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六(4.18日)晚八點,一個有故事的聲音做客星願匯LIVE,中國好聲音第一季的人氣學院王韻壹,帶著她獨特的爵士風格,與你初見。在我心目中,玩音樂的人,做音樂這些音樂家也好藝人也好,如果她合格的話,她應該是個靈魂洗滌師,用最純粹的音樂去幫大家洗滌心裡啊,靈魂裡一些不好啊,不舒服和不乾淨的東西,就應該叫做靈魂洗滌師啦。當你嘗盡一切人間冷暖之後還能笑對人生,你不覺得很有範嗎。」
她是第一季中國好聲音參賽選手——王韻壹。獨特的爵士風格和具有標誌性的音色讓人印象深刻,樂觀的生活態度和溫暖傳遞正能量。中國第一爵士女生王韻壹,將於4月18日晚八點,做客星願匯,分享她的音樂故事。
一位以光頭亮相的女孩引發人們的關注,一首以爵士風格演繹的「被遺忘的時光」引發導師們的集體轉身,而且後來大家會在她的很多爵士音樂之中發現,其實爵士樂並不像大家想像當中那樣曲高和寡,我們可以感受到天賦與人生感悟的結合可以如此地震撼。
譚伊哲這樣評價王韻壹「她的聲音在時光裡,一開場我們的故事都在歌裡了。」
低沉婉轉的爵士嗓音,讓人覺得「這是一個有故事的聲音啊」,在唱《人生若只如初見》的時候,那句「明月照天涯,又照了重逢的臉龐,原來你在這裡啊。」似是在你耳邊輕輕地告訴你:我並沒有離開啊。心裡有一塊柔軟的部分被觸碰,我想,這便是她說的「心靈洗滌」的音樂力量。
按照她的話來說,是這樣的「人生,我覺得應該什麼都有,就像我對音樂一樣,是要有敬畏心的,在我心目中,玩音樂的人,做音樂這些音樂家也好藝人也好,如果她合格的話,她應該是個靈魂啟迪師,用最純粹的音樂去幫大家洗滌心裡啊,靈魂裡一些不好啊,不舒服和不乾淨的東西,就應該叫做靈魂洗滌師啦。」
她對於自己在音樂中的角色是「靈魂洗滌師」。不是要多麼大紅大紫的啊,也不需要在急流中拼命地擠到前列,她的初心,只是認認真真的做好自己的作品,或許,希望戴著耳機的你,在聽完後有被治癒的感受。
見過黑,卻依然相信亮,一直堅信詩和遠方,並且把眼前的苟且也認真過成一首歌的樣子。
她笑笑地,把過往的經歷都唱進歌裡,她的歌,千迴百轉地似乎在訴說著一個個動人的故事,她在吟唱她的音樂,也在享受她的音樂。內心渴望的,或許是脫離浮華後最簡單的純粹。
當老師說「你不行的,中國玩爵士的人太少了。」她想「或許我可以呢。」在最艱難的那些日子,她躲進簡單的音樂世界裡,從一無所有無人問津到現在的成名,心裡那股小小的堅持一直在。或許,那種韻味,專屬於有經歷的人。
「每年我都會去兩次溫哥華,中加文化交流,而且還得到了加拿大政府給我的最高表彰,兩次哦,這次九月份還要去墨爾本交流,跟很多國外音樂家有合作。包括和加拿大的一些音樂家,他們都獲得過格萊美的,都很棒,然後他們就會覺得很詫異,覺得啊中國人居然會唱爵士,而且唱的很nice啊,簡直是不敢相信什麼的,當時我就覺得特別的揚眉吐氣。」
如果以為你在舞臺上看到的她便是全部的模樣,那麼你也和我一樣被她在舞臺上高冷又極致的演出而迷惑了。
「就前幾天我們同事還一直在聊,在沒認識我之前,看我在臺上是那樣不食人間煙火的樣子,然後再臺下也應該是最起碼是仙女範的女神範的,結果我居然是個小逗比,女神經。」
不信?且看韻壹語錄
▲「你是怎麼把爵士唱得這麼入味兒的?」
「這個嘛,你要多放鹽,然後醃一下,多醃幾個小時」
▲「人家說我很投緣……是啊,真的頭很圓啊~」
▲「你唱的太好了,我要為你轉身」
「你現在是正對著我,你要為我轉身是要背對著我嗎?是因為實在慘不忍睹嗎?」
▲在伊莉莎白女王大劇院演出的時候,有人說你是第二個在這兒演出的中國光頭,第一個是 ——郭德綱;
▲「我在13年參演了電影《大片》」「什麼電影?」「《大片》」「哎呀,正經點兒,到底叫什麼?」……
「把爵士樂表達好有三種方法:一是把歌曲裡所表達的意思套到你自己的故事,表達自己的情感;二是把自己拋開,去扮演這首歌裡的角色;三是既不是自己也不是歌曲中的角色,而是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去講述故事」
對於韻壹來說,一帆風順這個詞似乎離她很遠,從出現在大眾視野之中開始,她便是爭議人物,獨特的光頭形象,獨特的音樂風格,「特別」總是和她如影隨形。
各種猜測、指責、打擊她都經歷了,這些磨難幾乎完全擊垮了她。然而在醫院等候生命走到盡頭時的對於音樂本質的思索卻救了她。她說:那段「等死」的日子,讓我明白音樂不應該是我個人的自我完善,它更應該是公眾的心靈慰藉,音樂不是某些人愛好的滿足,它是世人靈魂的滌蕩師。於是她給自己定下了新的使命。
於是,一系列的風波以後,她為我們重新帶來了《臺北有條聖誕巷》。
想對韻壹說什麼,希望聽到關於她的什麼經歷,或者是對她許下心願。在不過,首先,你要有一個星願匯APP,才能有盡興爽快的直播享受哦,長按下圖掃碼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