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上周被新世相和航班管家推出的「四小時逃離北上廣」狠狠地刷屏了,活動當天我就跟同事們說,如果我的下屬是參與活動的人,他可以不用回來了;而我更確信的是,我朋友中沒有任何人會去參與這樣的活動。因為我們真切地愛著我們所生活的城市,也有條不紊地計劃著未來的生活。但毫無疑問的是,活動本身的執行力、策劃力和對概念本身的闡釋,堪稱完美。
20歲跟你談歲月靜好或者說走就走的人,大概從未體會過重壓和責任帶來的成長快感,更不懂節制與理性的審鎮魅力。我一直喜歡Paul Graham 的一篇文章《 Cities and Ambition》,裡面寫到:「偉大的城市吸引有抱負的人。在城市裡徜徉時,就能感覺得到城市在通過幾百種方式向你傳遞著信息:你能做得更多;你應該再努力一點兒。一個城市發出什麼消息有多大的影響呢?經驗告訴我們:很大。你也許認為如果自己要是有一根鋼筋般的神經支撐著自己去做大事,就可以忽視環境的影響——生活地點的不同對你充其量就只有區區百分之幾的影響。然而反觀歷史,似乎影響頗大。在每個時代裡,大多數做出大事的人都扎堆在少數幾個地方」。
全世界最好的生活方式雜誌《Monocle》每年都會做一個宜居城市榜,照例,今年也出,但評選標準又變了,編輯們在尋找那些夜色更迷人,寵物更友好的城市。我一直覺得,我是屬於城市的,但生活在這裡,遠遠不是終點。
——豬甜甜
[原文轉載自常客說微信公眾帳號,原文標題《2016全球最宜居的25座城市,看Monocle的獨特視角》]
《Monocle》雜誌2016年的「全球宜居城市排行」出爐了。這份著名的生活方式雜誌,每年都會在大概6月底發布新當年「城市生活質量調查」,到今年已是第十屆。其中的宜居城市排行(TOP 25 LIVEABLE CITIES)一直備受矚目,相比於紐約時報的全球城市推薦榜單,這項調查的切入點一直更加有趣,也因此更能擊中都市人群的G點:
在對城市安全、建築、交通、環境等方面的考量上,Monocle往往會有些個性十足的觀察角度,如寵物友好程度、星巴克的數量…這些角度使得讀者能夠對每一座上榜城市有各種鮮活細微切面上的生動感知。
今年的榜單,除了新引入「獨立書店數量」這一頗具文化意涵的考察標準,Monocle將側重點放在了城市的夜生活——總編輯 Tyler Brûlé 表示:「我們現在很注重每天 24小時的生活品質,而在這些城市,22點之後還有餐館開門,甚至還有通宵交通服務。」夜晚的城市如果能依舊保持著繁榮與生機,在宜居性上顯然要加分不少。因此,商鋪每天什麼時候關門?晚上10點之後,是否還能有饕餮之所?…諸如此類的問題,Monocle都會納入到宜居程度考核中去。
閒話少敘,讓我們跟隨Monocle的獨特視角,去探察2016全球宜居城市最新排行,同時也看看常客們眼中,這些城市的最佳酒店。
135條國際航線 · 1300家獨立書店
162家博物館 · 358塊電影屏幕 · 688家美術館
298家星巴克
晚10點後縱情饕餮 · 盡享凌晨5點歇業的酒吧
對寵物犬友好之地
Tyler Brûlé說:「當別的城市還在討論如何運行24小時『不夜城』的時候,東京已經做到了。」
東京夜間有著不輸於白天的繁華,經濟運作不分晝夜。酒吧、餐廳甚至開到凌晨,還有眾多開到半夜的商場、店鋪。全天開放的國際機場、7點開門、4點關門的書店、以及全天不停業的飯店和商鋪,上班族們完全可以不慌不忙地吃飽晚飯,再悠閒地去逛街,不用擔心店鋪關門問題。
東京之所以能蟬聯第一,當然不僅僅是因為如此豐富多彩的夜生活,更重要的原因是東京的交通和治安,這些保證了「不夜城」的運作,電車、地鐵、巴士便捷又準點;東京國際機場更是24小時開放,這些都保證了高效率高豐富性的城市生活。
166條國際航線 · 222家獨立書店
180家博物館 · 130塊電影屏幕 · 440家美術館
23家星巴克
Humboldt Forum文化中心今夏開放
極低的平均藝術家工作室成本
作為首都,柏林是德國最大的政治經濟中心,也是歐陸的交通樞紐,無論是從文化、政治、傳媒還是科學上講都稱的上是世界級城市,同時也以崇尚自由生活方式和現代精神的年輕人和藝術家而聞名。
柏林的一大特點是生活成本低,政府也不斷採取各種措施確保這一點:對Airbnb的限制、新的租金上限,以及建立30000個新委員會公寓的承諾,這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人們對旅遊業過度發展、房租增長過快、外來人群大量湧入等方面的擔憂。即將竣工的Humboldtforum City Palace文化中心(其總建築師Neil MacGregor曾領導大英博物館建設)、博物館島、總火車站、亞歷山大廣場等已經落成或正在規劃的項目都在進一步增加這座城市的吸引力。
166條國際航線 · 235家獨立書店
100家博物館 · 150家電影院 · 149家美術館
14家星巴克
世界各地居民交融 · 新的自來水/能源系統
「歐洲心臟的心臟」,就是維也納。這裡是聯合國四大常駐地之一,是神聖羅馬帝國、奧地利帝國、奧地利共和國的首都,也是奧地利最大的城市和政治中心。其市中心古城區被列為世界遺產,市內古典音樂氣氛濃厚,各國音樂家聚集於此,有「世界音樂之都」的美譽。
這裡的文化機構享譽世界並獲得充足的資金支持,歷史與現代兼具,基礎設施也相當完備高效;浸入到自然之美時,也能在舒緩的生活節奏中感受現代與古典的融匯。過去一年,維也納作為文化樞紐的角色也獲得了新的定義——在應對難民危機時作為難民通道上的重要節點,其人道主義方式為人稱道。而且,相對奧地利整體的保守,維也納更加尊重民眾的自由意志。
156條國際航線 · 52家獨立書店
50家博物館 · 19家電影院 · 40家美術館
9家星巴克 · 歐洲餐飲明星城市
北港地鐵線2019完工 · 南港地鐵線2023年完工
曾經的冠軍再次回到排行榜前列。哥本哈根曾被聯合國人居署選為「最適合居住的城市」,它是丹麥王國的首都、最大城市及最大港口,北歐最大的城市。丹麥標誌美人魚雕像在海邊沉思,童話古堡與皇宮比鄰坐落,市內新興的工業企業與中世紀的古老建築相互映襯,使這座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也充滿現代氣息。
今年,在餐飲、文化、公共運輸和企業方面,這座城市依舊獲得了高分。16家餐廳獲得了20顆米其林星,無疑使其歐洲餐飲明星城市的地位更加鞏固。夏天開始三個港區將24小時開放,15個新的河濱區很快將投入使用,人們可盡情蕩舟其上。哥本哈根還為市民提供了1860輛電動自行車;政府新近部署警力周末徒步巡邏,也大大增強了城市夜生活的安全性。
231條國際航線 · 140家獨立書店
209家博物館 · 32家電影院 · 82家美術館
10家星巴克
地鐵線和有軌電車線擴展中
慕尼黑是德國巴伐利亞州的首府,分為老城與新城兩部分。它是僅次於法蘭克福的第二大金融中心,也是歐洲最大的出版中心,同時又保留著原巴伐利亞王國都城的古樸風情。
因為當地居民的親和度很高,外來人可以生活得很愜意。綠色的田野和藍天白雲,尤其適合家庭生活。交通上可以方便地在南蒂羅爾和阿爾卑斯山風景區之間穿梭,書店質量很高,還有舉世聞名的慕尼黑啤酒節。一種頗具地中海氣息的慵懶感,可能是對慕尼黑生活的絕佳註腳。
25. Montreal(蒙特婁)
24. Portland(波特蘭)
23. Honolulu(檀香山)
22. Auckland(奧克蘭)
21. Amsterdam(阿姆斯特丹)
20. Singapore(新加坡)
19. Barcelona(巴塞隆納)
18. Hong Kong(香港)
17. Düsseldorf(杜塞道夫)
16. Lisbon(裡斯本)
15. Hamburg(漢堡)
14. Madrid(馬德裡)
13. Zürich(蘇黎世)
12. Helsinki(赫爾辛基)
11. Vancouver(溫哥華)
10. Stockholm(斯德哥爾摩)
09. Kyoto(京都)
08. Sydney(雪梨)
07. Fukuoka(福岡)
06. Melbourne(墨爾本)
05. Munich(慕尼黑)
04. Copenhagen(哥本哈根)
03. Vienna(維也納)
02. Berlin(柏林)
01. Tokyo(東京)
看完整榜單可以發現,由於上文提到的評選角度的特殊,Monocle榜單的評選結果可能與人們的第一直覺並不特別契合:倫敦缺席了,北美大城市也相當稀少。顯然,Monocle更多注重城市整體的舒適性與文化意義,在亞洲地區,日本佔據三席(東京、福岡、京都),香港和新加坡也位列其中。
那麼,今年Monocle的這份榜單裡,你都去過哪些城市呢?對這些城市的感受又是怎樣呢?
=END=
Art And Fashion寫給這樣的你
你是《Sex And City》裡的Carrie Bradshaw
有豐富的物質基礎,也有談論詩和遠方的閒暇
你是《穿Kenzo的女人》裡的錢瑪麗
享受美好的食物、閱讀、藝術以及男人
你是每一個都市裡的美好女人
...
微信@ artandfashion
分享有關藝術的見識與享樂
「Art And Fashion Lab」
為精品品牌提供藝術營銷解決方案
...
聯繫我們:artandfashion@qq.com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