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浩:有規劃的人生,才會過得不慌不忙

2020-12-23 騰訊網

自4月10日以來

「尋找天地源美好生活記錄者」活動

受到了廣泛關注

前幾天,第一輪投票

前十名記錄者火熱「出爐」

接下來

小天將進一步走近這十位記錄者

聆聽屬於他們的美好故事

今天起

推出這十位美好生活記錄者的專訪

第二期為大家帶來

西安·楓林意樹業主楊浩的故事

俗話說「有規劃的人生叫藍圖,沒規劃的人生叫只能叫拼圖」,深以為然。

楊浩五六歲時,父親在陝北安塞一中教語文,母親教俄語,家族有個爺爺,曾在西安市南大街照像館擔任首席攝影師。書香世家出生的他,註定與攝影藝術結緣,如今年近60歲,活成了讓人羨慕的樣子……

(楊浩)

兼職攝影40年,篤信「人生事事有規劃」

19世紀30年代,楊浩家族有個爺爺,曾在西安市南大街照像館擔任首席攝影師。小時候,爺爺經常帶他去照相館,久而久之,受家族攝影師爺爺的影響,楊浩潛移默化地也愛上了攝影,這一堅持就是40年。

參加工作以後,楊浩在西安市房地局(現劃歸西安市政府國有不動產登記局)做產權證辦理工作。當時,整個西安市就一個房地局,所有西安新開發的房子、居民自有的房子,都需要找西安市房地局辦證。

改革開放後,80年代初楊浩瞅準了房地產市場的廣闊前景,毅然辦了停薪留職手續,決定下海經商。下海後,楊浩堅持幹自己熟悉的行業,開發一些商業房的投資建設和租賃,在做生意的同時,楊浩始終念念不忘他的攝影。

點擊播放 GIF 0.1M

一次機緣巧合,時任西安高新區《開發區導報》社長的童秀麗,得知楊浩專長攝影,於是邀請他來當《開發區導報》的兼職攝影師。1996年,楊浩還參與了國家領導人視察高新時的重大攝影活動!與此同時,他還曾在西安市市委政法委《法治之窗》雜誌兼職攝影。2001年,在西安高新區十年慶攝影大賽上,楊浩斬獲一個金獎和一個三等獎。

1998年,一次偶爾的機會,楊浩開始涉足體育攝影。當年,八一足球隊教練賈秀全帶隊來西安打比賽。自此開始,一直到西安成立國力足球隊,從乙級踢到甲級,從甲級踢到中超,一直到最後的中國足球風暴,楊浩一拍就是18年。

「全民攝影時代,80%的叫照相,10%-20%的才叫創作攝影,大部分人都是看到什麼就拍什麼,而創作攝影的人,一般會提前規劃、構思,拍出來的照片讓人一眼能看懂,這就是經過認真思考的。」談到攝影技巧,楊浩笑著說,一個好的攝影師最重要的頭腦、是創意、是構思、是提前規劃,就如同人生一樣,提前規劃好要走的路,才會不慌不忙。

辭職下海後,他的人生一路「開掛」

「年輕時期,就對自己的人生定位和走向有個明確規劃,這樣人生才會越走越平順。」聊起楊浩的買房經歷,他分享了自己的「秘訣」。

剛參加工作時,楊浩住在西安房地局分的房子。80年代下海做生意,賺錢後開始在高新區買房。在他看來,人生處處須提前規劃。特別是他在結婚有孩子後,楊浩一直心心念念,希望孩子將來能上西安的好學校。

於是,楊浩提前在高新區考察樓盤,一路從楓葉新都市,買到天地源楓林綠洲、天地源楓林意樹……成為天地源的忠實粉絲。為何一路走來都選擇天地源的房子?楊浩說:「天地源畢竟是國企上市公司,比民營、私營的更可靠,也更有保障,而且天地源的房子都帶學位,為下一代能上好一點的學校,將來能有個好出路,也是值得的。」

楊浩的兒子在上完初中後,就直接到加拿大讀高中、大學了,後來學成歸來,成家立業,與楊浩買在同一個小區楓林意樹。在楓林意樹住了七八年,如今楊浩和自己的兒子、孫子住在同一個小區,含飴弄孫,享盡天倫之樂。

疫情「試金石」,楓林意樹獲廣泛好評

2020春節伊始,一場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國。擾亂了所有中國人的節奏,原本該平靜祥和的日子籠罩在緊張和不安中。

聽到封城消息,楊浩心裡咯噔了一下。多年的職業敏感度告訴他,這將會是一場「持久戰」。一周後,自家小區也實行封閉式管理,物業人員每天的工作量驟增,除了小區出入口的登記排查,還要保障宅家業主的生活起居。

連日來的防疫工作,楊浩看在眼裡,暖在心中:「通過這次疫情,我感覺物業表現很優秀,和平之時不知道物業人員的付出和辛苦,大事當前我深刻地體會到他們的擔當與盡職!」

於是,楊浩決心要拍攝下這段時期的影像,為歷史和時代留下存在的證據。在楊浩的鏡頭中,物業人員的身影忙碌而樸素:秩序維護員在小區入口測溫、登記;保潔人員身著防護服,在小區各個角落消殺;業主們戴著口罩,拖著大小箱子返家......

楊浩用紀實的語言和獨到的視角再現真實,最大限度地還原細節場景,讓鏡頭留住不可磨滅的、有歷史價值的見證。

「天地源物業人敢擔當,敢站出來,在遇到不可預見的重大突發事件時,天地源物業勇擔風險,敢於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來保護業主,作為業主都很感激。而我能做的,就是用鏡頭記錄下他們工作的身影,再過個十年八年,這些照片就很珍貴,這也是一段歷史的見證。」楊浩說。

圖片:楊浩

文字:符偉靜|編輯:說秋 | 審核:高楓

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不慌不忙, 你就贏了
    所謂欲速則不達,有些人手裡明明有「沉香」,卻不知它的珍貴,反而羨慕別人手中的木炭;有些人明明有自己的志向,但看到別人似乎活得更容易,於是改變了自己的初心。心浮氣躁者,一事無成;沉著冷靜者,百福自集。太過著急,既會讓你錯過努力過程中的風景,也無法體會得償所願的喜悅。
  • 不慌不忙,你就贏了
    ——茲心不慌不忙,是一種生活態度遇到急事不慌張,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不經過人生歷練,不經過歲月沉澱,很難做到豁達而篤定。 不慌不忙是一種人生態度,是步履艱難的時候所表現出來的自信。即使有很多事要親力親為,但她從來都是不慌不忙的樣子,而且公司被她打理的風生水起。 小雅媽媽的日子都是按照計劃進行:早上6點一定會自然醒,到樓下的廣場慢跑半小時,然後吃早飯,偶爾練練瑜伽。 她一直很注重養生,家裡備足了很多養生茶,中藥,特別是在三伏天,晚上經常中藥煮水泡腳。
  • 凡事想開些,看淡點,隨遇而安,人生才會過得好
    人這一輩子,活著不容易,每個人都會遇到不如意的事,關鍵的是只要想開了,看透了,我們的日子才會好過。只因快樂永遠掌握在自己的手裡,儘管有許多事情不盡人意,但要儘量讓自己適應現實,面對現實。因為世上沒有完美的人生,也沒有十全十美的人,也許正是我們人生的不完美,這個世界才更加異彩紛呈,各有千秋。有些事情不要總放在心上,凡事都要看開一點,看淡一點,把心路放寬,把心態放平和,坦然面對失去,也許你的生活就會明朗。
  • 疫情期間我在思考沒有人生規劃和做了人生規劃有什麼不同?
    2020年一眨眼,正月還有五天就過完了。打工這麼多年,正月從來就沒有這麼久呆在家裡過。一邊關注著疫情的情況,一邊在思考自己的人生,其實更多的來自不安全感——口袋裡沒有餘糧。去年12月份空閒時學習了投資方面的課程。前兩天班長問我:「今年怎麼樣?有著手投資了麼」?我呵呵一笑,投資?現在的關鍵是先考慮生存的問題。
  • 不慌不忙的二十歲
    二十歲應該飽讀詩書,每日流連於博物館藝術館手邊總有一本常望而卻步的書。二十歲應該很理智地知道自己未來每一天的人生規劃,升學就業成家然後老去,但又要瀟灑地說老娘才不要過這種平庸的生活,我要背著吉他跟著喜歡的男孩子去流浪。二十歲不會再為情所困,不會在夜晚緊緊裹住自己透過冰冷的屏幕問姐妹們到底要怎麼學會在愛情裡生存下去。
  • 集成灶烹飪「食色生香」春節宴客不慌不忙
    有一臺多功能集成灶就好了,不僅可以吸淨油煙,還擁有多種烹飪模式,上面煎炒炸,同時下面可以做蒸烤大餐,大大提高廚房的舒適感,讓做菜變得高效。那麼集成灶有哪些具體功能呢?原因是油煙機和燃氣灶的距離安排得足夠近,一般都是15-25cm的控煙區標準,吸油煙距離縮短了,同時採用側吸下排的排煙方式,大大提高了油煙吸淨率。
  • 習得規劃力,人生就有了進度條
    想想你有清晰的目標嗎?你認真的想過它該怎樣一步步去實現嗎?想想你的十年後是什麼樣子?這句話熟悉嗎?恐怕很多人以前還寫過這樣的作文。不妨給自己定個五年計劃、十年之期到了嗎?別害怕,如果沒到那你還有足夠的時間完成自己的夢想。今天我分享的書,就是教一個人如何經營自己人生的方法。
  • 決定幸福的因素只有一個——他的人生規劃裡,是否有你
    劇中有一段經典對白:厲致誠:我會為你組建一支設計團隊,你可以把你的同學,朋友啊都邀請進來。林淺:雖然我不知道我能做成什麼樣,但是我願意嘗試一下,也算是對自己的一次挑戰吧!厲致誠:這只是個暫時的過渡期,以後我們自己來做。林淺:那你的規劃是什麼?厲致誠:我不僅有短期規劃,一年,三年,十年……我還有長期規劃。
  • 減法的人生才會更有意義
    最近比較火的一個詞「斷舍離」,從物質到情感的斷舍離,才會讓你的生活簡單精彩。我們在生活中是一個不斷整理,不斷做減法的過程。沒用的東西學會丟棄,不適合的情感也要學會斷舍離。不知道大家的微信好友列表有多少人?你能知道名姓的有幾個?
  • 經典勵志語錄,堅持不懈,不慌不忙!
    3、溫柔要有,但不是妥協,我們要在安靜中,不慌不忙的堅強。4、十幾歲的年紀哪有什麼故事,無非就是醉過幾場酒,愛過一個人。5、人生沒有對錯,只有選擇後的堅持,不後悔,走下去,就是對的。6、世界上最殘忍的事,不是沒遇到愛的人,而是遇到卻最終錯過。7、人生很多事,就像智齒,最佳的解決方式,是拔掉,而不是忍受。
  • 從夢露·貓王談人生規劃與品牌規劃
    大多數時候,她結識星探和經紀人,為了爭取一次試鏡的機會,年輕的夢露,在追尋夢想的旅途中,經歷過被解僱、被強姦、被包養的種種社會下層女孩最常見的人生遭遇。成名後的貓王生活奢靡,揮霍無度,私生活也毫無節制,據說與3000多女性有過關係。
  • 【我的扶貧故事/我的脫貧故事】楊浩:只要肯吃苦豈能不脫貧||羅妹...
    只要肯吃苦豈能不脫貧晴隆縣融媒體中心 楊浩2018年3月,晴隆縣蓮城街道坡榮村四組的黃修明家成為了我的包保貧困戶。第一次走訪黃修明家,映入眼帘的是二幢兩層樓的大平房。隨著走訪的深入,我逐步了解到,年過五十歲的黃修明一家6口人,他和妻子魏勝芬常年在土地上辛勤勞作,家裡還飼養得有豬、牛、雞等牲畜家禽,間或還在縣內打零工,在村裡的食用菌基地務工。
  • 人生有了目標才會有動力,沒有目標的人生,就像無頭蒼蠅四處打轉
    家庭和企業一樣,都有自己的文化。家庭文化可以有意識地營造,也可以在不經意間形成。遠離「邊際成本」錯誤在人生需要做出對與錯的選擇時,我們往往會下意識地使用邊際成本理論。我們腦中有一個聲音說:「我知道一般來說,大多數人都不該這麼做。但現在情況特殊,情有可原,就這一次,沒事的。」 「就這一次」錯誤的邊際成本似乎低得永遠令人難以拒絕。
  • 有目標的人生才有方向,有規劃的人生才更出色
    有非凡志向,才有非凡成就。成功開始於想法,但是,只有這樣的想法,卻沒有付出行動,還是不可能成功的。障礙與失敗,是通往成功最穩靠的踏腳石,肯研究、利用它們,便能從失敗中培養出成功。有志者自有千計萬計,無志者只感千難萬難。只有不曾獲得成功的人才諳熟人生成功的秘訣。只有把抱怨環境的心情化為上進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證。
  • 人生不能設計,學業卻可規劃!
    人生充滿了很多的不確定性,要在青少年時期把人生設計得完美無缺是不可能的。著名企業家傑克·韋爾奇也曾說過:「如果你的確遇到了某個長期以來一直忠實地執行自己職業規劃的傢伙,那可千萬不要在晚餐時同他坐在一塊——多麼乏味的人啊。」
  • 抖音不卑不亢不慌不忙也許生活應該這樣是什麼歌 活著歌詞
    不卑不亢不慌不忙也許生活應該這樣這首歌最近在抖音上火了,據悉,這首歌歌名叫《活著》,是歌手郝雲唱的,下面來看一下。>  作詞 : 郝雲  每天站在高樓上  看著地上的小螞蟻  它們的頭很大  它們的腿很細  它們拿著蘋果手機  它們穿著耐克阿迪  上班就要遲到了  它們很著急  我那可憐的吉普車  很久沒爬山也沒過河  它在這個城市裡  過得很壓抑
  • 《情謎睡美人》首播 楊浩煜情陷李彩樺江祖平兩難
    深愛妹妹的徐岸(楊浩煜飾)知曉妹妹偷換身份奪愛,不得已隱忍克己將錯就錯為彌補姐姐、守候妹妹展開一段絕望瘋狂的情感糾葛。
  • 年過30的你,過得還好?聰明的女人,一定懂得提前規劃自己的未來
    年過30的你,是不是過得很辛苦?是的,一定是的。雖然在你成長的過程中,世界不停的告訴你,機會是平等的,只要努力,就能戰勝一切。但是,現實卻很骨感,並沒有你想像的如此的單純。
  • 每個人,都需要給自己做人生規劃
    每個人,都需要給自己做人生規劃。企業中,每個老闆都會給員工設立KPI,俗稱「績效考核」,老闆用這種方式來管理員工。其實,人生也同理。若你想要自己過得好,你也需要給自己設立KPI,自己管理自己,自己做自己的老闆。人生,絕對是可以自己設計和規劃出來的。拿我舉例,其實,我人生中的每一步,都是按照我的計劃在走,我無論想要什麼,都能得到。怎麼做到的呢?很簡單,就是不斷問自己想要什麼,然後,一步一步地去做規劃,並落地實施。
  • 越是生活中過得順其自然的人生
    什麼時候該順其自然,我們似乎都找不到其中的答案,因為選擇在於一個人身上,而始終地做一個順其自然的人,必然會錯失掉很多的良機,因為愛情和事業是不一樣的事情,所以,越是生活中過得順其自然的人生,必然會捨棄掉一些有關於事業或者成功後果的事情,因為越是能夠放得開的人,並不一定能夠收穫到來自於生命的緊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