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近日,米切爾航空航天研究所發布報告《網絡中心戰領域的5G技術:傳感器飽和理論》,指出5G網絡技術將徹底改變戰場空間傳感和軍隊獲取數據的方式。微電子技術、自動化數據操作、人工智慧以及先進無線連結等技術推動了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此類5G網絡技術的融合將為美軍提供新的信息優勢。
01
傳感器飽和
5G網絡技術的融合將形成一個由小型、低成本、低功率傳感器組成的網絡,可執行光電、聲波接收和熱成像等信息收集操作,還可補充無人機和操作員等的網絡傳感器來源。
對戰場預測的影響。傳感器飽和提高了對戰場空間預測的準確性,增加了解敵方的確定性信息,有助於預測敵方行動。足夠的傳感器和信息結構,將使戰地情報系統從檢測傳感器輸入,轉變為檢測環境異常、在數據中開發有用的相關性、並對作戰環境進行整體分析的系統。
單一傳感器的價值。在超大戰場數據收集網絡中,每增加一個節點的價值都小於前一個節點的價值,因此單個傳感器的平均有效性接近於零。
◎美國空軍在猶他州希爾空軍基地正在開發3100 - 3450 MHz頻段的機載雷達系統和5G蜂窩系統之間的5G動態頻譜共享能力。
02
5G在戰場的優勢
5G技術將產生更統一、更簡潔的數據。5G網絡使用標準化協議,可實現數據網絡兼容。
人工智慧將完善網絡結果,有助於實現全面的情報收集。人工智慧可最大限度地提高數據收集效率,通過識別不同形式的數據,將其轉化為有用的信息,還能夠基於網絡數據的大數據分析進行預測。
美軍鬚髮展新的機動性作戰網絡。5G基站體積小,戰場車輛、機器人和作戰人員可攜帶小型移動中繼站,解決毫米波頻率無法穿透牆壁和其他結構的問題。戰場傳感器飽和將增強作戰網絡,使分析人員全面處理數據,減少在作戰環境中依賴情報峰值的需求,但在開發充分的「信息結構」以利用大量傳感器數據方面,軍方很可能會落後於商業部門。軍事部門應補充必要和充分的大數據、人工智慧學習和預測模型等理論,以指導網絡中心戰的發展。
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國防科技要聞」(ID:CDSTIC)
來源 | 米切爾航空航天研究所
圖片 | 網際網路
作者 | 張明月
註:原文來源網絡,文中觀點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相關建議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