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麗
有優點才值得認真說說缺點。《風平浪靜》確實是一部本可以拍得更好的電影。單挑演員幾乎都沒毛病,全片也有好幾場堪稱經典的戲肉,但合起來卻處處違和,問題到底出在哪兒?
整個故事的起因是一個極度巧合的事件。少年跑去質問好友為何搶走了他的大學保送名額,卻不小心闖進另一家人的屋子,陰差陽錯之下少年重傷那家的男主人並落荒而逃,接著少年的父親也在巧合之下發現了這樁罪案,而他在彌補錯誤和殺人滅口之間選擇了後者。15年後,遠走的少年因母親去世而歸來,發現當年的好友憑藉操縱房地產致富,父親有了新的家庭以及新的兒子,當年班上一個他從未記在心上的女生是唯一一個對他的歸來感到欣喜的人……故事發展到這裡都是正確的,或許這也是導演一開始的打算:拍一個背負了15年秘密和良心枷鎖的人回到故鄉,卻發現其他相關人等竟都活得好好的,他如何理解自己錯失的15年,又如何從15年前的錯誤走出來去面對剩下的人生?
可惜,不知道為什麼,這個單純的自我救贖的故事突然就走形了。男主人公宋浩的視角仿佛隨著那場雨夜出逃一道隨風而散,整個故事的後半段一下子從作者電影穿越到了電視臺的懸疑劇場。李鴻其扮演的好友變成了張牙舞爪的小丑,誇張變態如蝙蝠俠電影裡的惡棍;父親的懦弱和自私被反覆呈現,背後隱約還透出一臺反腐大戲;就連宋佳飾演的老同學都來搶戲,悲哀的是她的戲越好就越顯出敘事的失控——我們到底為什麼要看她的絕望她的爭取她的風情萬種大特寫?這個故事的核心是宋浩啊!Hello,宋浩你還在嗎?
對宋浩這個角色,章宇的演法是極度內斂的。本來這不是問題,但當影片沒有給沉默的角色足夠的言語之外的細節去解釋其行為動機,而其他「工具人」又太過生動鮮活仿佛打了雞血,沉默的主角就會顯得愈發蒼白、僵硬、遙遠。全片最打動我的一幕是宋浩去老同學工作的收費站告別時,突然向她求婚,對方答應了,兩人的臉上有點不好意思又有點幸福。只有在那一刻,我能真正看到宋浩的內心,因為他主動選擇讓一束光射進了他內心的一團漆黑。有光才能拍出黑,純粹的黑顯然是現階段的李霄峰駕馭不了的。
宋浩在片中另一次難得的主動作為是在全片的結尾。瘋狂的好友不但逼宋浩跟他同流合汙,還殺了當年那樁罪案中倖存的女孩——因為她也是阻礙好友拆遷致富的「釘子戶」,這導致宋浩突然發飆,在人群中瘋狂追殺好友。殺好友未果後他被警察包圍,獨自在一艘漁船頹然而坐,父親單獨前去勸誡,宋浩卻選擇同歸於盡……對於完全沒在之前的劇情中看出男主人公有任何反抗精神的觀眾來說,這樣的結尾堪稱一連串令人驚愕的變故。就角色的選擇本身而言,可以看出宋浩除了有自毀傾向,內心的敵人還包含父親和好友所代表的外部世界。這恨意之大,甚至連妻子和剛出生的孩子都無法消解。誠然,並非每個故事的結局都必須花好月圓,但我質疑這樣的結局究竟是來自角色本身的自然發展還是導演編劇的自嗨——拍這麼一個曲折離奇的故事,只為了最後這一刻毀天滅地的爽?
一個老好人被命運和壞人捉弄,無奈之下最終走上了毀滅的道路。這個最終的呈現不能滿足我,相信也一定不能滿足創作者最初的野心。李霄峰依然有才華,演員也都是好演員,就是下一次拍戲之前能不能先按照戲劇的基本規律攢個正常點的劇本?
最後,片尾曲是真的好聽啊。