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寶藏》第三季歸來精氣神兒「凸凸凸」

2020-12-11 中國青年報

時隔兩年,終於回歸!「真·寶藏節目」果然沒讓我們失望!

12月6日,《國家寶藏》——這個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的優秀大型原創IP,被譽為「開啟中國古典文化綜藝元年」的現象級節目,歷時兩年醞釀與沉澱,在央視綜藝頻道翻開了第三季的風華開篇。

時逢紫禁城建成600周年。六百年倏忽而過,來自故宮博物院的三件國寶褪去歷史的煙塵,共同站在人類歷史和世界文明的恢弘格局上,娓娓講述出更具民族筋骨和時代風骨的中國故事。

以史為鏡,可鑑今朝。凝結於明永樂青花海水江崖紋三足爐的「山水相依,守望相助」的大國文明氣量,金嵌珍珠天球儀所教導我們的回眸自己、認知自己、警醒自己、激勵自己的謙虛自省的態度,以及從午門開端向前延伸的中軸線象徵的中華民族的前途遠大、開拓進取……皆用自成氣派的歷史觀、大局觀、角色觀,持續激蕩著觀眾的胸襟,令人強烈感受到節目中所提及的那股「凸凸凸」的精神氣兒。

於2020年這個特殊的年份再創新、再出發,《國家寶藏》篤信「文化內核」與「創新表達」的鐵石相擊,必將碰撞出更為燦爛的火花。作為總臺最有價值的超級IP,它正遒勁落筆,努力將建設文化強國的「大寫意」,繪製成精謹細膩的「工筆畫」。

抬望滿天星鬥,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尋找歷史參照

「2020年,中華民族和全人類共擔風雨、共克時艱,必將在煌煌史冊上寫就多難興邦的新一頁。回望祖先們走過的歷程、留下的創造、揮灑的情感、堅守的風骨,更能讓我們體認:中華民族究竟曾為世界文明貢獻過什麼!而今天的我們,又究竟該為後世子孫留下些什麼!」首播當晚,001號講解員張國立的「神仙開場」,已然開誠布公《國家寶藏》第三季的使命與抱負。

這一季,節目力圖從九大歷史文化遺存的視角,回望著我們的國家與民族這一路走來的「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更重要的是,以文物為鏡鑑,精準定位中國所處的歷史坐標與世界坐標,編織全球共情的文化紐帶,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尋找歷史參照。

節目開篇,來自紫禁城的三件國寶,無不是密切圍繞這一核心主題展開敘事。

歷經紫禁城600年風雨的明永樂青花海水江崖紋三足爐,有「家國安定」之美好寓意。其燒制過程中的上色原料「蘇麻離青」取自中亞地區,是古代中國與中亞地區經貿往來的物證。「前世傳奇」中,明代外交家、航海家鄭和在與罕國的瓷器外交中,鏗鏘道出「何為禮尚往來?若貴國遞來的是蘇麻離青,大明自當回以瓷器;若貴國遞來的是不安分的心思,大明就只能回以火器」的態度,鮮明傳達「我們不惹事,但也絕不怕事」的立場。如今,站在新的歷史節點,尤其是環球同此涼熱的2020年,青花海水江崖紋三足爐又被賦予了山河安定、山水相依、守望相助的全新時代內涵。

第一眼見金嵌珍珠天球儀,人們定會被它奢華的外表所吸引。節目回溯前世,致敬清代女科學家王貞儀突破枷鎖、敢問星河的逐夢精神,闡明即便天球儀誕生於科學在中國逐漸沒落的時代,卻依然不能抹殺古代中國對世界天文學研究的不朽貢獻;思忖當下,節目沿著金嵌珍珠天球儀所獨具的上帝視角,演示它所映射出的宇宙劇場——從64億公裡之外回望我們的地球家園,它只是一粒渺小而脆弱的「暗淡藍點」。正如人們所說,除了從遠處感受我們的卑微,大概沒有別的更好辦法可以揭示人類的妄自尊大是何等愚蠢了,人們應該團結起來,守護我們唯一的棲息地。

巍然矗立在紫禁城中軸線開端的午門,是故宮的打卡必經之地。600年前,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把一個帝王對國家、對民族的憧憬全都繪就在了這片土地上,「三凸」層層遞進,沿著中軸線延伸向南,象徵著中華民族前途遠大,開拓進取,「凸凸凸」地往前走。600年後,歷經輝煌與滄桑、歡喜與悲歌、風霜與洗禮的午門,以涅槃重生的自信面貌向全世界開放,展現著中華民族海納百川、交流互鑑的博大情懷。

抬望歷史的滿天星鬥,一眼可望千年,一物可見山河。

如果說過去的兩季奠定了《國家寶藏》在文化節目領域的頭部地位,持續解碼著日用而不覺的文化基因,第三季則迸發出一種更為驚豔的歷史觀、大局觀與角色觀。節目用浪漫到哭、恢弘至極的手法告訴觀眾,我們這個國家,從來不缺低頭趕路的人,也不缺仰望星空的人,《國家寶藏》用極具感染力的表達,重拾我們昔日擁有的燦爛榮光,也提醒今人謹記曾經是怎樣陷入了落後挨打的慘痛——既胸懷自信,又勤於自省,才能讓我們更加理性地認識過去,也更加正確地走向未來。

製作盡其精微,淬鍊寶藏級文化名片的新亮度

每到重大歷史關頭,文化都能感國運之變化、立時代之潮頭、發時代之先聲,為民族前行鼓起風帆、吹響號角。當今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此背景下講好中國故事就顯得尤為迫切而重要。

總臺文藝節目中心作為國家文藝的旗艦平臺,責無旁貸地擔負著將建設文化強國的「大寫意」,繪製成精謹細膩的「工筆畫」的創作使命,必須通過創新與創造進一步解放文化生產力,不斷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

從《國家寶藏》第三季首播來看,節目以「盡其精微」的手法,取神得形,以線立形,以形達意,淬鍊著這張寶藏級文化名片的新亮度。

第一,「匠於心」的笨功夫。

文物是文明的實證,是交流的鏡鑑,是以世界語言講好中國故事不得多得的「兼容載體」。正如景德鎮陶瓷考古研究所名譽所長江建新先生所講述的,他們拿著從上萬片碎瓷片裡修復的珍品去國外展覽,每到一處都能引起轟動,因為這些瓷器可以和國外的收藏「認親」,讓彼此找到名字、身份、關係甚至是回家的路。

想要進行這樣一場場跨越古今、橫亙東西的文化對話,首先得像景德鎮陶瓷考古研究所那樣,用大浪淘沙的方式,在海量的碎片中完成「文明的拼圖」。我們從內容的質感可以看出,《國家寶藏》在幕後所歷經的,就是這樣一趟堪比「取經」的苦旅。若不是翻閱了大量的文獻資料,求教了無數的業內專家,來來回回地實地踏訪過每一家博物館,節目不可能輸出那麼密集而精準的知識點。

節目中,每一個「守護」,都指向了一個清晰的大主題,而在每個大主題之下,還延展出多個豐滿的支脈,等待觀眾從不同角度去體悟文物的多元價值。例如同時被解讀為回眸之器、認知之器、警醒之器和激勵之器的金嵌珍珠天球儀,能如「庖丁解牛」般講述一件文物,也難怪眾多年輕觀眾把《國家寶藏》稱為「第二課堂」。

三季以來,每每最讓主創團隊感動的,就是虔誠的國寶守護者們。歲月流轉,國寶的守護者換了一批又一批,守護的信念卻在血液裡生生不息。此等赤誠匠心,從第一季「石鼓」的今生人物梁金生先生一家接力守護國寶的故事,到這一季「午門」的今生人物常欣講述的先輩們在戰火中測繪古建的故事,均可見一斑。

歷史軸線的延伸,在於一代代人的薪火賡續。在《國家寶藏》看來,「傳承」不止於「保護」,對於當下的文藝工作者來說,更重要的是一手拿起歷史的顯微鏡,讓更多民眾看清過去,把歷史真的裝進自己的心裡,守住我們共有的精神家園;一手拿起歷史的望遠鏡,讓大家站在更開闊的場域認知、理解和反思、升華,為當下提供更加堅強的支撐。

這一年多來,《國家寶藏》先後以多種形式走進英國、日本、義大利等國家和地區傳播中國文化。走得越遠,方覺使命越重。正是這種使命,驅使著節目不斷突破天花板,拆掉跨專業、跨地域、跨時代的交流壁壘,一路倔強著挺進星辰大海。

第二,「精於藝」的真功夫。

心有風雅,自帶風華。雄渾的《象王行》國樂鳴奏一起,你是不是瞬間就激動了?《國家寶藏》第三季一開播,搬好小板凳「前排就坐」的觀眾們,就忍不住在社交平臺上用他們齊刷刷的點讚和驚嘆,表達久別重逢的欣喜。

「開頭就震撼到我了,百萬文案已被我記在筆記本上了,現在只想說『我愛你中國』!」「真正的精品節目!舞美恢弘有氣勢,臺詞深遠有內涵,演員表演超優秀!」「第一期就加更了原創音樂,午門前世傳奇部分的《懷歸》唱盡人生百味,太好聽啦!」「場景盛放得下整個銀河系,當家國理想和宇宙恢弘的光全部打在「王貞儀」頭頂的時候,我快要哭了」……闊別兩年,赤子歸來,360度經得起審視打量的《國家寶藏》,再度被觀眾尤其是年輕學子們牢牢鎖定。

馮小剛、靳東、張子楓三位演員演繹的前世傳奇,讓觀眾們連呼「過癮」。不過是短短十幾分鐘的舞臺表演,他們就分別將士大夫的鐵骨錚錚、外交家的大國風範、封建社會裡一個年輕女子的星空夢想,詮釋地無比感染人心。

作為午門的國寶守護人,著名導演馮小剛此次為《國家寶藏》獻出了古裝首秀。他所演繹的明代才子楊慎,懷揣著對紫禁城的執念,於垂垂暮年回望跌宕起伏的一生。「萬般回首化塵埃,只有青山不改」,出色的演技,唏噓的故事,動人的配樂,共同調和出一記催淚的歷史傳奇。精悍而有力的背後,終究靠的是強大的文化底蘊。

歷史的講述者,也是歷史的劇中人,用深邃而不失靈動的視角引領大家遠觀過去、遙望未來,這確是一件需要眼界、胸襟以及熱血的事情。帶著「凸凸凸」的精神氣兒開播的《國家寶藏》第三季,已然顯露它的豪情與光芒——故宮在這季只是「600歲的小弟弟」,首發出場如此精彩,實在讓人迫不及待想看八位「大哥哥」們接下來的亮相了!

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

相關焦點

  • 《國家寶藏》第三季歸來 靳東、張子楓精彩演繹國寶前世傳奇
    「真·寶藏節目」果然沒讓我們失望!12月6日,《國家寶藏》——這個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的優秀大型原創IP,被譽為「開啟中國古典文化綜藝元年」的現象級節目,歷時兩年醞釀與沉澱,在央視綜藝頻道翻開了第三季的風華開篇。
  • 《國家寶藏》第三季歸來 靳東張子楓精彩演繹國寶前世傳奇
    「真·寶藏節目」果然沒讓我們失望!12月6日,《國家寶藏》——這個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的優秀大型原創IP,被譽為「開啟中國古典文化綜藝元年」的現象級節目,歷時兩年醞釀與沉澱,在央視綜藝頻道翻開了第三季的風華開篇。以史為鏡,可鑑今朝。
  • 第三季歸來的國家寶藏,依然是個寶藏節目
    影視綜藝一旦做了N季,觀眾就會又期待又忐忑,怕一直以來追求的質量不再。不過,第三季歸來的《國家寶藏》沒有讓人失望,依然是個寶藏節目,帶著老情懷和新驚喜而來。001號講解員國立老師的開場白一出來,再加上那一句經典的「我們依然是一個年輕的節目。
  • 《國家寶藏》第三季赤子歸來,它們超一億七千歲
    央視綜藝《國家寶藏》第三季赤子歸來!巍巍故宮 聳峙蒼穹 環姿瑋態 百代是崇國家寶藏頂流明星之故宮博物院國家寶藏頂流明星之西安碑林博物館國家寶藏頂流明星之敦煌研究院#國家寶藏第三季定檔# 12月6日起每周日晚 八點半檔 央視綜藝頻道播出穿越千年 我們不見不散!
  • 《國家寶藏》第三季赤子歸來 它們超一億七千歲
    央視綜藝《國家寶藏》第三季赤子歸來!巍巍故宮 聳峙蒼穹 環姿瑋態 百代是崇國家寶藏頂流明星之故宮博物院中原文化殷創始 觀此勝於讀古書這是一個王國的縮影是東方文明的重要驛站殷墟博物館#國家寶藏頂流明星#國家寶藏第三季定檔#12月6日起每周日晚 八點半檔 央視綜藝頻道播出穿越千年 我們不見不散!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 《國家寶藏》第三季啟動
    本報北京11月9日電  (記者王珏)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家寶藏》第三季啟動儀式11月9日在故宮博物院建福宮花園舉行。
  • —《國家寶藏》第三季啟動儀式在故宮博物院舉行
    「聆聽三千多年前殷墟與三星堆發出的聲音,體會孔子2500年的思想之風,看沉睡2200年之久的兵馬俑,遠眺1700年前的敦煌與1300年裡的布達拉宮,品蘇州園林1000年的風雅、賞西安碑林900年的翰墨精良,600年、十甲子的紫禁城,泱泱中華、萬古江河,如月之恆、如日之升,《國家寶藏》第三季,赤子歸來」
  • 重磅|《國家寶藏》第三季終於要來了!
    重磅|《國家寶藏》第三季終於要來了! 一眼千年, 盪氣迴腸, 《國家寶藏
  • 《國家寶藏》第三季將於12月開播
    作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成功打造的重點項目《國家寶藏》前兩季獲得了不錯的收視口碑,節目創造性地踐行了「讓文物活起來」,使觀眾通過這個節目更加熱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11月9日上午,《國家寶藏》第三季啟動儀式在故宮博物院建福宮花園舉行。
  • 《國家寶藏》第三季什麼時候播出 國家寶藏3嘉賓文物簡介
    《國家寶藏》第三季定檔播出了,該節目自開播以來就受到觀眾們的喜歡,第三季將視野延伸到中華大地上的9座歷史文化遺產,那麼,第三季什麼時候播出?九大博物館是什麼?下面小編就來說說。  國家寶藏第三季什麼時候播出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第三季將於2020年12月6日起,每周日晚20:30檔央視綜藝頻道正式開播,節目共10集,每集100分鐘。
  • 《國家寶藏》第三季今晚首播:三星堆國寶入選
    青銅縱目面具金杖一號青銅神樹去故宮賞金嵌珍珠天球儀、到敦煌研究院看敦煌遺書、在廣漢三星堆博物館欣賞一號青銅神樹……不用打飛的奔赴全國各地,12月6日開播的央視《國家寶藏》第三季將攜手包括三星堆在內的9座歷史文化遺產,帶你看文物的前世今生
  • 「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正式開展《國家寶藏》第三季與「老友...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從第一季啟程起,就把「迎接紫禁城的第六百個春秋」作為自己滿懷熱忱的一份美好期待。在闊別觀眾一年多之後,第三季《國家寶藏》將於第四季度赤子歸來,「老朋友」故宮博物院依然會以新的切面,在節目中繼續陪伴觀眾「一眼千年」。
  • 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第三季啟動創作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第三季9日在京宣布啟動創作。
  • 綜藝推薦 || 《國家寶藏第三季》
    《國家寶藏》是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原創出品的文博探索節目,由一身正氣的張國立老師擔任「001號講解員」(主持人)。該節目目前總共有三季,每一季都能榮獲」高分綜藝「的稱號,第一季豆瓣評分穩定在9.1分,第二季穩定在9.2分,目前已更新到的三季更是創下9.5分的佳績。
  • 三星堆、兵馬俑、敦煌、殷墟……《國家寶藏》第三季來啦!
    11月9日上午,《國家寶藏》第三季啟動儀式在故宮博物院建福宮花園舉行。 節目三季以來的24家博物館(院)的館(院)長齊聚,攜手開啟《國家寶藏》第三季,節目預計將於12月6日在央視播出。
  • 陝西六大國寶將亮相 《國家寶藏》第三季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記者 趙爭耀)歷經600多天精心打磨,《國家寶藏》第三季正式定檔12月6日20:30檔在央視綜藝頻道開播。新一季《國家寶藏》將攜手包括陝西省西安碑林博物館與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兩家文博機構在內的全國9座歷史文化遺產,帶著27件國之瑰寶,繼續共話國寶前世今生,探討中華文明的燦爛成就和對人類文明的重大貢獻。節目開播前,節目組近日舉行了「國寶印信」傳遞儀式——《國家寶藏》第三季9位文博機構「看門人」,從前兩季文博機構館(院)長手中鄭重接過印信,宣告第三季節目揚帆啟航。
  • 《國家寶藏》亮相「紫禁城600歲一見如故」特別直播 第三季節目將於10月份在故宮啟動
    -歡迎關注CCTV國家寶藏微信公眾號 --了解更多節目故事-承載著國家記憶,延續著中華文脈,撐起一城一國的魂與魄。從1420年到2020年,悠悠紫禁城迎來建成600年,亦是故宮博物院建院九十五周年。為此,9月10日,故宮開啟「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600年展」。
  • 揭開國寶「活」起來的幕後丨《國家寶藏》第三季主創談
    …… 這些曾在《國家寶藏》第三季中出現的場景和故事,關注節目的觀眾一定不陌生。 走遍華夏文明的腹心,看遍五千年孕育的生機,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家寶藏》前兩季在全國範圍內掀起了一股「博物館熱」後,第三季於2020年12月6日回歸。
  • 《國家寶藏》第三季開播,國寶背後的故事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焦翊丹報導「從清朝乾隆年間用於觀測天體運行的國寶金嵌珍珠天球儀,到如今嫦娥五號成功著陸月面,從古至今,中國人從未停止對這片廣袤星空的仰望和探索。」12月6日晚20:30,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第三季在央視綜藝頻道與觀眾如約相見。
  • 《國家寶藏》第三季回歸,兩大亮點一個彩蛋,愛了愛了
    《國家寶藏》是央視推出的一檔文化類綜藝節目,該節目第一季播出後,在口碑和熱度方面,都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今年,終於迎來的《國家寶藏》的第三季。和前兩季一樣,本季節目剛一播出,就取得了極佳的口碑。《國家寶藏》第三季第一期,一共有兩個亮點,一個彩蛋。本季《國家寶藏》第一期節目,選的兩件國寶和一處建築文物,分別是明青花海水江崖紋三足爐、金嵌珍珠天球儀,以及建築文物紫禁城的午門。這三件文物的國寶守護人,分別是靳東、張子楓和馮小剛。亮點一:三件國寶選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