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歲的時候成為了成長過程中的煩惱,三十歲的時候在是事業和家庭之中權衡。一個是二十多歲小姑娘的勵志青春故事,一個是三十歲女性的生活現狀。一個充滿了朝氣和希望,一個殘酷的將現實中的細節放大淚點滿滿,同是姐妹情深,一樣的友情。《二十不惑》中滿滿的都是暖男,而《三十而已》中都是低質男。但是可以說兩部劇,都是得到了同一批觀眾的喜歡。
20歲的外圍兩雙是一個享受外貿紅利的人,很難理解外貌的局限性,吃了很多虧。其實一個普通家庭出身的小女孩,在面對多金的富二代是,很早就有了一套成熟的話術和情緒價值。對於自己是一個長期肉票的定位,應該早有所指,畢竟坐擁美貌資源的人,不會像劇中的人物一樣拎不清,很早就對自己有了定位。顏值和身材是一張門票,至於交付誰手中,想必也會在權衡利弊下衡量。
20歲的小果也不會像劇中那麼的幸運,擁有一群富二代舍友,結束她的弟弟。上班期間甩掉自己的上司,這在任何一家公司都不存在,畢竟作為一個職場的小白而言,簡直就是自炒魷魚。一而再再而三的爭取自己工作的機會,這也就是電視劇中會這樣演,現實生活中一旦被否定。絕大多數領導會覺得這個人沒有分寸感,這個職位只會距離自己越來越遠。
20歲的富二代妹妹,也不可能像劇中一樣好欺騙,畢竟是坐擁家產的人。從小生活的環境,接受的教育,都是不同的。應該從小就會害怕別人高攀,尤其是女性這個角色。這樣的欺騙下,單純就像是一張白紙。生活中的富二代,有幾個人是非常單純的,可能僅僅只是感情上比較單純,但是在一定時候還是非常理智的,畢竟駕馭的財富,不允許有什麼不理智的行為。
20歲的遊戲妹妹反而比較真實,雖然頹廢比較喪,但是母親很早就給她鋪墊好了未來的人生路,並不需要自己去爭取什麼。這是當下很多家庭慣用的套路,現實生活中這樣筆記後果的方式,大多數都是學業無成,父母是最堅強的後盾。什麼事情都有可以去依賴父母,相比較其他人更貼近現實生活中的某些細節,畢業即失業的處境,相信每個人都深有感觸。
近些年來青春劇層出不窮,展現出來的青春比較虛浮,雖然具有足夠的戲劇性,但是也失去了最為寶貴的「真實性」。作為當下的年輕人,這些情節並不能給予精神上的共鳴。還有懷舊路線的青春片,這樣的路數很快就陷入了瓶頸。而《二十不惑》則是回到了寫實的路線,關注更多的是青春體驗,和高壓生活中的「當下感」。
這部劇情自從熱播以來,很多人對男人有了全新的定義。很多非常贊同女性獨立的思想,但是不希望有拜高踩低的價值觀傳遞。女性的獨立不一定是要和男性成為對立衝突的關係,這不是一場戰爭,這需要女性思想上的覺悟。很多人經常會犯的一個錯誤,就是否定原有的一切,建設嶄新的,卻不懂得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導致很多事情上,每個人在面對之時比較激進。
三十而立設立了三位主人公的形象,恰巧這萬名價值觀不同的女人成為了最好的閨蜜。江疏影飾演的王漫妮是一個到上海打拼的「海飄」,她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反映了在上海打拼的人群。相親的那一段引起了很多人的爭議,王漫妮恨不能將所有的家當都穿在自己的身上,間接性看到了相親市場上的各路奇葩。一個月一萬五的月光族,卻想要在上海立足,王漫妮是怎麼做到月光的呢?
其實王漫妮並沒有想過為結婚去做打算,房租七八千每個月給家中郵寄2000元,旅遊也要生個艙。但是工作上她非常拼,真的不明白她想嫁給一個什麼樣的人,難道一個月3000的合租房不能住嗎?為什麼沒有想過在上海和一位男士一起打拼,有沒有想過給未來的小家留下一些存款,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但是生活中並不是這個樣子,很多女性要求男性婚前有房有車,將所有的經濟來源依靠在男人身上。當然也有不少女性已經覺醒,開始為自己打下基礎。但是有一大部分人都是自私的,自己賺錢自己花,男人賺錢也要給自己花,很多男人都說:「我負責賺錢養家,你負責貌美如花」。先不說你能不能做到,難道沒有發現自身的價值觀也出現了問題嗎?
而鍾曉芹的婚姻更多是愛好的價值觀上,她的老公是電視臺的編導。提前過開了退遊的生活養魚,一個月一次的夫妻生活,不解風情,不懂得照顧鍾曉芹,甚至想做階段性的丁克。一系列的矛盾讓很多人,在鍾曉芹養貓之後,暗示兩個人分道揚鑣的猜測?其實間接性也反映出來,鍾曉芹連貓都養不好,怎麼去孩子呢?
編劇將養魚養花、下象棋這樣的愛好,安置在鍾曉芹老公的人物刻畫上,暗示陳嶼按部就班的工作,絲毫沒有上進心,提前老去的生活,一眼就可以望到頭的人生。三十歲的男性的愛好應該是什麼,用一個愛好將陳嶼的人生細節化。不少人還質疑鍾曉芹為什不離婚,她離婚的點在哪裡,原因僅僅是因為愛好不同嗎?
顧家作為金字塔丁暖的成功女星,讓眾多女性瘋狂吶喊,因為很難做到劇中女星的成功,在家中付出不了任何的行動。成為了眾人追捧的對象,那麼顧佳的價值是什麼呢?對丈夫尊重又體貼,但是給予對方很大的壓力,最終自己的丈夫愛上了林有有,難道女人的獨立一定要立渣男才能體現出來嗎?
還有她所加入的富太太圈子,仿佛就像達官貴族的聚會。就像早年某些的姨太太們,整天無所事事,憑藉老公養著?每個人都對幾位主人公有著獨特的見解,但是真實的反應了生活中的細節,相比較《二十不惑》,《三十而立》似乎更加貼近每個人將要面對的生活,細節之處都是生活中的細微。
《二十不惑》很寫實劇情不狗血,立足於人物,刻畫人物成長,喪中又帶燃。三個三十歲的女主人公,都是家庭不幸,婚姻不幸,結婚困難。而整體的觀眾給出的反饋婚姻的真實性,感情太渣了?對不起,替所有高質量的和普通的男士說一句,電視劇裡的男士代表不了所有人,凡事不能斷章取義,追劇別太入迷。那麼這兩部你更喜歡哪一部呢?
謝謝觀賞,關注我帶你了解更多娛樂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