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那點事|雙刃劍和「新南方」:民主黨拿下喬治亞意味什麼

2021-01-11 澎湃新聞
美國那點事|雙刃劍和「新南方」:民主黨拿下喬治亞意味什麼

澎湃新聞特約撰稿 王浩

2021-01-08 10:41 來源:澎湃新聞

備受矚目的2020年美國大選儘管在總統選舉層面早已落下帷幕,但同樣值得關注的國會選舉卻把懸念推遲到2021年才揭曉:在喬治亞州的全美最後兩個參議員席位爭奪戰中,民主、共和兩黨選情經歷了一個無比膠著甚至白熱化的較量過程;最終,民主黨候選人沃諾克和奧索夫在1月6日先後險勝兩位共和黨在任議員,鎖定了勝局,從而幫助民主黨拿下參議院控制權。這意味著喬治亞這一傳統南方「紅州」不僅在近30年來首次在總統大選中投給一位民主黨候選人,而且也在21世紀以來首次選出民主黨人擔任參議員,可謂創下諸多紀錄,賺足了全球關注者的眼球。這些變化對於拜登政府和美國政治意味著什麼?在筆者看來,喬治亞的重要性至少應該從短期和中長期兩個維度去理解。

喬治亞是「破局」關鍵也是雙刃劍

雖然民主黨在其總統候選人拜登成功入主白宮的同時繼續保持了國會眾議院的多數席位,但勝利背後有兩大隱憂困擾著民主黨人:一是在眾議院的優勢明顯縮水(損失超過10個席位),如延續這一趨勢,該黨有可能在2022年中期選舉中失去眾議院的多數黨地位;二是參議院選舉中共和黨在已經斬獲50個席位的基礎上,在最後兩個集中於喬治亞州的席位爭奪上擁有在任者優勢。

民主黨精英十分清楚,在兩黨對等極化的背景下,如果參議院繼續被對手把持,拜登政府的大多數立法議程將受到極大掣肘,進而成為「跛鴨總統」。相反,如果民主黨人在喬治亞成功「逆襲」,兩黨就會在參議院形成50對50的平局,屆時副總統哈裡斯就能憑藉關鍵一票幫助民主黨取得優勢。因此,喬治亞一役將直接決定未來兩年拜登能否順利推進其內政外交政策議程。此為喬治亞之所以重要的第一重原因。

隨著奧索夫和沃諾克的勝選,

喬治亞成為兩黨對等極化背景下民主黨人「破局」的關鍵,美國政治將在拜登政府第一任期的頭兩年徹底形成民主黨主導的「一致政府」局面,從而有助於拜登一系列內政、外交政策議程尤其是立法工作的推進。

其中,抗疫、稅收、醫保和移民等將是焦點議題。

另一方面,在拜登執政面臨的諸多結構性制約中,雖然兩黨對等極化在很大程度上被化解,但如何有效彌合黨內分歧仍然是其不得不應對的難題。作為民主黨建制派與溫和派精英的代表,拜登在初選階段即受到來自黨內左翼激進派的攻擊,雙方在包括非法移民和醫保改革等核心政策領域無不存在十分明顯的立場差異。儘管民主黨在大選期間為全力擊敗川普而保持了高度團結,但「打江山易,坐江山難」,隨著拜登正式入主白宮,兩股力量之間的矛盾恐怕會迅速浮出水面。這就意味著

民主黨內的「路線之爭」將會成為拜登執政後美國政治的一大看點,也成為潛藏在民主黨競選勝利下的隱憂。

實際上,在川普執政的四年裡,兩黨內部都各自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分化,但共和黨的整合力度明顯優於民主黨。因此對民主黨而言,未來四年如何加快黨內整合、實現順應國內政治現實的轉型至關重要。從這個意義上說,儘管民主黨取得了政治主動權,但如果拜登不能有效彌合黨內分歧,就會陷入兩種可能的困境:一種是主要政治議程的推進受到黨內不同政治力量的掣肘從而使其施政效率大打折扣;另一種則是為了提高施政效率而向黨內激進派過多妥協、甚至被其綁架,從而進一步加深兩黨極化的程度,同時有損於民主黨的長遠政治利益。

總之,喬治亞的勝利本身是把政治雙刃劍,如何將其用好將是對拜登執政的一項考驗。

半個世紀後,美國政治版圖將再次「翻轉」?

喬治亞之所以重要的第二重原因則在於,

該州近年來若隱若現的政黨重組趨勢,有可能代表著美國政治「新南方」的形成,而這一變化將在中長期意義上決定美國政治的走向。

美國政治中的政黨重組指的是民主、共和兩黨的選民基礎在某次或某幾次選舉之後出現持續且明顯的變化,由此造成政黨力量對比發生重大改變,使舊的政黨格局瓦解、新的政黨格局形成。歷史地看,政黨重組的發生具有一定周期性,往往引發美國政治版圖和政治走向的重大變遷。

從20世紀70年代共和黨大力推進所謂「南方戰略」以來,包括喬治亞在內的南方各州一直是共和黨的基本盤,這一趨勢在冷戰後被進一步強化。然而隨著全球化進程的持續推進和國內經濟社會結構的深刻變遷,美國政治的周期性政黨重組現象在近年來又開始逐步浮現,其中有兩大基於不同邏輯的重組現象將有可能決定未來三十年的美國政治。

首先,我們需要關注在2016年大選時變得尤為引人注目、並且在2020年大選中依然發揮了決定性作用的中西部「鐵鏽地帶」各州的政黨重組趨勢。這一區域的重組是一種「階層-價值觀」互動型重組。簡單說就是白人藍領的政治傾向到底是由白人身份決定的還是由藍領身份決定的。過去我們更多的是從其藍領身份去認知的,所以這一群體傾向於民主黨。但是在2016年大選中,這一群體實際上更多地表現出了其白人身份的特點,因此倒向了川普。不過,在2020年大選中,拜登因其藍領出身和與工會關係密切等個人特質,疊加疫情的衝擊,又成功奪回了這一區域的選票。因此,「鐵鏽地帶」核心選民群體所蘊含的藍領階層身份和白人價值觀之間的互動需要繼續觀察。筆者傾向於認為,價值觀因素最終會勝出,尤其是在共和黨已經在階層意義上也開始做文章以吸引這一群體的背景下,這一區域的紅色屬性會越來越強。

同樣重要的是,我們需要花更多時間關注以喬治亞為代表的南方陽光地帶日益浮現出的政黨重組趨勢。這一區域的重組是一種人口結構推動型的重組。人口結構需要重點關注兩方面。

一是人口結構年輕化。

隨著20世紀70年代以來美國國內以年輕人為主體的自北向南的人口遷移現象成為潮流,南方的人口結構逐漸發生了深刻變化:到2016年時,喬治亞州常住人口的年齡中位數已從1990年的36.8歲下降至33.4歲。人口年輕化使民主黨以多元主義為核心的價值觀在南方的影響呈上升趨勢,對共和黨基本盤形成侵蝕。

二是人口結構的族裔多元化趨勢日益加速。

例如,喬治亞州的白人常住人口比例從1990年的71%下降到2015年的56%,同期黑人佔比則從27%上升到32%。在另一個今年大選中倒向民主黨的南方州亞利桑那,拉美裔選民人數正在經歷迅速增長,到2016年時,該州選民的黨派認同首次出現了共和、民主兩黨勢均力敵的狀態(約各佔三分之一),由此成為選舉政治意義上的搖擺州。2018年的國會中期選舉中,亞利桑那更是選出了近幾十年來的第一位民主黨參議員,由此加深了其作為搖擺州的「成色」。

因此,從對美國政治的中長期影響來看,喬治亞之所以重要,則是因為以該州為代表的南方「陽光地帶」正在經歷一種人口結構推動型的政黨重組過程。如果在這輪重組後這一區域轉向民主黨,那就意味著美國政治版圖時隔半個世紀後的再一次「翻轉」,從而帶來重大的政治、社會後果。從奧索夫和沃諾克兩位年輕且具有不同膚色的候選人同時在喬治亞勝出這一跡象窺測,一個「新南方」的形成及其影響將是值得美國政治觀察者予以密切追蹤的重要問題。

(作者系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教授)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美國2020大選,喬治亞州,參議員,政黨重組,「新南方」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深度|「決戰」喬治亞!為什麼川普周末要親自去這個州助選?
    喬治亞大學政治學教授特雷·胡德(Trey Hood)指出,兩黨吸引新的選民加盟,並在明年1月保持活力,這一點至關重要。但他們首先要確保,上個月投了票的那些選民會再次投票。英國《金融時報》也指出,選民投票率將是決定這場選舉結果的一個關鍵因素。從以往經驗來看,中期選舉和特別選舉比總統選舉吸引的選民要少。在喬治亞州,這種情況經常導致共和黨候選人戰勝民主黨挑戰者。
  • 美媒:喬治亞州參議員選舉民主黨已贏得一席
    【文/觀察者網 王愷雯】美國總統大選已經落幕,眼下民主黨和共和黨正在喬治亞州爭奪最後兩個聯邦參議員席位,這也將決定民主黨能否控制參議院。據美聯社、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等多家美媒的統計,截至美東時間1月6日凌晨3時,民主黨候選人斐爾·沃諾克(Raphael Warnock)已經擊敗共和黨的凱莉·呂弗勒(Kelly Loeffler),拿下其中一個席位。根據美媒數據,目前開票率為98%,沃諾克得票率為50.6%,呂弗勒則為49.4%。
  • 美國總統彈劾那點事
    後來,那天台風沒來,那晚流星雨只看到一顆還是螢火蟲,那場比賽中國隊還是沒出線...美國總統被彈劾的事我們聽的多了,我活著的歲月裡,只經歷過柯林頓被彈劾時期,最後柯林頓逃過一劫。現在輪到金毛,從「洩密門」、「通俄門」事件之後這次已經是第二次被啟動彈劾調查。說真的,現年已經73歲的川普上臺以來就沒逃開過彈劾的纏繞,他應該用一下剛上市丸美股份的眼霜產品:彈、彈、彈!
  • 川普對面的4個喬治亞人:3位長期盟友,第四位或是未來美國黑人女...
    正如今日推送的次條文章所言:美國大選沒有結束,而是進入了新的高潮第二季。這一季的主線是在喬治亞州,一個牧師和一個調查記者對決兩名美國最富有的國會議員。不管結局如何,都將深刻地影響到美國勝選總統拜登接下來的施政。現在,全美的目光都轉向了喬治亞州。昨天晚上,唐納德·川普總統也來到這裡,繼續他自敗選以來一直進行的事:攻擊美國選舉。
  • 從大趨勢看美國大選
    ,就算是在近代的政治環境下,這也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在1960年代的民權運動和越戰的雙重刺激下,一個「右翼美國」在那之後逐漸興起了。自1969年尼克森登臺後,美國在長時間內都是共和黨主導:尼克森、裡根、老布希三位共和黨總統在大選中常常以10%-20%的普選票差大勝,選舉人團票差甚至是300-500票的狂勝,只有1976年吉米·卡特代表民主黨贏得2%微弱優勢的普選票差。
  • 美參議院決選:民主黨已贏下關鍵一席,能否重掌國會兩院?
    沃諾克的勝利不僅是民主黨近20年來首次在喬治亞這個「深南」(Deep South)州贏得國會參議院議席,也是喬治亞州首次出現黑人國會參議員。更關鍵的是,如果民主黨拿下另一個議席,就很可能控制參議院,這對於即將上臺施政的拜登而言尤為重要。美國國會中每個州有2個議席,目前民主黨在國會參議院擁有48席,共和黨有50席。如果民主黨拿下喬治亞這兩席,兩黨將形成50比50的均勢。
  • 解碼美國2020大選:開票「馬拉松」背後藏民意
    2020年美國大選,在開票統計3天後,美國總統川普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之間的爭奪仍未見分曉。拜登的領先優勢在擴大,但由於兩人票數差距極小,以至於不到所有選票清點完畢,難以確定勝者。資料圖:當地時間11月3日,美國迎來2020年大選投票日。圖為當天首都華盛頓唐人街一處商鋪。
  • ...調查周三下午預測,民主黨候選人Jon Ossoff將勝出。當日稍早另...
    【熱點消息回顧盤點】民主黨人拿下第二個喬治亞州參議院席位,贏得參議院控制權;①周三在喬治亞州聯邦參議員決選中,民主黨贏得全部兩個席位,從而能掌控參議院,當選總統拜登推進雄心勃勃的立法議程的前景更為光明。②Edison 調查周三下午預測,民主黨候選人Jon Ossoff將勝出。當日稍早另一位民主黨候選人Raphael Warnock已被預測勝選。
  • 愛潑斯坦必須死,美國民主黨的那些事
    愛潑斯坦在世界各個城市都有房產,名下有30多輛豪車,在新墨西哥州還有一片大農場,他是金融大亨,還是民主黨重要金主,為民主黨重要政客提供獻金。,但讓王子更加聲名狼藉,很少對江湖傳聞發言的英國王室趕緊說「絕對沒有這種事」,但王子後來還是因此被撤掉了英國國際貿易和投資特別代表這項公職。
  • 【美選舉人團投票最新動態:喬治亞和亞利桑那已全數投拜登】美國...
    【美選舉人團投票最新動態:喬治亞和亞利桑那已全數投拜登】美國總統大選各州選舉人今天開始投票。目前喬治亞州16張選舉人票已投給拜登,證實拜登拿下該州選舉勝利。川普及其盟友曾企圖阻止喬治亞等4個他已敗選的決戰州選舉人在今天投票,不過聯邦最高法院11日已駁回由德州提出的這項訴訟案。亞利桑那州11張選舉人票也已投給拜登。先前州內共和黨員曾質疑人口最多的馬裡柯帕郡(Maricopa)計票作業,指其違反州法,但遭法官駁回。此外,川普在威斯康辛州提出的選舉無效訴訟,今天也在威州最高法院受挫,法官認定拜登在威州勝選有效。
  • 美國大選開票實時結果 2020年美國大選結果公布
    當地時間2020年11月7日,美國,美國2020年第59屆大選結果出爐,民主黨候選人喬·拜登(Joe Biden)獲得勝利,順利成為下一屆美國總統。  拜登,超270!
  • 民主黨贏得參議院控制權 黃金一度暴跌50美元逼近1900
    全球主要市場行情一覽美國股市道指和標普500指數周三收高,並升至歷史高位,因投資者大舉買入金融和工業類股,押注民主黨贏得喬治亞州參議院席位將導致美國出臺更多財政刺激和基礎設施支出。美國能源信息管理局的報告顯示汽油和餾分油庫存增加、燃料需求下降,也限制了油價的漲幅。外匯周三美元指數跌至近三年最低後反彈,據外媒報導,民主黨贏得喬治亞州參議院決選,這將為更大規模的財政刺激計劃掃清道路。美元兌G-10貨幣漲跌互見;挪威克朗和紐元領漲,英鎊和日元表現最差。
  • 專家:川普和拜登無論誰當選 都不會放棄"臺灣牌"
    11月1日在美國華盛頓拍攝的華盛頓紀念碑和路邊的競選標語。新華社 圖結果何時出爐?這24州中的幾大關鍵搖擺州分別是:亞利桑那、北卡羅來納、明尼蘇達、喬治亞、密西根和威斯康辛。一旦這些關鍵搖擺州的結果出爐,基本上可以說大局已定。雖然剩下還有11個州的計票工作預計將無法在3日當天完成,但是這可能已經不會影響最終的結果,因為這11個州裡只有賓夕法尼亞州是關鍵搖擺州。賓州的投票站將在美東時間11月3日晚上8點關閉。
  • 民主黨贏得美國國會改選勝利 「藍色浪潮」下美國經濟不確定性仍存
    參議院方面,傳統「紅州」喬治亞州「翻藍」,助力民主黨拿下50席,與共和黨持平,但由於未來參議院議長將由美國副總統擔任,這意味著民主黨將佔據51票,取得參議院的實際控制權。  「藍色浪潮」的回歸,使得投資者對新一屆政府上任後實施額外財政刺激的前景感到樂觀,帶動美國股市大漲。但受抗議者衝擊國會大廈消息影響,臨近尾盤,漲幅有所收窄。
  • 「新錢圈」下美國加州、德州,誰才是美國西部的新老大?
    在美國,這種問話指向你究竟是出身老大世家還是暴發新貴。如果說,美國立國之初的東部13州是當仁不讓的「老錢圈」,那麼經西進運動不斷拓展出的新州,自然屬於「新錢圈」。美國按經濟總量排位的十大都市圈中,六個出自東部,四個出自西部,但東部六家除了亞特蘭大大都市圈出自喬治亞一州,其餘均跨州。
  • 杜金:美國爆發「新內戰」,是什麼構建了坐標軸
    自那時開始,美國社會在政治上一直處於分裂狀態。雖然北方取得了勝利,奴隸製得到廢除,但許多其它制度卻完全保留了南方所擁護的立場。北方的廢奴主義與共和黨希望美國統一成為一個單一的民族國家的訴求結合,也就是美利堅合眾國。南方堅持聯盟國應享有相當程度的獨立,包括法律主權。在奴隸制問題上,北方獲勝了。在聯邦制的解釋和美國的本質問題上,南方獲勝,儘管南方軍隊在軍事上失敗了。
  • 美國「變天」!民主黨自2011年以來首次奪回參眾兩院控制權
    本文轉自【環球時報新媒體】;據多家美國媒體確認,在美國國會參議院最後兩個席位的改選中,民主黨的候選人戰勝了共和黨一方,拿下了這兩個重要的席位。 這也就意味著,繼民主黨籍總統候選人拜登在2020年總統大選中贏得了大選,民主黨自2011年以來首次奪回了美國國會參眾兩院的控制權,徹底將在過去4年裡被打上深深的川普烙印的美國政治「翻了天」。
  • 你可能不知道:美國總統大選,拼的不是人頭
    2000年,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小布希贏得271張選舉人票當選總統,但他拿下的普選票卻比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戈爾少了50多萬張。 2016年,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贏得304張選舉人票當選總統,但他的普選票比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蕊少了接近300萬張。
  • 【美國大選最新消息】大選提前看:2020年美國大選開票進程及關鍵...
    以下就是美國當地時間周二日內各州投票站關閉時間,以及所對應的計票進程,和可能出現的重要事件節點一覽:  美東時間周二19點(北京時間周三8點)  結束投票州:喬治亞、印第安納、如果拜登在這三個州當中拿下任何一州,對於川普的選情天生而言將是進一步重挫。如果川普同時丟掉北卡和俄亥俄,那麼他基本可以提前認輸。  美東時間20點(北京時間9點)  結束投票州:阿拉巴馬、康乃狄克。
  • 霸道美國總統:停止計票,我們的軍隊在哪裡?南方三州,局面逆轉
    19世紀的40年代,美國增加了250多萬平方公裡的領土,我們所熟知的德克薩斯州、加利福尼亞州、俄勒岡州都是在這一時期加入美國的。美國的領土不斷向西推進,當時的美國人堅信「天定命運」,認為美國的領土包括但不限於北美大陸。在當時,美國的領土每擴張到一個地方,就引來了爭執,即:在這些新增加的土地上,要不要奴隸制?北方認為應該廢除奴隸制,南方認為要保衛奴隸制,最後,衝突的南方雙方,終於爆發了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