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歲是出發的階段,是以學業換成就的開始,在《二十不惑》中,四位演員關曉彤、卜冠今、李庚希、董思怡四人詮釋了四種不同的性格。
其實相比《三十而已》,《二十不惑》四位女主講述的內容更適合正在成長階段的人群。
而《三十而已》更多是在開生活教程,與多數情感劇差不多,但它的真實正好直戳觀眾的心罷了。
目前《三十而已》收視率確實高,甚至每天實時熱度都在1億以上,上線19天的二十歲,都沒法和上線16天的三十歲比。
觀眾給出回應,他們感覺《二十不惑》其中還是夾帶一些狗血情節的。但想想,青春20歲誰又不是有著不少衝動,和耍小聰明的心的呢?
例如《二十不惑》的卜冠今。觀眾棄劇有很多原因,最主要還是卜冠今搶了關曉彤的鏡頭,導致收視崩塌,觀眾紛紛棄劇。
以追求偶像關曉彤而來,卻看的全是卜冠今,這是收視變低的一個原因。
二是青春校園!該劇詮釋青春,因此與很多校園青春劇差不多,都是從校園逐漸進入職場,一邊學生一邊兼職,劇情已經被演膩歪了。
和當初趙麗穎、鄭愷主演的《加油吧實習生》也差不多。
三是年齡變化!今年90後確實已經有很多人將近30歲了,即便還有人在該年齡的中層,也在考慮著三十歲的事。
所以《三十而已》則會更火一些,畢竟大家想看看三十歲該做一些什麼。
——
然而,《三十而已》讓我們看到了一群成團渣男。
對此,我表示看《三十而已》的時候,我是很心累的,一方面它的劇情確實好,但真實不代表我不反對這些臭氣衝天的爛事。
《三十而已》更多是放給女人而看的,從而給女人的精神層面上添加了許多教育意義。與電視劇《歡樂頌》、《咱們結婚吧》、《我的前半生》差不多。
而渣男也是該劇中的特色,甚至是扎堆出現。他們會找壓力大的藉口讓女人忙活,或者讓女人在金錢之下臣服。
如果以20歲的愛情來說,20歲可能你會得到男生給你承諾的美好,和美麗的願望。但到了30歲,這群男人可能會直接變質,他們會權衡利弊看待愛情。
這是《三十而已》中想詮釋的男角色,他們以「渣」為主,讓女性看清楚男人的另一面。
就例如梁正賢,他說自己是不婚主義。
但站在男性的立場說這句話,就會引起一堆女人的憤怒。
女人會期待一場婚姻,你卻說你是不婚主義者,你說你是不是渣?
因此總結該劇的名字,也可做《渣男攻略》。
在許幻山身上,明星景甜發文也回應了:謝謝顧佳,在你身上學習了新的「消防」知識,下次遇到,一定用上!
被許幻山這個角色氣到變形。
而說《三十而已》收視碾壓《二十不惑》更多是江疏影、童瑤、楊玏、毛曉彤這幾位演員飾演的現實生活真實性超越了那些青澀的職場。
當然,如果拿一個《二十不惑》與《三十而已》當中有點相似的女主角,姜小果就是其中一個擁有三十歲思維的女孩。
她在面試被拒後,還有勇氣詢問上司幹嘛放棄自己,還不問自己問題,甚至還衝到電梯耗費上司一兩分鐘時間,只為爭取自己的機會。
她學歷差,但不代表就要放棄機會。這種得失她看得很透徹。而輪到普通人面對這一切,可能就在被上司拒絕之後,就灰頭土臉的走出公司了吧。
當然,姜小果也是因為有充分的準備才敢介紹自己的。即便學歷真的不如人。
最後,我感覺現在影視劇大家需要看到真實的同時,也接受了很多現實的殘酷,《三十而已》代表女強人設,面對生活處處防範,遇見渣男也別慌,你還有另外一種選擇,可以不在一棵樹上吊死,但女人,你也要強起來。
《二十不惑》代表女生創業,每一步,一個人走終究是會累的,偶爾有姐妹的幫助,或許未來更可期,因此為何四個女孩四種性格,而每個人都有她們該有的互補。
不反駁《三十而已》該火,但看見生活的無奈、看見渣男的囂張,隨時換臺《二十不惑》緩緩神,也是一種選擇哦。
比心,你目前最愛看《三十》還是《二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