,川普標誌性集會中的每一點熱情都可能產生影響。
另一方面,一些共和黨人擔心川普會利用這一平臺來放大他對選舉欺詐的無根據指控,甚至把槍口對準自己人,搞砸自家競選行動。這種擔憂並非空穴來風,最近,川普就和同為共和黨人的喬治亞州長因為總統選舉結果吵了起來……
韋宗友指出,儘管川普對喬治亞官員表達了不滿,但他也意識到了此舉影響,並且發推特聲援兩位參選同僚。此外,川普在共和黨及共和黨選民中仍頗具影響力,預計會在動員選民方面起到較大作用。但是,民主黨選民也可能受此「刺激」,更積極地參與投票。
即將離任的川普積極參與選舉事務,表明其仍然關心美國的未來?他可能也有自己的「私心」。「沒有人比總統更想保住參院的共和黨席位了。因為明年1月,民主黨計劃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抹去川普的遺產。」《華爾街日報》專欄作家威廉·麥格恩(William McGurn)寫道。
「我們是最後一道防線,」珀杜說,「這兩個席位將決定參院多數席位。我們將……保護川普總統過去四年取得的一切成就,並確保喬治亞人民知道這一點。」
會否再次「翻藍」
據美媒統計,在剛剛過去的總統選舉中,拜登以近1.3萬票的微弱優勢拿下喬治亞州,而該州上一次選出民主黨籍總統還是在1992年。這個「紅州」「翻藍」令外界頗為意外。「我們感到震驚,」來自喬治亞州的前共和黨議員、川普競選代理傑克·金斯頓(Jack Kingston)說。
此外,近年來當地人口結構變化導致選民構成更加多樣化,前州議員斯泰西·艾布拉姆斯(Stacey Abrams)等民主黨人為爭取少數族裔選民付出了巨大努力。因而有猜測稱,這個「紅州」可能會繼續「變紫」「變藍」。
但是,「美國人喜歡平衡的觀念對我們很有幫助,」金斯頓說。確實,分析認為民主黨想拿下參院並非輕而易舉。自2014年中期選舉輸掉參院後,該黨接連在2016年和2018年向參院多數席位發起衝擊,但均告失敗。
韋宗友說,鑑於雙方目前開足馬力,民主黨拿下1或2席的可能性不能完全排除。但是,此前參眾兩院選舉並未出現外界預期的「藍潮」,預計共和黨下月拿下1或2席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刁大明分析,在首輪選舉中,珀杜的得票率已經超過奧索夫,未能成為贏家只是受限於當地選舉規則。在另一席位爭奪中,洛夫勒和另一名共和黨人道格·柯林斯(Doug Collins)分散了黨內選票。由此預計,民主黨所能取得的最佳戰績將是斬獲1席。
刁大明還指出,參院外交事務委員會等機構成員由兩黨平分,這意味著決策結果依賴於兩黨共識。由此來看,即便民主黨拿下2席,也只是成為「名義上的多數」。
對於自己突然成為全國政治中心,當地民眾表示意外。「這是喬治亞州新的一天,」該州格溫內特縣民主黨主席比安卡·基頓(Bianca Keaton)說,「我從未想過,我們的國家和參議院會取決於我們州。但現在,這就是事實。」
(編輯郵箱:ylq@jfdai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