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憤青」到職業「噴子」的蛻變史

2021-02-08 鈦媒體

鈦媒體 TMTPost.com

只要給錢,無論是品牌抹黑,還是電影黑評,甚至是商界大事件為了消除「民憤」而試圖製造「黑幕」,都照接不誤。

鈦媒體作者丨懂懂筆記

「睡嫂門」事件在網際網路上持續發酵,許多網友也紛紛一邊倒的指責「皮幾萬」的種種不是。然而,在這場娛樂圈的網絡混戰中,受害者除了李小璐、賈乃亮、PGone之外,也順便將馬蘇卷了進來,即便是贏了官司卻難以洗白。且不論其中的對錯,是非與炒作,就網絡暴力的影響力而言,的確令人驚詫。

因為隔著電腦屏幕,許多人可以肆意敲打鍵盤,怒懟任何自己想要攻擊的人,對他人所造成的傷害也可以一笑置之,犯罪成本之低,讓網絡「噴子」變得越來越肆無忌憚。在各大網絡平臺開始推行實名制的今天,為何這種「致命」的輿論攻擊一直屢禁不止?

「那是因為網絡暴力有市場、有需求。」小有名氣的職業「噴子」劉坤告訴懂懂筆記,這一行業之所以存在,是因為它常常成為娛樂圈和商界中,同行、對手間彼此打壓的工具。許多別有用心的機構、企業希望通過「噴子」在網際網路上引導輿論輿情,對競爭對手造成致命打擊,逐漸造就了這個灰產的滋生。

很難想像,如今網絡暴力已經逐漸形成一條不為人知的灰產,許多「噴子」團隊也都是機構化運作,遊走於灰色邊緣。讓我們走近灰產,跟隨職業「噴子」劉坤一同起底這條令人「心悸」的灰色產業鏈。

巨大的市場推動「噴子」灰產規模化

「一開始我可沒把『噴子』當職業。」

劉坤告訴懂懂筆記,獅子座的他是個不折不扣的「暴脾氣」,早在大學期間,他就喜歡上網泡論壇,並經常「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看到社會上一些不公平的現象,都喜歡「噴」幾句發洩不滿。久而久之,他便被親友貼上了「憤青」的標籤,並封外號為「叼神」。

「其實我生活挺順心的,但就是看不慣不公平的事情。」有時候,在網上一些頗具爭議的熱點新聞下,劉坤一「噴」就是洋洋灑灑上千字,內容看似正氣凜然卻不失尖酸刻薄,特別是評論被平臺強行刪除後,他還經常會跟平臺「犟」上,質詢刪評理由而且刨根問底,「很多人覺得這樣的行為無聊,但我卻樂此不疲。」

因為評論「文風」犀利,且代表了許多「吃瓜」群眾的觀點,劉坤在那個還沒有網紅概念的網際網路時代,竟然成了擁有不少忠實擁躉的意見領袖。他「噴」的每一句話,都會引來大量點讚和追評。因此,在微博上粉絲公開稱他為「屌絲」代表。

「但在幾億網民裡面,像我這樣的屌絲太多了。」在他看來,自己在網上算不得什麼「人物」,但令他驚訝的是,那一年居然有「生意」主動找上門,想讓他幫忙「噴」一下,「我並不知道對方是誰,(對方用)支付寶轉給我500塊,給了我幾個黃海波嫖娼事件的新聞連結,讓我都狠狠地評幾句。」

劉坤十分痛恨娛樂圈追名逐利、公眾人物違背道德的亂象,於是二話不說,在那幾個新聞下面毫不留情的評論了一番,並引發了大量網友的共鳴,紛紛以「人人得以誅之」的心態跟評。因為「罵」的著實給力,所以劉坤還獲得了「僱主」的一番獎勵,新的「任務」也陸續聯繫上了他。

「既能發洩不滿,又能隨手賺錢,的確是商機呀。」於是,在劉坤的鼓動下,室友們紛紛隨他做起了「噴子」,劉坤開始負責與找上門的「僱主」對接,然後根據難度,將任務分配給室友,以此賺些費用補貼日常的生活開銷,「每個月都能接十來單(任務),每人均分下來賺個一兩千並不難。」

逐漸發現行業需求後,劉坤在畢業之後和室友們買了幾臺電腦,在一些大平臺上註冊了很多帳號,組建了一間專業的「噴子」工作室,光明正大的在網上廣發推廣,尋找需要他們幫忙「噴人」的僱主。

「一開始,我們接單看對象,真的該罵的我們才做,不該罵的拒絕。」但長期以往,工作室的經濟效益達不到預期,為了緩解成員們的生活壓力,劉坤只能降低標準。只要僱主有需求,且不過分傷及無辜,他們就攢足了「彈藥」在網上「開炮」。

隨著人們在網絡上消耗的時間越來越多,信息流的價值也開始凸顯。許多企業、機構試圖通過改變信息的正確性,將網絡事件往利己方向引導,從而打壓對手。而「噴子」軍團恰巧就是他們「扭轉乾坤」的第一步,也成為了最關鍵的一環。

「噴子」成好逸惡勞者首選職業

得益於不賴的口碑,劉坤的「噴子」生意越做越大。無論是新聞門戶、論壇還是微博微信,只要僱主能夠給得起錢,他們就有辦法翻手為雲覆手為雨。

「上熱搜、上頭條是家常便飯,事件發酵的時間越長,僱主的獎勵就越多。」劉坤告訴懂懂筆記,和一般的「憤青」相比,他們團隊如今已經具有相當的「專業」性。「開炮」之前,會由頭至尾了解整個事件,並根據僱主的要求,制定相應的基礎模板或提綱,然後再根據熱度的時間節點,有計劃的在各大平臺發布獨具爭議性的負面評論,以取得眾多網友的共鳴,「我們用效果說話,所以生意越來越好,兄弟們都快忙不過來了。」

不過,在他看來,幹這一行其實也不容易,同樣面臨招聘、培訓、管理和企業文化的諸多難題。

隨著業務逐漸發展,一部分出得起「好價錢」的僱主,對於「噴子」評論的地域提出了要求,甚至強調帳號IP來源必須真實,且要分布在全國各地等等。於是,劉坤在幾年前就開始在全國範圍招募兼職「噴子」。

很顯然,這個行業除了他以外,也有不少規模化的團隊在運作,競爭還是相當激烈的。要想多招人,找到有用的人,就必須通過加群發廣告、資訊門戶發帖的方式,目的就是更隱晦,更高效。

「畢竟招『噴子』比招『刷單』的更不招人待見。」在將「噴子」、「鍵盤俠」等字眼換成看起來更高大上的「評論專員」、「推廣專員」後,劉坤只用了一周時間就順利招到了50多位新人加入,「至於(招聘內容)月入上萬的宣傳標語,就見仁見智吧。」

然而,新人的培訓工作,卻讓他十分頭疼。因為文化層次參差不一,所以他所制定出來的提綱在給到不同的新人之後,所產生評論的內容卻相差很遠,甚至有些評論就是純粹的謾罵,沒有絲毫內涵,加上抓不住事件的關鍵點,更是無法調動網友跟評的積極性。

「因為這個問題,引起了一些大客戶的不滿。」由於文字功底無法速成,所以他不得不對新人進行評測,並篩選那些有基礎的人留用,並加以培養。

俗話說,紙裡包不住火。隨著培訓的深入,許多新人似乎都看清了這所謂「評論專員」的本質,發現這就是徹頭徹尾的網絡「鍵盤俠」,更是網絡暴力的幕後推手,於是紛紛選擇退出。而最終願意當「噴子」,卻都是一幫好吃懶做、不務正業的混混。

「所以,也只能讓他們做一些簡單的任務,慢慢在實踐中鍛鍊。」他告訴懂懂筆記,每到「旺季」幾乎天天都會有僱主發布任務,而他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將這些任務進行分類,按價錢高的、老主顧的、新客戶的、要求低的派下去。

其中價錢高、老主顧的任務,一般都會由他和幾名核心團隊成員主抓,收費在500~1000元不等;新客戶的,由部分有經驗的兼職人員承擔,新人配合,收費為300~500元;至於要求低求衝量的任務,一般都會交給新人當做練手,收費為80~150元(10條評論)。

「至於分帳,新手一般得三成,有經驗的是五五開,能推上熱搜或者熱門話題的額外再獎勵三成。」劉坤表示,有些勤奮點的兼職「噴子」每個月都能賺到四五千塊錢,足夠日常開銷了。即便是剛入門的新手,只要肯幹,每個月也能拿到一兩千塊錢,「而他們每天需要付出的,僅僅是利用幾個小時在電腦前敲鍵盤,有品味有素質的罵罵人而已。」

職業「噴子」賺錢簡單,風險較低,更無須拋頭露臉,勞心勞力,成了一些貪圖享樂的年輕人賺取意外之財首選職業。心智尚未成熟的他們毫無道德及素養觀念,在機構和灰產的利用下,成為網絡暴力的推手。

橫跨娛樂、商界,「噴子」成競爭砝碼

「雖然這兩年專業的『噴子』團隊越來越多,但我卻不怕競爭。」

劉坤告訴懂懂筆記,僅在廣深兩地,叫得出名的專業「噴子」團隊就超過30家,而且絕大部分都擁有遍布全國的兼職成員。然而,即便面對這麼多競爭對手,他所接到的業務量依然是敲鍵盤敲到「手抽筋」。這一切,都要歸功於眾多行業的龐大需求。

「剛做這一行時,主要的僱主都是一些經紀公司。」劉坤表示,當某位藝人或偶像組合爆出緋聞之後,就會有對立的經紀公司趁機落井下石,通過第三方公關公司找到劉坤,同時還會不斷爆料,讓負面事件持續發酵,借「噴子」軍團之手令其名譽掃地。

他當初接觸的機構既能給得起價錢,又能堂而皇之的找些大義凜然的名義,「所以我們一開始並不知道對方身份,也不知道背後的委託方就是藝人經紀公司。」

直到有一次多家黑公關主動找上門,要求他們「噴」同一位爆出吸毒醜聞的演藝明星,才使得團隊逐漸明白這裡面的根由。「所以,不知不覺中我們就成了 『黑水』(以抹黑他人為生的水軍)。」

劉坤發現了這裡面的道道,但一切也已經走上了「生意正軌」,於是,為了討生活他也只能帶領團隊將錯就錯,昧著良心當起了專業「黑水」。

令劉坤的職業生涯印象深刻的,是從娛樂圈轉型到商界。劉坤回憶,當年自己接到訂單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康師傅事件」。

「2016年底,就有黑公關受客戶委託,讓我們準備噴了。」據劉坤回憶,接到委託的,除了他的團隊之外,還有十來家成規模的「噴子」機構,估計用於「打點」機構的經費至少在千萬元級別。

就在2017年元旦,康師傅正式宣布解散的消息傳出,一時間所有「噴子」、「黑水」一擁而上,刷爆微信朋友圈、微博,甚至佔領了部分媒體報導的評論區,徹底的引爆了事件,「都以康師傅2015年的油品事件為由,號召網民抵制康師傅的產品。」

黑得有計劃有水準,更是有理有據,這一批次的發難讓大量不明真相的網民信以為真,一時間民憤四起,各種評論漫天飛舞。如今,懂懂筆記在搜尋引擎上鍵入「康師傅解散」五個字,依舊能夠查到大量負面評論和信息,可見專業「黑水」影響力之深遠。

「我個人覺得泡麵的確是垃圾食品,但是自己平時也常吃,不過既然在市場上還能銷售,品質問題倒也沒多在意。」劉坤表示,團隊的行為也僅僅是拿人錢財替人消災罷了。

只要給錢,無論是品牌抹黑,還是電影黑評,甚至是商界大事件為了消除「民憤」而試圖製造「黑幕」,他都照接不誤,「因為我們都麻木了,黑與白也懶得去追究,都是為了黑而黑。」

據劉坤無意中透露,他的「噴子」工作室擁有遍布全國的兼職「噴子」數千人,2017全年營收高達接近千萬元,較前年增長了3成。由此可見「黑水」市場的龐大需求。

對於專業的「噴子」機構和「黑公關」而言,真假黑白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夠引發輿情傳播,達到打擊對手、引起公憤的目的。從小了說,這些機構擾亂了網際網路秩序,從大了說,也影響了社會經濟的正常發展。

此前,有關部門曾多次開展過打擊「黑水」的專項行動,但屢禁不絕。「劉坤們」在虛擬的網絡世界中飄渺不定,難以尋覓蹤影。看來,想要真正制止網絡「黑公關」,遏制專業「噴子」的網絡暴力,絕非一日之功。(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

點擊閱讀原文訂閱孫振耀「72問」專欄,精彩不容錯過

相關焦點

  • 噴子芻議:從羅翔停更微博事件漫談噴子現象
    &34; 被噴子噴上熱搜,終於無奈地宣布停更了微博()。平日裡插科打諢、充滿陽光的微博評論區已經被無數噴子的口水淹沒,以口才著稱的「法考郭德綱」「律界段子手」有口難辯,極有涵養地選擇了退避三舍。因為他知道,你口才再好,和噴子也無道理可講。噴子本來就不講道理。
  • 《硬核機器人》一個憤青和一個懦夫
    我想在現代社會,不論一個國家發展程度如何,都難免會有許多憤青和懦夫,電影《硬核機器人》中的憤青就是佐藤右近,懦夫就是牛山。兩者有共同點:都不容於社會。也有區別:右近仇恨社會的程度高(看不慣周遭的年輕人和新事物;心理脆弱,一點就著;參加民間反政府組織),但背離社會的意願的程度低(長得帥,有女人緣;偶爾去酒吧喝酒;與弟弟經常見面,與其他人日常溝通沒有問題)。
  • 憤青的自我修養
    這漫畫應該出自倖存畫家之手,因為,思路與死去的那些人如出一轍,一種徹底的懷疑、不妥協與不合作,如假包換的憤世嫉俗。憤世嫉俗,cynicism(意為 「譏笑,譏諷的言詞;憤世嫉俗;玩世不恭;犬儒哲學,犬儒主義」,youngcynic有時譯為「憤青」)一度我不喜歡這個詞,它意味著冷漠,嘲諷一切,不信世上有美好的感情。
  • 一個「憤青」的蒙恩見證
  • 去做一個「奮青」,而不是「憤青」
    這樣的成長,弄丟了自己該有的篤定,又何嘗不是一種迷失?你最好在所謂的「認清了現實」的同時能夠覺察到抱怨並不能解決任何問題。    生活中那些成功的人往往都是懂得用「解決問題的」行動去代替「抱怨」的行為,從解決問題中獲得方法,從勇於面對中獲得自信,從積極地心態成長中堅固那份篤定。
  • 噴子簡史
    用戶需要註冊才能發帖,管理員和版主有權刪除帖子/給帖子扎口。發展到2006年,有接近一半以上的網民都會逛論壇。早期孤軍奮戰的噴子能量並不大,甚至連一個小女子都戰勝不了。2003年,有人在貓撲發帖稱張曼玉算不上美女,遭遇貓撲網友的炮轟。雙方展開罵戰。罵戰的結果是,發貼人情感教主ayawawa成了貓撲的第一代女神。
  • 丁太昇:一個行走的樂評噴子
    樂評人丁太昇前不久給綜藝《樂隊的夏天》寫了一篇樂評,評文中有關劉維的評價非常不友好,直言他是一個丁太昇用了11年,才從評委做到了專業樂迷,後來在浙江衛視的《天賜的聲音》中以專業鑑賞團的身份證明了自己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樂評混子。
  • 內地「憤青」與香港「廢青」
    後簡縮為「憤青」。1990年代中後期,「憤青」成為流行詞。通信手段的進步和網際網路的廣泛使用,讓更多的人參與到對歷史問題和國際局勢的討論中,為憤青群體的產生和成長提供了物質基礎。21世紀的憤青,大多習慣於網絡表達,但也有一些憤青依然會走上街頭,激烈表達他們的主張和情緒。憤青有理想,有熱情,渴望用自己的青春譜寫嶄新的生活。
  • 他們曾經是一個時代,曾經的LOL國服「四大噴子」近況如何?
    死亡宣告珍惜住了這次機會,與他的隊友一起從低級別聯賽開始打,一路衝到北美聯賽地頂峰,最終從CRS戰隊中搶到了最後一張S4世界賽地門票,實現了驚人的突破。死亡宣告也被稱為「北美第一ADC」。雖然小組賽最終遺憾淘汰,但是死亡宣告看到了希望。
  • 《龍馬傳》你還是憤青嗎?
      "你是憤青嗎?」他們開門見山。  「不是。」  我怎麼會是對現狀不滿,妄想改變世界的2B青年呢?  「為什麼?」  "......
  • 憤青是怎樣煉成的
    我在幾個群裡潛水良久,在大家面紅耳赤的爭論中觀察到:無論是挺華派還是挺李派,論據多是假說與臆想,卻都堅稱自己的觀點不容置喙,甚至演變成謾罵、退群或絕交,就像一場全民抄起板磚上街亂砍的行為藝術。    看了看每人的身份標籤,我才發現端倪:打工者認為企業動用司法殺一儆百,下手有點太過;創業者和老闆認為李某居心叵測,企業是以法自衛。就我的統計來看,這般分野幾乎是涇渭分明。
  • 《第一傘兵隊》直擊第一代傘兵艱難蛻變史
    原標題:《第一傘兵隊》直擊第一代傘兵艱難蛻變史 作為國內首部傘兵抗戰劇,該劇用真實的傘兵魔鬼訓練場景,外加逼真的戰爭爆破畫面,還原第一代傘兵艱難蛻變史,以真實的視覺感受帶給觀眾身臨其境的戰爭現場感衝擊。   魔鬼訓練淬鍊傘兵英雄 直面殘酷戰爭   《第一傘兵隊》由陳彬、李延平擔任總製片人,李洋擔任藝術總監,桑華執導。
  • 噴子就是噴子,要什麼臉和腦子
    白冰冰和白曉燕電話裡要求白冰冰到一個墓園等,但白冰冰趕到指定地點,卻只找到了白曉燕被綁的三張照片和一封求救信,信裏白曉燕寫道:「媽媽,我被綁架了,現在很痛苦,你一定要救我,他們要五百萬美金……不可以報警
  • 憤青來到新世紀
    「憤青」是1990年代後興起的詞彙,主要指對社會現狀表示不滿乃至憤怒,迫切希望改變通過自己努力或社會/政治改變不合理現狀的七零後與八零後群體。儘管不少憤青發洩情緒的方式並不理智,但總體上,這是個相對正能量詞彙。而相當一部分憤青在搖滾樂中找到了情緒共鳴與文化信仰。新的搖滾起來之後,又如何與老搖滾調和?誰在消費搖滾?
  • 桃姐:做一個研究功底紮實的噴子(完整版,內附美照)
    不過作為一個運氣很好的學渣我有幸跟到了巴曙松老師,而且老師那句「但行好事莫問前程」至今仍牢記於我心,感覺這句話能受用一輩子……入行從事分析師職業,純屬誤打誤撞。做一個研究功底紮實的噴子bibibi作為一個在金工這who fucking care你說了啥的細分領域默默搬了五年磚的量化民工,這一朝爆紅得感謝同事們的大力轉發和微博大V們的加持(Love you~),我這浦電路郭德綱的人生理想居然就這麼實現了,啊幸福來得太突然了,微信裡噼裡啪啦地加了好多「高淨值人士」(某大爺語
  • 噴子,是怎麼誕生的?
    噴子:你裝不是一個綠色健康的媒體麼,這天天的發的這都是什麼?太low!然而,事情的全貌是這樣噴子:這又是什麼新玩法?某些女的真的是噁心,對著她們口中的「屌絲」就是高冷女神,到了各種二代面前就開始騷浪賤,什麼玩法都不亦樂乎,舔狗們醒醒吧!
  • 噴子和騙子 一物降一物
    這個視頻是他近期最火的一個,點讚2萬多,後臺觀看超過五十萬,關注的粉絲也在一天之內猛漲,唯獨留言一邊倒,百分之五十的粉絲叫好,覺得大師不僅懂西洋佔星,而且對東方玄學的造詣也這麼深厚。另外百分之五十的粉絲對著道友一頓狂噴,導致這位道友都不敢看留言,他本人莫名其妙,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還有不少粉絲加他微信,上來就甩一個天地否的卦象,要他表演一下,證明自己的水平,把道友搞的哭笑不得。
  • 和平精英:噴子也能上戰神?網友:這個玩家的噴子太絲滑
    畢竟噴子無論是從射程還是裝彈速度以及瞄準難易度上來說都比較困難,前期落在房區的時侯與敵人近身的時候比較多還好,到了中後期噴子基本上會被步槍遠程壓制,所以能拿噴子在絕地求生中吃雞的玩家絕對是大神級別的。在絕地求生中用噴子吃雞的難度都這麼高,更別說在操作難度更高,更依賴步槍的和平精英了。
  • 一個大專都沒考上的憤青,為何能榮登福布斯榜?靠的是又懶又喪?
    1989年10月,一個叫李瑞超的男孩出生在內蒙古錫林郭勒的一個中產家庭裡,父母都是教師。上中學之前,李瑞超也是學霸一枚。不過到了高中之後,後青春期的叛逆與世界觀的初步形成,讓他無法在純粹的學業中專注,而是瘋狂迷戀上了米蘭·昆德拉的文學。而且那個時候,韓寒,郭敬明,蔣方舟等同齡人的大火,讓他也開始幻想自己成為其中的一員。
  • 致噴子們的一封信
    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可以很負責任地告訴你:《最美逆行者》不但沒有誇張,而且還表達得遠遠不夠,真實比電視裡面更感動!我就想問一問,在那個時候,噴子們,你們在哪裡呢?怎麼一個一個的頭都不敢露,怎麼一個一個地躲在自己家裡不裝了?那個時候,你們想到的只有自己,你們想過別人嗎?現在露出頭噴來了,自己不覺得自己可恥嗎?自己不覺得自己噁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