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朗讀課

2021-01-08 中國教育新聞網

在很多和小讀者見面交流或演說的場合,我無數次朗讀美國詩人惠特曼的詩句:「一個孩子朝前走,他看見最初的東西,他就變成那東西,那東西就變成了他的一部分……」

一個孩子每天長大,每天朝前走。那孩子遇見了誰,遭遇了什麼,他就變成了誰,他就成為了什麼。

在我學業的一頭一尾,分別遇見過兩個老師:小學時代的吳宗奎老師,大學時代的梅子涵老師。結果在小學這頭,愛上兒童文學;在大學那頭,走上兒童文學的道路。

很多很多年前,我在上海西郊一個古鎮上生活,遇到了慈愛熱情的老爺爺一樣的老吳老師。他宿舍裡的湘竹書架是我童年最好的圖書館。每次去,老吳老師總是一邊推著眼鏡一邊循著那些舊舊的書脊熱切地搜尋。忽然,他眼睛一亮,指尖輕輕一捅,一本書應聲而出。他飛速地翻到某一頁,用充沛的感情為我朗讀一些句子或一些段落。

老吳老師也會念自己寫的散文詩。有次他寫到了蒲公英,讀到蒲公英飛翔又降落時,他突然停下來,揉揉鼻子對我說:「雨君,你也有一對翅膀。噢,不用找,它們不在你的背上。哈,也不在你的胳肢窩裡,它們是看不見的!有一天,你會突然一下打開翅膀,然後飛得很高很遠……」

老師鼻音很重卻很洪亮的聲音(他有經久不愈的鼻炎),高低錯落地交織在無數個踮著腳尖傾聽的小學生的日子裡,紛紛揚揚落進了一個小姑娘的心田。

在松江二中我度過了一段怏怏不樂的少女期,圖書館成了我最好的避難所。我像現在的女生一樣,對著電影雜誌上的明星發傻,或者一頭扎進某本言情小說悄無聲息地念啊念啊,整個人跌入少女想入非非的白日夢裡。

大一的新生大會,我習慣性地坐在角落裡。就在那個下午,梅子涵老師站到了講臺上,說要招收一個小說班。他講話時沒看任何人,只看著半空中的某一點,語調平靜。其中好像有這麼幾句話:你們中間肯定會有作家的種子,等待被澆灌,然後發芽、生長。

我報名參加了梅老師的小說班。我記得第一堂小說課,梅老師用柔和明亮的男中音朗誦蒲寧的小說《輕輕的呼吸》。

蒲寧筆下那個十五歲的俄羅斯少女奧麗雅對女伴說:「我爸爸有很多滑稽可笑的古書。我在他的一本書裡讀到,女人怎樣才算美。比如說,要有油亮油亮的眼睛……還有漆黑漆黑的睫毛,柔嫩紅潤的臉蛋,苗條的身材。但主要的你知道是什麼嗎?輕輕的呼吸!我就是這樣的——你聽我怎麼喘氣——真是這樣吧?」

那個被朗讀激活的故事擊中了我的心房,忽然覺得這輩子如果能寫出這樣一篇小說,就是幸福的。從此,少女「輕輕的呼吸」,就一直瀰漫在我的生命裡了。

我交出了第一篇作品,還不是一篇小說,只是一篇詩歌評論。可是,老師看著看著,點著其中一段興高採烈地讀出聲來。我的文字在老師的聲音裡忽然生出一對曼妙的翅膀,活生生地飛起來啦!

「雨君,你也有一對翅膀。噢,不用找,它們不在你的背上。哈,也不在你的胳肢窩裡,它們是看不見的!有一天,你會突然一下打開翅膀,然後飛得很高很遠……」那一刻,我聽到了吳老師慈愛的聲音。我確信自己終於「突然一下打開」了那對「看不見的翅膀」!

現在,我算飛起來了嗎?我算飛得很高很遠了嗎?

我不知道,可是兩個老師和他們朗讀的聲音,讓我篤信了這樣一個奇妙的真理:「故事是活在講述中的。假如故事沒有被人類的聲音大聲朗讀過,沒有被一雙睜得大大的眼睛在毯子下隨著手電筒的光追尋過,它們在這個世界就不算真正地活過!」

所以,每次寫作,我都會輕輕朗讀我寫下的每一個字,用不標準的沒有前後鼻音的上海普通話。我還想像它們被某一個聲音朗讀,想像它們像蒲公英的種子,落在泥土裡,一點點鮮活起來。

這時,兩個老師和他們朗讀的聲音,就會穿越時空,一左一右,在我四周輕輕撲扇……

(本文摘編自「我的小時候」系列(經典美圖版)·《天使落在頭髮上》,鬱雨君著,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

《中國教育報》2017年06月19日第11版 

相關焦點

  • 朱自清:《背影》|朗讀公開課
    今天之所以要重溫這篇朱自清的《背影》,是要借這節課跟大家匯報一個喜訊,我於最近喜得一子,也步入了全新的人生階段,開啟了父親這個角色。在此之前,我在朗讀《背影》時,總是在從兒子的角度去看待「父愛」,而現在,我終於能從父親的角度來體會對兒子的愛。同時我也通過這次真正能體會到了「十月懷胎,一朝分娩」的艱辛與不易,從妻子身上,我看到了所有女性的勇敢、堅強、偉大!
  • ​「佳思榮杯」網上日語朗讀比賽!--視頻投稿參賽!
    我喜歡讀夏目漱石的「今夜の月がきれいですね」,讀起來猶如戀愛般甜蜜蜜;我還喜歡讀宮澤賢治的「雨にも負けず 風にも負けず 雪にも夏の暑さにも負けぬ……」,文字雖簡簡單單,但讀起來卻朗朗上口,安撫了內心的焦躁不安。陪伴你日語學習的是哪段文字呢?又有什麼樣的故事呢? 我喜歡每個「聲」,每個聲音都是獨一無二的。
  • 語文課文朗讀指導|五年級上:《四季之美》
    歷經一年精心打造,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喜馬拉雅和曹燦杯聯合推出的「統編版小學語文朗讀秘笈」已經在喜馬拉雅電臺正式上線,知名講師趣味講解,讓孩子從此不再為朗讀課文發愁。 只需49元,即可暢享一學期的語文課文朗讀指導。一經購買,即可永久收聽。
  • 語文課文朗讀指導|四年級上:《西門豹治鄴》
    歷經一年精心打造,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喜馬拉雅和曹燦杯聯合推出的「統編版小學語文朗讀秘笈」已經在「博朗匯」知識店鋪正式上線,知名講師趣味講解,讓孩子從此不再為朗讀課文發愁。 今天為大家推薦的課程為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的課文《西門豹治鄴》的朗讀解析,先來試聽一小段吧!
  • 塔卡學員心聲 | 如果你相信「一堂課或許會改變一個人」的話
    直到回到廈門工作一段時間後,我意識到:聽塔卡老師的課,不是要刻意地模仿他,而是要努力地發現自己,勇敢地走適合自己的路。在此分享一下我學習後的教學變化吧,或許會給大家一些啟發。之前我一直都知道朗讀很重要,也用盡了各種法子引導孩子們朗讀,甚至打卡。
  • 詩意中國奮進歌——為新時代的中國朗讀(公益朗讀)
    2020年12月5日上午,一場《為新時代的中國朗讀》萊山區文化館主題公益朗讀,在晨風沐浴中開始了!啊,我們朗讀讚美中華民族精神的詩篇,我們朗讀充滿濃濃家國情懷的詩篇,我們朗讀紅色精神代代傳的詩篇,我們朗讀充滿人生詩意的詩篇,我們朗讀與偉大祖國共奮進的詩篇!用生命朗讀,用心靈朗讀,用真情朗讀!
  • 致遠朗讀|費玉清《你是我永遠的鄉愁》
    朗誦:郭致遠 再相逢  要多久我寧願走回頭眼淚如果不能流往事還有誰會說歲月悠悠  念也悠悠因為有你  才有我不怕燃燒的胸口擁抱永遠的鄉愁費玉清《你是我永遠的鄉愁》朗誦者簡介      郭致遠,2010年12月生,遼寧瀋陽人,中華文化促進會朗讀專業委員會會員。熱愛朗誦,喜歡學習誦讀古今中外名家名篇。近年來多次參加全國、省、市舉辦的朗讀比賽,均取得較好成績。
  • 《昨日的美食》將推出朗讀劇 《死神》一護聲優加盟
    據悉,《昨日的美食》將在明年年初推出朗讀劇,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昨日的美食》朗讀劇的標題為《佐佐木望produce公演 Super Voice Live》,預計將於2018年2月17日至18日期間在東京涉谷公演。
  • 斑馬AI課簡直是我的「救命稻草」
    這段時間,不少人都在朋友圈發兒童網課的活動信息,我們有空就會關注一下,後來便看到了斑馬AI課免費領取體驗課的活動,於是就報了斑馬AI課名給小寶試一試。誰知,這一下就讓我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也讓我認識到為什麼之前孩子那麼抗拒學習。---為什麼孩子抗拒學習?孩子整天貪玩不愛學習,全世界當媽的最著急。
  • 【朗讀】霧在哪裡
    本期【朗讀】——《霧在哪裡》由實驗小學一(11)班的 藍錦越 朗讀。歡迎對朗讀有興趣的朋友到武義縣婦聯報名,參與更多的好文錄音,也歡迎大家推薦更多的好文給我們。大家好,我是實驗小學一(11)班的藍錦越。我愛好閱讀,喜歡彈鋼琴、下象棋,還很喜歡英語。我的聲音有點啞,但我每天堅持晨讀和有聲閱讀,慢慢地我的聲音好聽起來了。從有聲的表達中,我也感受到了閱讀的快樂,愛上了閱讀。今天與你們分享我自己錄的一首短文《霧在哪裡》,謝謝!
  • 宣恩朗讀者 | 好一個中國精神(朗讀:朱皓羽)
    當病情被控制,當人們可以走出家門,當一切都恢復了正常,我相信人們不會忘記偉大的白衣使者,偉大的中國精神!朗讀者—朱皓羽「立志宜思真品格,讀書須盡苦功夫。」朱皓羽,11歲,宣恩縣第二民族實驗小學602班學生。從小性格內向,後來在媽媽的鼓勵下走進朗讀。
  • 免費的NHK新聞朗讀打卡群回來啦!互相監督,練習日語口語!
    第九季"NHK新聞朗讀打卡」要來了給你聽最純正的NHK新聞邀你讀最正確的新聞表達同你一起完成21天朗讀挑戰【聽NHK學日語】☆活動說明:1.朗讀活動自由參加,北京時間:4月8日起,點至23點59分均可打卡;2.活動期間30
  • 可以大聲朗讀的書店,優谷攜手中信在上海書展等你來體驗
    在中信出版集團的展位,優谷朗讀亭顯得格外耀眼,這個獨立、專業、沉浸式的朗讀體驗空間,帶給朗讀者極大的朗讀滿足感與愉悅感。集中信出版集團授權的正版精華原文章節、5萬多篇詩歌散文、經典語錄等朗讀資源和8千餘首朗讀配樂,朗讀完成作品打分、分享等功能,讓朗讀者為之著迷,久久挪不開腳步。
  • 人人創優課!華僑城中學「大練兵」帶來新氣象
    全校共有74位老師,分黨員創優課、骨幹教師創優示範課、學科教師創優展示課、新入職教師創優匯報課等四個階段依次展示了自己的創優課。實現了全學科、全學段的覆蓋。據教務處統計,在此次人人創優課活動中總聽課人數達到850人次,不僅實現了人人有展示,還創造了人人聽課評課,實現了「本學科課必聽、跨學科課創造機會聽」的積極響應模式,形成了解讀課例促教研的活動氛圍。
  • 大聲朗讀英語,就會提高你的發音和講話技巧嗎?
    嗨,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英語老師Stefanie,來自EnglishFullTime.com。在這期視頻課中,我會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大聲朗讀會不會幫助我提高發音和口語能力呢?」首先,我覺得,即便是所有人都這麼做,即便是老師一直這麼教的,也不一定就意味著這是最好的方法,對吧?大聲朗讀並不是最好的方法原因在於,我經常提到,英語單詞的發音,並不是他們寫出來那樣的。
  • 敬亭山|親子朗讀
    每天的朗讀成了我的生活必需品,每天不讀上幾段文字,總感覺生活缺少了一些什麼,我上中班的女兒也會時不時追著我問:「媽媽,你今天打卡了嗎?」閱讀需要一種氛圍,在我的帶動下,孩子也會時常在群裡打卡讀書,因為我跟她說,你讀的語音鄭老師都能聽到的哦,哈哈。今天和孩子一起合作一首古詩和一段小文字,表達我們對朗讀的熱愛。
  • 西班牙公主疫情中首亮相,粉藍配朗讀名著,未來女王空靈妹妹接地氣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西班牙王室的兩位小公主,14歲的萊昂諾爾和12歲的索菲亞也出現在了鏡頭前,她們坐在家中的沙發上,線上接力朗讀西班牙最富盛名的作家塞萬提斯的作品《唐·吉訶德》。據悉接力朗讀活動是由馬德裡的一個閱讀組織發起的,首先是塞萬提斯獎獲得者胡安·瑪格麗塔(Joan Margarit)朗讀,81歲的詩人也是西班牙語和加泰隆尼亞語的雙語作家。萊昂諾爾和索菲亞,自從新冠病毒疫情在西班牙暴發後,就沒有出現在公開場合,據悉她們和世界上很多的學生一樣,目前只能留在家中上網課。而她們的國王爸爸和王后媽媽,卻是經常出現在視頻會議中。
  • 陳熙梓獲深圳中小學生原創作品朗讀大賽「最美朗讀少年」稱號
    12月13日"深圳特區四十年」福田區中小學生原創作品朗讀大賽總決賽落下帷幕,來自荔園小學百花校區的陳熙梓同學獲本次大賽"最美朗讀少年」稱號。據悉,此次比賽是為慶祝深圳特區成立40周年而開展,從9月份開始進行的各個學校初賽,到11月份通過優谷朗讀軟體進行的線上複賽,最後到12月份的線下決賽,福田區共有70個學校約1700個原創作品參賽。經過兩個多月激烈的角逐,重量級評委們的高水平評選,陳熙梓同學的原創作品從幾千個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最終從25名特等獎決賽中再獲「十佳最美朗讀少年」稱號。
  • 大聲朗讀英文的重要性
    1   忽視朗讀會造成以下幾大問題   1聽力能力弱   一方面,由於缺乏朗讀,造成語言基礎不熟練,不紮實,不熟悉如近音詞、同音詞、動詞的過去式,過去分詞及語流中音的省略等,常造成聽力理解困難;另一方面,在朗讀的過程中嘴巴有輸出(output),耳朵有輸入(input),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循環,由於缺乏朗讀
  • 清晨朗讀:36. For a Dancer
    以前分享歌曲的時候,我選的朗讀內容是介紹歌手或歌曲的Wikipedia entry,但今天想換一個方式(當然,你也可以去Wikipedia查"Jackson Browne"或"For a Dancer"),選的材料是1980年Rolling Stone對Browne的採訪的引導部分。感興趣的話,當然可以通過原文連結看整個採訪。Have f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