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形(Alien)」電影在1979年上映後取得了極成功的票房成績——全球票房累計1億美元。
此後又再拍攝了「異形2(Aliens)」、「異形3(Alien3)」、「異形4:復活(Alien:Resurrection)」,以及前傳系列「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異形:契約(Alien:Covenant)」。
*「Alien 2:On Earth」是沒有獲得授權的電影,簡而言之,就是假借「異形(Alien)」的名號所拍攝,並不屬於「異形(Alien)」電影系列。
在「異形(Alien)」這個成功的大IP下,除了電影系列,還有小說、漫畫、遊戲等多種不同的形式,它們的異形生物形態也完全不同。
本文將整理出「異形(Alien)」電影中,這種外星生物體的生長周期以及系列影片中出現過的所有形態。
生長周期:
異形是一種由異形女王孵化統治的外星生物體,最初是一個類似蛋的形狀「egg」。
從蛋中孵化出一種寄生的幼蟲形式「facehugger」,接下來它會去尋找宿主、從其面部進入宿主體內。
進入宿主體內,它會複製繼承宿主所擁有的物理屬性,胚胎發育成熟後,它會撕裂宿主的胸腔、從中爬出,同時宿主將會死亡,這個階段稱為「chestburster」。
當「chestburster」離開宿主的身體後,將會進入成長期,幾個小時內從2英尺(61釐米)長到成人的身高,最高甚至能達到2米。當它生長到一定程度並成功蛻皮,即是達到異形的成熟期。
電影中異形成熟期的不同形態:
「Dragon(龍)」,出現在電影「異形3(Alien3)」中,也可稱為「異形狗(Dog Alien)」、「Bambi Burster」、「Runner Alien」等。
由於它的宿主都是四足動物,基本物理形態和其他類型的異形稍顯不同。
「Newborn(新生兒)」,出現在電影「異形4:復活(Alien:Resurrection)」中。
在「異形3(Alien3)」片中結尾,異形女王選擇女主角作為宿主,女主角為了毀滅異形女王跳下熔爐、同歸於盡。
而到了「異形4:復活(Alien:Resurrection)」,女主角的基因被複製克隆,因此異形女王也一同被克隆出來。「Newborn(新生兒)」其實是異形女王的後代,卻將異形女王殺死,並且把女主角當成母親一樣的角色。
「Newborn(新生兒)」由於具備了人類的基因與屬性,外形和人類非常相似,甚至長出了其他異形所沒有的器官——眼睛。
*「Newborn(新生兒)」,也可稱為「逆種」。
「Deacon(執事)」,出現在前傳系列電影「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中。
它的頭顱很長,頭顱背面則非常尖銳。尖銳的頭部就是它用來破開宿主胸腔的工具。
「Neomorph(新變體)」,出現在前傳系列電影「異形:契約(Alien:Covenant)」中。
它以人類為宿主,頭骨極硬。比其他異形更原始、更獸性、攻擊力更強。
自1979年「異形(Alien)」電影上映後,開創了科幻恐怖電影新紀元,成為勿庸置疑的經典之作。
正如著名影評人Roger Joseph Ebert所言:
「「異形」始終以它強烈的黑暗與恐怖震撼著我們。」
上周發布的Devil Nut x ALIEN「異形」電影限量聯乘系列秋冬新品,傳達出Devil Nut設計師對「異形」系列電影的熱愛與致敬。
更多精彩內容,掃描二維碼,關注Devil Nut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