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歲月|張薔:別再問我什麼是DISCO

2021-01-08 一同選車

那時候,他們不讓我留學,說留學少賺300萬,我說我少賺了1個多億。但是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過一種我想要的生活。

現在,就是我的高光時刻

「別再問我什麼是DISCO」

其實我也不知道什麼是DISCO,我就是一個唱DISCO的歌手,具體DISCO是怎麼回事,細節我也不好解釋得特別清楚。

但是DISCO是一個詞,是來源於法國的,叫唱片舞會。在以前的各種舞會都是有人伴奏的,有大樂隊、小樂隊伴奏。在法國發明了用錄音機有一個人在控制放什麼歌,之後他們管他叫DISCO,其實就是唱片舞會的意思。

DISCO沒有規定動作,就是即興的,我覺得它是男女老少都可以參加的,是抒發情感的,可以減緩悲傷,發洩激情的地方。

張薔小姐姐真的是永遠時髦,永遠年輕,永遠有執著的對於音樂的探索。我覺得她開創了內地音樂的全新時代和風格,當她說到在東大橋的時候要去朋友家裡參加家庭舞會,我有一種跨時空的感覺。

現在此刻我就想聽你現場來兩句,想感受一下什麼是DISCO。那我唱一首大家都能唱的「愛你在心口難開」。

DICCO時光留聲機

我們小時候去DICCO是為了讓男孩子看的,我覺得也是一個高級的社交場所,那時候北京的DISCO只有幾個涉外的飯店有,我第一次參加舞會是在初二的時候吧,那會兒流行家庭舞會。

家庭舞會就是我們家有錄音機,我認識幾個時髦的孩子,我跟你們講來我們家我們跳跳舞,就從這樣變成家庭舞會,就是年輕人聚會的地方。有時候會彈吉他的也會拿著吉他跟我們一起彈琴、唱歌、跳DICCO。

我第一次接觸DISCO是在一個冬天,我放學回來,我覺得聽一聽廣播吧,那時候廣播裡都是祝酒歌,李谷一老師演唱的,或者是蘇小明演唱的。

我撥到短波,可以聽到美國的頻道和韓國的頻道,還有臺灣的頻道,那時候我停留在韓國的頻道,韓國頻道裡經常有播歐美的音樂,當時一個特別不一樣的節奏進到我的耳朵裡,就是麥可傑克遜的Billie Jean,這跟以前的完全不一樣,我當時想跳舞就一件一件把衣服脫下來,一直到音樂放完了,我的身上衣服也脫得差不多了。

恰巧這個行為就符合DISCO的精神——薄露透瘦。

很多人問我哪來的那些唱的歌,因為當時很多普通人是接觸不到DISCO音樂的,包括國外的流行音樂,那時候原版帶特別的金貴,對我們來說特別珍貴。我的帶子都是朋友,包括家裡的海外親戚幫我帶來的,我聽到什麼就串一盒。

我那時候聽了很多演唱的音樂,當時的DISCO穿著特別受「周末夜狂歡」的影響,男孩子都是牛仔衣,裡面穿體恤,穿牛仔褲,男的會穿高跟鞋,但是有粗跟鞋,在我們那一代年輕人的心裡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包括走路的樣子隨著DISCO節奏混動的感覺都是很像的,我們儘量去模仿。

我小時候有一次在公共汽車上被一個男孩子劫走了,他說我帶你跳DISCO去吧,因為他長得沒那麼可怕,所以我覺得沒什麼。

後來我們就約會,第二天去一個商店的人家裡,我們都上了門以後準備放音樂了,他說不行,你們趕快走吧,偵緝隊給你們報警了,我們都出來了,當時站在東大橋,特別彷徨,因為我非常的想跳舞,我覺得上哪兒去能讓我展現自我呢,這是我小時候對於蹦迪難忘的印象。

我一直希望能有一場自己的DISCO派對,因為我覺得那會兒的衣服和音樂都是一種特別高級的美,我喜歡那樣的美的感覺,所以一直夢想著能有自己的演唱式DISCO派對。

在去年我實現了,在北京的一個俱樂部我放了很多老的DISCO,我覺得這些DISCO真的太美好了,不應該被遺忘。當時來的人也都特別的開心,我問過很多DJ,DJ跟我說音樂是能控制別人情緒的,如果你在這個夜店裡放的音樂特別美好,大家可能打架的機率,或者是衝突的機率會少一些,因為大家都是來享受音樂的,所以音樂是為不同的情緒服務的。

當下千禧一代為什麼喜歡DISCO?

我覺得DISCO特別美,所有的人聽音樂也都會喜歡聽好聽的音樂,而不是去聽一種噪音。

當代的年輕人以前很多沒有聽過DISCO,但他們回來聽DISCO的時候,他們覺得這個音樂特別美,把它變成一種新生事物來看待,所以DISCO又有了回潮的機會。

我是在1987年離開北京去澳洲留學的,1987年之後DISCO就開始沒落了,80年代中期已經開始有這個苗頭,之後90年代是搖滾的鼎盛時期。

在國外也是,搖滾人士發起了一場反對DISCO的運動,因為他們賣不過DISCO,所有的人都在做DISCO音樂,有一個人特別憤怒,就組織了一場毀滅DISCO的運動,但是他真的成功了,我覺得那些人也是腦子進水了,為什麼這麼好聽的音樂就消失了,剩下的很多都是咆哮、憤怒、發洩,美好的東西都沒有了。

但是地球是圓的,任何人和事物都會有再見面的機會,我認為現在DISCO又回潮了,DISCO是電子音樂的啟蒙,它的元素還是DISCO。

只不過隨著時代的的推移,好像DISCO的名字是個復古的名字。

DISCO它合聲的豐富並不亞於大的交響樂隊,小時候我經常有機會去錄音棚看當時有名的歌手唱歌,當時我媽媽她們樂團錄的音樂叫「妹妹找哥淚花流」,當時光看屏幕覺得沒什麼,就是劉曉慶爬來爬去的,貼上音樂立刻畫面就活了,當時我覺得音樂真的是太神奇的東西,能讓人起雞皮疙瘩,能讓人哭,能讓人笑,我說將來我也想搞音樂,可是我當時小時候的音樂方向是我媽媽給我決定的,是在樂隊裡拉小提琴。

我很小的時候媽媽培養我拉小提琴,那會兒機關大院裡的孩子都沒有人玩DISCO,也沒有人彈鋼琴、拉小提琴,都玩打仗,玩過家家,小孩都是這樣,但是那時候我就開始選擇自己的專業了。

我媽媽總是跟我說你好好練琴,將來到樂隊裡乾乾淨淨的還能找個好對象。

但是自打我聽了流行音樂之後,包括歐美音樂進入到我們的耳朵裡,我們那一代年輕人就開始坐不住了,我們特別瘋狂的、積極的出去玩,那會兒沒有夜店的概念,沒有機會,期望去參加團拜,就是過年時候的Party,我媽的樂團,包括北京電影製片廠,這幾個大的機關單位裡都會舉行,那會兒DISCO就是現場樂隊伴奏的,什麼音樂都能跳成DISCO,「請把我的歌帶回你的家」就這也能變成DISCO,只要有架子鼓,那就是DISCO的概念。

我中學快畢業的時候參加了全北京市第一屆歌手大獎賽,我當時被淘汰了,我當時彈著吉他唱了一首「什錦菜」,當時評委聽不懂。

後來我出來以後很多小孩圍著我,說你唱得不錯,你的英文在哪兒學的,我說拿漢語拼音標的,我說我們這兒沒人學英文,他說那你發音挺準的。

當時我媽媽請了很多音樂界的指揮家,包括樂手,他們說你女兒唱得不錯,18歲之前必須出來,不出來就晚了。

我們當時特別著急,特別想進東方歌舞團,但是人際關係是最不妙的,是第一生產力,沒有東方歌舞團的關係,怎麼辦?

後來我們也是機緣巧合下認識了星探,他是我的事業啟蒙者,當時我去他家,我看他們家的設備從天上挪到地下全是音響設備,是非常高級的,那會兒只有他們家有卡拉OK,那是1984年。我當時拿著麥克風在他們家輕唱了「傷心的電影」,也是英文的,他說你唱得真不錯,你的音色是我聽過來我這兒的小歌手們與眾不同的,所以我很容易得到了他的認可,我進入了雲南。

我錄了兩張專輯,第一張專輯給了我1400,第二張專輯給了我9000,我一下成為萬元戶,回家給我媽數錢,那時候萬元戶就跟現在的億萬富翁一樣,我也莫名其妙的紅起來了。

我自己真不知道有多紅,沒有媒體,啥玩意兒也沒有,我就知道來我家的人絡繹不絕,不能推他們的工作,如果我拒絕了就會得罪一個人。

當時30000塊錢的成本錄一張專輯,不賺錢的情況下也能掙15-20萬,要賣過百萬了更是發得不清不楚,可以倒汽車了。

等我離開國內的時候,我紅的程度可以用一張專輯換四合院,當時在北京有一個老闆給我錄專輯,說我給你一個院子,咱們錄一張專輯,再給你40000塊錢。

當時我覺得夠了吧,我想把我們家貓都挪到四合院去,因為在我們兩居室職工宿舍裡影響所有的人,養寵物是好,但是影響到別人真的不好。

我當時小,必須聽我媽媽的話,所以當時沒有要四合院,我接受了另外一家的邀請,他們給我錄了專輯,真的賣瘋了。

他們的老闆見到我都快給我跪下了,拉著我的手深情的,真的是銷量太好了,我也知道我的銷量很好。

當時我出國的時候大家都關心你帶了多少錢啊,我說我是自保的,沒有經過任何人,沒有拿任何人的錢,自己擔保自己出國留學。

那時候他們不讓我留學,說留學少賺300萬,我說我少賺了1個多億,但是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過一種我想要的生活。

因為我知道從那會兒再往後DISCO已經開始被冷落了。

國產的原創音樂開始成長起來了。

像「我家住在黃土高坡」。

之後我懷孕的時候回到錄音棚,當時崔健在錄他的第一張專輯,他們說薔子你知道嗎,現在香港的投資公司投資,想什麼時候唱什麼時候唱。

我當時聽了他的第一首歌,我說擋不住了,肯定紅,這律動全有了。

後來崔健的搖滾時代來臨了。

DISCO沒落了。

相關焦點

  • 被低估的disco女王——張薔
    颯爽的張薔從1月截止到今天,《別再問我什麼是迪斯科》在b站的播放量已達到330那時,中唱集團還沒引入國外成熟的disco作品,港臺流行樂也沒進入聽眾耳中,她風頭正盛,唱什麼,聽眾就聽什麼。專輯封面印著她燙著爆炸頭,帶著大耳環,穿著蝙蝠衫的形象。叛逆大膽的裝扮立馬引得大家爭相模仿。她成為當之無愧的時尚弄潮兒。
  • 重溫80年代的經典,走進disco女王張薔的魅力世界
    今天換個音樂風格,一起走進disco女王張薔的魅力世界,重溫80年代的經典。 80年代是西方流行音樂開始在中國風靡的年代,新鮮的事物總是會引來一眾熱潮,在這樣的趨勢下,中國搖滾樂的黃金時代也隨之來臨,這也不得不提及一個人物,那就是首位登上美國《時代周刊》的華人女星張薔,1985年張薔憑首張專輯《東京之夜》爆火,1986年就登上了《時代周刊》,那年張薔才19歲,其誇張奪目的造型,熱情的音樂風格引領了當時的時尚。
  • 樂隊的夏天新褲子出場音樂是什麼歌 bye bye disco歌詞
    新褲子在《樂隊的夏天》出場唱的第一首歌叫《別再問我什麼是迪斯科》,這首歌的原唱是張薔,由新褲子樂隊製作的,下面帶來《別再問我什麼是迪斯科》的歌詞。  樂隊的夏天新褲子出場音樂  《別再問我什麼是迪斯科》,由張薔演唱,新褲子創作。
  • 別再問我什麼是迪斯科 -- 新褲子樂隊
    《別再問我什麼是迪斯科》是新褲子樂隊在《樂隊的夏天》第3期中演唱的曲目。但需要指出的是,這首歌雖然是樂隊裡的主唱彭磊作詞作曲的,原唱卻不是他們。至於張薔為什麼在當時這麼火,她唱過哪些經典歌,回頭再介紹。
  • 「Disco皇后」張薔:三十年前的音樂圈,我說什麼就是什麼
    上世紀70年代,disco流行全球,之後,張國榮的《Monica》將disco引入香港。1985年,張薔使得disco風靡內地,她也成為了80年代的時代符號。爆炸頭、蝙蝠衫、喇叭褲,這是屬於那個年代的時髦,張薔把這種時髦變成了她的標誌。
  • 別再問我什麼是《野狼disco》
    《野狼disco》歌詞很另類,甚至有些讓人摸不著頭腦,比如「左邊跟我一起畫個龍,在右邊畫一道彩虹」,它還融入了香港電影和音樂的元素,被大家笑稱「土搖」。 有意思的是,回顧過去的幾個月,華語數位音樂的榜單上「好像什麼都有」,《野狼disco》為首的「新式說唱」,良心國漫帶來的火熱主題曲,《我和我的祖國》澆灌的紅色回憶……。看似參差不齊,但好像也不矛盾。對於當代人來說,在大數據的精細追蹤下,一份音樂榜單,可以窺見內心,可以窺見市場,甚至是這個時代。
  • 《明日之子》總決賽水果星球張薔合作,楊潤澤的高音,炸翻全場
    9月12日,在今晚播出的《明日之子》總決賽上,水果星球和張薔合作改編版《別再問我什麼是迪斯科》,第一首歌就讓全場起來了全場氛圍真的是太嗨了,整首歌旋律輕快,舞臺依舊充滿「水果」味兒!《別再問我什麼是迪斯科
  • 《說唱聽我的》六進四胡彥斌王以太加盟 張薔掀disco熱潮馬頔挑戰rap
    由湖南娛樂頻道和芒果TV聯合製作的說唱綜藝《說唱聽我的》今日(8月23日)中午12點即將上線正片第十一期。本周將開啟六進四合作爭奪戰,胡彥斌、張薔、羅琦、王以太、馬頔、南徵北戰等優秀音樂人將加盟《說唱聽我的》,作為選手們的幫唱嘉賓,驚豔來襲。
  • 抖音我希望在你的愛情裡是什麼歌? 電音天后張薔唱的
    抖音我希望在你的愛情裡是什麼歌? 電音天后張薔唱的時間:2018-06-08 02:1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抖音我希望在你的愛情裡是什麼歌? 電音天后張薔唱的 抖音我希望在你的愛情裡是什麼歌?最近抖音上的這首歌很火,點擊量也很高。
  • 張薔演唱會曲目曝光 26首經典老歌回饋觀眾
    張薔說,一開始她會用disco串燒的形式驚豔出場,《惱人的秋風》《冬天裡的一把火》這樣的經典disco曲目會在第一時間讓場子熱起來,帶動觀眾的氣氛。接下來會有比較慵懶,可愛的歌曲如《相思好比小螞蟻》,《全是我錯》,《想敲開你家大門》等特別少女情懷的歌曲。這些歌當年看上去還是那麼大膽,貿貿然,經過歲月洗鍊,如今變成了特別純真浪漫的時代寫照。
  • 迪斯科女王張薔:別再問我什麼是80年代
    上個世紀80年代,年僅16歲的張薔以誇張的爆炸頭、蝙蝠衫、健美褲的形象橫空出世,並且在短時間內迅速成長為全國最受歡迎的女歌手,沒有之一。她除了性感的嗓音和清透的歌聲,還有2000萬張驚人的唱片銷量成績以外,她的每一套造型都讓80年代成長起來的人難以忘懷。1985年,張薔被雲南音響出版社看中,成功出了她人生中第一盤卡帶《東京之夜》。
  • 一周紅心打卡:乘風破浪的張薔360度大轉型
    ▲戳圖試聽張薔《My name is Rose 我是張薔》全輯(唱片評審團樂評人
  • 張薔的八十年代
    2013年12月30日,當張薔的名字突然躍升為當日百度熱詞,人們需要一點時間,才能把她的歌和她的聲音從記憶深處拉出來。在即將跨入2014年的那個夜晚,愛熱鬧也愛時髦的文藝青年扎堆擠爆北京星光劇場,見證張薔攜手新褲子樂隊發行的新專輯《別再問我什麼是迪斯科》首唱會。
  • 迪斯科女皇張薔:三十年前她稱霸音樂圈,如今被80後樂評人質疑
    張薔本人不僅在表演現場進行了「回擊」,更在網絡上發文回應,「劉水帳小朋友說我不是唱作人,其實我早就是了。」被60後70後熟知的張薔,是三十年前曾被稱為中國流行音樂的「迪斯科女皇」。她主要活躍於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因此,很多像「流水紀」這樣的80後90後對張薔並不熟悉。
  • 張薔 三十年前的音樂圈 ,我說什麼是什麼
    張薔 1967年12月出生於北京,1985年發行首張專輯《東京之夜》後,兩年之間推出15張唱片總銷量超過兩千萬,在上世紀80年代的中國掀起了一股狂熱的「迪斯科熱潮」。1986年成為首位登上美國《時代周刊》的內地女歌手。張薔(左)與母親登上《時代周刊》。2013年張薔推出專輯《別再問我什麼是迪斯科》。
  • 對話「迪斯科女皇」張薔:如果不唱歌,就去賣臘魚燉豬蹄
    《一陣惱人的秋風》《月光disco》《害羞的女孩》……張薔的嗓音自成一派,她唱火的音樂,歌詞大都輕鬆直白,正戳中少男少女的心。不到兩年的時間內,張薔一口氣出了將近20張專輯,平均不到兩個月一張,盒帶的發行量超過了2000萬盒。歌手那英曾說,那是她當年接觸過的第一個大陸迪斯科歌手。
  • 拍手迪斯科 -- 張薔
    1985年張薔發行了一張專輯《害羞的女孩》,裡面就有兩首是關於迪斯科的,從側面也說明了80年代時迪斯科有多熱。那會的迪斯科好象有很多種花樣,比如柔子舞。跳得好的往往是全場的焦點,大家會圍一圈看。跳得不好也無所謂。
  • 張薔:北京女孩,中國玫瑰 | 正午
    2013年,張薔發行了一張新專輯《別再問我什麼是迪斯科》,成就了」一次成功的復古營銷」。2016年,她又發行了專輯《北京女孩》。與此同時,她還是三個孩子的母親。對張薔而言,現在最重要的是音樂和家庭。如果你和我一樣在九十年代出生,我推測你也許從未聽說過張薔。我生長在安徽南部的一座縣城。我父母和張薔同輩,青春歲月在江蘇一所保守的師範學校中度過。他們在那裡認識,並迅速結婚,生下了我,隨後來到這個縣城工作。2000年,我家搬進了一棟單位分配的宿舍樓。作為裝潢的一部分,父親購置了一套劣質的卡拉OK音箱。
  • 17歲紅遍全國,巔峰玩消失,二婚的迪斯科女王張薔52歲似少女
    在和水果星球樂團一起演唱《別再問我什麼是迪斯科》時,張薔也跟隨節奏律動搖擺起來,很有活力。曾有人問過張薔是不是被封殺了,張薔則回答:「沒有。一切不唱全是我自個選擇的,因為我需要照顧孩子,那會我沒心情唱。」
  • 中國的迪斯科女皇-張薔,屬於我們的80年代
    上世紀80年代,我還是稚嫩的幼童,聽父親講那個時候的事情。那是改革開放初期的80年代,是一個爆炸的年代,新鮮事物湧入國內,人們都充滿著新鮮感。那還是一個物質比較匱乏的年代也是人們感覺最美好的年代。那個年代的樂壇是四大天王和小虎隊,但還有一個重要的樂曲風格,那就是迪斯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