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逃出來的客人轉述,事發之際他們在包廂唱歌渾然不覺外頭的情況,根本沒聽到警報聲響,是遲到的朋友從外面打電話告知整棟樓已濃煙密布。有的客人聞到異味,服務生還安撫他們說沒事,未料到他們早已陷入火海。
臺北市林森北路錢櫃KTV當地時間4月26日近11時發生火災。已知火災造成5人死亡,另有7人昏迷,55人送醫。
事後臺北市消防局指出,店內由於在進行電梯裝修,關閉包括室內消防栓、自動撒水、火警自動警報、緊急廣播和排煙等五大消防安全設備,是造成傷亡的主因。
據臺媒體報導,生還者張先生接受採訪時表示,他當時與6名好友一起唱歌,突然發現有白煙進入門內,但撥打服務電話沒有任何回應、走廊也沒有聲響,讓他們非常困惑。直到開了門,他們一行人才確定遇上了火警。但走廊能見度僅1公尺不到,當時他只能摸著牆壁逃生。
他直指:「為什麼失火時沒有任何警報?如果有警報,我們就可以早點逃!為什麼失火時沒有任何灑水?如果能灑水,濃煙也許就不會這麼致命!為什麼失火時沒有任何廣播?如果有廣播,我們就會知道該怎麼逃生!」
最後張先生逃出火場,而他的兩個朋友卻不幸罹難。
張先生展示他當天在火場內使用過的口罩
錢櫃是臺灣KTV龍頭,消防設備為業界楷模,會發生如此嚴重傷亡意外,外界相當驚訝。
臺北市政府27日率相關單位聯合檢查臺北市錢櫃6家分店。臺北市消防局表示檢查結果有4家消防安全設備及防火管理違規,將加重處分並命其停業。
據臺灣 「中時電子報」報導,臺北市長柯文哲宣布4項善後措施,除協助照顧病患及死者後續相關事宜,即日起全面清查臺北市轄內所有KTV、電影院等密閉式公共場所,包括全市錢櫃各分店。
若違法、未通過建築公安檢查,不準營業,通過才準;林森錢櫃消防設備疏失,則會從重處分。
錢櫃方面稱已啟動內部緊急檢查作業,全面檢視旗下各KTV相關消防設備及逃生設施,避免類似意外再次發生。
社論認為臺「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也有無可推諉的責任,目前臺灣當局只禁酒店、夜店營業,但KTV這種高度密集群聚的娛樂場所,民眾仍湧進消費。
可以想像,KTV內屬於高密度聚集,客人在包廂會保持室內1.5米的社交距離嗎?會戴口罩唱歌嗎?
一群人在包廂吃喝,唱歌時麥克風口沫飛濺,染疫風險絕不會比酒店低。
臺「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天赴立法院財政委員會報告時,被詢及是否考慮關閉KTV等營業場所,他說:「不管任何地方都要遵照安全距離的指示,若沒辦法維持都要這樣做」
對於KTV是否應當在疫情期間關停,他指出:「依照目前防疫情形,一時之間不會強烈緊縮,但若店家不能做好保持社交距離和戴口罩等工作,再犯會要求他們關門,但此事與KTV火警應是兩件事」。
對此,部分網友表示:
根本在講X話
沒跟酒店一起關就是疏失了
應直接比照酒店和夜店辦理才對
火災前怎麼不講?是在放什麼馬後炮呀
真的是防疫問題
防疫期間為何還要去密閉空間?
但也有人認為:「關了卡拉OK店還不是又會去電影院,關了電影院還不是又會去餐廳。」
小編認為,雖然娛樂行業在此時正在經歷難以抵禦的寒冬,但是開門營業仍然是對所有人的生命安全不負責。
並且無論在何時,安全隱患一定不可小視,如果像這家錢櫃一樣想「賭一把」,可能賭上的就是全部。
如果待到釀成大錯才來反思,或許為時已晚。切勿拿生命作為反省的代價。
錢櫃發展歷程
錢櫃成立於1989年3月,當時第一間店同樣位於林森北路上,由於服務頗受好評以及K歌結合美食的策略,錢櫃掀起了K歌潮,也成為新興娛樂以及指標性聚會場所。
1994年,錢櫃進軍大陸市場,前後在上海、北京、廣州、西安、武漢、長沙,杭州以及深圳等地開設分店18間分店。
由於前後任董事長經營想法不同,錢櫃在大陸業務一落千丈,2017年結束了最後3間分店,全面撤出中國大陸。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