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智庫米切爾航空航天研究所發布報告分析 5G技術在網絡中心戰領域...

2020-12-24 騰訊網

導語

近日,米切爾航空航天研究所發布報告《網絡中心戰領域的5G技術:傳感器飽和理論》,指出5G網絡技術將徹底改變戰場空間傳感和軍隊獲取數據的方式。微電子技術、自動化數據操作、人工智慧以及先進無線連結等技術推動了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此類5G網絡技術的融合將為美軍提供新的信息優勢。

01

傳感器飽和

5G網絡技術的融合將形成一個由小型、低成本、低功率傳感器組成的網絡,可執行光電、聲波接收和熱成像等信息收集操作,還可補充無人機和操作員等的網絡傳感器來源。

對戰場預測的影響。傳感器飽和提高了對戰場空間預測的準確性,增加了解敵方的確定性信息,有助於預測敵方行動。足夠的傳感器和信息結構,將使戰地情報系統從檢測傳感器輸入,轉變為檢測環境異常、在數據中開發有用的相關性、並對作戰環境進行整體分析的系統。

單一傳感器的價值。在超大戰場數據收集網絡中,每增加一個節點的價值都小於前一個節點的價值,因此單個傳感器的平均有效性接近於零。

◎美國空軍在猶他州希爾空軍基地正在開發3100 - 3450 MHz頻段的機載雷達系統和5G蜂窩系統之間的5G動態頻譜共享能力。

02

5G在戰場的優勢

5G技術將產生更統一、更簡潔的數據。5G網絡使用標準化協議,可實現數據網絡兼容。

人工智慧將完善網絡結果,有助於實現全面的情報收集。人工智慧可最大限度地提高數據收集效率,通過識別不同形式的數據,將其轉化為有用的信息,還能夠基於網絡數據的大數據分析進行預測。

美軍鬚髮展新的機動性作戰網絡。5G基站體積小,戰場車輛、機器人和作戰人員可攜帶小型移動中繼站,解決毫米波頻率無法穿透牆壁和其他結構的問題。戰場傳感器飽和將增強作戰網絡,使分析人員全面處理數據,減少在作戰環境中依賴情報峰值的需求,但在開發充分的「信息結構」以利用大量傳感器數據方面,軍方很可能會落後於商業部門。軍事部門應補充必要和充分的大數據、人工智慧學習和預測模型等理論,以指導網絡中心戰的發展。

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國防科技要聞」(ID:CDSTIC)

來源 | 米切爾航空航天研究所

圖片 | 網際網路

作者 | 張明月

註:原文來源網絡,文中觀點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相關建議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航空院校、航空航天研究所匯總
    學校已形成「優勢工科、紮實理科、精品文科」綜合發展、融合互動的高水平學科發展態勢,在航空、航天、動力、信息、材料、儀器、製造、管理等學科領域具有明顯的比較優勢,國防科技主幹學科達到國內一流水平,工程學、材料科學、物理學、化學四個學科領域進入ESI,空天信融合正逐漸成為北航的新特色和核心競爭力。2006年,獲批籌建航空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成為我校航空航天特色和研究型大學的重要標誌。
  • 【每日動態】新太空作戰分析中心/尖端網絡安全技術/MQ-9無人機
    美太空軍新太空作戰分析中心進入最終設計階段 美太空作戰副部長戴維·湯普森在近日舉辦的「施裡弗」太空未來論壇上表示,太空軍正在敲定其太空作戰分析中心(SWAC)的組織架構細節。
  • 新美國安全中心發布《民主設計:對2021年非法使用技術的正面回應...
    科技戰略 新美國安全中心發布《民主設計:對2021年非法使用技術的正面回應》報告 據新美國安全中心(CNAS)官網12月15日消息,CNAS發布《民主設計:對2021年非法使用技術的正面回應
  • 航空航天教育在寧波多所學校破土生根 - 現代金報-數字報刊平臺
    鄞州中學航天教育科創中心指導老師樂天碩,上周末剛從上海宇航系統工程研究所返回學校,作為哈工大航天工程管理專業的在讀博士生,與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的各類研究所進行對接既是他的課程所需,也是他帶領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的基礎所在。
  • 邁信林IPO: 深耕航空航天領域
    但航空零部件製造同樣也屬於高技術含量的精密製造領域,需要將專用的合金材料加工成各種結構複雜的零件,由於多數航空零部件形狀複雜異形,加工難度大,因此這對航空零部件製造商的加工精度和產品質量可靠性要求極高。因此,該製造領域的企業必須有一定的專業人才、技術儲備和研發實力才能進入。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賈英民做客電工所科技前沿論壇
    報告中,賈英民以在軌服務、空中加油等典型的空天合作任務為例,深入淺出地介紹了空間運動再現、跨尺度控制、空間位置估計以及姿態控制等關鍵技術問題。在軌服務是指在太空飛行器運行軌道上進行的維護、技術支持、補給等服務,為空間任務的實施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其中合作控制是技術的關鍵;空中加油技術在遠程航空領域有重要的應用,目前先進的硬式加油方式對合作控制提出了新的挑戰。
  • ...中國製造業重點領域技術創新綠皮書——技術路線圖(2019)…
    12月25日,由中國工程院、國家製造強國建設戰略諮詢委員會主辦、中國工程院戰略諮詢中心、機械科學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航天工程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承辦的《2020中國製造強國發展指數報告》、《中國製造業重點領域技術創新綠皮書——技術路線圖(2019
  • 西安航天動力研究所:只是要求張小平回來走脫密程序 傳聞失實
    之後,落款時間2018年9月17日的一份西安航天動力研究所發布的公文內容顯示,要求張小平返回研究所,文件中稱張小平離職「從某種程度上會影響到我國載人登月重大戰略計劃的論證和策劃工作」,故要求張小平返回研究所。對此,9月27日下午,西安航天動力研究所一位相關負責人回應界面新聞記者稱,網傳事件失實,只是要求張小平回來走脫密程序。
  • 首屆中國航空航天3D列印材料及應用製備技術博覽會暨高峰論壇舉行
    中國日報1月5日北京電(記者 趙磊)記者今天從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獲悉,由航天科工與哈爾濱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首屆中國(哈爾濱)航空航天3D列印材料及應用製備技術博覽會暨高峰論壇」今天在哈爾濱開幕。
  • 嫦娥五號軌返組合體成功 普樂蛙VR虛擬航空技術科普航天知識
    2020-12-14 11:51:16 來源: 普樂蛙VR 舉報   我國在航天領域新成就
  • 民族振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是新中國創建的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學府
    學校簡介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簡稱北航)成立於1952年,由當時的清華大學、北洋大學、廈門大學、四川大學等八所院校的航空系合併組建,是新中國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學府,現隸屬於工業和信息化部。建校以來,北航一直是國家重點建設的高校,是全國第一批16所重點高校之一,也是80年代恢復學位制度後全國第一批設立研究生院的22所高校之一,首批進入「211工程」,2001年進入「985工程」,2013年入選首批「2011計劃」國家協同創新中心,2017年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學校第十六次黨員代表大會提出以建設紮根中國大地的世界一流大學為發展願景目標。
  • 埃夫特旗下埃華路機器人與東方紅衛星戰略合作,深耕航空航天領域
    為支持埃華路機器人完成在手航空航天領域訂單,以及在籤航空航天領域新訂單,埃夫特決定對埃華路機器人增資2000萬元,全力支持和推進埃華路機器人在消費級航空航天產品機器人智能製造領域保持領先地位。   與該客戶更進一步戰略合作項目也在密鑼緊鼓地進行技術研發和論證,將儘快投入生產。   全氣動飛機蒙皮打磨項目   在民用航空領域,每過幾年就要對飛機磨去蒙皮油漆和再噴新漆。
  • 航空航天產業深度報告:剖析九大問題,關注兩條主線、兩條賽道
    產業鏈中上遊和信息化是上漲公司最多的領域。年初至今中金航空航天股票池中漲幅大於 50%的公司共有 51 家,漲幅為 0~50%的公司共有 54 家,下跌公司有 23 家。分析 2017~2020 年前三季度各子板 塊業績增速可知,新材料、信息化、航空利潤增速分列前三,其中新材料板塊 CAGR 為 44%, 領先於各子板塊,信息化 CAGR 為 31%,排第二。具體可參考中金航空航天科技行業 2020/11/9《3Q20 業績回顧:季度增長加速,信息化和新材料景氣度高》。
  • 中共上海交通大學航空航天學院第二次代表大會召開
    對本次大會勝利召開發來賀信的合作單位有中國商飛上海飛機設計研究院黨委、中國航發商用航空發動機有限責任公司黨委、中科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黨委、中國航空無線電電子研究所黨委、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第八研究院八一一研究所黨委、復旦大學航空航天系黨委、同濟大學航空航天與力學學院黨委。
  • 第十四屆航空航天月桂獎揭曉
    央視網消息:昨天(18日),第十四屆航空航天月桂獎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辦,12位獲獎人和團隊分獲「技術先鋒」「大國工匠」「終身奉獻」等七大獎項。
  • 實錘,360安全大腦捕獲美網絡攻擊中國關鍵領域持續不斷11年!
    360公布美國長達11年對我國關鍵領域網絡攻擊的報告近期,360公司發表針對報告,實錘了涉美CIA攻擊組織對中國發起的網絡攻擊。360安全大腦捕獲了美國中央情報局CIA攻擊組織(APT-C-39)對中國進行的長達十一年的網絡攻擊滲透。在此期間,我國航空航天、科研機構、石油行業、大型網際網路公司以及政府機構等多個單位均遭到不同程度的攻擊。根據相關情報,360安全大腦跟蹤了針對我國攻擊的網絡武器:Vault7(穹窿7),發現了這一APT組織的攻擊來源,鎖定為美國中央情報局。
  • 2019航天五院北京衛星環境工程研究所碩士研究生調劑信息
    一、調劑專業   調劑專業: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   研究方向:太空飛行器力學環境工程、太空飛行器總裝技術、太空飛行器空間真空熱環境工程、空間環境與可靠性試驗技術、太空飛行器特殊環境工程。
  • 數據解析 | 我國航空產業前景分析
    【說明】2020年12月17日,受邀在中國航空學會主辦的第五屆中國航空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開幕式上作主旨報告《我國航空產業前景分析》。應友人之需,在對「報告」內容進行較大修改後,形成此文,更名為《振興航空產業是國家召喚與歷史責任》,供大家參考。為方便閱讀,分成若干小段。不當之處,請批評指正。
  • 航天五院、洛陽船舶材料研究所等多所研究院接收研究生調劑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航天五院)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主要從事空間技術開發、太空飛行器研製,擁有4名中國科學院專職院士,5名中國工程院專職院士;有國家質量檢測中心1個,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6個,國家重點實驗室4個;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無論是師資力量還是科研條件,要強於普通雙一流高校,加上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讀研期間學費全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