豚鼠頭大,頸短、耳圓、無尾,四肢較短,前肢有四趾,後肢有三趾,有尖銳短瓜。全身被毛,毛色豐富多彩。皮毛緊披,富有光澤,用它的皮毛經加工可製作上等的裘皮服裝、披肩、手套,皮帽。
豚鼠容易飼養,豚鼠繁殖率高,抗病力強,性成熟早,性周期短,產下就會採食、活動。又名天竺鼠、葵鼠、豚鼠、幾內亞豬,在動物學的分類是哺乳綱齧齒目豚鼠科豚鼠屬。儘管名字叫「幾內亞豬」,但是這種動物既不是豬,也並非來自幾內亞。
它們的祖先來自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脈,根據生物化學和雜交分析,豚鼠是一種天竺鼠諸如白臀豚鼠、豔豚鼠或草原豚鼠等近緣物種經過馴化的後代。因此,這種動物在大自然已經不復存在12。南美土著的民間文化中,豚鼠佔有重要地位,它們不僅是一種食物來源,也是一種藥物來源和宗教儀式的祭品。
性格:
豚鼠機靈、活潑、溫順,肥胖可愛,膽小易驚,有時發出吱吱的尖叫聲,喜乾燥清潔的生活環境。它們愛吃、愛睡、愛繁殖,這是它們與通常意義上的豬相似的地方。以雜草為主食,青草、菜葉等它都喜歡吃。配上點精飼料增重快一半。冬季可將玉米杆、麥杆、稻草、花生秧等粉碎加點麩皮即可滿足生長的需要。
標準:
豚鼠是珍貴的皮肉兼用的多用途草食動物。體型短粗而圓,頭較大,眼大而圓還明亮,耳圓,上唇分裂,耳朵短小;四肢短,前腳具4趾,後腳3趾,無外尾。人工培育許多品種,除安哥拉豚鼠被長毛外,體毛皆短,有光澤。體毛有黑、白、灰色、褐、花色等,也有具各色斑紋的。
生物特性
1.喜群居,頭大,頸短、耳圓、無尾,全身被毛,四肢較短,前肢有四趾,後肢有三趾,有尖銳短瓜,有抓人,不喜於攀登和跳躍,故可放無蓋小水泥池中進行飼養。習性溫順,膽小易驚,有時發出吱吱的尖叫聲,喜乾燥清潔的生活環境。
2.嗅覺、聽覺較發達,對各種刺激均有極高的反應,如對音響、嗅味和氣溫突變等均極敏感,故在空氣混濁和寒冷環境中易發生肺炎,並引起流產,受驚時亦易流產。
3.豚鼠是草食性動物,嚼肌發達而胃壁非常薄,盲腸特別膨大,約佔腹腔的1/3容積,粗纖維需要量較家兔還要多,但不象家兔哪樣易患腹瀉病。
4.豚鼠食量較大,對習慣了的食慾旺盛,但對變質的飼料特別敏感,常因此減食或廢食,甚至引起流產。對抗菌素也特別敏感,投藥後容易引起死亡和腸炎,如使用青黴素,不論劑量多大,途徑如何,均可引起小腸和結腸炎,甚至使其發生死亡。對青黴素的敏感性比小鼠高1000倍,故用青黴素治療時應特別小心。與大鼠和小鼠相反,它夜間少食少動。
5.豚鼠屬於晚成性動物,即母鼠懷孕期較長,為63(59~72)天,胚胎在母體發育完全,出生後即已完全長成,全身被毛,眼張開,耳豎立,並已具有恆齒,產後一小時即能站立行走,數小時能吃軟飼料,2~3日後即可在母鼠護理下一邊吸吮母乳,一邊吃青飼料或混合飼料,迅速發育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