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渭,字文長,晚年自號青藤老人。明朝三大才子之一,著名的文學家,書畫家。徐渭自稱:書法第一,詩第二,文第三,畫第四。後人評價他說:眼空千古,獨立一時。當時所謂達官貴人、騷士墨客,文長皆叱而奴之,恥不與交,故其名不出于越。悲夫!
《王元章倒枝梅畫》:皓態孤芳壓俗姿,不堪複寫拂雲枝。從來萬事嫌高格,莫怪梅花著地垂。王元章即王冕,元末著名畫家和詩人,擅長畫梅。並有《墨梅》詩流傳後世:我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借梅自喻,神清骨秀;高潔端莊、幽獨超逸。
《題畫梅》:從來不見梅花譜,信手拈來自有神。不信試看千萬樹,東風吹著便成春。梅花自古以來為文人雅士所喜愛,凌雪傲霜,笑傲嚴冬。梅開百花之先,獨天下而春,傳春報喜,清雅脫俗,令人肅然起敬。
《竹》:葉葉枝枝逐景生,高高下下自人情。兩梢直拔青天上,留取根叢作雨聲。嚴寒酷暑,堅韌不拔;襟懷若谷,卓爾不群。竹有虛心風韻雅,枝枝葉葉總關情。
《風鳶圖詩》:柳條搓線絮搓綿,搓夠千尋放紙鳶。消得春風多少力,帶將兒輩上青天。春風需要花多少氣力,才能把紙鳶一個一個送上天去,任意翱翔;而長輩又需要花多少心血,才能把孩子一個一個培養成才,送上青雲路呢?
《蘭亭次韻》:長堤高柳帶平沙,無處春來不酒家。野外光風偏拂馬,市門殘帖解開花。新觴曲引諸溪水,舊寺巖垂幾樹茶。回首永和如昨日,不堪悵望晚天霞。永和九年在徐渭的家鄉紹興舉行了一場曲觴流水的文人聚會,並由此誕生了舉世聞名的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而今滄海桑田,晚霞映紅;撫今追昔,心中充滿了無比的嚮往與惆悵。
《映江樓看潮》:魚鱗金甲屯牙帳,翻身卻指潮頭上。秋風吹雪下江門,萬裡瓊花捲層浪。傳道吳王度越時,三千強弩射潮低。今朝筵上看傳令,暫放胥濤掣水犀。浩浩蕩蕩,洶湧澎湃;水天相接,驚濤拍岸。筆力千鈞,大氣磅礴,充滿了陽剛之美。
《芭蕉雞冠》:芭蕉葉下雞冠花,一朵紅鮮不可遮。老夫爛醉抺此幅,雨後西天忽晚霞。綠了芭蕉,花開錦繡;恍若雨後晚霞,映紅天空。
《蘭》:莫訝春光不屬儂,一香已足壓千紅。總令摘向韓娘袖,不作人間腦麝風。蘭花生長在幽遠的山谷之中,不爭春光。本來不為人所知,只是由於她的芬芳,尋找她的人遍布高山。
《題葡萄圖 》:半生落魄已成翁,獨立書齋嘯晚風。筆底明珠無處賣,閒拋閒擲野藤中。半生崎嶇坎坷已然成了無用老翁,晚風呼嘯,煢煢孑立;壯志難酬而無人賞識,只得暗自神傷。這首題在墨葡萄圖畫上的詩,最能體現徐渭的落魄、孤獨與憤世嫉俗,也是他的人生命運和不屈靈魂的生動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