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格勒」潛藏危機:與俄交惡,英國為何總衝在最前?

2021-01-09 環球網

【環球時報駐英國、德國特約記者 紀雙城 青木 本報特約記者 丁雨晴 柳玉鵬 本報記者 範凌志】英國和俄羅斯的關係驟然降至冰點,西方陣營對俄羅斯展開「圍剿」,媒體驚呼「新冷戰」降臨……一起撲朔迷離的毒殺案掀起東西方地緣政治紛爭,而這樣的場景卻讓人有些恍惚。2013年,當俄羅斯流亡大亨別列佐夫斯基被發現死在倫敦寓所的浴室後(當時鑑定為自殺),英國《每日電訊報》警告說「如果不是007小說,就是新冷戰」;2006年,當俄羅斯前情報人員利特維年科中毒身亡後,「冷戰再現」的標題同樣出現在英國報紙上。為什麼總是英國?為什麼那麼多俄羅斯流亡人士、寡頭、前特工扎堆英國?

「這裡聚集著普京的朋友和前朋友、敵人和盟友」

2004年12月的一天,俄羅斯聯邦安全局拘捕了一名剛從英國回國的前特工。他們想知道,此人是否已經變節。結果發現,這名曾經的「愛國者」早在1995年就多次跟英國外交官和特工會面。約6年後,美俄達成一項交換被捕間諜的協議,在英國的要求下,這名前特工重獲自由,來到了英國。

這個人就是斯克裡帕爾——因被投毒而引發英俄近日互逐23名外交官。而在2010年和他同機被送到英國的,還有一個人——伊戈爾·蘇佳金。這名核物理專家如今在倫敦一家智庫從事俄羅斯政治研究,從「理科」徹底轉成「文科」。如果不熟悉當年歷史,很難想像這位學者曾被控把機密軍事數據交給美國人。

說起英俄為何常常交惡,不得不說這些捲入英俄之爭的人。他們躲在英國,雖然不少人很低調,但仍是一個十分突出的群體。他們中相當大一部分都被插上「流亡者」的標籤。其中,有前述捲入情報戰的人,也有民權人士——最著名的當數弗拉迪米爾·布科夫斯基。他在蘇聯時期多次因宣傳西方民主而被捕,後在蘇聯與西方交換政治犯時來到英國。蘇聯解體後,他又因對葉爾欽政府指手畫腳而被俄拒絕入境。

此外,還有俄羅斯流亡寡頭、車臣分裂分子以及富豪移民等不同背景人士。據路透社報導,一些俄羅斯富人表示,他們來英國是因為與克裡姆林宮反目,例如2010年被解除莫斯科市長職務後,盧日科夫以擔心人身安全為由與其家人遷居倫敦。去年12月,盧日科夫的妻子、俄羅斯女首富巴圖林娜成為一個慈善機構的負責人。

當然,「流亡人士」並不能概括所有在英俄羅斯人。有統計稱,在英國的俄羅斯人至少有30萬,其中倫敦超過兩萬,以至於它被稱為「倫敦格勒」或「泰晤士河上的莫斯科」。他們中不僅有寡頭富豪,也有俄羅斯特工、前特工、政客及各類專業人士等。其中,最受關注的是俄羅斯富豪。據報導,在美國財政部1月公布的96名所謂俄羅斯寡頭名單中,約10%至15%與英國關係密切。

「倫敦格勒」最著名的居民包括切爾西俱樂部老闆阿布拉莫維奇和阿森納俱樂部大股東烏斯馬諾夫等。英國《衛報》18日稱,阿布拉莫維奇曾擔任位於俄東部偏遠地區的州長,烏斯馬諾夫在索契冬奧會或2018年世界盃的體育場館建設方面發揮作用。據說一些寡頭還為莫斯科提供其他服務,比如為極右運動提供資金、贊助反歐盟智庫和出版物等。

「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正如一名外來移民所描述的,來度假的俄政客可以與在反普京集會上發言的異議小說家悠然地聚餐」,澳大利亞《雪梨先驅晨報》近日的一篇文章寫道:「很多普京的朋友和前朋友、敵人和盟友聚集在這塊熱錢之地。」

倫敦成了俄羅斯人的「安全港」,為什麼?

從歷史看,倫敦歷來是世界各國精英和富人移居的目的地之一。倫敦受益於源源不斷湧入的超級富豪——周期性前來又離開的美國銀行家、上世紀70年代的阿拉伯酋長、80年代的日本人。上世紀90年代,俄羅斯國內一片混亂,有人失去所有,有人頃刻暴富,而倫敦是他們眼中的安全港。

相比歐洲其他國家,英國有許多優勢。首先「入門」簡單,英國對外來投資移民持開放態度,以前只需要購買價值超過100萬英鎊的公債等,就能取得永久居留權及英國籍。而且英國有許多國際性私立貴族學校,有利於子女教育。此外,具有殖民歷史的英國對移民較為開放,文化更為多元。

英國資深媒體人克文廷·皮爾曾說:「英國物權法是很多國內法律條文的引用基礎。不少俄羅斯商人賺的錢來路不明,為了保護這些財產,他們將財產轉移到英國,希望藉此將以前獲取的財富合法化。」英國給異見人士提供庇護的政策也較為寬鬆。過去10年,英國給予大批普京的批評者政治庇護。當然,不只俄羅斯人,像泰國前總理他信和英拉等也都選擇英國避難。

那麼,俄羅斯人為何受倫敦歡迎?首先是因為「錢」。為迎合俄羅斯寡頭的需求,在倫敦,一批批管家、建築師、會計師、律師、內部裝修設計師、私教和家政人員出現。但最主要的「服務商」是英國政府。

美國《國際商業時報》16日稱,確保俄羅斯富豪的錢持續流入倫敦是英國大臣們的首要考慮,英國多達三成的企業律師靠幫俄羅斯寡頭處理財務以及他們代價高昂的離婚案件賺錢。無論這些富人背景是否清白,他們購置豪宅,將子女送進私立學校,支撐著倫敦的奢侈品商店和高端餐館。就在前不久,英國媒體爆料稱,自2010年以來英國執政的保守黨接受了300萬英鎊俄寡頭捐款。

倫敦反洗錢專家波裡索維奇18日撰文稱,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些寡頭是倫敦「模範公民」。他們向社會慈善機構捐錢,贊助藝術並為教育機構提供資金。2016年,烏斯馬諾夫在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捐贈榜上躋身最慷慨的10名慈善家行列。阿布拉莫維奇是「圓夢」慈善機構的最大捐贈人。

收容具有複雜政治背景的人物對於英國的政治外交也有大價值。英國一向把俄羅斯流亡勢力看作遏制俄羅斯的一張牌,英國政府、議會和媒體經常批評俄羅斯在車臣糟糕的人權記錄,認為俄羅斯缺乏民主、人權和法治的環境。至於俄羅斯前情報人員,由於他們熟悉俄羅斯國內政治生態環境,熟悉俄聯邦調查部門的內外運行機制,對俄羅斯的滲透破壞作用非常強。

一起毒殺案「戳破」英俄關係

「過去20年,腰纏萬貫的俄羅斯寡頭已經成為英國『一道固有風景線』。」《衛報》18日的一篇文章描述說:「他們乘私人飛機飛來飛去。他們有時尚模特相伴。他們被私人保鏢簇擁。他們的粗俗無禮和口音暴露了他們的來歷——他們來自嚴寒之地。」

在英國媒體上,俄羅斯人的形象並不好,而英國吸納他們也一直引發爭議,甚至有批評將英國比作俄羅斯外流資金的「皮條客」。一些人認為,俄羅斯富豪並不像某些評論員所說的有價值,他們對英國經濟並不至關緊要。

今年初,英國打擊外國涉貪人員的「不明財產法案」生效,一些俄羅斯寡頭希望能夠回國。據路透社報導,莫斯科一家諮詢公司負責人表示,無法保證這些寡頭將錢帶回俄羅斯就會受到歡迎,「他們將成為英國政府制裁的目標,他們也絕對得不到俄羅斯同情,因為他們將錢帶走並花在國外」。

這些寡頭的處境折射了英俄關係的變遷,而過去十多年多起觸發英俄「新冷戰」的案件顯示兩國關係的複雜性。許多觀察家認為,倫敦與莫斯科的關係一直處於2006年利特維年科中毒案的陰影中。去年底英國外交大臣表示要與俄羅斯實現關係正常化,但如今一起案件一下就戳破了兩國相安無事的表象。

沒有哪個歐洲大國像英國這樣與俄羅斯關係如此糟糕。《柏林日報》稱,對德國來說,俄羅斯在民主和人權上並不符合西方標準。但俄羅斯是歐洲的合作夥伴,柏林希望與其加強在政治和經濟上的合作。法國的想法類似。「與柏林和巴黎的矜持相比,倫敦顯然較為強硬。」

俄羅斯「今日經濟」17日稱,長期以來,英俄關係不佳,蘇聯時期就是如此。近年來,在西方國家遏制俄羅斯的行動中,英國人一直衝在前面。文章稱,英國在各起重大政治軍事事件中都緊跟美國,這次也是受美國唆使。

中俄戰略協作高端智庫常任理事王海運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說,無論是冷戰時期還是冷戰後,英國一直是美國忠實的「小兄弟」,這次事件背後是不是有美國參與還不敢斷言。但英國沒有拿出足以服眾的證據,而只是懷疑就出這麼重的手,顯然是不正常的。

「俄羅斯與西方的關係就像一個惡性循環,尤其是俄英關係。」德國《西部日報》稱,隨著英國「脫歐」,英國將更靠近美國,英俄關係未來將更為複雜。

相關焦點

  • 倫敦格勒!
    影視劇中,神秘的英國情報部門官員,夏洛克福爾摩斯的哥哥麥克羅夫特,以無所不能的形象示人,總能完美地解決一切危機。而按照英媒的說法,現實中的英國,似乎面臨著巨大的威脅,並「研發」了一個新詞——倫敦格勒。英媒稱,近來,俄羅斯一直被曝出對英國各方面有著強大的潛在影響力,甚至有不少英國高級官員被「滲透」。就在前幾日發布的英國對於俄羅斯活動的威脅評估報告中,已經提到了對於俄羅斯情報機構在英國的活動,英國沒有足夠的應對措施。
  • 俄超說個球:跨越17年的救贖之戰:伏爾加格勒vs聖彼得堡澤尼特
    這天聖彼得堡澤尼特主場迎戰伏爾加格勒,上半場伏爾加格勒2-0領先,球迷中場拉起了橫幅,大致寫的是:我相信勝利終歸這裡。易邊再戰,澤尼特似乎被球迷的激勵點燃,他們奮起直追,強壓進攻下連扳三球,最終以3-2獲得了比賽的勝利。
  • 英俄繼續鬥法:俄方連珠炮發問 英方搜查俄航飛機
    俄羅斯政府要求英國解釋為何拒絕讓俄羅斯領事合法探望中毒的俄公民,即前間諜斯克裡帕利的女兒尤利婭。此外,俄羅斯要求英國提供有關解毒劑的詳細信息,包括為什麼趕到事發現場的英國醫生手中恰好有這種解毒劑。英國是否擁有及研製過被稱為「諾維喬克」的神經毒劑等等。
  • 英國著名雙面間諜在俄去世
    外媒:英國著名雙面間諜喬治·布萊克在俄去世 終年98歲。據路透社今日(12月26日)消息稱,俄羅斯對外情報局發言人伊萬諾夫告訴塔斯社,英國冷戰時期著名的雙面間諜喬治·布萊克26日在俄羅斯去世,終年98歲。
  • 為何說英國首都30萬居民此時「逃離」倫敦「損人害己」?
    為何說英國首都30萬居民此時「逃離」倫敦「損人害己」?當地時間20日,英國首都倫敦及周邊一些地區開始升級防疫手段,成為四級封鎖管制區,這個消息在19日下午突然公布後,近30萬居民通過鐵路、公路等方式火速「逃離」倫敦。
  • 老照片 七十年代的英國倫敦 多彩的倫敦
    1970年,英國倫敦特拉法加廣場上餵鴿子的女孩,衣著很光鮮很時尚特拉法加廣場,是為紀念著名的特拉法爾加海戰而修建,是倫敦著名的廣場。
  • 英國遭孤立!|英國_社會|倫敦|蘇格蘭_社會
    上周六,唐寧街舉行了線上新聞發布會,英國首相詹森在會上警告稱,該病毒出現了變異,目前該病毒已迅速蔓延至倫敦和英格蘭東南部。英國首都宣布實行新的四級限制,引發人們爭相湧向倫敦各主要鐵路終點站,成千上萬的人逃離首都,以逃避聖誕節期間的封鎖。
  • 伏爾加格勒的戰爭與和平
    對伏爾加格勒的印象,很多人是從蘇聯電影《列寧在1918》《保衛察裡津》《史達林格勒大血戰》《日日夜夜》等影片和書籍中獲知一二的,真正去過的人並不多。  伏爾加格勒是俄羅斯聯邦伏爾加格勒州首府,在莫斯科東南1000千米處,坐落於伏爾加河下遊平原,是伏爾加河下遊最古老的城市。
  • 鐵血丹心付紹剛:當警察,就要衝在最前
    從穿上警服的那天起,我就告訴自己,當警察,就要衝在最前!」。在簡樸、亮堂的辦公室裡,面色堅定的付紹剛對記者說。付紹剛是一名特戰尖兵,在部隊當了9年特種兵,經歷了超乎常人想像的「魔鬼式」訓練,付紹剛練就了過硬本領,並刷新過5公裡越野、400米障礙和手榴彈投遠3項全師的記錄。9年軍旅生涯的鍛造,讓付紹剛成了一名優秀警官。
  • 【聽&讀】格勒大錐和拉格奈格(1)
    儘管勒皮他人對我很和善,我並不想在這個國家呆多長時間,所以我決定從巴爾尼巴比旅行到拉格奈格島,從那兒到日本,然後回到英國。But before I went to Luggnagg,an official I had met in Lagado persuaded me to visit the small island of Glubbdubdrib.
  • 「逃離倫敦」:新冠變異毒株為何會在英國「失控」
    圖/歐洲新聞電視臺報導截圖文/張田勘(專欄作者)編輯 丁慧 校對 李立軍這兩天,「英國新冠病毒新毒株已失控,實施最嚴封城命令」的消息,引發國際輿論廣泛關注。在網上,大量倫敦居民扎堆「逃離倫敦」的視頻熱傳。
  • 英國首都倫敦宣布進入疫情「重大事故」狀態
    2021/1/11 15:17:05   來源:新華社     作者:趙星一 張平   英國倫敦市長薩迪克汗當地時間
  • 倫敦之外的另一個英國
    這裡是與倫敦完全不同的英國。文/於青在這個屬於歐冠的足球之夏,從曼徹斯特與利物浦走出的明星級球員成為這兩座城市的辨識標誌。然而,除了足球,比倫敦更北的英格蘭還有更為複雜豐厚的魅力——它擁有獨屬於北方的寡言與慷慨、衝動與自戀、坦誠與矜持、冷漠與明亮。
  • 借間諜遇刺組建抗俄同盟 英國對俄重拳反擊 鐵桿盟友表態卻很意外
    前俄羅斯特工斯克裡帕爾和其33歲的女兒在英國小鎮昏迷,至今仍然處於搶救之中。據英國警方初步調查的結果宣稱,兩人是遭受到俄羅斯製造的「神經毒劑」而中毒,此案已經移交給英國反恐小組介入進行沉入調查。
  • 英國最大的錯誤是顛倒了解決經濟危機和疫情危機的順序
    來源:新浪財經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郝倩http://weibo.com/haoqianlondon最近人們才意識到,疫情的控制和經濟的發展,這並不是一種交換關係,因為要解決經濟危機,只有先解決健康危機,並沒有其他的可選項。中國從很早就清楚意識到了這一點。
  • 逃離倫敦、多國停飛,英國防疫為什麼不行?
    文/侯軍義 羅代姣【直新聞按】英國衛生防疫部門早前宣布,一種更具傳染性的新冠變異病毒,正在首都倫敦和周邊英格蘭東南部一帶加速傳播。英國政府20日起,在倫敦和周邊地區開始實施四級防疫措施,非必要用品零售商店及大多數營業場所全部停業,原先容許的節日家庭聚會也被禁止。
  • 【票·影訊】《倫敦陷落》內地定檔4月8日 終極海報暗藏致命危機
    點擊上方關注 ↑英國倫敦頃刻盡毀,世界危機一觸即發。
  • 呼籲恢復G8背後的俄西風雲
    2014年烏克蘭危機爆發後,美歐聯手把俄羅斯「開除」,G8縮減為G7。5年過去,恢復G8的呼聲又抬頭,分分合合之中藏有什麼玄機?    回顧冷戰後的俄羅斯與西方關係,先後經歷了從「熱戀」到「爭吵」,最終「分手」並對立的過程,歷史的風雲變幻令人嗟嘆。
  • 英國鎖城 倫敦「大逃離」
    感染率簡直翻番的現狀,讓已開端大規劃接種疫苗的英國枕戈待旦。在原有的新冠疫情三級戒備系統上,英國增設了第四級防控等級以應對激增的感染趨勢,再加上僅剩十天的「脫歐」商洽,這個聖誕假日關於英國而言可謂難上加難。增設四級防控英國封閉辦法突然晉級。
  • 王思聰為何總懟鞠婧禕?兩人交惡內幕曝光,信息量巨大
    有人曝光了兩人交惡的歷史,兩人間的矛盾一直在升級。以上就是某人對兩人交惡內幕的爆料,裡邊還曬出了一些截圖作為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