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從航空行業不知為什麼講到了半導體行業,有點兒跑題了,我們還是拉回來繼續說飛機吧。前面講到環航TWA的時候曾經提到過飛行大亨霍華德.休斯,這是一個當代的艾隆.馬斯克更為傳奇的人物,他是個企業家、飛行家、航天工程師、電影製片人、導演、演員、億萬富翁、花花公子……按照今天的說法,他就是個標準的斜槓青年,如今都說馬斯克是矽谷鋼鐵俠,但《鋼鐵俠》這部漫畫的原作者斯坦.李卻曾經表示託尼.斯塔克的原型就是他,關於休斯一生的傳奇我根本無力描述,不了解的請自行百度谷歌,我就只說展品吧。
這架由霍華德.休斯設計的競速飛機H1於1937在加州研製成功,而且由他自己駕駛創造了新的世界記錄,其中在進行第5次試飛時出現了意外導致飛機失事,自己險些喪命,我記得在小李子主演的電影《飛行家》裡也表現過這段歷史。H1的飛行速度與高度在當時都是世界第一,一時之間風光無限,但隨著珍珠港事件的爆發,有人爆料說日本的零式戰機就是參考H1設計的,儘管休斯反覆表示他絕對不會幹這種見利忘義的賣國勾當,但零戰跟H1確有相似之處,而且正好比H1晚兩年問世,因此這種傳聞始終存在。
現在普遍認為最可能的事實是:休斯並沒有把H1的圖紙賣給日本人,但零戰也確實參考了它的設計,因為當年山本五十六曾大力提倡仿製國外的各種先進飛機,並通過購買和反向工程來研究。零戰作為二戰的知名戰機在博物館裡也有實物展出,你覺得它和H1長得像嗎?好像多少是有點兒哈。
零式戰鬥機由日本的三菱公司研製,在二戰初期是太平洋戰場上最具威脅的戰機,具有轉彎半徑小、速度快、航程遠等優點,但為此也犧牲了自身的裝甲防護性,一旦被擊中後就很容易起火爆炸,生存能力很差,導致很多優秀的飛行員因此喪命。更要命的是,由於體量太小,零戰沒有為發動機升級預留足夠的空間,導致從二戰初期戰無不勝的超賽亞變成了後期人見人打的戰五渣,當它的對手從P40(就是援華的飛虎隊使用的主力機型)變為後期的P51野馬後就毫無還手之力了,最後甚至淪落成了神風特攻隊用於自殺的飛機。
寫到這裡時我想提一部動畫片,宮崎駿的作品一向是唯美和純真的,就像童話一樣,但他的封山之作《起風了》卻是有真人原型的,說的就是零式戰機的主設計師堀越二郎的故事。有人說這都是因為戰爭的殘酷,科學家和工程師只研究技術又不參與政治,他們是沒有錯的,我曾經一度也這麼認為,覺得二郎就跟德國的V2火箭之父馮.布勞恩很像,他們都是一生追求自己夢想的人,這是難能可貴的品質。但我現在不再這麼看了,我覺得任何事情都不能脫離開它所處的時代和環境孤立的去看。如果在和平年代,你的天賦和努力確實可以成就一番偉大的事業;但在那個亂世,作為一個邪惡的法西斯國家的科學家,你是絕對無法置身於世外的,就算可以認為製造這些殺人武器是迫不得已,似乎沒的選擇,但至少可以選擇不那麼追求卓越吧,因為你做的越好,對人類的危害也就越大。
不過我現在也就是站著說話不腰疼而已,正義或是邪惡有時候是很難判斷的,特別是在開始的時候。愛因斯坦和奧本海默等一眾科學家後來不也非常後悔幫助美國製造了原子彈嗎?那兩顆原子彈到底該不該扔?是不是正義的行為?這確實很難說清楚,反正我認為不是。
但無論如何,對個人來說,這無疑都是個悲劇。
既然說到了零式戰鬥機,自然就要提下它的剋星:綽號野馬的美國P-51D戰鬥機(下面灰色的那架),在當時,它倆跟英國的噴火以及德國的梅賽施密特BF-109一起,被並列稱為二戰期間的四大戰機。順便說下,上面那架黃色的戰機是義大利的MC-202閃電,因為跟德國的BF109使用了相同的發動機,實力也基本相當,只不過因為義大利軍隊的戰鬥力實在太菜了,導致它也沒創造出什麼戰績,很快就被淹沒在了歷史的長河裡。
然而他的德國兄弟卻是大大的出了名,BF109戰機(後來改用其設計師梅塞施密特的開頭縮寫Me開頭來命名)是二戰期間納粹德國以及其它軸心國空軍的主力戰機,也是二戰期間綜合性能最優秀的戰鬥機,隨著納粹惡魔的鐵蹄到處都留下了它邪惡的足跡。這裡我想再多說幾句,這個梅塞施密特的名字雖然有些像梅賽德斯,但其實只是名字比較像而已,跟奔馳是沒有關係的,而跟寶馬倒是多少有些瓜葛。1916年,德國人斯塔夫·奧拓創辦了巴伐利亞飛機製造廠BFW,後來因為經營不善被拆分成了兩部分,分出了巴伐利亞機械製造廠BMW,也就是今天的寶馬,而BFW在二戰前被重組變成了梅塞施密特,此時就跟BMW已經完全沒關係了。
不過也不能說BF109跟奔馳一點兒關係都沒有,因為它的發動機用的是戴姆勒.奔馳的DB601,這可以說是那個年代最好的航空發動機了。
既然BF109代表了邪惡,那自然就得有正義的一方與之抗衡,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英國的噴火式戰鬥機(Spitfire),號稱「倫敦上空的鷹」,它的各項參數跟BF109可以說互有優勢,但總體性能十分接近,在不列顛空戰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而不列顛空戰改變了二戰的走向,甚至可以說就此影響了人類的命運。
不列顛空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空戰,在這場持續了近一年的戰爭中,英國方面損失了1547架飛機,德國空軍損失了1887架飛機,在很多宣傳畫和影視作品中都能找到噴火和BF109戰機互相纏鬥的畫面,英國首相邱吉爾曾經說過:「在人類戰爭歷史上,從來沒有這麼少的人為這麼多的人做出過這麼大的貢獻。」
在二戰中航母逐漸代替了戰列艦成為了新的海上霸主,而航母所依靠的就是優異的艦載機,所以當噴氣式飛機逐漸取代螺旋槳飛機成為戰場的主角以後,人們也就開始研究如何把這種技術用於艦載機了。世界第一款專用的噴氣式艦載機是麥克唐納公司的FH-1「幻影」,當時大公司的普遍思路是先設計基於陸地基的普通飛機,待穩定應用後再改造艦載型,否則風險高且難度大,沒人願意一上來就直接設計艦載型噴氣機,而當時實力並不太強的麥克唐納公司(就是後來的麥道公司裡面的那個麥)接下了這個活。1946年7月,FH-1首次在羅斯福號航母上成功起降,1947年8月開始裝配部隊,但到1949年末就退役了,一共只生產了62架。這架飛機幾乎沒有航電設備且火力很弱,也沒有參加什麼真正的戰鬥,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執行各種訓練和驗證型的飛行任務。
雖然沒有什麼值得一提的數據,但麥克唐納公司卻以它為基礎在很短的時間內推出了F-2「女妖」型艦載機,迅速成為了美國海軍的主力艦載機型,並靠著這個爆款從此走上了歷史舞臺。這裡順便多說一句,《阿波羅13號》裡湯姆漢克斯扮演的那個指令長Jim,以前就是開F-2的。
上面的FH1雖然是量產機型,但承擔了更多驗證的任務,而美國X開頭的飛機則完全就是技術驗證機了。這架X-15是由 NASA 牽頭,聯合空軍、海軍和北美航空公司共同打造的用於研究高超音速技術的飛機,它為美國的太空飛行計劃和太空梭的發展提供了非常珍貴的試驗數據,先後創造了 6.72馬赫和 108000 米的速度與升限雙重世界記錄,至今仍然是有人類駕駛的最快飛行器。
X15採用了火箭發動機,由於燃料消耗量太大,所以必須由一架B-52轟炸機帶入空中,再由載機上釋放後才開始飛行,本身只能飛行2分鐘,感覺就像發射了一枚飛彈一樣。
X15雖然飛的很快,但畢竟還是有人駕駛的,而未來是屬於無人機的,博物館裡也展出了很多無人機,下面這張圖從左到右分別是MQ-1捕食者、RQ-3A暗星和RQ-7A Shadow 200。
RQ系列裡最有名的應該就是全球鷹了,代號RQ-4,它是一種偵察機,但因為博物館裡並沒有展出,因此我只想重點說下這架MQ-1捕食者,從名字就能看出它嗜血的天性。捕食者的最大活動半徑可達3700公裡,續航時間達到40小時以上,可攜帶兩枚地獄火飛彈,並配有高精度相機和各種傳感器。它從1995年就開始服役,參加了美軍的多場戰爭,特別是在很多針對恐怖分子的斬首行動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博物館裡展出的這架就是在911事件後最先在海外部署的三架捕食者中的一架,它的目標就是本.拉登。
捕食者的後面還有很多升級改型,值得一提的是,前段時間刺殺了伊朗軍方頭號人物蘇萊曼尼的MQ-9死神就是它的後輩,可以看出二者長得十分相像。
相對於上面這幾種參與過多次實戰的老兵,下面這個X-45A就還是個軍校預備生了,它是未來能完成更加複雜任務的無人戰鬥機,科幻感十足,是由波音公司生產的,目前並沒服役,博物館裡應該是沒有現役戰機的。
從下面看它是這樣的,武器都藏在裡面,具有很好的隱蔽性。
我曾經看過一個介紹無人機駕駛員的紀錄片,名字忘記了,那裡面的主人公就是捕食者或死神無人機的駕駛員,他說最開始每次執行完任務後都要接受心理輔導,因為這跟真正上戰場的感覺是很不一樣的。千百年來士兵都要跟對手面對面的浴血奮戰,當殺紅了眼以後人性就會變得扭曲,在子彈橫飛的戰場上是沒有倫理道德的,於是整個人會進入到一個瘋狂的狀態,從戰場回來後很難在短時間內恢復正常人的生活,有些人甚至永遠都回不去了,會造成一輩子的心理創傷。
而作為無人機駕駛員則完全不同,他每天會坐在有空調的舒適房間裡,動動手指就可以輕易奪走幾千公裡外的一些人的生命,感覺就像在打遊戲一樣。而這些人都跟自己素昧平生,可能也有著自己的家庭,可能也不都是十惡不赦的歹徒,而他每天殺完人後卻沒有跟以前那樣,有一幫每天跟自己一起出生入死的戰友可以傾訴,而是跟一個普通上班族一樣坐車上下班,回家跟老婆睡覺,陪孩子玩耍,這個心理上的反差一度讓他幾乎崩潰,不知如何去面對。
但也許這就是未來,以後那些能掌握高科技的國家和種族對於其他人實行的就是降維打擊,就像大劉在《三體》裡寫到的那樣:「毀滅你,與你有何相干?」
這期主要介紹的是戰鬥機,然而最終極的殺人武器卻是來自於大氣層之外的,下一期我們就將進入到航天部分,To be continued…
往期連結
我愛博物館(1) 沙撈越博物館
我愛博物館(2) 檳城博物館
我愛博物館(3) 中國煤炭博物館
我愛博物館(4)美國航空航天博物館分館
我愛博物館(5) 美國郵政博物館
我愛博物館(6) 聖地牙哥軌道模型博物館
我愛博物館(7) 河北省博物館
我愛博物館(8) 古晉貓博物館
我愛博物館(9) 澳大利亞博物館
我愛博物館(10) 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
我愛博物館(11) 荷蘭庫勒-姆勒博物館
我愛博物館(12) 江戶東京博物館
我愛博物館(13) 華盛頓自然歷史博物館
我愛博物館(14) 湖北省博物館
我愛博物館(15) 湖南省博物館
我愛博物館(16) 三星堆博物館
我愛博物館(17) 美國航空航天博物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