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聊聊喝啤酒的杯子,在大多數國人的印象中,啤酒杯的樣子大概都是下圖右數第一個那樣的,其實那只是眾多啤酒杯類型中的一種——扎啤杯。
啤酒杯的形狀對啤酒風味的影響
啤酒風味到底是什麼呢?這裡簡單介紹一下,不同的人對於啤酒的風味理解是不一樣的,但是一般情況下,我們所解釋的啤酒風味包括以下幾個因素:麥香、酒花香、醇香、入口感。啤酒的原料是麥芽,包括大麥芽、小麥芽,有的還會加入燕麥,所以麥香是啤酒風味的基礎;啤酒花也是啤酒的最主要原料,它為啤酒提供了苦味,同時也提供了一種特殊的植物香(類似於茶葉,主要是酚類、單寧類物質);作為發酵產物,啤酒裡存在大量的酵母代謝物,這裡面主要有酯類、酸類物質,舉個例子,有的啤酒酵母在發酵過程中會產生一種乙酸異戊酯的酯類,這種酯類具有水果香,主要是香蕉的味道,其實這就是福佳白啤中香蕉味的來源,而這種味道大多存在於比利時風格小麥啤酒中;入口感這種感受則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喝酒習慣,有人喜歡一口下肚,有人喜歡先在舌尖兒上打打轉兒然後慢慢吞咽。但是有一個共同的感受就是啤酒入口後的殺口感,所謂的殺口感其實是啤酒中二氧化碳小氣泡在舌頭上破裂時產生的一種外在刺激感,所以說富含二氧化碳的啤酒它的殺口感就會強烈。
啤酒的色澤、泡沫、香氣、口感都是評價一款啤酒好壞的重要因素,而不同形狀的啤酒杯,對啤酒會有不同的影響。所以,啤酒杯有很多種面目,不同類型的啤酒杯適應於不同種類的啤酒。那麼,常見的啤酒杯有哪些呢?
啤酒杯如何影響啤酒的風味?
通常來講,杯子的厚度、杯底的大小、有無手柄、杯口往內彎還是往外翻、杯身是細長還是矮胖,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到啤酒的風味。例如,杯子厚的啤酒杯隔熱性能更好,酒液更不容易升溫;杯底小的酒杯更容易觀察啤酒的色澤;杯口往外翻的酒杯易於保存啤酒的泡沫;杯口往內彎的酒杯更容易收斂啤酒的香味;杯身細長的有助於觀察啤酒升騰的氣泡……
有些酒杯還有別出心裁的設計,比如波浪紋,會給啤酒本身增添一點光學效應;如果是大的無手柄的酒杯還要有防滑設計,讓杯身有弧度,這樣拿著才安心。
高腳杯還是平底杯?
一般來說,飲酒者的手不應觸及杯身,以免手心的溫度讓啤酒升溫,影響對啤酒的品鑑,所以啤酒杯有高腳的;又因啤酒的飲用量大,杯身的容量要大,所以啤酒杯亦有平底的。
通過對比這兩種酒杯的形狀我們就可以知道,用平底杯喝啤酒的時候通常需要仰起脖子來,這樣酒液會更快地穿過喉嚨到達腹部,清涼舒適的感覺更甚。而用高腳杯喝啤酒的時候,為避免酒液站到臉上,你不能仰起脖大口大口地喝,必須小口小口地慢慢品嘗。由此一來,酒液停留在口中的時間就會更長,接觸到的空氣也更多,啤酒的風味可以盡情展現。
綜上所述,冰涼清爽、可開懷暢飲的啤酒可選用平底杯;而喝香氣濃鬱、風味細緻複雜的啤酒適合用高腳杯。
常見的啤酒杯有哪些?
(1)扎啤杯
扎啤杯是我們最常用的,國內餐廳使用的啤酒杯也都是這類型,它一般都是大、厚、重、帶有把手的杯子,無論什麼形狀、什麼容量,都很結 實,方便碰杯,長時間用手拿著也因為較厚的杯壁而不影響啤酒的低溫,很適用於暢飲。還有一些特別的設計像德國的類似杯子有很多帶有蓋子,那是防止蒼蠅飛進 去而設計的,不過在國內很少見罷了,就像下圖一樣。
扎啤杯適用的啤酒是最多的,美式的、德式的、歐式的,還有世界範圍的大部分啤酒都適用,因為大部分啤酒都強調的是碰杯和暢飲,還有低溫,而像比利時啤酒這種強調口味,強調品嘗的啤酒則基本都不適用於這種杯子。
值得一提的是,一個曾經在英國留學的朋友跟我說過,英國人很愛喝啤酒,但是英國酒館中的啤酒杯大多沒有把手,他給的原因是因為英國自詡為紳士國度,所以為了防止人們喝多了之後直接掄杯子打架,所以啤酒杯都設計成沒有把手。不過我想,既然沒把手掄不了,那就直接互扔吧,想打架還不容易。
(2)皮爾森杯
啤酒杯材質玻璃化離不開皮爾森型啤酒,之前也說過,由於皮爾森型啤酒金黃色的酒體用玻璃杯體現最好不過了,而這種杯的造型也適宜暢快地飲用啤酒。
皮爾森型啤酒杯美國人拿來發揚光大以後,其變種終於走向了世界,這個皮爾森杯也就變成了繼扎啤杯之後應用最廣發的啤酒杯了。它通常都是 又細又長、口大底小圓錐形、而且比較薄的,因為它強調觀看皮爾森型啤酒晶瑩透徹的色彩,以及氣泡上升的過程,另外寬杯口是為了在頂部保留適當的泡沫層,以 及保證它的存留時間,基本上符合皮爾森的設計初衷,透徹、金黃色、氣泡多、適合暢飲。
皮爾森杯用途廣泛,像我們日常能喝到的美式淡色啤酒都適用以外,還有像德式的下發酵啤酒、歐式的淡色啤酒都適用。
(3)品脫杯
品脫杯(Pint)價格便宜,容易購買。一般的酒吧都會使用品脫杯,便於保存和清洗。品脫杯的形狀是近似於圓柱形並帶點輕度的椎體特質,杯口會稍微大一點。品脫其實是度量單位,1 英製品脫約為 0.57L,1 美製品脫約為 0.47L。
常見的品脫杯有 2 種形式。一是美式品脫杯,主要用來喝一些美式艾爾(Ale)和拉格(Lager)。二是英式品脫杯,杯身有一圈凸起,最初是為了避免杯子從手中滑落,後來倒成了倒酒的基準線。英式品脫杯主要適用於英式愛爾和拉格。另外,還有一種品脫杯叫英式波紋品脫杯(English Dimpled Pint),在 80 年代的英國非常流行,後來逐漸消失。而今,英國的酒吧又開始流行這種酒杯了,主要用於喝淡色艾爾和苦啤(Bitter Beer)。
(4)笛形杯
笛形杯(Flute)有些像喝香檳(Champagne)的那種細長細長的高腳杯。它狹長的形狀使得在倒注啤酒時能夠激起足夠的泡沫,氣泡可以更好地展現出來,加之如果啤酒顏色清澈明亮的話會非常好看,是一種比較強調視覺效果的酒杯。此外,高腳的設計也可以避免手掌接觸杯身讓啤酒升溫。這種酒杯主要適用於擁有通透的金黃色的淡色艾爾和皮爾森型啤酒。
(5)聖杯
聖杯(Goblet)的特點是開口大、杯身淺、底部寬平、杯壁較厚、有杯腳,而且很多聖杯都會在杯口鑲一層金屬邊,看起來就覺得很大氣雄壯。造型的杯子以前都是用來盛聖水使用的,所以也有些人稱之為「火焰杯」。聖杯主要是為了突出啤酒的泡沫,所以泡沫豐富的(泡沫至少有兩指寬的厚度)才用這種杯型,如烈性淡色愛爾啤酒(Strong Ale)、烈性深色愛爾啤酒(Strong Dark Ale)、雙料啤酒(Dubbel)和三料啤酒(Tripel)就可以用這種杯子。
(6)白蘭地杯
白蘭地杯(Snifter)在 20 世紀的時候就很流行了,用於飲用白蘭地(Brandy)。不過,它也可以用來飲用啤酒。因為它的杯口是往內彎的,杯口狹小,可以收斂香氣;而且它的杯肚很寬,有利於搖晃酒杯,讓啤酒中的沉澱快速稀釋。這種杯型適用於口味強烈的、帶有沉澱物的啤酒,如比利時艾爾、美式帝國 IPA(American Imperial IPA)和雙倍印度艾爾(Dubble IPA)。
(7)鬱金香杯
鬱金香杯(Tulip)形狀如同鬱金香,從下方先突起,再內束,最後再微微向外綻放。收攏的頸口是為了降低空氣接觸面積並凝聚香氣,而往外翻的杯口則是強調了泡沫。所以,鬱金香杯適用於口味濃烈、泡沫豐富的啤酒,如比利時烈性艾爾、深色艾爾、蘇格蘭愛爾等。
(8)直口杯
直口杯(Stange)起源於德國,是又細又長的圓柱體,這種酒杯可以觀察到啤酒內部氣泡的湧動,顏色透徹的啤酒裝在裡面很好看,喝起來暢快。直口杯一般適用於皮爾森型啤酒以及德國的下發酵啤酒。
(9)麥啤杯
麥啤杯(Weizen)最初就是為小麥啤酒而生的。它造型和皮爾森杯有些相似,但麥啤杯通常有收腰設計。特點是細長、底窄、頭寬,開口還有閉合,它強調小麥啤酒本身的雲霧外觀和顏色,頭寬是為了讓更多的泡沫留在上面,閉口是為了留住小麥啤酒特有的水果香味。這種酒杯適用於德國的小麥啤酒、半酵母型小麥啤酒(Hefeweizen)以及小麥黑啤(Dunkelweizen)。
(10)品鑑杯
品鑑杯(Sampler)通常杯型較小,是白蘭地杯、麥啤杯、品脫杯等杯型的迷你版,一般容量不會超過 6 盎司。品鑑杯主要用於品鑑多款啤酒的時候,能避免喝多喝醉。
話題延伸:怎樣倒出漂亮的啤酒泡沫?
啤酒泡沫是評價一款啤酒好壞的重要標準之一。酒液上面泛著潔白細膩的誘人泡沫,泡沫量恰到好處,這才能稱得上是一杯好啤酒。但是很多時候我們都控制不好泡沫的量,要麼泡沫多了溢出來,要麼泡沫少了像杯果汁。如何才能倒出漂亮的啤酒泡沫呢?
首先杯子要清洗乾淨,任何油漬或是清洗劑的殘留都會破壞啤酒的泡沫。倒啤酒時,可以對著杯子的中間,如高山流水般地衝擊倒入,這時會產生許多二氧化碳氣體。待二氧化碳氣體沉澱成泡沫的時候,再重複上述動作。只有在形成一層濃厚的奶油狀泡沫時,才可以傾斜杯子,將啤酒沿杯壁緩緩注入(這樣可以控制泡沫的產生),直至倒滿酒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