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斯卡拉人民在菜市場買菜時 他們玩起來歌劇快閃《登山纜車》

2021-12-25 杭州宮羽音樂藝考

倫敦的超市出現了這個有趣的會閃表演,不需要帶樂器也不需要代麥克風只要「人」出現就好了………從一個男人可疑的美妙歌聲,到眾多聲樂家的齊唱,原來買菜也可以這麼有氣質,一同欣賞義大利經典歌曲《纜車》(Funiculì, Funiculà)快閃演唱版本。

關於《Funiculì, Funiculà》


19世紀末,義大利名城那不勒斯裝上了登山纜車,為兜攬生意,纜車公司老闆請當時頗有名氣的記者Peppino Turco作詞,作曲家鄧察(Luigi Denza)創作此曲。隨著歌曲的傳播,乘坐纜車的人也越來越多。全曲可分為兩部分:前一部分有兩段歌詞,後一部分是副歌,常由合唱隊演唱,更能突出熱鬧的氣氛。作者採用快速的六拍子,增強了歌曲的律動感,生動地刻畫出纜車上的人們興奮得意的表情。

歌名Funiculi Funicula 源自義大利語的「Funicular」 這裡,指的是當年剛剛發明的登山纜車。瓦爾卡多斯和鄧察作詞曲的目的是慶祝剛剛在維蘇維火山(Mount Vesuvius) 下建成的這種纜車通車。兩個人只花了幾小時就大功告成。在義大利小城斯塔比亞中的大旅館首唱,一下子就火了起來。

六年後,著名作曲家,老史特勞斯在義大利旅行採風時聽到這首歌曲,還以為是義大利民歌,喜愛之餘,就把它放入其作品《義大利之歌》中。不料,鄧察憤怒地告到法院。最後,法院判決每次《義大利之歌》在公眾場合演奏,老史特勞斯一定要付給鄧察版權費。

登山纜車,在1880年代,當然是個新鮮東西,代表著科技進步。難怪兩位作者那樣興高採烈,激情如泉湧。 這首歌曲,本來是單一的男性合唱,屬玩笑逗樂的性質。可是作者萬萬沒有想到,它被後來人改編成樂隊演奏的作品,器樂獨奏,混聲合唱,等多種形式,廣為世界各國專業團體演出。《Funiculi Funicula》是Danza最成功的一曲,鄧察一生嘔心瀝血所作的作品不少,但除了少數專業人士外,大部分幾乎不為大眾所知。而這首玩笑作品倒不脛而走,膾炙人口,出版後樂譜銷量達50萬冊以上,並在世界各地流傳。這也算是無心插柳柳成蔭了。

作曲家鄧察(Luigi Denza)

歌曲採用義大利民間舞蹈——塔蘭泰拉的特性節奏(6/8拍子的快速節奏)寫成,顯示了拿坡裡人樂觀開朗的性格,曲調熱情、活潑、豪放,並採用一唱百和的形式,因此一些男高音歌唱家和合唱團常選它作為演出曲目。理恰德·施特勞斯在他的交響幻想曲《義大利》中也曾引用此曲。

《Funiculi Funicula》通常由獨唱、合唱組成,以此突出熱鬧的氣氛。並且採用了快速的6/8,以三拍子來增加整首曲子的律動。相比起獨唱版本,我更喜歡合唱,並且是稍慢速度。這似乎有點特立獨行的意思,不過相比太過喧鬧、熱情,慢的版本確實更受歡迎。許多歌唱家與樂隊都曾演繹過各個不同版本的《Funiculi Funicula 》,其中包括帕瓦羅蒂(Luciano Pavarotti),安德烈·波切利(Andrea Bocelli)等世界著名歌唱家。也以他們兩人的版本流傳最廣。

以上文字來自百度百科


江省音樂高考培訓

浙江音樂學院校考升學專業戶

杭州驕子國際音樂高考集訓衝刺營

  名師匯聚   群星璀璨  行業龍頭

一所真正為了學生藝術之道謀發展的封閉式學校

毗鄰浙江音樂學院  中國美術學

相關焦點

  • 藝趣假期 我就去超市買個菜 結果變成歌劇腦殘粉?
    但在倫敦的一個超市,快閃表演讓大家發現原來買菜也可以這麼有氣質!瞬間變成歌劇迷啊有沒有!不需要帶樂器也不需要帶麥克風,只要「人」出現就好了………從一個男人可疑的美妙歌聲,到眾多聲樂家的齊唱,原來買菜也可以這麼與眾不同,一同欣賞義大利經典歌曲《纜車》(Funiculì, Funiculà)的快閃演唱版本吧!
  • 藝趣假期 | 我就去超市買個菜 結果變成歌劇腦殘粉?
    但在倫敦的一個超市,快閃表演讓大家發現原來買菜也可以這麼有氣質!瞬間變成歌劇迷啊有沒有!不需要帶樂器也不需要帶麥克風,只要「人」出現就好了………從一個男人可疑的美妙歌聲,到眾多聲樂家的齊唱,原來買菜也可以這麼與眾不同,一同欣賞義大利經典歌曲《纜車》(Funiculì, Funiculà)的快閃演唱版本吧!
  • 義大利男高音安德烈·波切利演唱《登山纜車》
    義大利歌曲《Funiculi Funicula》:中文翻譯為《纜車》或《登山纜車》,作於1880年。
  • 美聲|世界三大男高音演唱歌曲《登山纜車》
    他們三人第一次以「世界三大男高音」的形式聯袂演出始於1990年世界盃。自帕瓦羅蒂離世,卡雷拉斯改走跨界路線,多明戈宣布2009年回歸男中音後,我們所熟悉的世界三大男高音,都以各自的方式揮別了歌劇舞臺。在世界範圍內,有很多類似的演唱會開始湧現,如愛爾蘭男高音、澳大利亞男高音、三大加拿大男高音、十大男高音、三大女高音等等,但帕瓦羅蒂、多明戈、卡雷拉斯在音樂上帶給我們的震撼無可替代,永留人心。
  • 義大利國寶級男高音歌唱家-安德烈.波切利《登山纜車》
    波切利的嗓音條件極佳,聲線非常獨特,高音明亮,中低音有十分渾厚有磁性,這讓他能夠涉獵很多的音樂類型,不但古典歌劇可以唱,而且流行歌曲對他來講也是非常駕輕就熟的,他的好多流行歌曲大碟都成為了經典。而且由於是盲人,所以波切利的世界裡只有音樂,它對音樂的理解不受任何外界的幹擾,每次聽他唱歌有一種至純至靜的感覺。今天呢為大家送上的是一受由波切利所演唱的非常膾炙人口的歌曲義大利歌曲《登山纜車》。
  • 歌劇皇后—苔巴爾迪《我親愛的爸爸》
    《我親愛的爸爸》是普契尼的獨幕歌劇《賈尼·斯基基》中的一首詠嘆調,內容是女子懇求父親答應自己去追求自己的愛情,旋律極為優美,深情而動人。
  • 會員活動丨義大利斯卡拉歌劇院芭蕾舞團《吉賽爾》公開彩排
    演出之前,劇院君特舉辦《足尖上的傳奇——義大利米蘭斯卡拉歌劇院芭蕾舞團》劇照展,在廣州各大商場展示了近百張斯卡拉歌劇院獨家珍藏的照片和介紹,讓觀眾在演出前領略斯卡拉劇院的歷史底蘊與靜態的芭蕾之美。而除觀看劇院君精心準備的豐富資料之外,會員君也為劇院高級會員特別爭取到驚喜福利——公開彩排(帶妝)觀賞資格,讓您率先一睹名團風採!
  • 【古典軼事】風華絕代的斯卡拉歌劇院
    約有座位3000個。劇院的舞臺並不大。池座裡一開始放的是摺疊的、可移動的椅子,而不是圈椅。那時還沒有煤氣燈,包廂照明使用的是蠟燭,因此,池座裡的觀眾不大敢摘下帽子和其它頭飾:他們擔心上面包廂裡的蠟燭油會滴到他們頭上。劇院裡沒有暖氣設備,但這並不妨礙人們在這裡欣賞和參加各種娛樂活動。劇院造價為100萬裡拉,米蘭的90位貴族分攤了這筆費用。
  • 斯卡拉歌劇院的拓展之路
    文 | 區聽濤近年來,被譽為義大利歌劇「麥加」、米蘭文化標誌的斯卡拉歌劇院,經歷了不平凡的發展歷程。  加強制作的建議並沒有使所有董事會成員都信服,以致於3年計劃推遲了幾個月才批准。倫巴達大區代表、文化委員克裡斯第納·卡拜尼黎以及文化部任命的董事會成員佛朗西斯科·米切裡都持不同意見,他們認為目前國家經濟形勢和前景不穩定,應當謹慎行事,製作費用的增長風險大,而公眾捐助的增長有限;即使經典作品上演,如何讓劇院坐滿觀眾也是一大考驗;理想模式是每年製作12臺、最多13臺歌劇。
  • 視頻丨斯卡拉歌劇院「復工音樂會」 2020.07.08
    自今年2月25日、斯卡拉歌劇院因新冠疫情的原因緊急關閉以來,迄今為止劇院因停工所造成的經濟損失已近2000萬歐元(約合人民幣1.6億元)。這嚴重危害到了這座世界上最著名歌劇院的未來發展。今年斯卡拉的演出季,包括了《託斯卡》、《遊吟詩人》、《湯豪瑟》、《茶花女》等眾多經典劇目。
  • 周末歌劇 | 《託斯卡》(安娜·奈瑞貝科/弗朗西斯科·梅利/夏伊/斯卡拉)
    義大利合唱團指揮布魯諾·卡索尼指揮了合唱團以及斯卡拉學院的聲樂演員。受到熱烈掌聲歡呼的指揮大師夏伊,將普契尼1900年在羅馬科斯坦茲劇院演出時的作品首版帶回了公眾面前,重新插入了已被作曲家取消的八個樂段。這些都是至關重要的段落,尤其是那些突出戲劇性的時刻,比如託斯卡把刀插入斯卡皮亞的腹部。
  • 【今日歌劇院】斯卡拉歌劇院
    歌劇院於1778年8月3日正式啟用,當時名為Nuovo Regio Ducal Teatro alla Scala,首日上演安東尼奧·薩列裡的歌劇《重建歐洲》(L'Europa riconosciuta)。在世界藝術史上,很少有一座劇院像義大利米蘭的拉·斯卡拉歌劇院那樣,被看成是完美的化身、建築的典範。
  • 西媒:拒絕在疫情中保持沉默 斯卡拉歌劇院辦閉門音樂會
    參考消息網12月10日報導據埃菲社義大利米蘭12月7日報導,由於新冠大流行,斯卡拉歌劇院的傳統演出季被迫取消。儘管如此,該歌劇院還是舉辦了一場明星雲集的音樂會,其目標非常明確:歌劇文化將繼續興盛,儘管它必須適應疫情帶來的影響。
  • 會員專享 積分換票·斯卡拉歌劇院芭蕾舞團《吉賽爾》開門排練限量名額瘋搶ing
    義大利斯卡拉歌劇院管弦樂團和合唱團演出威爾第音樂會版歌劇《西蒙·波卡涅拉》《貝多芬第九交響曲》留給上海一片「震撼」話題後今天離滬,義大利斯卡拉歌劇院芭蕾舞團芭蕾舞劇
  • 2018-19演出季,斯卡拉歌劇院將上演9部歌劇新製作
    米蘭斯卡拉歌劇院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劇院之一,同時也是歌劇、尤其是義大利歌劇的象徵,甚至還是義大利音樂的象徵。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劇院遭到轟炸破壞,整個演出大廳片瓦無存。戰後,義大利政府撥出巨資,以當時最高的標準重建,使之成為世上最完美的劇院之一 。斯卡拉歌劇院每年的演出季從12月7日開始至次年11月結束。
  • 斯卡拉歌劇院政變始末
    在全球樂迷眼裡,米蘭則是義大利歌劇的聖地。建成於1778年的米蘭斯卡拉歌劇院,全球首演了諸如唐尼採蒂、貝利尼、焦爾達諾、蓬吉耶利、薩列裡、列昂卡瓦羅、威爾第和普契尼等人無數佳作,見證的作曲家興盛猶如世界歌劇名人堂。可以說,斯卡拉就是義大利歌劇的代名詞和金字招牌。
  • 網際網路買菜,會擠垮菜市場嗎?
    菜市場的優勢,網際網路做得到嗎? 出門去菜市場現場挑,還是在網際網路平臺上動動手指選?今年受疫情影響,似乎越來越多的人在考慮後者。難道,未來菜市場的生存空間將會被不可逆轉地擠佔嗎? 事情沒有那麼簡單。菜市場的獨特魅力,網際網路是「復刻」不來的。 從體驗上來講,與在小商販處買菜相比,「雲買菜」具有極大的不確定性,無法帶來「可觸可感」的體驗。
  • 斯卡拉歌劇院,沒想到你是這樣的歌劇院
    走過斯卡拉廣場,路過文藝復興巨匠達文西的紀念碑,你就會看到這座外表古樸、內裡華麗的「歌劇之麥加」。先跟著劇院君一起走進斯卡拉,圍觀這座殿堂級劇院的日常。生活中離不開藝術的義大利貴族們於是集體出資重修了劇院,並更名為斯卡拉歌劇院。經過1年零9個月的努力,斯卡拉歌劇院於1778年開始啟用。二戰期間,米蘭市中心遭到轟炸,斯卡拉歌劇院演出大廳片瓦無存。戰後,義大利政府撥出巨款,以當時的最高標準進行歌劇院的重建工作,再度復活了這座獨一無二的劇院。
  • 「經典歌劇選萃之夜」為上音歌劇院慶生,明年他們還有這些計劃……
    「經典歌劇選萃之夜」音樂會今晚在重新開放的上音歌劇院上演。音樂會上,從羅西尼的《塞維亞理髮師》、莫扎特的《費加羅的婚禮》、比才的《卡門》,再到多尼採蒂《愛之甘醇》、萊昂卡瓦洛《丑角》、普契尼《波希米亞人》……一個個經典歌劇作品中的著名唱段薈萃舞臺,帶領觀眾領略歌劇藝術的無窮魅力。
  • 斯卡拉歌劇院2020年開年大戲《託斯卡》首演精彩集錦
    在昨晚的首演上,義大利總統馬塔雷拉也出席現場觀看,該演出的重要程度以及歌劇文化在義大利人民心目中的地位,由此可見一斑。本場演出的實況也經由衛星轉播,在義大利國家電視臺的RAI1和RAI3頻道進行了現場直播。同時,在位於米蘭市中心的埃馬努埃萊二世大長廊上,也豎起了超大LED屏幕,向來往的人們進行實況轉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